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冲锋陷阵

时间:2018-11-09 11:2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冲锋陷阵像样子

冲锋陷阵像样子

精神不抖不写字,

感情不到不做事。

激情不来不作文,

思想不健不立志。

没有诚信不交友,

没有真情不做诗。

没有泥土不种树,

没有责任不生子。

吃好穿好休息好,

养精蓄锐事不迟!

要干干出一身汗,

要闲闲得就像死。

全副武装出战壕,

义无反顾玩杀厮!

篇二:冲锋陷阵观后感 张淑娟1

突然想到了俞敏洪在《赢在中国》的一段话: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 一旦你沉淀下去了, 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 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 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 一定要有水的精神。 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 不断地冲破障碍。 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 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 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 你就能够奔腾入海, 成就自己的生命。这段话非常精彩,社会是现实的,我们的对事物的认知也是由简单到复杂再到成熟的简单。

再者就是执行力的问题。现在公司一当提到执行力这个词,很多人就开始抱怨,就开始找理由。影片中,黑人教练在带团队的时候,刚开始就以强硬作风统治了他的团队。过分么?我们要明白,不过分!教练是什么?是对老板、对顾客、对员工都要负起责任的人,自己能力不足,只是试图用感恩和感动的方法去做事,你能够实现应该担负的责任么?作为员工,老板请我们来做什么?就是要你对老板、对顾客负责的;作为经理高管,不是请你来当好好先生的,你交不出满意的答卷,你就是失职!就好象一个快递员,他给你送快递,路上遇到了大雨,车又出故障,路又坏了……或许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送到,你不会因为他很努力了给他快递费。所以,要是没有结果,公司也就因为没有业绩,最后慢慢在竞争中倒下,我想,每一个人应该都很心痛,除非,你是一个没有感情,没有责任感的人。

还有,就是个人怎么样去成长锻炼。影片中,小皮在比赛中被撞伤,黑人教练决定要那个阳光男孩担负起组织和指挥的责任。阳光男孩担心自己做不到,而教练只告诉他一句话:你的队友需要你。在教练的激励下,阳光男孩找到了方向,突破了自己,最终率队取得了胜利。那么。现实社会中,我们往往对希望培养的对象呵护有加,总是担心还没准备好,担心无法面对生活残酷。结果往往反而会对我们对成长构成障碍。能够成功的人一定是能够自我面对,自我突破的人。所以我们即使遭受挫折也一定要微笑着收获经验。自我设限的人有再好的条件也注定只能庸碌一生。所以一定要自我突破,自我成长。这才是我们生命的关键。还有好多好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去发掘,所以,我们要找到一切的关键,找到本质,不断的去努力,成就自己的人生。最后,送给自己一句话:“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的心死去!”

篇三:冲锋陷阵者吴江

冲锋陷阵者吴江

徐庆全

《财经》2013年第5期

以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看,当年引领思想解放大潮的人,譬如胡耀邦、譬如周扬、譬如本文的主人公吴江,大都既是冲锋者也是陷阵者

2012年11月13日,吴老以95岁高龄仙逝。

11月18日,我才得知消息。致电吴老的公子吴家英兄,得知告别仪式已于15日举行。家英说,老人生前有嘱咐——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丧事一切从简。所以,15日在八宝山给老人送行,也未曾通知他人,只是以亲友为主,并表示抱歉云云。

我很能理解,这与老人一生低调行事的为人有关。尽管他的名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1982年老人被迫离开中央党校,至1990年从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位置上离休后,一直刻意躲避喧嚣。

吴老后半辈子的经历,常常让我想起“冲锋陷阵”这个词。说到这个词,人们想到的是褒扬一个人作战威猛之功,其实,溯源这个词的本义,讲的倒不是战功。这个词出自《北齐书·崔暹传》,说的是文官崔暹为官清廉正直,经常上书弹劾贪官污吏,并把他们送进监狱,得到执掌大权的高欢的赞语:“冲锋陷阵,大有其人。”但崔暹却命途多舛,后被以“谋反罪”检控,差点丢掉小命。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下来说,崔暹的命运都具有代表性。在官场多人皆醉有人独醒时,在政治场域明昧不分、多人昧有人独明时,醒者或明者是冲锋者,往往也是陷阵者——“冲锋陷阵”这个词拆分开来理解,或许更具这个词的本义。即以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看,当年引领思想解放大潮的人,譬如胡耀邦、譬如周扬、譬如本文的主人公吴江,大都既是冲锋者也是陷阵者。

冲锋者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胡耀邦主持中央党校期间发生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准备了思想基础。而时任中共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成员、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室和理论研究室主任吴江,可以说是这场讨论的重要参与者。他的名字也是因为这场大讨论而载入历史的。

粉碎“四人帮”以后,吴江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文革”发生的历史根源。1977年7月12日,胡耀邦召开小型理论座谈会,讨论中央党校复校开学后,怎样辅导《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学习问题。吴江作了关于继续革命问题探讨的发言,胡耀邦很赞赏吴江的这个发言。当时,胡耀邦正在筹办《理论动态》,立即决定以吴江的发言为基础,写成文章,作为《理论动态》的第一期文章。

7月15日,《理论动态》第一期出刊,刊登的就是吴江的文章:《“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这篇文章对当时还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继续革命理论”提出探讨,实际是质疑。文章认为,继续革命的主要对象应是技术革命。文章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不首先抓好技术革命是不行的。”这同当时领导人讲的是另一个调,同题异调。文章还指出,认为继续革命就是不断反右,这不是毛泽东思想,并说,现实情况是有“左”,也有“右”,应当是有什么反什么。这篇文章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继续革命理论”,但提出探讨的几个问题,都是这个理论的要害。

《理论动态》创刊号发出以后,首先在中央党校引起强烈反响。在7月19日召开的第二次小型理论座谈会上,胡耀邦说:“我们本来是讨论五卷的辅导问题,吴江同志提出如何理解继续革命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五卷的中心问题,对我也很有启发。吴江同志,再写他一篇嘛!”

胡耀邦将这一期《理论动态》送邓小平。胡耀邦说:“小平同志完全同意这篇的观点,这是我和小平同志在理论问题上的第一次接触。我还记得,在《理论动态》第一期发行几天之后,我和孟凡同志两个人在办公室,孟凡接了一个电话,他放下电话后高兴地对我说,老沈,这是中央办公厅来的电话,说小平同志看了《理论动态》后说,基本同意文章提出的问题。”以后,孟凡将这件事写进了向校委汇报的“汇报提纲”。

胡耀邦后来回顾这篇文章时说: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开始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一口号。1977年7月吴江写了一篇短文《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继续革命的主要内容应是文化、技术革命、生产力的革命。那时候提出这个论点是不容易的,可以说是理论上拨乱反正的第一个行动。

吴江撰写的《“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一文,胡耀邦称之为理论上拨乱反正的第一个行动,也是推进思想解放的启蒙文章。实事求是地讲中国的拨乱反正史,应当提到这篇文章。

追溯改革开放的历史,人们通常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这篇文章开始的。其实,在中央党校,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在1977年9月就开始了。

这个月底,第一次登上中央党校讲台的吴江,作了一个讲两条战线斗争问题的报告。报告中,吴江说:“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证明路线的正确与否,即它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它不可能完全在理论范围内解决,而要从社会实践的结果来证明,看它是否对发展生产力有利,是否为社会主义、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实际利益。实践标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林彪也好,‘四人帮’也好,他们把实践标准践踏得一钱不值,自己另立一个标准,就是权力标准。谁在台上,谁有权,谁就有正确路线,谁就有马克思主义。官越大,权力越大,路线的正确性越大,马克思主义也越多。这可以说是一种权力拜物教。”

多年后的2005年4月11日,我采访老人时,特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年为何要在哲学课程提出这个问题。老人说,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文革”把一切都搞乱了,按照什么来判别是非功过,提一个什么标准呢?以语录为标准?以权力为标准?还是以派别为标准?“文革”中大致按照这三条标准来的,结果越搞越乱,越搞是非越颠倒。甚至到了1977年还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为了推翻关于教育工作的两个错误估计,竟非用迟群(“四人帮”的属下)笔记本上两条来历不明的“语录”不可,否则就好像没有推翻的理由。这实在是一种怪现象,如果没有那两条“语录”怎么办呢?难道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的事实就不算数吗?党史的是非标准也是这样。这可以说是他思考问题的一个出发点。

这个报告的“两条战线”部分首先摘要发表在《理论动态》上,在党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一年的11月,中央党校关于党史课程的设置,胡耀邦又着重提出实践同样是检验党史问题是非的唯一标准。

胡耀邦主持中央党校复校工作后,对于十一大提出的研究党史,特别是总结“三次路线斗争”的任务很重视。9月22日,胡耀邦在党史党建教研室就教学工作和如何总结“三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10月9日,叶剑英在党校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要求“用心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特别是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历史”,胡耀邦正式确定了重点总结“三次路线斗争”经验的党史教学思路。

两个月后,党史党建教研室拿出了一个方案,但被胡耀邦否定了。他提议,由哲学教研部主任、《理论动态》负责人吴江牵头,一个月搞出新方案。完全按科学态度,研究清楚了,提交党委讨论。

在吴江的主持下,工作进展很顺利。12月10日,胡耀邦听取了吴江和三次路线斗争研究小组成员的汇报后,正式确定了搞一个关于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若干问题的讨论提要,并就写作内容进行了初步讨论。胡耀邦说:评价“文化大革命”要看实际结果,要由实践检验,而不能依靠哪个文件、哪个人的讲话。

1978年1月18日,吴江将《关于研究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若干问题(提要草稿)》报送胡耀邦,这个“草稿”中指出:“路线的正确与否,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要由实践的结果来证明。我们应当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路线斗争的实际结果为标准,也就是以社会实践

为标准,来研究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中的是非。”“今天,我们已经有条件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辨明几次路线斗争的是非,辨明这几次路线斗争的是非,把扭曲的历史真相恢复过来。”1月20日,胡耀邦肯定了这个方案,他批示说:“路子是对头的。只是太简略了。应该意气风发地同时又严密周详地加以充实。”

根据胡耀邦的意见,吴江很快拿出了提纲初稿,在中央党校的学员中进行内部讨论。大家对于胡耀邦提出的“评价‘文化大革命’要看实际结果,要由实践检验,而不能依靠哪个文件、哪个人的讲话”这条原则都很赞成,认为实践的检验是分清党史是非的标准,并从这个角度对“文革”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在讨论过程中,许多学员将这个“提纲”寄回本单位去了,把用实践检验“文革”的思想“扩散”到了全国各地和各部门。

所以,党史权威人士金春明在《否定“文革”的先导》一文中认为,这场讨论,无疑是后来在全国开展的实践标准大讨论的前奏,也是向“文革”、向极左思想发起冲击的第一次响亮的号角,成为后来彻底否定“文革”的先导。而吴江,毫无疑问是这场大讨论的“冲锋者”。

党校学员在讨论中对实践标准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各人的实践不同,究竟根据哪一个实践来确定哪个是真理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引起了吴江的关注,他认为应该有一篇文章来做解答。吴江和当时担任理论研究室研究组组长的孙长江谈起这个问题,孙自告奋勇愿意为《理论动态》写一篇文章,澄清一些糊涂认识,发给学员参考。吴江同意,题目就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大概是1978年2月、3月的事。

后来成为我的领导和同事的孙长江,也曾向我谈起起草这篇文章的过程。他说,中央党校是在1977年12月研究党史问题时,由胡耀邦提出真理标准的问题的,随后在校的1000多位高中级干部进行了讨论。1978年3月,吴江根据胡耀邦的意见,并向时任副校长马文瑞汇报后,指定我为《理论动态》写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孙长江写作过程中,曾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学习过的《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也在处理一篇谈实践标准的稿件,题目是《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作者是南京大学哲学教师胡福明。《光明日报》重视这篇文章,在杨西光主持下精心修改多次。杨得知孙长江也在写作同类主题的文章时,4月13日,特意邀请孙长江和在北京开会的胡福明及报社理论部的编辑,共同讨论了这篇文章的修改方案。4月21日,杨将修改后的稿子送给吴江和孙长江。

吴江看了稿子以后,觉得文章写得还是有勇气的,只是理论和逻辑性不足。他将来稿交给孙长江一并处理,请他与他正在起草的文章捏在一起,题目还是用

原定的题目。文章最后由吴江修改定稿后于4月27日送胡耀邦和有关同志审阅。因为这篇文章的处理既未经过《理论动态》组,事前亦未向胡耀邦报告,所以吴江特地在电话里向胡耀邦报告这篇文稿的来历及意图。如前所述,在党校,这已不是一件新鲜事。5月3日,胡耀邦审阅了文章,完全赞成发表,同时提出了修改意见。5月6日,胡耀邦召集吴江等人在家里开会,又仔细审阅了文章。5月10日出版的《理论动态》上刊登了这篇文章。第二天即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人民日报》立即转载。

文章发表后,在“凡是派”主导中央舆论的历史条件下,上至主管意识形态的副主席,下至吴冷西这样的官员,包括中宣部部长张平化在内的宣传官员,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压制的。当时的党主席也向胡耀邦点了有关人士的名。

形势骤然变得紧张起来。有一点很清楚,思想路线的分歧也就是政治路线的分歧。在当时的高压之下,已是一片鸦雀无声。有人已经开始做沉痛检查,吴江也感到了周围空气的沉重。怎么办?吴江没有退缩,他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撰文作出正面回答,这就是6月24日在《解放军报》发表的那篇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文。

考虑到胡耀邦当时的为难处境,吴江在起草这篇文章时没有事先向胡报告,但将所写的第一稿送给他看看。胡耀邦看后让秘书给吴江打电话,只交代一句:“等三个月以后再说。” 为什么要等三个月,因为当时《理论动态》已不可能刊登这篇文章了;宣传系统下达禁令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也都不能刊登这类文章。胡耀邦后来回忆这一段的情况时说:“那个时候的局面也确实太不明朗。”

吴江回忆说:我理解胡耀邦的态度,但我觉得已经不能再等待下去了。为了不再给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添上麻烦,至少在形式上摆脱胡耀邦与这篇文章的干系,最后定稿就未送胡过目,如何处理亦未向胡请示。当时帮助撰写这篇文章的只有孙长江一人。

文章为什么拿到《解放军报》去发表呢?吴江说,那时军队刚召开过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解放军报》刊登了邓小平在会上的重要讲话,而这个讲话正是同“两个凡是”针锋相对的。我忽然想起这正是一个适当的时机,也是较适当的方式——求助于《解放军报》。不想《解放军报》总编辑华楠和副总编辑姚远方表示完全赞成这篇文章的观点,答应刊登。我提议不用我个人名义而用“解放军报特约评议员”名义发表,以加重文章的分量,他们也同意,这是《解放军报》第一次以这种形式刊登文章。文章发表的当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在显著位置转载,新华社也在当天转发(这是这些报纸负责人之间经过商量的),因此


冲锋陷阵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58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