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描写游子归乡的诗句

时间:2017-05-16 07:4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经典诗歌·答案说明

1.(1)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

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

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跟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

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

(2)第一种答案:

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

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

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

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

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2.(1)“门外绿阴千顷”写静态,“两两黄鹂相应”,写动态;(1分)“人静,人静”,写静

态;“风动一枝花影”,写动态。(1分)这两处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1分),

营造了清幽的境界。(1分)

【本小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E。两处动静特点各1分,意

境1分。】

(2)醒来闻黄鹂两两相应,而人却独处;(1分)起行又静不见人,唯见风动花影。(1

分)这种寂寞的环境,让诗人产生了孤独难耐之情。(1分)

3.(1)【答案一】①颔联运用正面(直接)描写手法,②把海棠在雨后沾上晶莹水珠的鲜红(秾丽)、

③含苞待放时如少女般的娇娆,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答案二】①颈联运用侧面描写(烘托)描写手法,②通过描写美女莫愁为欣赏海棠而懒于梳妆、③画师梁广因怕画不好海棠而迟迟动笔,④突现了海棠的美丽风韵。

[4分。共四个得分点,每点1分。]

(2)“羡”,写①诗人非常羡慕蝴蝶②能够那样地亲近海棠,③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之情。 [3分。共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

经典诗歌鉴赏·2·答案说明

1.

(1) 荒村与古寺 断霭与流莺 生与语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

身在异乡,心中不由—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

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

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

了诗句的内容。

2.(1)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

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5分)

(2)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

本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的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

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6分)

3.⑴有客人从南方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

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

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4分。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答出“欲辩不成

书”意思的,给1分;答出“哀今征敛无”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⑵“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

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4分。答出“珠中有隐字”寓意的,给2分;答出珍珠“化为血”

寓意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1)晚:归艘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

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2.“诗眼”分别是“咽”和“冷”。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间的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拦而发出了低吟,仿佛人的呜咽之声;

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用“咽”、“冷”二字,绘声

绘色、精练传神地描画出山中的幽僻冷寂的意境。综观全诗(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幽僻冷寂正是诗人所要塑造的意境,因此,“咽”、“冷”两字是本诗的“诗眼”。

3.(1)“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齐平似乎消失的主观视

觉形象。

“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非常开阔

的强烈感受。而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为响亮。

(2)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着尚未褪尽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有过完,江面就已经春

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子未归的思乡情怀已

暗寓其中。

经典诗歌鉴赏·4·答案说明

1.

(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多自在落

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

百无聊籁地“数”起了孤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2.(1)“绕”字恰当。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写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晓”字恰当。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

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的新生,显示出生机

和活力。第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更给画面增添了盎然生气,

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自然也随之开阔。末句虽说萋萋“芳

草”,但以“天涯”起笔,意境顿觉开阔。总之,词的上阕虽写了“絮飞花落”的暮春

景色,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悲凉的阴影。第二、三句写燕子

翻飞,绿水绕人家,虽有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芳草”在古诗词

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是说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

“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而非旷达之语。

3.(1)“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却没有结果的孤寂与惆怅,从而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

词的主题更为鲜明。

(2)①游子思归乡。 一、二两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写游子触景生情,

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写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

愁苦。

②思妇盼归人。 上阕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思

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1.(1)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在秋天冒着霜雪开放的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2)前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开在小池的南边,不必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即便是在雨后霜前也一样开得鲜艳。作者颇有以木芙蓉自喻之意。后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冒着微寒,在秋天孤单地开放,虽然艰辛,但它仍向霜神致意,不惧寒冷侵袭,不会像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相。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

【解析】两首诗并考,诗中所写事物往往相同或相近,而表达的感情、思想,所运用的表达手法则往往有别。分析时注意区别异同。这两首诗都写“木芙蓉”,这是同;情感一明一暗,这是异。分析时,特别注意对“青女”的注释,否则不容易把握诗的旨趣。

2.(1)江南春末(或:夏初)的景物。(2)无聊、孤寂(失望、焦躁)的心境。

(3)环境渲染。诗作通过“家家雨”和“处处蛙”的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既宁静又嘈杂的环境气氛,反映了主人的孤独、寂寞(只有雨声和蛙声,客人却未到)和失望、焦躁(外界的嘈杂声,正是主人内心焦躁的折射)的心情。

动作细节描写。时过夜半,客人未到,呆坐无聊,只好对着灯花,轻敲棋子以无聊寂寞之情。

3.(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

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

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经典诗歌鉴赏·6·答案说明

1.(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三种情感:①对时局国事的忧虑;②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

望;③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2)示例:①“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思绪之绵长。②“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③“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艰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

2.(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路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3.(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的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

(想象)(2分);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2分)。

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

象)(2分);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2分)。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D。

2.(1)九九重阳;登山(登高怀远),赏菊; 孤零零却傲然挺立

(2)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的绝句;两首诗都把菊花人格化了,都寓情于景;两首诗都赞

美了菊花的高尚气节,两位诗人都以菊花自喻,表现自己的高尚品质。

3.(1)这二句用“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写深秋夜深萧瑟、幽寂的情景,营造了一

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表达了作者孤独凄清的心情。

(2)“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写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怨,以此寄寓作者贬谪黄州的

孤寂处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表达作者虽遭贬谪却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经典诗歌鉴赏·8·答案说明

1.(1)初春(1分)。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

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2分)

(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答出思想感情给2分,结合词句分析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 (1)拟人;秋风

[解析]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

(2)寥廓江天,山明水净,诗人就是抱着这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胜

过春色的秋光引亢高歌。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具有雄健的风格,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3. (1)分几个层次其实就是分段,既为一首题画诗,当然就是首两联描写画作的内容,后两联抒发自己的感受。但是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修辞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因此,回答此题时,画作内容一定要答出具体内容就是石、竹、牧童、老牛。

(2)首先,第一联“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使用了白描笔触,写出了自然生机,此外,

答题要注意诗歌小引中“戏咏”的“戏”字,也就是作者是一种调侃轻松的心态描摹这幅画。所以,竹石牧牛就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写照。还是这个“戏”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也没有必要厚竹薄石,它们都是自然田园中的组成部分,都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因素。

1.(1)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2)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结构理解能力。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

2.(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

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3.[解析] 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经典诗歌鉴赏·10·答案说明

1.参考答案:

(1)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5分。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6分。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篇二:思乡诗歌鉴赏3

思乡诗鉴赏教学设计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8-21 22:28:24

查看( 12 ) / 评论( 3 ) / 评分( 10 / 0 )

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阅读感受思乡诗类诗歌的常见特点

2.掌握思乡诗类诗歌的表达技巧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思乡诗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总结思乡诗类诗歌的常见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考纲要求从哪些角度鉴赏古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②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③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④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提问:2.如何鉴赏一首古诗?

①知人论世(作者和背景)

②运用联想和想像从字面义读到字内义

③抓意象领略意境再体会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思乡诗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那“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的思归愁苦,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思乡诗也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王湾《次

北固山下》杜甫《江汉》等高考都考过。

以前我们上过“送别诗”“咏物诗”“咏史诗”专题课。这节课我们来上“思乡诗”的专题课,力争在这节课总结思乡诗常见特点的基础上再加上后续训练,让同学们在“思乡诗”的鉴赏上有规律可循。

二.鉴赏示例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作者杜甫大家都熟悉了,就不再介绍

了,下面介绍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于灵武(今属宁夏)即位。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希望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鉴赏杜甫的《月夜》。题目为“月夜”,作者看的是长安的月。

1.为什么却说“今夜鄜州月”?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用了

什么表现手法?

作者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了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是如何的担心。作者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从而

表现自己对妻子担忧。运用了对写的手法。

2.妻子应该和儿女们在一起,为什么要强调“独看”?

因为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

3.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反衬,用小儿女反衬妻子“忆”长安,突出“独”。透过独看月夜深

层内含是盼望未来同看月。

4.诗中那一联体现盼望未来同看月?

尾联

第三联是妻子独自望月的形象描述,进一步写忆长安。

5.那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分析一下?

湿、寒

湿:望月时间久,愈久思念愈深。兵荒马乱中写出了妻子为丈夫担忧。 寒:突出夜冷、夜深,看的时间久,妻子夜不能寐,对丈夫牵挂担忧。 这一切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其实作者也夜不能寐,为妻子儿女担忧,也含有为国担忧,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 这首望月思乡诗,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妻离别思念之情,而

是生离死别,半年后,杜甫在诗《述怀》中写道: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从杜甫这首诗,我们看出了天下乱离的悲哀,对四海升平的渴望。

经过鉴赏后,总结这首诗的特点:

1.标题:月、夜

2.意象:月

3.手法:衬托(反衬)对写(主客倒置)虚实结合

4.意境:他乡望月思家(眼中景、心中情)

三.学生回忆学过的思乡诗

找两个同学到黑板写题目,为后来的总结作准备。

《静夜思》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逢入京使》岑参《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水调歌头》苏轼 《次北固

山下》王湾

《渔家傲》范仲淹 《枫桥夜泊》 张继

四.学生配乐朗读8首思乡诗(音乐为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

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乡 思 [宋]李 觏guàn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商 山 早 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落日怅望唐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五.合作探究

篇三:必修四名句默写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望海潮》

1、《望海潮》上阕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万人家。

2、”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3、《望海潮》中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

4、《望海潮》下阕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5、《望海潮》下阕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6池夸。

7、《望海潮》中的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8、《望海潮》上阕中对“东南形胜”做铺展描写并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9、《望海潮》词中对“繁华”做铺展来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表现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10、

11、《望海潮》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的句子是:堤沙”。

12、《望海潮》中用比喻手法写钱塘江水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13、

14、《望海潮》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嬉钓叟莲娃。”

《雨霖铃》

1、 《雨霖铃》上阕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

2、 《雨霖铃》上阕中虚写的句子:

3、《雨霖铃》中运用细节描写表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句子:

4、下阕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

5、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的情景。

6、欧阳修《踏莎行》词中“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句运用了递衬,以好衬更好或以坏衬更坏,也叫正衬,柳永《雨霖铃》词中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7、以乐景写悲情的写景句子:

8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9、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

2、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描写大自然的雄伟画卷,锦绣山河,地灵人杰,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的句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4、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具体描写“江山如画”的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大江的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自己鬓发斑白却仍无建树,表达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郁愤和感慨。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但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并以一杯清酒祭月来抒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心底悲歌。

8、《念奴娇·赤壁怀古》,用夸张、借代手法描绘了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

9

10、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发。”

《定风波》

1、上阕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2、下阕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3、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的情怀,并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的句子: 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诗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5、苏轼的《定风波》作于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也无风雨也无晴”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6、《定风波》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斜照却相迎。”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2、半隐,孤雁哀鸣,用寥廓苍凉的环境烘托出寓居江南、有志不得伸的游子形象。

3、用典表现自己不学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不会归隐)的句子: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4、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来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满,并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句子: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

一色的秋景。

8、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句话体现在描写上,就形成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就运用了这一手法,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生动形象地表现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

9、“英雄泪尽美人巾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体现为:袖,搵英雄泪?”这句恰好与词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呼应,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10、辛弃疾生命里的孤独,无人会意,无法言说,只能登高拍栏,把视宝剑,正如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通过动作描写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写自己登临非为思乡的句子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12、刘备批评许汜买田置房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典故被辛弃疾用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他在词中是这样说的:“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1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一句把作者情感推到最高潮,写年华老去,国事飘摇,北伐无期,夙愿难偿,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的关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英雄孙权,借此孙权的典故来表达英雄难寻;并发出“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慨,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功业都化为了历史陈迹。

2

3、下阕用典讽刺刘义隆草率出兵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皇失措的句子: 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下阕追忆自己当年南归时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的句子: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5

6、用典表现自己也想为国而战的句子:

7、以乐景写哀情可以使哀伤的情感表达得更出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使用这一手法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8的感叹,这是借廉颇自比,表达自己热切报国但无人问津的感慨。

《醉花阴》

1、上阕一语双关,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的句子是: 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2、下片暗写菊花的句子是:

3、下阕中化用陶渊明句子的是:

4、下阕直抒胸臆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

5、李清照《醉花阴》中既写出了时间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的两句是: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6、古人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鞭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的作者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7、以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见情,以花拟人,生动的表达抒情主人公憔悴面容和愁苦神情的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醉花阴》中的“ ”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东篱对酒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情景,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

《声声慢》

1、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

2、下阕中使用传统菊花意象表现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的句子: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直抒胸臆,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4寒时候,最难将息。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急!”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6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7、”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1

2

3

4、廉颇在听到蔺相如的话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即负荆请罪,表现出性格坦率、忠

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的句子:“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的句子:”


描写游子归乡的诗句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93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