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高中课改

时间:2018-11-09 11:3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三篇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文章

三篇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文章

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经过专家的审议和教育部党组的研究审定,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9月,率先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进行实验,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张行涛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日益增长的教育机会需求与教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教育民主、教育公平需求与教育发展严重失衡,这种失衡突出表现在不同地域间高中教育的不同类型和层次中,存在着盲目扩大教育机会而忽视质量的现象,这必然会招致教育的平庸化。这样的高中教育既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需求,也不能适应个人选择、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有悖于我国的教育性质和国家性质。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

当今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课程改革。而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真正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为高一级的学校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2.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20世纪中后期以来,各国政府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都十分重视中小学课程改革,并将其作为关系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优先予以政策考虑。我国的高中课程也需要适应国际潮流,进行改革。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应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从传统的基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向信息化社会的新教育转向,在强调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人文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课程必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重新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4.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经验;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尊重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与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等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课程实施的行为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育部明确规定,本次高中课程改革要以“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具体而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包括: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实践。

2.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

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突破

与以往相比,高中新课程在规划和设计上进行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变革和调整,创新之处在于它顺应时代潮流,凸显了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和课程改革目标,构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要求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并且通过创建新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制度,推动课程体制与课程观念的同步变革。

1.凸显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

新课程对高中课程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功能定位,跳出了长期困扰高中课程的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定位的困惑,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课程的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凸显了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

2.构建以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为基本特征的新的课程结构

高中新课程从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变革,突出选择性和多样性,力图构建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历次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关注的是科目结构的平面调整,缺少对于上位的学习领域和下位的模块等不同层次结构的整体关注,从而使得科目的设置显得依据不足,缺乏有深度的整体结构视野。

高中新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大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设置,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更合理地确定科目设置,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

八大学习领域中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共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15个学科,其中,技术和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这是在学习领域的观照下对原有高中课程设置中领域性缺失的一种弥补。

以往科目的内部结构问题一直被当做是一个教材的结构问题,而教材结构又由若干个单元组成。与教材意义上的单元相比,模块则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相对独立性与灵活性。模块化设计使科目的内部结构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整合,提升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地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3.通过制订课程标准和多样化的教材凸显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时代性原则,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二是基础性原则,强调学生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并具备对其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又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三是选择性原则,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要。

4.创建选课指导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实现课程体制与课程观念的同步变革

高中新课程的发展和要求鼓励学校进行制度创新,制订课程开设计划,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和学校实际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高中新课程选修学分Ⅰ和选修学分Ⅱ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赋予学生很强的参与性和选择性,学校不仅需要加强选课指导,而且还要加强学分管理,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在制度监测框架内,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新课程要求和鼓励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历程与收获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以省级为单位实施的。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个省(自治区)作为基础教育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区,首批进入实验;2005年秋季,江苏省进入实验;2006年秋季,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5省(市)进入实验;2007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龙江、陕西、吉林5省(市)进入实验。加上上海,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2010年前全面推开。

高中新课程实验进程是一个研究、对话、探索、完善的多层面建设过程。教育部从2003年起,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和工作联系会,并多次组织相关专题、学科的教师研修。

(一)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促成新课程实验的良好开局

在课改实验初期,各实验省区都高度重视新课程的领导、组织与推进工作,自觉转变领导角色和行为。正如各实验省的课程实验推进规划所设计的那样,高中实验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整体推进的。为了全面协调新课程实验的稳步推进,“各实验省不等不靠,精心规划,深入研究,认真组织,实验工作开局良好”(摘自朱慕菊在全国高中新课程南京工作会议的讲话)。各省的推进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例如广东省在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课程实验工作的需要,适时出台各种配套政策。从初期的实验方案制订、教学指导手册的研制到高考方案的跟进、各学科评价手册的制定等,这些都从政策层面为课程实验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上岗教师全部经过新课程的专题培训。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广大教师始终都在理解、实践并不断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首先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直接组织了新课程实验省的国家级培训,随后各省自行组织了省级课程培训,使教师在心理上对新课程有所准备、对学科内容有所了解。

第三,建立了以样本校为龙头推进实验,在学校层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机制。为了应对在改革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寻找解决办法,各省纷纷建立自己的实验样本校,开展研究活动。如广东、山东分别有40余所样本校,海南、宁夏分别有20多所。各省都期待通过发挥样本校的探索和引领作用,为高中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可资推广借鉴的经验。

第四,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提升了地方课程建设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充满选择性、个性、差异性的课程设置既对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提出了挑战,也锻炼了教育工作者的课程实施能力。

第五,重视过程研究,加强课程指导。新课程的设计积极应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激发了各地、各校的研究热情,教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中不断研究。各地的校本研究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我们2005年在江苏省南京市调研时发现,从市教研部门到学校,都有不少教学骨干在关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

第六,各省都在不断研究并论证本省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目前基本上每个实验省(市、自治区)都已经出台了新的高考方案。

(二)在学校层面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收获

第一,很多校长都创造性地组织了本校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调动学校的各种资源,确保课程计划的落实。

第二,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与内容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少学生都表达了愉快、兴奋的情感。

第三,初步形成并积累了一些体现课程理念、遵循课程标准的教学经验,一些有效的教学课例

篇二:高中课改心得

我们的课改——敢问路在何方

9月的大连海鲜刚刚上市,出于好奇的我品尝了一些。第二天肠胃就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于是我就想,这次的培训似乎和这次短暂的尝试有些相似。课程改革确实使大连的几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提升了许多。那么他们的教学模式能否直接复制到我们的学校呢?不假思索的复制是否会引起学校的肠胃不适呢?所以我要谈的就是:我们的课改——敢问路在何方。

众所周知,从之前的北京四中、北京101中学到人大附中,再从黄岗神话到现在的河北衡水中学,一个个所谓的超级中学逐渐映入大家的眼中,这些中学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盛产高考状元和高分。于是如何提高教学成绩就成了各个学校争相研究的课题。而教学成绩是由学生的考试分数或高考分数来体现的。也就是说与其研究让教师如何教倒不如研究让学生如何学。因为好学生从来就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我们都说教无定法,可是教一定要得法。因为学生的学法取决于教师的教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课改的设计:

一、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因为假想会出现的问题而放弃,问题在实行的过程中会逐步解决。

08年到14年课改在新疆也有6年了,相比大连来说我们的改变小了一些,我们的创意太过保守。这次培训的确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们的灵感。在更大程度上坚定了我们的决心!课改最核心的思想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改之前最有必要的工作就是扭转教师的观念。我们要在最大的程度上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就成了我们在课改道路上的第一个绊脚石,当然也是最大的一块。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1、小鸡吃米带给我们的启发

众所周知小鸡最爱的食物是大米,如果我们用手抓住它,把它放进米缸,用手指按住它的头,试问小鸡还会吃米吗?她只会奋力挣扎、拼命抬头、拒绝吃米。这时如果我们将手放开呢?它会哆嗦一下身体,张张翅膀,然后愉快的进食。虽然它会到处乱跑,但这并不妨碍它汲取米粒。这就是课改前后我们的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他们所吸收的知识有可能会更多。我们在讲新课时、在讲习题时,不妨让学生代替教师进行讲解。遇到难点不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后叫代表发言,学生之间可以补充、可以反驳、也可以提出疑问、更可以答疑和争辩。也许有老师会认为这样的课堂能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吗?是的,前期可能不行,后期会带给我们惊喜。这也是我在第二点需要讲的。

2、轻教学进度、重学习能力的提升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给他一条鱼不如教他捕鱼的方法,不如授人与欲,不如激发他学习的欲望,不如授人与娱,不如让他欢快的毫无戒备的进入学习状态。伟大的科学家都不是教出来的,当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没人可以教他了,这时比拼的就是个人学习的能力和状态。这也就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普通科学家的区别。我们现在的教师总是纠结于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并且有个错误的观点:认为课讲完了,任务就完了。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从这一点上说,你讲完课了,学生没接受,那教学任务不也没完成吗。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就要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体现。也许在前期我们会出现一些问题或困难,比如学生不配合、学生不参与、

学生表达不清楚等等。其实学生学习不主动,并不是课改之后才有的,老式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以前是教师讲、学生听,谁学谁没学,你根本看不出来。而新课堂更注重学生活动,他能让这些问题都暴露出来。所谓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就是新课堂最大的好处。老课堂是眼不见心静,新课堂注重暴露、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也许在前期我们会比较困难、会举步维艰,但将来一定会后来居上。高考三年一盘棋,高三面临高考、高二为了高考、高一准备高考。那就让我们的准备更充分些吧!

3、改变教学模式、让更多的毕业生先怀念课堂再想念恩师。

当教师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已经毕业的学生会回来看望我们。那么有多少学生会在看我们的同时还会上我们的课呢?有经常怀念高中课堂的毕业生吗?几乎没有或者很少。这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没有让他们心向往之。我们的课堂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新课改理念下的小组授课模式是这样的:全班学生每6——8人为一组,组内学生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有,尽量平均。每组要有组织建设、小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人有事做。要有目标、公约、组名、组徽、口号等。分完后要让任课教师知道,便于课堂讨论。很多老师教不会的问题,在组内学生之间可以教会。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因人而异。

二、优秀的人总会有一个特长而异于常人。

三百多分的学生可以被211和985院校录取,五百分左右的学生可以上北大或清华。大连的普通高中又一次震撼了我。在参观了几所普通高中后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许多所学校都有一支本校的男子舞蹈队。经过介绍我才明白,各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都会特招一些有特殊才艺的学生,而非常专业的会跳舞的男生更是稀缺。所以只要上了一本线就有可能被北大或清华录取。而其他有名的一本院校门槛更低,只要够一本线的65%就可以录取。大连普通高中的理念非常清晰,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一所高中学校的男子舞蹈队非常的专业,在各大赛事上屡获大奖。成了各所高校争相录取的对象。所以培养一个特长,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当然培养学生的特长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多的是家长的因素。

三、没有完美的教学模式。

没有哪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就课改的现阶段而言,这种启发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可能更适合培养学生的能力。每一次的课程改革都与当下的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社会在变、思想在变、观念在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当然开创一个适应当前环境的授课模式不是常人都能做到的,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让我们做一个好的领悟者和实践者吧。

篇三: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现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试点要求,特制定《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现阶段形势,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但目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转变育人模式,首先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现阶段以必修课程为主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三)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成果,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我省起始于2006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课程改革较好地推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加强了学校的课程意识,催生了一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但改革并没有改变教学过度应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局面,新课程理念还远未转化为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的自觉行动。改革不进则退。只有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底,实现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有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

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

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五)基本原则

多样化原则。推进高中多样化和育人模式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选择性原则。推进选课走班,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自主选择课程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核心价值观教学,为全体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循序渐进原则。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坚定课程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又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到位。

三、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六)调结构

——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学分,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中。专题教育列入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1)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2)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技术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3)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知识应用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4)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要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设四类选修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

(七)减总量

——梳理与整合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必修课程基本、基础性知识要求,删减重复、非主干和过繁过难的内容,适当减少面向全体学生的必学内容及学习总量;原“选修IA”和“选修IB”课程模块列入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形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构合理、层次递进的课程格局。

(八)优方法

——构建开放型选修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制订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社会机构及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发选修课程,引进国内外精品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网络选修课程,建立开放型选修课程体系。

——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和办学特色,遵循教育规律,自主制定课程开设计划,科学安排课时与教学进度,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体现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每学期必须按规定要求开设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必修课程。每周课堂教学时间不得超过26小时。控制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的课时总量,课时总量应与该学科学分相对应。

——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学校要建立和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人生规划教育,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制定个人修习计划。学校要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加强选课走班管理,允许学生跨班级、跨年级选课,允许学生到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社会机构及行业企业修习选修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探索必修课程的选课走班,让学生选教师、选课程进度、选修习年级。

——改进教学方式。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改革教学方式。严格控制教学进度和难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轻负高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应在3年内完成普通高中学习,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学生修习必修课程满96学分,修习选修课程满48学分(其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8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同时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达到规定要求,即可毕业。

(九)改评价

——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11门必修课程,各科目每年开考一次,分别在1月和6月施考。高中期间,学生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次数最多2次,以最好成绩记入档案。

——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重在过程,重在导向。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全面准确地将课程修习情况、个性特长发展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全面、客观、科学,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

发展状况。要改进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与程序,提高信息化程度,力求简洁、可操作。

(十)创条件

——逐步实行普通高中学分制收费。将学费分为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实行学分制收费。在2012—2013学年选择若干普通高中进行试点。2014年秋季入学,在全省全面执行普通高中学分制收费制度。

——增量教育资源要向课程改革倾斜。各地要高度重视深化课程改革的配套需要,逐步提高教师配备与培训、选课走班设施与设备等方面的课程支撑能力。有条件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区域为单位,做好课程资源建设规划,统筹选修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课程改革宣传,全面贯彻落实课程改革方案。要建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课程改革的重视、理解和支持,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二)改革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体。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深化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和课程体系;要改革学校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成立课程评审委员会、学分认定委员会、学生选课指导中心等机构。要建立健全选课指导、走班管理、学分认定等配套制度。明确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公正公平。

(十三)加强课程改革专项培训

加强对各级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门相关人员的课程改革培训,强化课程意识,提升行政的课程决策力、指导力;加强校长培训,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把握课程标准,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能力;改革师范教育,省内师范院校要根据课程改革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为课程改革培养合格教师。

(十四)完善考核制度

优化学校评价与教师评价。学校选修课程建设与开设情况列入对市县教育现代化达标评估和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考核体系。选修课程建设列入特色示范学校评估指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执教能力列入评优及职称评定条件。

本方案于2012年秋季起实施。2012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发开设各类选修课程。2013年,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修订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2015年,在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学习的课程体系。

附件1

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与学分结构

附件2

浙江省普通高中必修课程调整意见


高中课改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77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