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立木为信

时间:2018-11-09 11:2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从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说诚信

从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说诚信

发布时间:2008-10-10

内容摘要: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责任;这样的道义,这样的准则,这样的声誉和资源!

正文内容: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

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

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

也被俘虏。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

死国亡。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对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用,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要有责任感。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最近,国家电网、江西省公司通过“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对加强诚信建设、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性做了进一步要求,并对“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加强诚信建设已成为我们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加强诚信建设是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平、打造企业诚信文化的现实要求。“民无信不立”,是孔子在回答关于治国的结论;“言必信,行必果”,“诚于心,信于行”,是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孜孜以求的修身目标。“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企业而言可以说是“立业”之本,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对每个人来说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

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中领悟到这样的一个启示: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责任;这样的道义,

这样的准则,这样的声誉和资源!

国家电网江西横峰县供电公司

篇二: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像鼎一样活着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人分两种。

鸿毛.飘无信者,犹如乎人间,随风逝去,被人所不屑,所遗弃。

诚信者,恰如方鼎,时雨侵浊,鼎立不倒,受人敬仰,被人赞誉。

古语有云:”一言九鼎.”,”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不诚实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更有太多的古人把诚信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无怨无悔,曾子杀猪.商鞅变法 诚信.被古人演绎的无可挑剔.诚信,也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闪闪发光.

但,不知何时起,诚信的光芒渐渐消逝,取而代之,泛滥整个社会的,是种种的下诚信,制造商制假售假,企业偷税漏税,各种假文凭,假证件??

试想一下,某天早上,你睁开眼睛,想想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担心穿的睡衣会不会含黑心棉,会不会引起过敏,睡的床会不会结实,生产商会不会用锯末充替良木.棉被中会不会是医用药棉,含大量病菌,慌忙起床,想要洗脸刷牙,却担心生产商会不会制假,牙刷牙膏会不会不合格,想吃早点,却担心买家会不会用有害蔬菜冒充绿色食品,吃了会不会生病??又忽然想到房地产商会不会偷工减料,房子会不会突然塌了??

这样的生活,长此下去国将不国了!

作为大学生,更应懂得国家培育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造就高等人才,而高等人才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文化,而是诚信。民无信不立,诚信才是硬道理。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有诚信的人,把诚信作为为人之本,不断追求,不断努力,当我们向别人提起我们,当别人向别人提起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问心无愧,让别人心悦诚服的竖起大拇指:我是一个有诚信的人!

若干年以后,也许诚信者早已不再,但其诚信定会如鼎,稳稳站立!

做个诚信之人,像鼎一样活着!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诚实比一百棵樱桃树更宝贵

这是一个美国的故事。

不过,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个地方还不能叫美国,只能叫英国的北美殖民地。 在一个种植园主的家里,有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

这一天孩子的父亲带回来一把小斧子。他把斧子放在家里,自己有别的事情出去了。 这孩子觉得那把斧子很可爱,就把它拿在手里玩起来,斧子闪着光亮,究竟快不快呢?他想试一试。

他家房子后面有一个樱桃园。在孩子的眼中,这就是一个树林。樱桃树也是树,和别

的树一样。孩子看见过大人用斧子砍树,他也要学样。砍哪一棵呢?他选了一棵最细的,用力挥动斧子砍下去,想不到一下子就把那棵树砍断了。

孩子感到自己可能是闯了祸,赶快把斧子放回原处。

父亲回到家里,发现樱桃树被砍掉一棵,这一棵正是一个好品种,是他最喜爱的。 正在父亲发怒、查问是谁干的错事时,孩子走到父亲身边说:“爸爸,是我。” 父亲了解清楚情况之后,没有责罚孩子。他把孩子搂在怀里说:“我为你的诚实高兴,因为这是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的东西。”

这孩子名叫乔治 华盛顿。他后来成了北美起义部队的总司令。在他的领导下,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实现了美国的独立,华盛顿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现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华盛顿的父亲希望儿子做一个诚实的人,的确很有道理。诚实是一切有道德的人都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一个人都必须依靠社会才能生存并且发展和运用自己的才能。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必须和社会上其他人打交道。互相都讲真话,这个交道就比较好打,就比较容易团结一致,事情就比较好办。如果大家都是你骗我,我骗你,谁也不知道哪一句话是真的,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所以历来社会上的公正舆论都赞扬那些讲真话的人,谴责讲假话的人。

有的人因为做了错事,怕被别人知道丢面子,或者会受处分,因此不敢讲真话。他们觉得讲老实话会吃亏。

其实,从长远看,不老实才会吃大亏呢。无论一个人怎样会花言巧语,顶多只能暂时欺骗少数人,而不可能永远欺骗下去。事情的真相总是会被别人了解的,那时候,这样的人就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讲真话的人,是光明磊落的人,也是勇敢的人。明明有了错误,还不敢承认,岂不是胆小鬼!敢承认错误,也就是改正错误的开始。这样的人,当然会受到别人的信任。有的人,为了自己能得到某些好处,讲假话骗人,叫别人上当。这是损人利已的行为。这样的人,最后总是要被社会唾弃的。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一张假钞的故事

-昨天是星期天,我和妈妈坐出租车去奶奶家。

下车时,妈妈付给司机100元钱。司机找钱给我妈后,妈妈随手将钱装进兜里。 我们在路边摊位上买水果,准备送给奶奶。买好水果,回到路边,只见那位司机还没有将车开走。我以为他在等坐车的人。

那司机一见到我妈,就打开车门向我们跑过来。他对着我妈说:“大姐,对不起!我刚

才找给你的钱是假的。对不起!我被别人骗了,不能再拿它骗您了。”

妈妈从口袋里掏出了刚才司机给的找钱,司机指着那张50元的钱说:这就是假钞。他将另一张50元真钞递给我妈,收回了那张假钞。

此刻的我非常感动。出租车司机其实也挺不容易的,拉一天客不过挣到一两百元钱,收到一张假钞对他来说肯定是很大的损失。我想,他之所以停在那儿没有离开,一定是在思想斗争:辛辛苦苦做了一天,还收到一张假钱,现在总算用出去了;但他那诚实善良的本性最终还是战胜了私心。于是才会有眼前不愿骗人的他??

现在很多人会把贫穷作为一种理直气壮的借口,从事一些违背良心、出卖信誉的事,但也的确有人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放弃善良。诚实与否,守信与否,有时就体现在一念之间。我想,假如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文明之光就会被一点点擦亮,现代文明也一定不会是一句空话。

篇三:关于诚信的故事

关于诚信的故事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古代关于诚信的故事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诚信的名言

失信就是失败。 —— 左拉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 西塞罗

言必信,行必果。 —— 子路 诚信为人之本。 —— 鲁迅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 《墨子》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 晁说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中国谚语 人背信则名不达。 —— 刘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孔子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 葛洪


立木为信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60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