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国家电网,电能替代

时间:2018-11-09 11:3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

发改能源[2016]10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财政厅、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交通运输厅(局、委),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为贯彻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办发[2014]31号)相关部署,现就推进电能替代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电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电能替代是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使用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如电采暖、地能热泵、工业电锅炉(窑炉)、农业电排灌、电动汽车、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机场桥载设备、电蓄能调峰等。当前,我国电煤比重与电气化水平偏低,大量的散烧煤与燃油消费是造成严重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是提高电煤比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稳步推进电能替代,有利于构建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新型电力消费市场,扩大 1

电力消费,提升我国电气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同时,带动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促进能源消费革命,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为目标,根据不同电能替代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逐步扩大电能替代范围,形成清洁、安全、智能的新型能源消费方式。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创新电能替代技术路线,加快电能替代关键设备研发,促进技术装备能效水平显著提升,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电能替代,引导电能替代健康发展。科学制定电力发展规划,主要通过可再生能源和现有火电满足电能替代新增电量需求。

坚持市场运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多方共赢的市场化项目运作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电能替代技术、业态和运营等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

坚持有序推进。结合各地区生态环境达标要求、能源消费结构和用能需求特性等,因地制宜、稳步有序地推进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益佳的电能替代示范试点项目,带动推广实施电能替代。

(三)总体目标

完善电能替代配套政策体系,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营监管机制,形成节能环保、便捷高效、技术可行、广泛应用的新型电力消费市场。2016—2020年,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1.3亿吨标煤,带动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约

1.9%,带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约1.5%,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约27%。

三、重点任务

电能替代方式多样,涉及居民采暖、工业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等众多领域,以分布式应用为主。应综合考虑地区潜力空间、节能环保效益、财政支持能力、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交易等因素,根据替代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一)居民采暖领域

在存在采暖刚性需求的北方地区和有采暖需求的长江沿线地区,重点对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学校、商场、办公楼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建筑,大力推广碳晶、石墨烯发热器件、发热电缆、电热膜等分散电采暖替代燃煤采暖。

3

在燃气(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较高区域的居民住宅,推广蓄热式电锅炉、热泵、分散电采暖。

在农村地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逐步推进散煤清洁化替代工作,大力推广以电代煤。

在新能源富集地区,利用低谷富余电力,实施蓄能供暖。

(二)生产制造领域

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各类行业,逐步推进蓄热式与直热式工业电锅炉应用。重点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服装纺织、木材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等行业,试点蓄热式工业电锅炉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

在金属加工、铸造、陶瓷、岩棉、微晶玻璃等行业,在有条件地区推广电窑炉。

在采矿、食品加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运输环节,推广电驱动皮带传输。

在浙江、福建、安徽、湖南、海南等地区,推广电制茶、电烤烟、电烤槟榔等。

在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推广农业节水灌溉等工作,加快推进机井通电。

(三)交通运输领域

支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应用。 4

在沿海、沿江、沿河港口码头,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和电驱动货物装卸。

支持空港陆电等新兴项目推广,应用桥载设备,推动机场运行车辆和装备“油改电”工程。

(四)电力供应与消费领域

在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较大的电网,推广应用储能装置,提高系统调峰调频能力,更多消纳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机场航站楼等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等,促进电力负荷移峰填谷,提高社会用能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统筹制定规划。各地方政府应将电能替代纳入当地能源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地区用电用热需求,结合热电联产、区域高效环保锅炉房、工业余热利用等多种能源供应方式,在城市总体规划、能源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电能替代发展,保障电能替代配套电网线路走廊和站址用地规划。

加强组织领导。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经济运行主管部门、节能主管部门应加强本地区电能替代潜力分析,明确电能替代实施方向和路径,制定电能替代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机制。做好分区域、分年度任务分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重点项目落到实处。

(二)发挥示范项目引领作用

5

篇二:普华公司电能替代解决方案 - 1.0

电能替代解决方案

2015年4月

公司简介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旗下拥有北京汇通金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现有员工150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到公司员工总数90%以上, 其中硕士及以上占总数的22%以上.

作为北京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电普华以软件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电力行业专业知识为核心,根植于电力行业,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技术和行业应用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客户覆盖国家电网公司全系统、电监会、发电企业、石油、烟草、电信等行业。

经过多年的耕耘和积累,中电普华深入理解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特点和业务知识、业务流程,不进积攒了大型电力集团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建设经验,还形成了中电普华全方位的业务模式:以企业管理咨询、IT规划及ERP实施为龙头,以企业信息化基础平台、一体化平台、信息安全平台为保障;提供电力营销、企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等研发与实施;从而为电力集团化企业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信息化建设支撑,并通过配备相应的IT培训、测试、信息安全测评等保测评等信息技术服务,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

中电普华在成立之初即通过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认证,截止到目前,拥有软件著作权108项、获受理专利52项,授权专利3项,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CMMI成熟度4级软件研发管理体系。

中电普华凭借在专业领域的强大知识优势和雄厚技术实力,持续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以信息技术提升客户价值,为企业提供安全、实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和专业持久的技术服务是中电普华的发展宗旨。

着眼未来,中电普华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咨询和信息化服务提供商为奋斗目标。

一、供热电能替代解决方案

(一)、校园采暖电能替代解决方案

在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的今天,降低校园采暖能耗、加强校园采暖节能改造势在必行。普华公司为顺应节能减排的大环境,并结合国内电能替代相关优惠政策,提出了校园电能替代解决方案,以便为校园采暖用户提供先进的、科学的、专业的、优质的、全面的产品及服务。

1、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供暖地区的学校主要采用以燃煤为热源,并以散热器加热室内环境的传统供暖方式。学校的供暖系统存在着如下两个问题,导致了能源的巨大浪费。一方面,由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特点,学校建筑物在不同的时段对热能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上课期间,学生集中在教室学习,宿舍楼、餐厅基本处于无人状态;晚自习后,学生全部回到宿舍楼休息,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也都处于无人状

态。在寒假期间, 宿舍楼、教学楼也大都处于无人状态。可是目前学校供暖系统在上述各阶段又都是照常供暖,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校园的供暖主干线一般都是按照最初的整体规划一次性建成,而校园建筑却分成几个工期分批建成,供暖主干线的设计往往不能满足校园建筑的需求,导致供暖水力失调问题普遍存在,出现严重的“近热远冷”的现象,以及供暖系统“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特征。

分析目前学校主流的燃煤锅炉集中供暖方式,除存在上述两个普遍问题外, 还存在一些弊端:

(1). 能耗高。燃煤热转换率低;

(2). 占用空间大。锅炉、燃料、管道、散热设备都需摆放或存

储空间;

(3). 人员成本高。每个学校都配置5个以上锅炉工和维修人员,

管理难度大;

(4). 污染环境。运行时排放大量烟尘、硫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

气体,对生产、生活、健康以及环境和生态都会造成极大的危

害。

2、解决方案

以降低能耗成本、提升舒适性为主,从节能环保角度出发,结

合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等多维度综合因素考虑,建议以电代煤,调整供暖策略。考虑改造周期、产品综合效益等因素,采用碳晶墙暖。

碳晶墙暖流程图

根据设备供电需求铺设电网,需安装单独计量计费总表。在每一个楼宇、楼层都安装控制单元,每一房间都安装温控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本地控制计算机和协调控制云平台,形成监控系统。

3、效益分析

(1)能耗费用对比

碳晶电取暖系统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范围最广,效益最明显,应用于学校的实际运行数据如下:

黑龙江省每个采暖季的电费平均在17-18元/平方米;

吉林省每个采暖季的电费平均在15-16元/平方米;

篇三:全面实施电能替代战略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实施电能替代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同志们:

如今,无论是在网络上、电视上,还是在其他新闻媒体上,“十面霾伏”(这里的霾是指雾霾)、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调整等一些有关环境治理的重大课题,如何治理雾霾、如何搞好节能减排、如何做好能源结构调整,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无限关注。围绕这些世人瞩目的重大课题,我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共同认识、交流、探讨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理念,那就是“推进实施电能替代,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什么是电能替代?

电能替代主要就是指利用电力能源代替煤、油、气等常规终端能源,通过大规模集中转化来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达到改良终端能源结构,促进环保的效果。

二、电能替代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大量能源消耗给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带来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近七成,长期以来,我国有大量煤炭被直接燃烧,并且,煤炭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也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就被排入空气中。数据显示,我国因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6%、56%、74%左右,产生的PM2.5占全国PM2.5总量的50%~60%;特别是近年来东中部地区雾霾严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

单位国土面积煤电装机分别是西北地区的13倍、26倍,沿长江平均30公里一个电厂,从南京到镇江平均10公里一个电厂,严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能源发展方式不合理、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是造成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如不加快能源转型,能源总量供应、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13年5月14日,国新办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权保障”首次单独成章被写入其中,显示出我国政府对生态问题的重视,我国政府也不断出台各种措施,各行各业也都在积极努力,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应对环境问题,作为大型能源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于2013年8月15日印发了电能替代实施方案,在公司经营区域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要求下属各单位充分发挥电能便捷、安全、清洁、高效等优势,面向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积极倡导“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推进社会节能减排,破解城市雾霾难题。

三、电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从宏观上来说有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国内能源供应能力不足,能源对外依存度特别是石油持续上升,201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55%,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随着特高压电网特别是国际

输电通道的不断建设,输电要比输油、输气更加经济、高效、便捷,充分发挥电网优势,立足国内资源建立可储蓄能源供应体系,把丰富的煤炭资源、可再生资源转化为电力,再用电力驱动电动机和各种电动设备,促进工业、铁路和公路交通电气化,能够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显著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大电能推广力度,实现电能替代煤炭、石油等终端能源消费,能够大量减少煤炭、石油等直接用于终端能源消费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实施电能替代,加快推进工业、交通电气化,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三是推进电能替代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有相当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实施电能替代,提升居民生活的电气化水平,将从各方面满足人们对于能源消费安全、清洁、便捷的要求,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四、电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电能替代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是优质、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在当前油气紧缺,环保压力突出的形势下,电能可以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广泛替代化石能源。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升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左右,节能增效效果明显。除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以外,电能替代还可以保证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事实上,电能替代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实践。工业上,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陶瓷企业用电加热代替煤

或油加热;生活上,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等家庭电器逐渐普及;交通上,电动汽车和铁路电气化都得到快速发展。电能替代在这些领域的推广,已经显现出环境效益。

五、电能替代的途径有哪些?

电能替代能从哪些方面实施呢?除“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以外,电能替代还可通过“以电代气”“电从绿色来”等途径来实施。

一是以电代煤。是将工业锅炉、工业煤窑炉、居民取暖和厨炊等传统用煤方式改为用电,减少直燃煤使用,并增加对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二是以电代油。通过发展电动汽车、电气化轨道交通、农业电力灌溉等来实现。目前,我国已有18个大中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数位居世界第一。轨道交通用电不用油,将减少我国对石油的依赖。

三是电从远方来。主要是以输电替代输煤,把西部、北部的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输送到东中部。我国新增清洁能源发电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将其输送至东部负荷中心,有利于优化能源资源配置。

四是以电代气。由于天然气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通过以电代气,我国可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缓解天然气资源紧张状况。各地天然气需求增速远超供气增长,今冬或将面临史上最严峻气荒,供气缺口或超100亿立方米。以电代气在将来可能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五是电从绿色来。是指提高清洁能源的发电比例。目前,在我国约12亿千瓦的总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装机量约为4亿千瓦。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服务集中式、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开发,促进分布式能源发电、集中式可再生能源、水电以及核电等绿色清洁能源电源的发展。

同志们,实施电能替代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治理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全面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宣传、倡导电能替代能源消费理念;积极在城市建设中实施以电代煤(代气)项目;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在居民生活领域积极推广“家庭电气化”;积极普查电能替代知识和推广电能替代成功经验。推进实施电能替代,使用清洁能源,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方案强调,各单位要积极争取电能替代的环保、价格政策,完善实施电能替代的内部协同机制,包括加强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实现电能替代工程从业扩报装到送电全过程“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公司节能服务体系作用,为客户提供电能替代全方位服务;


国家电网,电能替代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81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