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时间:2017-05-03 06:0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浅谈如何以创业带动就业

浅谈如何以创业带动就业

桐庐县就业管理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同样,《就业促进法》也明确了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法理地位。这一信号反映了积极就业政策的新发展。

当前,我省正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把改革开放和创业创新的成果转化为人民的福祉。我们更应适时转变工作思路,抓住创业带动就业战略部署。

一、创业带动就业剖析

中央强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扩大就业的政策手段选择范围扩大到更加综合的领域,即通过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创造更加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包括改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促进小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就业的发展等等。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就业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各种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实现的。当前,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在总结近年来就业工作的实践,深入认识扩大就业的规律,科学分析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一是针对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的特点提出来的。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有所减弱,有关数据表明,“九五”时期经济每增长一个

百分点,可带动就业增长0.13个百分点。但到“十五”时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明显下降。“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90多万人就业,“十五”时期下降到带动80多万人就业。

二是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劳动者在创业的时候,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合伙创业、组建公司、个体经营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改制重组,许多失业人员不是等着国家或企业给自己重新分配岗位,而是勇敢地走出去,艰苦创业,不但自己当上了创业者,还带动或帮助同自己一起失业的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如我县失业人员“创业新星”毕凤英在克服资金、技术、厂房设备等等难题下,带领了6名失业人员毅然创立了“百岁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同时解决了30—100名季节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广传为佳话。

三是着眼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提出来的。目前,不论是学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还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年轻打工者,以及经济转型产生的失业人员,就业时多数都是托亲靠友,希望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动地去创业、去办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普查,我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只有2.5个,比一般发展中国家还少22—27个。企业数量少,就业的容量当然也就小。另据2001年我县失业人员调查显示,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只占7.4%,发展空间大,回旋余地大。

二、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障碍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近几年来浙江促进就业工作一大特点和亮点。浙

江省是一个市场经济相对发展比较成熟的省份,桐庐也不例外,如分水制笔、横村针织、富春江机械制造等块状经济在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极大地促进了就业的扩大,为稳定就业局势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当前以创业带动就业路径的构建,还面临着许多课题和挑战。

一是缺乏创业的环境氛围和进取精神。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小富即安”的心态较为普遍,淡化了创业进取的精神。想创业的被认为是“冒险的行为”,是不守本份。甚至有的青年人,宁肯背上“啃老族”的骂名,都不肯迈出创业之路。而我们的程式化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未能培育起青年创新冒险的精神,更缺乏对失败的包容。

二是缺乏强有力的融资扶持体系。对于“上要养老、下要顾小”的失业人员来说,筹集资金更存有相当大的难度,资金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已创业的失业人员,他们创业资金有限,支付了开办费用和设备投资后,只能小规模维持,想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小额贷款往往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如2007年,我县小额担保贷款审核只通过11笔贷款,发放32万元。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及其他青年人来说也如此,资金短缺是一个瓶颈问题。

三是缺乏创业的支持系统。要提高创业成功,关键在于我们的公共服务,是否真正能够为创业者排忧解难,从而使创业者全身心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有部分失业人员有创业的愿望,但对创办什么项目拿不准,找不到适当的创业目标,有的有好的创业意图,但对市场需求不了解,不敢投资,有的得到不可靠的信息,盲目投资,结果投入的

资本往往有去无回。此外,一些职能部门给失业人员创业和再就业诸多优惠政策,但由于宣传不到位,许多失业人员并不清楚,更不知如何运用,对其创业的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

三、创业带动就业对策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积极的、有效的就业政策。现实中,民营企业的发展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力军。尤其中小企业是市场中最活跃的力量,能提供最多的就业机会。如果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需求的同时,把鼓励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创业使中小企业获得快速发展,不但可以扩大就业,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前面提到,虽然我省市场经济比较成熟,但与“创业创新”客观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更应从各方面加以推动。

1、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就业模式

观念决定思路、决定行动。要打破“一生依靠单位”的观念,纠正许多就业者就业观念误区,如追求稳定、追求高待遇、想一步到位等等。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者应该转变观念,强化自强自立信念,树立自主创业是就业的新形式、天地广阔、大有作为的新观念,向自主创业、向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发展。对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深入街道和社区,通过组织学习、座谈交心、发公开信、宣传创业典型等多种形式,以活生生的身边人物、身边事例,帮助失业人员强化创业理念,树立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忱。

2、强化政策扶持,畅通融资渠道

“创业创新”关键是完善政策,优化环境。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

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政府要从鼓励劳动者创业出发,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加快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扩大扶持创业的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金融部门转变“唯成份”论的观念,对待个私企业的贷款申请,应与国有、集体企业一视同仁。健全面向个私企业经济的信用担保体系,继续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的支持。

运用媒体将政府对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已创业和想创业的人得到政策的扶持与帮助。要考虑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比如创业培训免费、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完善创业人员的社保补贴等。

3、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创业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以电大、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各类成人学校和相关企业为阵地,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定单”、“分级”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增强创业和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努力提高创业培训的成功率。围绕创业的需求,进一步突出实用技能训练,让学员多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此外还要加强对他们创业的开业指导,帮助制定好《创业计划书》,为其发展出谋划策,促进其经营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可利用网络收集创业信息,提高培训人员的市场判断力,尽可能地避免盲目创业。

篇二:创新助力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

让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就业、创业助推器

为深入贯彻落实“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的总体要求,团区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党政工作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青年创业、就业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自身优势,举全团之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激发青年的创业激情,提升青年创业素质,积极营造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努力构建具有共青团特色的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新格局,全面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扎实服务青年创业就业

加强引导,增强广大青年的创业就业意识。长期以来,团区委始终把引导广大青年增强创业就业意识作为青年创业行动的首要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融入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各项工作中,抓住为青年服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扎实开展“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活动。广泛开展择业观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就业观和择业观,帮助青年树立积极的创业态度、正确的创业取向和诚实守信的观念,要“不嫌小、不畏大”。比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团组织就要适时地引导广大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到广阔的农村中去勇于创新,艰苦创业,建功成才,充分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团结带领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要加强典型引导,鼓励青年勇当创业先锋,突出优秀青年创业典型的培养,通过举办青年创业事迹报告会等多种有效形式,让广大青年从身边人的创业事迹中受到启迪,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强化培训,提高广大青年的创业、就业本领。加强技能培训是提高青年创业、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成功创业、就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团区委把增强青年的创业和就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坚持以市场和青年的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青年群体,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如以企业青年技术创新实践团队为载体,激活青年创新能力。建立青年技术创新实践团队,由科研、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充分发挥青年的智力优势和团队协作精神。开展青年职工技能培训,引导青年职工学技成才,进行技术、管理、服务创新,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创效能力。大力实施“百名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三期共招收学员214人,并将成绩优秀的青年纳入农村青年人才储备库。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的学员获得了由团市委颁发的“农村基层团干部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同时取得了由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一支规模不断扩大的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农村青年队伍逐渐形成,农村青年的就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以“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农村青年在二、三产业就业,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将一批道德品质好、有能力、有技术、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和扶植对象,促其发展,用其带动,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致富带头人,逐步建成了一支新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人才队伍,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搭建平台,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团区委把实施“汉沽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组织、人才、联系广泛等优势和特点,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

展服务领域,为广大青年创业搭建平台。倡导创业、就业新理念。组织开展“滨海·创富”青年创业论坛、青年创业能力大赛等活动,在青年中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倡导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新的创业、就业观念,增强青年的创业意识,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以评选表彰“汉沽青年创业奖”为统揽,开展“青年创业先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扩大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社会影响,从而带动更多的青年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在实现自我创业、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青年就业。加快建设见习基地。广泛发动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积极参与见习基地创建活动,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见习岗位,帮助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打造培训指导中心。联合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青年创业培训指导中心”,组织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有创业潜能的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青年的就业、创业技能,逐步完善其扶助青年创业、择业、交流、开发、培训、储备等各种服务功能。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参与青年创业贷款的融资和管理。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性的原则,利用团市委即将建立的“天津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为青年就业和创业提供启动资金,降低青年创业门槛。联合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各系统“青年文明号”单位,切实维护青年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能够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青年创业就业取得实效

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真正了解和掌握青年创业、就业的基本状况和具体需求,扎扎实实地为青年创业、就业出实招、办实事。团区委对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各项工作任务,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紧,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逐个项目逐个青年地去落实。在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与广大青年之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为青年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引导有志青年自主创业、外出青年回乡创业、先富青年二次创业,为广大青年寻找创业载体。要善于发现基层的好经验、好典型,及时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对策,真正把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结合在一起,把工作成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服务青年创业成才上。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合众志能深谋远虑,齐众心可攻坚克难”。一方面,团区委进一步增强主动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运用好社会资源,借助各方面力量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密切与劳动、工商、金融等部门的合作,主动自觉地接受他们的工作指导,争取他们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形成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劳动、工商、税务、金融、财政等部门,要站在事关汉沽长远发展的高度,支持青年创业行动,尤其要积极帮助青年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为青年创业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切实把青年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要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汉沽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就一定会取得新的业绩,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也必将为汉沽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是共青团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贯彻“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要求的全局性工作,也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一项重点工作。

团区委将组织各级团组织着眼于工作的长期性,充分发挥团组织推动发展、服务青年、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将“汉沽区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各项工作措施与区委、区政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整体部署和政策法规接轨,为服务广大青年、开创青年创业就业新局面,带领全区各界青年为实现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要求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三:以创新促进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以创新促进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泰宁县创城工作绩效考评报告 泰宁地处闽西北武夷山脉南麓,居闽赣两省三市交界处,县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2镇7乡11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自2009年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从领导上重视创业,从舆论上引导创业,从政策上鼓励创业,从服务上支持创业,坚持以 “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旅游兴县,创业富民”创城主题,不断完善“建立一套体系、夯实两方基础、健全三个保障”的“123”工作模式,通过“政府搭台,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方式,认真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及孵化工作,全力做好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和开业指导服务,积极落实税费减免,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至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丰岩、大洋坪和朱口三个创业产业园区,逐步完善了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和金湖旅专创业两个创业培训基地,深度开发了下坊旅游服务、尚书第旅游商贸两个创业孵化园区,全面建立了“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联动机制,基本形成了具有泰宁特色的“旅游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呈现出“政府创新、百姓创业”的

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之路。

一、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全力推动创业

全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能组建了专门的创业工作协调服务班子,充分发挥人事、劳动保障、工会、妇联、工商联等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服务管理职能;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作用;职业学校的技能培训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劳动保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起了辐射社会各个阶层的创业组织网络,统一、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强大合力,为推进全民自主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创新政策扶持机制,优化创业环境

我县将创业促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将全民创业指标列入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中,进行目标管理。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县全民创业工作会议、创建创业型城县动员大会和全县就业暨农民工工作三次大型会议,制定下发了《泰宁县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意见》(泰政文?2008?78号)、《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泰政文?2009?78号)、《关于完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工作的通知》(泰劳社?2009?57号)等相关文件,完成了《泰宁县扶持创业促进

就业文件选编》,县总工会、团县委 、工商局、妇联、残联等部门都制定下发了具体扶持创业的政策性文件。周密细致、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为全民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为优化创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三、建立创业帮扶机制,搞好创业服务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设立了创业专项基金,资金的投入不仅表明了党委和政府对创业促就业工作的认识、态度和决心,而且也确实为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是不断优化创新小额担保贷款办法,为全民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小额担保贷款、小额贴息贷款是解决创业资金的最有效的途径,我县积极创建信用园区,对信用园区推荐的人员取消反担保,千方百计降低贷款门槛。将个人贷款额度提高到8万元,扩大了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同时加大为吸纳下岗职工占到30%以上比例的企业贷款的力度,将额度由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制定资格审查、反担保审核和银行审贷三个环节不超过一月时间的工作要求,缩短了贷款时限。按金融部门的工作要求,不断增加担保基金,努力配合金融部门的工作。

三是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创业人员的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为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免费培训,不断提高创业人员的创业技能和

水平。

四是建立创业项目库,面向社会征集创业项目,成立创业项目专家评估团,对评估收入项目库并被创业人员利用了的项目,按项目效益的大小进行表彰奖励。

五是在创业培训中请工商、税务部门的人员讲解税费减免政策,县创业办公室人员全程跟踪,全面协调落实税费减免和社保补贴政策,减轻创业成本,增强创业的成功率。六是设立创业指导专家队伍,聘请创业指导师进行开业指导和创业跟踪服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由政府贴补场地购买或租赁资金,为创业人员提供全程服务。

四、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创业意识

全县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创业的激情,提高了创业致富的意识,了解和掌握了创业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各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创业标兵,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创业氛围,激发更多的有志创业人员投身到创业大潮中来。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宣传机制,为全县上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服务营造了一个“政府创新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良好氛围。

五、创新考核督办机制,提高工作实效

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目标管理和创业效果评估考核体系,加强督办检查,将创业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与干部的升迁任用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经考核统计,截至6月底,全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万元,创业带动就业的比例为 ∶ 。为企业发放 笔,金额 万元,带动 人就业,企业吸纳就业的比例为 ∶ 。半年已培训创业人员206人,目前报名未培训的接近400人,协调落实减免税费 万元,落实社保补贴万元,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是最积极的就业。我县将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不断学习借鉴兄弟城县的创建经验,制定完善创业措施和办法,推动全民创业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争取在今年全面完成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创建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96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