免费论文网 首页

病毒病防治

时间:2017-05-17 07:3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细菌、真菌、病毒病区别与防治

细菌、真菌、病毒病区别与防治

田兆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100089裘季燕,刘伟成,刘德文,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摘自于2003年第6期《蔬菜》病害种类。分清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这三种病害,对于防治,特别是药剂防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药剂防治不同病害,能杀真菌的药剂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细菌。由于能够使庄稼生病的真菌是一些丝状体,细菌是单细胞,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他们的新陈代谢方式以及脾气秉性也有很大区别,对症的药剂也就不同了。我们遇到不少朋友反映防治无效,细一询问,经常是由于没有分清是什么病就乱打药。番茄上发生了细菌性叶斑病,却错误地喷洒杀真菌的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这样打再多的药剂也没效果。怎样区分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害呢?

首先是看症状类型。通常我们把生病植物变化分成5大类型,就是腐烂、坏死、变色、萎蔫、畸形。

由于真菌的种类很多,不同真菌能够造以上5类病状,其中最常见的是坏死和腐烂,如玉米大小斑病、小麦叶枯病、大白菜黑斑病等各种形状的叶斑病,坏死发生在根部或茎杆上就形成枯萎病、根腐病;细菌通常破坏细胞壁,让细胞内的物质外渗或阻塞水和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所以主要造成腐烂、萎蔫症状;而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会立刻杀死植物,主要是改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引起植株颜色或形状的改变,我们叫它变色和畸形。

真菌和细菌都可以造成腐烂病,怎样区分它们呢?

细菌造成的腐烂往往出水很多,烂成一滩泥,而真菌造成的腐烂有的较干有的湿润,上面常常长出各种颜色的霉层或小黑点、小黑粒。另一个区别是细菌造成的腐烂发出臭味,真菌病害没有臭味,有衣物发霉甚或发酵的香味。同样是叶斑病,如何区分呢?由于细菌破坏植物的细胞壁、细胞膜,使细胞内物质渗到细胞间,这样就变得透明,所以细菌病害的病斑很像水浸或油浸状,边缘有点透明。湿润条件下,能够在发病部位看到亮黄色小珠子,是细菌的菌脓。真菌病害会长一些霉层或小黑粒,病毒病斑的表面什么东西都不长。由于传播方式的差异,他们在田间的分布也会不同。细菌和水关系密切,细菌病害的分布常与流水、淹水、雨滴飞溅有关;病毒病害常和传毒昆虫的活动有关。观察病害田间分

布情况,也可以间接推测植物病毒对寄主的危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防治上十分困难。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为了有效地控制植物病毒病,人们采用了各种措施,包括轮作、种子脱毒、病毒间的弱毒株系交叉保护、抗病品种的选用、传毒介体的控制及化学农药的使用等,近年来转基因植物抗病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但这些措施还不能有效克服病毒的危害,且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在当前大力提倡绿色食品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加强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植保工作者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能开发出有效控制病毒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抗病毒药剂,研究人员不断寻找和筛选天然的生物源抗病毒物质。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天然抗病毒活性物质种类很多,有的已形成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改变耕作制度,加强栽培管理,预防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

1.轮作套种采用不同作物和品种的轮作和套种,可以减少病原积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植物病毒的寄主较多,野生的、栽培的都有。如黄瓜花叶病毒可以在田间多种杂草上越冬,以后再由蚜虫传到番茄、青椒等蔬菜上;白菜孤丁病毒(芙青花叶病毒)的寄主有许多十字花科杂草和蔬菜,如甘蓝、萝卜等,因此铲除田间地头杂草就成为减少毒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对白菜田的耕作制度也要注意,前茬不能是甘蓝、萝卜,否则病害发生重,还要注意白菜不要与甘蓝、萝卜邻作。

2.选择适宜播种期播种期的选择对病毒病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如大白菜苗期(六叶期)易感染孤丁病,此时如遇有翅蚜迁飞高峰,病害就会严重发生。因此要使大白菜苗期避开有翅蚜迁飞高峰,而又不影响大白菜生长,就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3.加强苗期管理苗床和苗期的管理对预防和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因为苗床上的病株,可能成为大田发病的重要毒源。因此,要尽力保证幼苗不生病或少生病,可采取提前喷施生物性保护制剂等措施。蚜虫对银灰色有忌避作用,也可以利用银灰色塑膜驱走苗床上的蚜虫,如防治大白菜孤丁病可以在苗床上架

起银灰色塑膜网眼育苗,以驱走蚜虫。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提高植物抗病毒病的能力,铲除田间地头杂草,拔除病株以除掉毒源,及时治虫防病,也能减轻病害。

二、种植抗、耐病品种

采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可以经济有效地防治和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多数抗病品种可以抵抗病毒复制和扩散,有些蔬菜可以抗传毒介体,如甜瓜、番茄、马铃薯、甜菜等蔬菜的抗蚜品种,由于蚜虫不喜欢这些品种,传毒几率大大降低。

三、防治传毒介体

大多数植物病毒病是通过介体传染的,因此,防治传毒介体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介体传播的病毒,往往还有其他传染途径,如蚜虫非持久性传播的病毒,蚜虫短时间的取食即可使植物获毒,所以防治介体传毒比较困难。防治传毒介体的方法,包括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物理诱杀和驱避等多种措施。

四、消灭病毒的侵染源病毒的侵染源主要是种子、繁殖材料、带毒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

带病毒的种子是引起病毒病发生的重要毒源,特别是豆科、葫芦科和菊科植物的种子带毒较多。避免种子带毒有几种方法:可以用无病株留种,也可以对可能带毒的种子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然后洗净即可。另外还可以用热力对种子消毒。带毒的繁殖材料主要是一些无性繁殖的植物材料,有块根、块茎、鳞茎、插条、接穗、砧木、种苗等。

防止繁殖材料带毒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无病繁殖材料基地获得不带病毒的繁殖材料。

2.热力脱毒带毒繁殖材料用湿热蒸汽高温处理脱去部分或全部病毒。

3.茎尖组培脱毒由于病毒一般不进入植物的生长点部分,所以生长点没有病毒或病毒很少。可以把生长点0.1--0.2mm的部分切下,进行组织培养,大量供应无毒种苗。

五、病毒疫苗的应用用人工诱变获得致病力较弱的病毒株系,叫弱毒疫苗。由于病毒株系间的干扰作用,弱毒株侵染植物后,能干扰强毒株的侵染,使之不表现症状或症状减轻,达到控制强病毒株系对植物的危害。如用弱毒株N14等防治TMV引起的番茄、辣椒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六、生物农药防治化学药物防治也是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之一,但由于化学药剂往往对植物有药害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使用受到了限制。目前,天然抗病毒生物农药有的已产品化,应大力提倡使用。但生物源抗病毒农药的作用特点与化学农药有很大不同,只有了解其作用特点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生物源农药有植物性农药、农用抗生素和其他生防制剂,按其作用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保护膜型在美国等地使用脱脂牛奶,可作为这种作用机制的代表。它们在植物叶子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覆盖于植物表面,减少病毒感受点,对由机械摩擦传染和蚜虫传染的植物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类型的农药,一定要在植物感病前喷施,才能起到防治作用,所以要在苗期就开始,每隔一定时间使用一次。如等到病毒已经入侵到植物体内,则不会有效果。

2.钝化病毒作用于病毒粒子,使其暂时或永久钝化,失去侵染能力。如从商陆汁液中提取的蛋白质PAP,可以和TMV结合,降低其侵染活性。某些五羟基黄酮类似物可以与病毒粒子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减弱病毒外壳蛋白亚基间的结合,使RNA暴露,破坏病毒粒子的完整性,从而降低病毒的侵染。这种类型的制剂,兼有保护和一定的治疗作用,最好也在植物感病前喷施,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属于这类型的生物农药制剂有抗毒丰、NS83增抗剂等。

3.抑制病毒在寄主植物中的复制和扩散植物病毒在寄主内的复制和扩散主要分为脱壳、病毒核酸复制、病毒蛋白合成、病毒装配和寄主体内长距离运输等几个环节,对其中某些环节的抑制可以防止病毒的增殖,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这类抗病毒制剂对病毒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在植物发病初期使用,但此类农药目前较少,且多为化学合成农药。

4.诱导抗性某些植物在受到病毒侵染和抗病毒剂激发后能在植物体内产生一些抗病毒物质。在受TMV侵染的心叶烟中产生一种具有抗病毒能力的含磷糖蛋白,被称为抗病毒因子,它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一些诱导剂能诱导抗病毒因子的产生,如用酵母RNA注射到心叶烟中,可诱导产生抗病毒因子,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水杨酸、草酸等可以诱导植物中过氧化物等一些酶的活力增强,从而增强植物抗病毒的能力。

5.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生长,抑制症状表达有些抗病毒药剂可以调节植

物生长,如赤霉素、芸薹素等一些激素对番茄、辣椒、西瓜等蔬菜病毒有明显的疗效,喷施后表现花叶、卷叶的植物可以恢复,新叶完全展开。另外一些植物性抗病毒剂在喷施后对促进植物生长的一些内源激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寄主植物中病毒含量并未降低,却可以通过维持植株中叶绿体含量而抑制病毒症状的产生。总之,生物农药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又能保持对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达到可持续控制病害的目的。抗病毒生物农药来源于动植物或微生物,对植物药害小、副作用小,低残留,对环境无污染,所以应大力提倡各种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和利用。

篇二:人类病毒病的预防与治疗

人类病毒病的预防与治疗

生物技术一班 09121007

摘要:病毒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但是其特殊性导致其治疗较其他疾病困难得多,本文从人类病毒病的研究历史、人类病毒的防治现状、人类病毒病防治的发展方向等方面介绍人类长期以来与病毒病的斗争与展望,并介绍一些治疗人类病毒病的前沿技术。

关键词:人类病毒病 预防治疗 研究历史 防治现状 发展方向

正文:

一.人类病毒病的研究历史

说起人类病毒,能马上联想到的词汇有很多,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疯牛病病毒,等等。当然,最震撼人心的还是SARS病毒,引爆了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非典型性肺炎。确实,就如组成“病毒”这个词的两个单字“病”和“毒”所描述的一样,病毒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命体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据大概统计,大约70%的人类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中世纪引起全欧洲恐慌的黑死病,其学名叫鼠疫,就是由病毒大家庭中的一员——鼠疫病毒引起的。

在发现病毒以前,人们已开始不自觉地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中国在16世纪前后,用天花患者脓疮中的浆液给健康人接种而使之获得免疫力。差不多同时,荷兰的种植者用嫁接法使郁金香感染病毒而开出美丽的碎色花朵;1796年E.琴纳发明了牛痘苗;1885年L.路易斯·巴斯德首创了狂犬病疫苗。

1915年F.W.特沃特和1917年F.埃雷尔分别发现了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从30年代起开始探索病毒的理化性质,M.施莱辛格提纯了噬菌体并指出它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1935年

W.M.斯坦利获得了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1936年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该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以后许多病毒相继被提纯,对他们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进行了研究,为病毒分类提供了依据。 由于病毒的结构和组分简单,有些病毒又易于培养和定量,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病毒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30年代末,以M.德尔布吕克为代表的学者开始用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研究其复制和遗传机制,奠定了分子遗传学的基础。70年代,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发展中的重要进展,如DNA和 RNA是遗传物质的确证,三联体密码学说的形成,核酸复制机制的阐明,遗传信息流中心法则的提出,反转录酶、基因的重叠和不连续性等的发现,以至基因工程的兴起和致癌理论的发展,几乎无一不与病毒有关。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一级结构分析,也常常是首先以病毒为材料研究完成的。反过来,分子生物学研究又促进了对病毒结构、复制和遗传的认识,使病毒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一)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阶段

自病毒发现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初,病毒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和鉴定引起各种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病毒对疾体所引起的特异性病理效应;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宿主范围;各种理化因子对病毒感染的影响等方面。

在病毒发现的那一年,1898年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和弗施(Loeffler和Frosch)证实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的存在。1911年,劳斯(Rous)发现了引起鸡的恶性肿瘤的劳斯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 RSV)。1915-1917年,托特和德爱莱尔(Twort和d′Herelle)分别发现了噬菌体。人们通过过滤性试验,相继发现了近百种病毒病害,包括流感、骨髓灰质炎、几种脑炎、狂犬病、兔的粘液瘤、马铃薯花叶病、卷叶病、和条斑病、黄瓜花叶病、小麦花叶病等。而且人们从解决病害观点出发,在机体水平上研究了病毒感染的症状、传播途径、传播介体以及病毒的繁殖特征。

1899年古巴流行黄热病,细菌学家里德(Reed)证明罪犯确实是伊蚊。接着日本人高见(Takami)证明一种叶蝉会传水稻矮花病,蚜虫会传马铃薯退化病。300多年前(1619年)就知道的郁金香碎色病直到1929年才证明是蚜虫传的。这时期还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病毒生物学现象,如一种病毒通过变异,产生致病力强弱不等毒株。而且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毒株彼此间有拮抗,称干扰现象。还有人发现把病植株的汁液注入到动物体内后,动物的血清和病汁液起特异的反应。这些研究成果都对当时防治病毒病起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阶段,人们对病毒本质的认识还很肤浅,认为病毒是一种与细菌类似的病原体,所不同的仅在于病毒必须在生活的细胞内才能繁殖,再就是体积十分微小,以致在显微镜下不能见到,能够通过细菌滤器。这也正是在那一时期把病毒称之为“超显微的滤过性病毒”的原因。

(二)病毒的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

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Stanley)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性能被胃蛋白酶破坏,在这一现象的启示下,他几乎磨了上吨重的感染花叶病的烟叶,企图用提酶的方法把病毒提纯出来。他得到了一小匙在显微镜下看来是针状结晶的东西,把结晶物放在少量水中,水就出现乳光了,用手指沾一点这溶液,在健康烟叶上磨擦几下,一星期以后这棵烟草也得了同样类型的花叶病。可见提纯的东西的确是有侵染性的烟草花叶病毒。今天在美国加州大学的原来斯坦利实验室里,仍然保留着一个标注着“Tob. Mos.”字样的瓶子,其中就盛着当年第一次提纯的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

根据各种试验结果,证明这种结晶物质是蛋白质,初步的渗透压和扩散测定表明,这种蛋白质的分子量高达几百万。其结晶制品的侵染性依赖于蛋白质的完整性,侵染性被认为是病毒蛋白质的一种性质。Stanley 的研究论文1953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他在论文中写道:“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具有自我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的增殖

需要活体细胞的存在”。在获得TMV结晶之后的将近20年时间里,许多其他病毒也相继被结晶出来,1955年,Scaffer和Schwerdt成功地结晶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它是第一个被结晶出来的动物病毒。然而,Stanley在他的结晶工作中,并未注意到病毒的含磷组分,1936年Bawden和Pirie等在纯化的TMV中发现了含磷和糖类的组分,它们以核糖核酸的形式存在, 通过热变化, 这种核酸可以从病毒粒子中释放出来,这一发现也被Stanley不久证实,Stanley及其同事证实几种不同植物病毒的核酸也能从核蛋白的形式中被分离出来。 TMV的结晶及其化学本质的发现是对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巨大贡献,它不仅引导人们从分子水平去认识生命的本质,而且为分子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鉴于Stanley在TMV研究中的突出贡献,194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这是病毒学领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三)病毒研究的细胞水平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本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在此期间,病毒学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这个时期对病毒的化学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因而也有了较为统一的、明确的病毒概念。

1、利用大肠杆菌研究噬菌体的感染过程取得了迅速发展。以M.Delbruck和A.D.Hershey等领导的“噬菌体小组”围绕噬菌体与感染细菌细胞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在于:1940年M.Delbruck阐明了噬菌体的复制周期;1950年

A.Lwoff揭示了溶原性噬菌体诱导的原理;1952年A.D.Hershey证明了噬菌体DNA的感染性;1952年N.D.Zinder发现了噬菌体的转导现象;1952年E.Wollman发现了溶原性噬菌体。

2、组织培养技术开始应用于动物病毒的研究。我国学者黄祯祥早在1943年就利用鸡胚组织块在试管内进行病毒传代、定量滴定及中和试验。我国已故微生物学和病毒学的奠基人高尚荫院士,1958年

在国际病毒学研讨会上宣读了《培养脓细胞的组织培养方法研究》论文,从此揭开了中国昆虫病毒学研究的新篇章。许多学者采用这一新技术,相继分离了上百种过去对动物不敏感的新病毒,如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cho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大大拓宽了病毒学的研究范围。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发展了临床病毒学,而且还可用于研究病毒的复制和遗传,使人们对病毒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49年J.J.Enders利用单层细胞培养繁殖脊髓灰质炎病毒取得成功,并且由于他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开创性研究,而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1952年Dulbecco利用细胞单层培养进行了蚀斑试验,1953年Salk用细胞培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备出灭活疫苗,1957年Stewart用细胞培养技术还分离出多瘤病毒。目前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未知传染因子的分离,病毒病诊断,疫苗生产,以及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基础研究。

组织培养技术对动物病毒研究所作的贡献主要包括:病毒转录新途径和翻译新途径的发现;病毒对宿主范围的选择;某些肿瘤病毒引起的细胞转化;某些病毒侵染引起的细胞融合;发现有的病毒核酸由若干片段组成;有的病毒核酸具有极性的不同,如小RNA病毒为正链RNA病毒,正粘病毒为负链RNA病毒。

3、植物病毒不断有重要的发现,如1952年J.I.Harris揭示了TMV外壳蛋白的化学性质,1955年H.Fraenkel-Coat成功地将TMV的核酸及其蛋白亚基重建出感染的TMV,1956年H.Fraenkel-Coat还证明TMV-RNA分子具有感染性,1956年F.A.Anderer阐明了TMV外壳蛋白变性的可逆性;1960年A.Tsugita测定了TMV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国农业大学裘维蕃院士对北京大白菜三大病害和华北小麦丛矮病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四)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时期

自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理论建立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

篇三:辣椒病毒病防治配方

大家说了这么多,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盐酸吗林胍与乙酸铜复配即病毒 A 牛奶(蛋白质)可以钝化抑制病毒的,豆浆蛋清等也可以的,加用硫酸锌喷雾效果不错的 盐酸吗林胍成份的药剂加点细胞分裂素对病毒病有利 病毒病可以用三氮唑核甘加嘧肽霉素加牛奶加蚜虫或螨虫药。如果能接受的话加点激素。 但量要小 克毒宝成份是:40%盐酸吗林胍+羟烯腺嘌呤.每袋 15 克打一桶水,零售 2 元,如果加 1 元一袋一 桶水的叶面肥一起打效果会更好哦! 病毒病要先切断传播途径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刺吸害虫: 温度低时可用星牌速豹或亮刀,温度高时可用啶虫眯 再用 盐酸吗林胍+乙酸铜(或汽巴铜)+润恩锌(或汽巴锌) 加锌元素在病毒病防治上是必要的! 病毒病的防治应该以预防为主,一般常用的药物很多, 大部分是 盐酸吗林胍、乙酸铜、三氮唑核苷等。根据我们的实验表明,效果最好的是三氮 唑核苷,它现在人用药上还广泛应用,就是我们感冒发烧了常用的病毒唑,所以它的效果很 好。 生物农药只有宁南霉素 所有类型病毒的药都销过,客户反映:病毒病是绝症,用药只能防止病情扩散。 盐酸吗林胍+羟烯腺嘌呤+硫酸锌+三氮唑核甘 在植物上使用病毒钝化剂+生长调节剂是有积极意义的,并非仅仅是安慰药。 以辣椒病毒病为例, 初期发病仅在植株顶部表现蕨叶症状。 如此时用药得当的话完全可以消 除症状,并不会影响到生长,维持一周用药一次,到了生长中后期就可以停药了。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病毒病都是以昆虫为传播途径, 有些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有些可以在 土壤中存活,通过根系统侵入。所以,虽然蚜虫防治有效,病毒病依然有可能流行。 实际上,如果连续用三次菌毒清+.核甘酸,效果不错! 引起病毒病的病毒种类有很多, 不同病毒造成的症状和传播途径都不一样, 不过病毒一般引 起复合侵染,防治起来比较复杂。目前报道的抗病毒制剂很多,各种类型的都有,但真正能 够特别有效的药剂几乎没有。目前烟草上推荐使用的宁南霉素(菌克毒克)生产上比较一致 的结果也是它对病毒病的预防效果,而治疗作用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目前对病毒病的防 治也只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嘧肽霉素,迎晨等,是治疗烟草病毒病的,效果不错的, 尤其是嘧肽霉素病毒病要分作物下药, 我的配方: 苦瓜: 病毒钝化剂 (多数盐酸吗林胍成分, 现在效果较好的是三氮核苷酸)+保民丰+生长调节剂(普通叶面肥见效较慢,用复硝分钠、 芸苔素等) 连用两次,间隔 3 天 有一定的好转表现 病毒唑+硫酸锌+叶面肥或者是嘧肽霉素+叶面肥,我感觉效果不错,你可以试


病毒病防治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99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