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古运河

时间:2018-11-09 10:2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文本

规划编制组成员

规划编制组组长:

张 捷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教授,博导,旅游研究所所长 规划编制组副组长:

甄 峰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

外方专家成员:

Jonathan Edwards英国布恩茅斯大学旅游学院,博导

Feifei Xu英国布恩茅斯大学旅游学院,博导

Xiang(Robert) Li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饭店、餐饮和旅游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规划顾问(中期论证专家成员):

朱光亚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

陈 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汪宇明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沈正平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黄震方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万绪才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规划编制组成员:

章锦河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系主任,教授

陈仲丹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导

刘泽华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讲师

钟士恩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助理研究员

乌铁红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博士,副教授

张 洪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讲师

汪 侠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讲师

江 昼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讲师

许振晓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讲师

董雪旺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博士,讲师

李 敏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研究生

张宏磊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研究生

卢韶婧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研究生

祁秋寅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研究生

侯灵童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

王 岚 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规划师

余 洋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硕士研究生

周珂慧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硕士研究生

董晓莉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士研究生

廖仁静 栢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规划师

运河是人类工程航道,不论从历史或技术的角度、抑或从内在的和作为该类文化遗产的特殊案例,均具有突出普遍的遗产价值。它可能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具有线性文化景观的明确特征,或者是一项复杂文化景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们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 Heritage Canals Document)

大运河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两岸的船坞、码头、庙宇、民居,展现了中国悠久历史的丰富画面,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惟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它和长城一样被人们视为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

国家旅游局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你看,这长城是阳刚、雄健的一撇,这运河不正是阴柔、深沉的一捺吗?

系列片《话说运河》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则 ...................................................................................... 1

第一条 规划背景 ................................................................................... 1

第二条 规划范围 ................................................................................... 2

第三条 规划年限 ................................................................................... 2

第四条 技术路径 ................................................................................... 2

第五条 规划重点 ................................................................................... 3

第六条 规划依据 ................................................................................... 4

第七条 规划成果 ................................................................................... 4

第二章 古运河旅游规划背景分析 .......................................................... 5

第八条 区域背景分析 ........................................................................... 5

第九条 古运河旅游发展生命周期 ....................................................... 6

第十条 遗产规划、保护现状分析 ....................................................... 6 第十一条 古运河旅游发展六大问题诊断 ........................................... 7

第三章 古运河沿线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8 第十二节 古运河沿线旅游资源的界定 ............................................... 8 第十三条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数量结构分析 ................................... 8 第十四条 运河沿线核心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 9 第十五条 沿线八市古运河旅游资源等级排序 ................................. 10 第十六条 古运河旅游资源总体定位与评价 ..................................... 11 第十七条 江苏古运河在中国大运河中的遗产定位评价 ................. 11

第四章 古运河旅游市场分析 ................................................................ 13 第十八条 国际旅游集体注目中国和江苏 ......................................... 13 第十九条 与国内优质客源市场的对接 ............................................. 14 第二十条 古运河旅游市场定位 ......................................................... 14

第五章 古运河旅游发展SWOT分析 .................................................. 16 第二十一节 六大优势分析(STRENGTH) ........................................ 16 第二十二条 六大劣势分析(WEAKNESS) ....................................... 16 第二十三条 四大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16 第二十四条 四大威胁分析(THREAT) ............................................. 17

第六章古运河旅游发展竞合分析 .......................................................... 18 第二十五节 国际运河遗产旅游产品竞合分析 ................................. 18 第二十六条 中国国际遗产廊道型旅游产品竞合分析 ..................... 19 第二十七条 江苏古运河与中国大运河竞合分析 ............................. 19

第七章 古运河旅游发展战略与目标 .................................................... 21 第二十八条 旅游定位系统 ................................................................. 21 第二十九条 旅游目标体系 ................................................................. 21 第三十条 总体发展战略 ..................................................................... 22

第八章 古运河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 .................................................... 24 第三十一节 古运河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 24 第三十二条 旅游功能分区与定位 ..................................................... 24 第三十三条 旅游城镇体系规划 ......................................................... 25

第九章 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规划 ........................................................ 26 第三十四节 总体规划思路 ................................................................. 26 第三十五条 立足遗产观光:观光旅游线路产品规划 ..................... 26 第三十六条 强化休闲度假:休闲度假线路产品规划 ..................... 27 第三十七条 拓展文化内涵:文化旅游线路产品规划 ..................... 28 第三十八条 提升专项旅游:专项旅游线路产品规划 ..................... 29

第十章 古运河旅游形象创意与营销规划 ............................................ 30 第三十九条 旅游形象口号设计 ......................................................... 30 第四十条 三大主要入境群体营销 ..................................................... 31 第四十一条 三大国内优质客源市场营销 ......................................... 32

篇二:关于扬州古运河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一点反思

关于扬州古运河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一点反思

扬州中学 高一16班 林修竹

大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可以与长城媲美。长城的最初功能在于军事防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军事功能已不存在,而文化象征意义却与日俱增,旅游教育功能正在增强。大运河及其先河的最初功能也是军事,但很快转化为以物流运输为主。如今运输功能仍继续发挥作用,而文化象征意义亦与日俱增,故申遗呼声不断高涨。我们应充分利用其文化象征意义,挖掘其文化功能,开发其旅游资源,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几年,地方政府和有关规划专家对古运河进行规划整治,但他们大多只从“造景”的角度进行考虑,缺乏个性设计,未充分展示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扬州古运河历史文化价值的展示,需首先对运河、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扬州古运河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通过挖掘、清理、开发和整合古运河本身及两岸的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城市空间理论解决滨水城市公共空间问题;利用城市文脉理论延续古运河历史文脉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处理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扬州古运河是大运河系统中地理位置最重要、旅游资源最集中的河段。许多热心人为运河申遗奔走呼喊,撰写论文。作为一名扬州人,我们有责任去关注她保护她。以下是我对大运河的一点浅见。

一、扬州古运河的历史及黄金旅游线的开发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在这段运河的沿岸,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西汉?道教);高寺(隋代?佛教)、普哈丁墓园(宋代?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堂(清代?天主教);有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双瓮城)和古湾头闸;有古代帝王巡视扬州留下的遗迹:瓜洲古渡锦春园、高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

扬州古运河的文化内涵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感悟。最近,扬州市旅游局推出扬州古运河黄金旅游线设想与规划。业内人士认为,古运河扬州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30公里,沿岸有几十个景点,其旅游价值极高,它集长江和运河、天然和人工、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新线和老线、城市和乡村于一体,构成一条色彩斑澜、风情万种、景色各异、内涵丰富的旅游线路。更为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条新开发的旅游线,与长江风情旅游线相呼应、相连接,从长江与运河交界的古镇瓜洲上船,经过古运河到东关古渡换船,就能非常自然地与我市已经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古人云:智者乐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它孕育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丰富着人类的文明史,充实着人类社会的传统与现实文化,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这条旅游线是历史文化与水的完整结合,更显现其独特的价值。如由南向北游,从白浪滔滔的长江,驶进宽阔的风平浪静的大运河,映入眼帘的是运河西岸的古寺塔影,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杨柳,富有水乡特色的小桥野渡,掩映于水杉翠竹荫下的农舍,细如羊肠的纤道,随风盘旋的风车,破浪前进的船队,或许还能看到巅簸在大河中的小小的渔船,以及不时上下潜水作业捕捉鱼儿的鱼鹰。如若在早上,面对眼前的水乡景色,谁又不会想起宋代词人柳永的佳句:“杨柳

岸,晓风残月”,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这个历史的走廊中,人们慢慢地看、慢慢地品,走进扬州,阅读扬州,感受扬州。当来到“东关古渡”又换上小船沿着“乾隆水上旅游线”悠悠地向蜀岗瘦西湖风景区荡去,领略维扬春色。那一幕幕美丽的风光不时出现在游客的面前,赢得游客由衷的赞叹,“美哉扬州”、“秀哉扬州”;而从北向南走,则又是一番境界,美丽的风光,秀丽的古城,在越来越宽阔的水面上渐渐远去,面对滚滚东去的大江和逶迤如黛的青山,谁又不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历史的沧桑,而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那传奇的文化和独特的秀丽的风光。

扬州三湾,河道曲折,当初运河的开挖者为了消除地面高度差,使运河的水面保持平缓,便采取了延长河道以降低坡度的办法,所以就把这段运河开挖得弯弯曲曲。这个方法是我国古代河工们的杰出创造。以前所流传的弯弯曲曲是为了不破坏扬州风水的说法是不对的。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古运河的三湾段因其弯道给人们以特殊的变化莫测的忽远忽近的视角空间,将是古运河旅游线上的一大卖点。

扬州古运河游览线近期应尽快推出瓜洲古渡风景区。瓜洲在古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处于扬州西南,与镇江隔水相望,“京口瓜洲一水间”(宋?王安石)。瓜洲最早在大江之中,四面环水,后泥沙淤积,与陆地相连,因形如瓜,故名。瓜洲历来是扬州的门户,始于晋,盛于唐,它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仅次于扬州。古人认为:“瓜洲虽弹丸,然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实七省咽喉??”有“江淮第一雄镇”和“千年古渡”之称。建设瓜洲古渡风景区应以古运河为主线,以瓜洲古文化再现为切入口,以长江自然风光及江滨田园风光为衬托,形成具有江河交接、别具一格的景观。凡与瓜洲有联系的人与事都应在原址刻石勒碑加以说明,包括传说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及现实中的“人民解放大军渡江处”,以凸显瓜洲历史文化。此外可考虑建设古运河风光带、瓜洲闸园林区、江口岛暨锦春园景区、江滨浴场休闲渡假区、江口古街民俗风情区、芦苇野趣园、现代农业观光区、润扬大桥北桥头堡主题公园等景区,其中江口岛暨锦春园景区是诸景区的重点。该景区主要建设与古代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浔阳楼齐名,素有“江北第一楼”之称的瓜洲大观楼及康熙、乾隆南巡时在瓜洲的“行宫”—锦春园为主体的“春江花月夜”公园,充分体现唐初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意境。园内除展现“瓜洲十景”中的部分景点外,还把古瓜洲的水窦城门、乾隆御碑、诗文石刻、人物典故与园林风光有机交融。游客登临江岸古城墙上的大观楼,东观日出江湖,西瞻大桥雄姿,南望金山寺等诸山美景,北眺运河如练。近赏园林旖旎秀色,集山川雄秀于一体,览人间风光于一园,定会使游人如临仙境,心旷神怡,赞叹不已。

扬州古运河游览线的重点之一是盐商文化群景区。扬州盐商,不仅在绵延千里的古运河沿线,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特有的现象。它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在谈起扬州时就不能不谈到盐商;而只要谈到盐商,又不能离开扬州去谈盐商。扬州哺育了盐商,而盐商也为扬州留下了一份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那一座座匠心灵构、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墙深院和私家花园里,尘封了多少兴衰沉浮、悲欢离合的历史故事?

清代扬州的盐商,是一个显赫的政治经济集团。两淮盐税直接关涉到清朝廷的经济命脉,所谓“关系国库,最为紧要”。盐商们的大量财富,是统治者特殊开支的来源;而盐商的垄断利益,又靠清政府的庇护,所以很自然地形成了上自皇帝、下至臣僚和盐商在政治上、经济上相互利用和相互依存的微妙关系。乾隆南巡每次过扬,开支浩繁,均由盐商负担。为博得帝王的欢心,盐商们又不惜挥霍万金,大兴土木,修建园林,连乾隆也感叹万分:“扬州盐商??拥有厚资,其居室园囿,无不华丽崇焕。”前不久热播的《康熙大帝》、《李卫当官》等诸多影视剧以及明清以来的若干文学作品,就充分反映了扬州盐商的生活情景和生财

之道,这些影视、小说、故事吸引了全国多少观众的注视和瞩目,他们对盐商充满了好奇和疑惑,盐商文化群景区是我们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宝贵财富!

扬州古运河游览线还应该扩大到茱萸湾、红星岛、凤凰岛、邵伯湖一带。古运河穿过扬州城区与京杭大运河交界处一带辽阔的水域,是扬州旅游资源的又一宝地。由于这里是淮水入江的重要通道,又与邵伯湖相连,多重水路交合汇聚,形成了极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由于水路的需要,这里的茱萸湾半岛、红星岛、凤凰岛等呈“川”字型南北向分列,因而工业不发达,加之岛上人口稀少,甚至有些为无人岛,污染相对较少,所以这一带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对保护得比较好。尤其是凤凰岛,对凤凰岛的开发利用,关键是提升品味,增强吸引力。任何一个景区的开发皆离不开后天人力的作用。当然,这种人力作用应符合旅游定位和公众的审美要求。因此,应加快实施多样化、个性化景点和项目配置工程:如增建临水亭、廊。金湾岛内南大门至御码头沿途应增建多处临水凉亭或河滨栈道,以方便游客休息、拍照、观赏水景。亭、廊应以竹木结构为主,处处体现田园风光;开辟自助式的水上旅游项目,如垂钓、划船、踏水车、走独木桥等,加大参与性;要增建特色观赏园区,如百鸟园观赏区、百亩荷塘观赏区、珍奇花卉观赏区、鱼鹰猎鱼观赏区等等。对凤凰岛的开发利用,应巧用水体,巧借绿野,精心梳理,精心配置,增加情趣,突出绿岛风光。

沿古运河继续向北即进入邵伯湖,来到邵伯镇。邵伯镇位于江都镇北12公里、扬州城东23公里处,里运河与盐邵河交汇处。西滨邵伯湖,居运河之要冲,扼江淮之咽喉,水陆交通条件极为优越。邵伯镇,古名步邱,晋名新城,别名甘棠。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在此筑埭,以利航运。古人将谢安比之春秋时期德行高尚的召伯,将谢安所筑之埭称为邵伯埭(邵通召),其镇与湖都源于此。宋《元丰九域志》始用邵伯之名。从此南来北往的船只在此过埭,逐渐成市。自隋代开凿南北大运河后,邵伯日益兴盛。唐宋以后,邵伯已成为“南北舟车孔道,烟火万家,行旅如织”的运河重镇。

这条旅游线路中需要对景点进行开发的项目除了瓜洲古渡口附近的大型景区“春江花月夜”以外,在瓜洲到高寺古纤道的沿岸,可设置一组古代拉纤工的雕塑群像,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有地方特色的里下河风车、扬州盘式和箱式水车以体现田园风情;在古运河进入城区的一段沿岸恢复性设置一段“水上人家”;对沿线的下客点如:瓜洲景区、高寺、文峰塔、龙首关、普哈丁墓园和东关古渡、双翁城及古茱萸湾等将逐步进行集中开发;对古纤道、龙衣庵、天主教堂、长生寺等进行观光维护性开发;把目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向东延伸,与古运河游览线对接,待平山堂至古邗沟水线打通后,连接汉墓、铁佛寺、隋炀帝陵、竹西公园、古茱萸湾,再回到古运河游览线并向高邮、宝应方向发展。这样,使扬州旅游景观环环相扣、互为接应。形成扬州旅游的大景观链,构成扬州旅游的大格局,从而达到扩大容量、延长游程、增强游客的选择性和参与性的目的。随着古运河游览线逐步成熟,完全可以与长江风情旅游线串联起来,形成水上看扬州,并逐步地与南京、镇江旅游联动、融合,形成润扬旅游区和宁镇扬旅游圈。古运河游和长江风情游两条旅游线的结合部应在瓜洲景区。

长江风情旅游线主要以壮观的大江、大桥风貌和江河文化为主题,从东往西将江都三江营生态自然保护区,瓜洲历史文化景区、大桥主题公园和仪征龙山风景旅游区等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新的扬州旅游的拳头产品。其中三江营生态自然保护区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是江、河、湖连体的自然风光,环境与海南博鳌相类似。扬州市计划在此建设中华水园景区,以中国水利发展史为脉络,用现代科技制作展现人类治水、利水、用水、亲水的历史和古运河灿烂的文化,介绍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及各种形态特色水景,集观赏、娱乐、休闲、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水文化生态旅游园地。

二、扬州古运河旅游线应展现现代文明景观

古运河旅游线,不仅要凸显历史文化,使人们在历史的长廊中重现过去的辉煌,同时也应该体现现代文明的景观,使更多的游客看到新社会运河的巨变,看到人类利用大自然新的创举,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一河之中。

南水北调工程古运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项巨大财富。尽管它的运输功能与历史上鼎盛期相比已不显得那么重要,但它的水利功能在新世纪却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利用。举世闻名的“南水北调”工程其东线的输水通道90%由京杭大运河扬州至北京段来承担。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于当日上午在扬州市宝应县正式开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从扬州市江都抽水站和即将兴建的宝应站抽引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干线和分干线,以每秒30立方米的速度,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山东省位山附近,通过隧洞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达1156公里;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规划分三期实施。黄淮海平原的苏皖鲁豫冀及天津地区6000万亩耕地将直接受益。与开工相呼应,位于江都市大桥镇三江营佘板渡口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第一座水质自动监测站目前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这个国家级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国家环保总局“十五”期间规划在全国重点流域建设的10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之一。

古老的运河成为当代南水北调的通道,这大大发挥了运河的历史功能,激活了运河的文化底蕴,提升了运河的文化品味。扬州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做好南水北调工程与运河文化相结合的文章,在带动沿河经济发展,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的同时,尤其突出运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促进扬州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

人类的历史就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建国以来,在兴建水利、发展交通、美化环境方面,扬州人民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为古老的运河增添了新的风采。

三、对扬州古运河保护的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扬州古运河保护的认识

1、充分认识扬州古运河的重要地位。2004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和建议。他继而在7月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发布了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打算。此后,大运河“申遗”的准备工作逐渐

展开。作为古运河的发端之地,扬州应当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重新认识古运河。不只是用扬州人民财富的高度、更要用全中国人民的财富的高度看待它,不只是用扬州文化遗产的高度、更要用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来对待它。我们要从历史、文化、生态这三个重要方面重新审视和认识古运河的价值,这是保护和利用扬州古运河的前提和基础。

2、正确认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既然古运河是一个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大文物,对它的保护就成为包括扬州在内的沿运河城市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从历史文物本身的特性看,为了使古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流传,保护本身也就是利用;而古运河作为有形资产,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是为了利用。对古运河的保护和利用,一定要着眼全局,着眼长远,坚决防止功利主义的态度和做法。古运河资源利用的概念应该是宽泛的,有的可以直接用于旅游观光,有的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的则应当作为航运史、水利史、城市史和文化史等的研究材料;有的现在就可以利用,有的则应当留给子孙后代去利用。

(二)加强对扬州古运河保护的研究与规划

1、开展对扬州古运河资源的全面调查。建议组织专门力量,对扬州古运河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广泛搜集,分门别类,仔细梳理,形成详细而权威的档案材料,为有关方面研究提供素材,同时为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参考。2、加强对扬州古运河资源的展示。展示古运河资源,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比如,可以考虑采用“点”、“段”、“线”三种类型来展示古运河资源的构想。“点”,就是在已整治的运河河段向人们展示沿岸的单个景点,如近代扬州工业博物馆、东关古渡、普哈丁墓园、吴道台宅第等;“段”,就是慎重设计那些尚未整治的河段,尽最大努力向人们展现扬州“古运河风情”,如响水桥段、南门街民居区、三湾段等;“线”,就是结合河段整治,建设“开放型运河博物馆”,如在古邗河段建设“扬州古运河博物园”等。

3、加强对扬州古运河保护的研究。浙江“运河文化与城市发展”课题组的专家,针对杭州运河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曾经指出:现有的运河文化载体正在遭到毁灭性的建设更新,要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历史遗存的矛盾,千万不要让传承了几千年的运河历史文脉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毁断。扬州古运河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现存的古运河历史文化载体如河驳、河堤、河埠、河坝、河桥等,正在遭到建设性破坏,运河两岸的房地产开发使原有的运河景观被蚕食,古运河整体历史风貌正在逐渐消失。对这些问题应当加紧研究,找出对策。可供研究的课题很多,如:如何解决细致研究调查与运河开发建设速度的矛盾、发展经济和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遗存的矛盾、文化创新与历史继承的矛盾、短期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形象工程与实际功能的矛盾、旧城改造与历史街区保护的矛盾;如何在彻底调查运河历史文化遗存现状和现有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性的政策条文;如何面对国家将大运河作为“申遗”项目,重新规划设计扬州古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如何重新规划设计古运河两岸的保护和改造方案,抢救岌岌可危的历史遗存,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地理坐标意义的地理实体(如运河沿岸历史街区、老城门、古桥梁、古河埠等);等等。

一部扬州运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古代扬州发展史。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作为“运河城”的扬州,在新的世纪,应对运河文化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通过旅游让古老的运河文化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篇三:常州古运河-关河旅游专项规划A4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则 ...................................................................................... 1

一、背景分析 ......................................................................................................... 1

二、规划范围 ......................................................................................................... 2

三、规划原则 ......................................................................................................... 3

四、规划依据 ......................................................................................................... 3

第二章 古运河-关河旅游资源分析 ...................................................... 4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 4

二、旅游资源评价 ............................................................................................... 16

第三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18

一、常州市客源现状分析 ................................................................................... 18

1、国内游客人数持续增长,旅游发展上升空间较大 .............................. 18

2、国内客源市场来自本省及周边邻近地区 .............................................. 18

3、入境游客人数持续增长,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 19

4、入境游客主要来自日韩、港澳台和欧美部分国家 .............................. 19

5、客房住宿需求将日趋增高 ...................................................................... 20

二、长三角旅游市场分析 ................................................................................... 20

1、长三角客源市场概况 .............................................................................. 20

2、长三角地区居民旅游偏好特征 .............................................................. 21

3、市场开发建议 .......................................................................................... 21

三、市场发展战略 ............................................................................................... 22

四、市场定位 ....................................................................................................... 23

1、按客源地划分 .......................................................................................... 23

2、按游客出游特征划分 .............................................................................. 23

六、游客市场预测 ............................................................................................... 25

第四章 国内外运河旅游开发案例研究 ................................................26

一、国外运河开发案例 ....................................................................................... 26

1、俄亥俄-伊利湖运河国家遗产保护带总体规划 .................................... 26

2、侯斯顿市布法罗河规划案例 .................................................................. 27

3、泰国湄南河 .............................................................................................. 28

二、国内运河开发案例 ....................................................................................... 29

1、宿迁段 ...................................................................................................... 29

2、扬州段:古运河希拉克之旅;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 .................. 30

3、无锡段:中国最早开展古运河旅游的城市 .......................................... 31

4、苏州段:文物保护优先 .......................................................................... 33

5、杭州段: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主题策划 .............................................. 34

第五章 古运河-关河旅游开发综合研究 ..............................................36

一、常州运河-关河旅游开发现状 ..................................................................... 36

二、发展常州运河—关河旅游需要关注的问题 ............................................... 36

三、常州运河-关河旅游开发面临的机遇 ......................................................... 37

四、常州运河-关河旅游开发面临的挑战 ......................................................... 38

五、关于开发常州运河旅游的几点建议 ........................................................... 38

第六章 开发理念与目标定位 ................................................................41

一、指导思想 ....................................................................................................... 41

二、开发思路 ....................................................................................................... 41

三、规划理念 ....................................................................................................... 41

1、主客共享——强调以人为本 .................................................................. 41

2、复合体验——强调休闲与体验 .............................................................. 42

3、保护为先——强调城市绿脉 .................................................................. 42

4、水岸互动——丰富旅游活动 .................................................................. 42

5、功能互补——水体功能差异化 .............................................................. 42

6、空间拓展——休闲场地的转换 .............................................................. 42

三、主题定位 ....................................................................................................... 42

四、功能定位 ....................................................................................................... 43

五、开发目标 ....................................................................................................... 43

第七章 旅游区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44

一、旅游功能分区规划 ....................................................................................... 44

1、运河休闲旅游带 ...................................................................................... 44

2、城市观光旅游带 ...................................................................................... 45

二、主要节点旅游开发规划 ............................................................................... 45

1、运河水韵——运河公园节点 .................................................................. 45

2、运河人家——西直街节点 ...................................................................... 46

3、篦梁灯火——篦箕巷(西瀛里)节点 .................................................. 47

4、名仕青果——青果巷节点 ...................................................................... 49

5、中吴水苑——世纪明珠园节点 .............................................................. 50

6、产业荟萃——大成一厂、灯芯绒厂及桃园绿地节点 .......................... 50

7、东坡遗韵——东坡公园节点 .................................................................. 53

8、红梅钟瑟——红梅公园节点 .................................................................. 54

9、都市门户——火车站节点 ...................................................................... 54

10、青山水驿——青山桥节点 .................................................................... 55

11、金色新城——西新桥节点 .................................................................... 55

12、两河分翠——常柴桥节点 .................................................................... 56

三、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 56

1、一级服务区 .............................................................................................. 56

2、二级服务区 .............................................................................................. 56

3、服务点 ...................................................................................................... 56

4、旅游码头 .................................................................................................. 56

四、运河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 57

1、运河观光游 .............................................................................................. 57

2、运河访古游 .............................................................................................. 57

3、运河风情游 .............................................................................................. 58

4、休闲购物游 .............................................................................................. 58

5、宗教文化游 .............................................................................................. 58

五、旅游线路安排 ............................................................................................... 58

1、常规线路 .................................................................................................. 58

2、“运河夜游”专题线路 ............................................................................ 58

3、区域联动旅游线路 .................................................................................. 58

第八章 常州古运河旅游的特色化营造 ................................................60

一、特色化的桥梁 ............................................................................................... 60

二、特色的游船 ................................................................................................... 60

三、特色住宿设施 ............................................................................................... 62

四、特色餐饮设施 ............................................................................................... 62

五、特色购物设施 ............................................................................................... 62

六、特色娱乐活动 ............................................................................................... 63

七、夜景灯光照明 ............................................................................................... 64

八、特色的滨水设施 ........................................................................................... 65

第九章 旅游形象策划及市场营销规划 ................................................66

一、旅游形象策划 ............................................................................................... 66

二、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 66

1、旅游形象传播与推广 .............................................................................. 66

2、现代化网络营销 ...................................................................................... 68

3、公共关系营造 .......................................................................................... 68

4、八大节事活动策划 .................................................................................. 68

三、细分市场促销建议 ....................................................................................... 70

第十章 分期规划 ....................................................................................72

一、规划分期 ....................................................................................................... 72

二、近中期规划项目安排 ................................................................................... 72

三、发展目标 ....................................................................................................... 74

1、近期发展目标 .......................................................................................... 74

2、中期发展目标 .......................................................................................... 75

3、远期发展目标 .......................................................................................... 75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 ........................................................................76

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导向型管理模式 ............................................... 76

二、强化运河环境整治,提升“运河游”环境质量 ....................................... 76

三、加强游船管理,依法治理“运河游”旅游市场 ....................................... 76

四、整合优化“运河游”码头资源,加快立法,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 76

五、协调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实现“运河游”有序管理 ........................... 77

六、统一“运河游”宣传促销,形成整体品牌效应 ....................................... 77

七、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拓宽旅游发展空间 ................................................... 77

八、建设旅游解说系统 ....................................................................................... 77

九、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 78

第一章 规划总则

一、背景分析

1. 历史背景

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别称),被誉为“八邑名都”、“中吴要辅”。自西晋以来,常州一直是郡、州、府的治所,城名多次更迭为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尝州等。“常州”之名始于隋。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阳、靖江等8县。建国初,常州专署辖常州市和无锡、江阴、武进、宜兴、溧阳、金坛6县;1953年1月常州市定为省辖市。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除辖5区外,增管武进、金坛、溧阳3市。常州历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唐代以来,常州出过进士1947名,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从常州走向全国。清代常州,文风兴盛,涌现了有全国影响的学派群体:常州画派、常州词派、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孟河医派等。

2. 行政区域、面积和人口

常州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43.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7.82万人。

3. 区位条件与交通

常州市位于北纬30°09′-32°04′,东经119°08′-120°12′,是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超过百万吨,民航常州站有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交通十分便利。

4. 地形

常州位于长江冲积而成的太湖平原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斜,海拔一般在5-7米,最低1.6米,最高点海拔为505.9米,全市平原占82%,低山丘陵约占15%。常州地属长江和太湖两大水系交汇处,中部有滆湖和洮湖两大淡水湖,总面积2万余公顷,西南部有面积为4千公顷的天目湖。

5. 气候

常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227天,日照2066.8

小时,降雨时124天,降雨量1066毫米,蒸发量1537毫米,湿度77%。

6. 环境与经济情况

常州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并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可持续发展和全国环模试点城市。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常州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并通过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验收。金坛、溧阳同时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对外经济日趋活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5%,实现财政收入136.1亿元,增长32.3%。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6.6亿元,增长78.6%,其中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3.8亿元,增长13.3%,旅游总收入增长25.7%。

7. 规划背景

横穿常州市区的古运河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区段,是常州城区的一条历史文化长廊,更是常州市作为一个优秀旅游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常州新运河的挖掘、开通,古运河的货运功能即将被新运河所取代,这样古运河的主要功能将从“货运交通功能”向“旅游观光功能”和“提升城市品位”的功能转变。积极开发建设常州市古运河旅游景观带,打造市区文化旅游精品,已成为常州城市高速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常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发展旅游业的必然选择。

随着新一轮《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编制完成,运河-关河滨河区域的整治规划建设被列为重点。2004年,常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常州市老运河及关河滨河地带概念性城市设计》,从规划目标、空间特色定位、景观营建等方面提出了初步设想。为使古运河-关河保护利用规划更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常州市规划局组织了有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对该规划进行进一步完善,并组织编制八个专项规划,以引导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本旅游专项规划即由常州市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完成。

二、规划范围

西起西环路(长江路),东至政成桥;北接常柴桥,南抵清凉寺。

河道总长约22公里。规划范围包括河道两侧各500m左右用地范围,规划总面积约2000公顷。


古运河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2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