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汽车公告中国汽车网

时间:2018-11-09 11:1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5年国内车市分析预测

自 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繁荣背后,中国的汽车产业正酝酿着重重危机。产能过剩,就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最大风险之一。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下的常态,为避免丧失市场机会,汽车生产企业的产能规划一般都适度超前于市场需求。适度的产能过剩是可以促进企业竞争,淘汰一批竞争力差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但是产能过剩严重,会带来许多危害,影响汽车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长期看好的大背景下,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据各主要汽车集团公布的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达到惊人的 4000 万辆。那么,到 2015 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又将是怎样的?毫无疑问,随着中国逐步进入城镇化阶段,刚性需求和消费升级奠定了汽车销量在未来稳步增长的基础,汽车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与4000万的产能相比,差距究竟有多远?以下为专家的分析预测。

1 汽车销量预测方法分析

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很多。在这些因素中,有些因素很容易在各类统计年鉴中能够找到相关的数据,比如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公路里程、人口增长、石油价格等等。可还有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政策、消费者心理等因素是没有办法去精确度量的。鉴于此,从影响销量的因素的角度对汽车销量进行预测将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为确保未来汽车销量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这里将使用 SPSS 的曲线估计功能对未来的汽车销量进行预测。此模型相对简单,用到的数据较少、需要估计的参数也较少,使得各参数的估计更为稳健,保证预测结果

的准确性。

2 中国汽车销量预测

2.1 SPSS 曲线估计

数据导入 SPSS 计算软件,作出散点图,可以看出,汽车销量呈现曲线变化趋势。利用 SPSS 数据分析功能中的曲线预测模块,对汽车销量进行分析和预测。由于年份数值较大,直接纳入模型会产生很大的平方、立方项,将其进行处理,产生新的时间序列变量,并将它作为自变量纳入模型。

3个模型具有较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79,0.980,0.979,并且相伴概率Sig.值均远小于0.01,通过了F检验。再来看下,三个模型的系数检验。

很明显,三次方程的系数未通过检验,所以三次方程的模型拟合不成立。根据SPSS分析计算结果,可分别得出全国汽车销量的二次曲线和指数曲线预测方程。

之后,再对二次曲线和指数曲线进行筛选。首先,将两条拟合曲线进行比较;再将二次曲线和指数曲线的残差作为新的变量,作出误差项的序列图。

从1995年到2007年,二次方程与指数方程的误差围绕零点紧密上下波动。2008-2012年,出现了三次大的波动。不论二次方程的误差还是指数方程的误差都呈现出明显的走势,2008年急剧下滑,2010年急剧转正,2012年再度下滑。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全国汽车销量呈现出反常规的低增长,但与全球汽车市场的低迷相比,

中国仍然是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之一。可见,一个行业、一个市场的发展深受经济、政治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实现了32%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是由于世界经济正逐渐复苏,中国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以旧换新”等汽车消费激励政策得到延续,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经历过2009、2010年的疯狂增长后,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措施等因素的影响,2011、2012年开始进入“微增长”时期。曲线图可以反映未来的变动趋势,2009年后,二次方程的残差更小些,模型曲线更接近实际数据,考虑到诸多环境因素对汽车市场的影响,选择二次方程模型进行预测更具合理性。

2.2 预测结论

鉴于未来环境的不定性,暂且预测未来三年的汽车销量,选择95%的置信区间,经SPSS处理得到2013年-2015年全国汽车销量的预测值及预测区间。

数据的求得单纯只考虑了历年数据的影响,没有考虑市场中一些随机因素,所以,求出的预测值只是一个大概值。3 结论及建议由表6所示,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二次方程预测值为2937.73977万辆,约3000万辆,与预计的全国4000万辆的产能有一定差距。根据经济学理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出现10%-15%的剩余产能是合理的。因此,2015年汽车行业的供求矛盾是存在的,为了避免大规模的、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出现,使汽车产业能够良性健康发展,中国报告网汽车行业分析师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3.1 市场主导与政府监管双管齐下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能力参差不齐,国内拥有汽车整车企业超过130多家,但87%的销售额来自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在汽车生产中,真正的产能过剩指实际产量低于设计产能的70%。销售业绩突出的企业,如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等,部分车型市场需求旺盛,其产能利用率远远超过原先的设计产能,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除去这部分企业,仍有上百家中小型汽车生产企业年销量不到万辆,这部分落后产能未被淘汰,是形成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

一。中国汽车行业并不存在整体性的产能过剩,而只是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即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对汽车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现状的调节,是以市场化的方式还是以政府行政的方式,一直存在着争论。其实,应该秉持的基本原则还应是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缺一不可,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现存的汽车行业中的大量企业,正是个别地方政府早些年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搞地方政绩盲目建立起来的。其中的很多企业销量惨淡,濒临淘汰,但被地方政府严密保护起来,因为他们手里有汽车行业的“准生证”(目前,我们汽车产业实行审批制,任何企业要生产汽车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的许可,这种资质俗称“准生证”),这样的“准生证”一证难求,地方政府是不会让这些企业倒闭的。这种“准生证”的制度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可能放开,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准生证”将不再是稀缺资源,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没有必要再为保留“准生证”而苟延残喘。“进入放开”的同时,政府对行业将实施严格的

事中监督,即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才能进入公告目录。同时也实施事后监督,这包括已经在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与汽车召回条例。这意味着汽车行业会成为一个“宽进严出”的行业,可见,政府对行业的监管并不会因此放松,只是调控的手段和方法有所改变。同时,面对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等诸多现实问题,政府应加强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加大对汽车行业基础性研究的投入,等等,从宏观层面对汽车行业进行更好的把控。

3.2 推动行业兼并重组

在德国、美国、日本这样的汽车强国,其国内车企和品牌数量却只有几十个甚至几个,但却具备十足的竞争力。在国内的上百个汽车品牌中,真正做大做强的却寥寥无几,因此,要通过推动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解决汽车生产企业数量过多,规模过小,竞争力薄弱的问题。早在2010年8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即提出要推动汽车等产业的兼并重组,实施强强联合。2013年l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12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3]16号)提出了2015年以前对汽车等9大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市场的推动和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国际竞争力偏弱的格局没有明显改变。继工信部2013年7月下发《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后,10月又发布了对48家汽车生产企业拟“劝退”的通知。政府直接劝退企业的行为有待商椎,但足见政府要淘汰行业落后产能,进行行

篇二:汽车产品公告管理办法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Q/DYC

Q/DYC JB3172—2015

代替 Q/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汽车产品公告管理办法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2015 - 02 - 10发布 2015 - 02 - 14实施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目的 .............................................................................. 1

4 术语 .............................................................................. 1

5 各部门职责 ........................................................................ 2

6 培训和资格 ........................................................................ 3

7 控制流程图与控制要点 .............................................................. 3

8 公告申报周期 ...................................................................... 6

9 记录和表格 ........................................................................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 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产品策划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产品策划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学龙、汪绍勇。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汽车产品公告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汽车、挂车及低速货车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DYC CCC2.0-01-2013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引用国家标准见附录A(略)

3 目的

3.1 规范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产品《公告》申报流程,明确各单位职能职责,提高申报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2 满足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产品经营需求,更好的为市场服务。

3.3 提高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产品《公告》利用率,减少无效《公告》的申报,降低《公告》成本。

4 术语

术语见表1 。

表1 术语

5 各部门职责

各部门职责见表2。

表2 各部门职责

篇三: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申报指南

在“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网站进行申报,网址

http:///autoinfo_cn/ggzx/A0114index_1.htm

申报指南见

http:///autoinfo_cn/ggzx/rjcz/A011432index_1.htm

如何成为公告企业

(一)、公告资质申请

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规定要求上报国家发改委,待发改委审批。

(二)、企业名称代号的申请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车辆生产企业所在地向国家发改委提交的汽车投资项目备案公文复印件;

3、企业名称代号申请表(word文档下载)

联系人:张春荣

电话:010-63702332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邮编:100070

(三)、世界制造厂代码的申请

一、《公告》内车辆生产企业申请WMI时应提交如下材料:

1)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申请表》(中英文格式),申请表应

加盖车辆生产企业公章。

2) 车辆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 最新有效的《公告》产品批准页复印件。

4) 所生产的车辆产品类型及年产量的说明。

二、《公告》新增车辆生产企业申请WMI预留时应提交如下材料:

1)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申请表》(中英文格式),申请表应加盖车辆生产企业公章。

2) 车辆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 车辆生产企业所在地向国家发改委提交的汽车投资项目备案公文复印件。

4) 所生产的车辆产品类型及年产量的说明。

5) 拟使用的《VIN编制规则》企业标准(需加盖车辆生产企业公章)及其电子文件。

三、非《公告》车辆生产企业申请WMI时应提交如下材料:

1)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申请表》(中英文格式),申请表应加盖车辆生产企业公章。

2) 车辆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 获得国家车辆生产许可的情况说明(适用时)。

4) 企业情况说明(包括所申请产品的生产纲领或规模、生产能力、生产历史以及生产现场数量、生产地址)。

5) 所生产的车辆产品类型及年产量的说明。

6) 车辆品牌的有关证明材料。

7) 申请产品目录(格式见附件一)、产品照片、产品主要技术规格参数。

8) 适用的国内、外法规要求和顾客对该产品的性能方面的特殊要求(国内的法规标准仅提供名称和编号即可)。

9) 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检验标准。

10) 重要零部件及供方明细表(格式见附件二)。

11) 主要基础设施、生产设备、检验设备清单(格式见附件三)。

1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清单或其它名称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13) 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书(至少包括:采购、生产、检验过程的检验频次/抽样数量/检验周期/检验项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以及人 员、管理、流程、设备方面的要求)。

14) 申报产品在本企业生产过程的说明。

15) 申报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说明。

16) 公司章程、验资报告。

17) 企业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上述文件应全部向工作机构提交,提交时一份为纸质文件(加盖企业公章),一份为电子版文件(第2)、6)、16)、17) 项不需电子版文件)。企业应保证所有文件均为有效版本。

附件一:申请产品目录(WORD格式)

附件二:重要零部件及供方明细表(WORD格式)

附件三:主要基础设施、生产设备、检验设备清单(WORD格式)

工作机构联系方法:

联系人:张春荣

电话:010-63702332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邮编:100070

(四)、网上申报用户名及口令申请

1、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2、办理人需持有企业的委托书或介绍信;

3、生产地址证明(具体到门牌号)

4、商标注册证明

联系人:张莹

电话:010-67832367

传真:010-67832366

(五)、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打印系统的企业代码、加密信息办理申请

1、办理人需持有企业的委托书或介绍信;

2、身份证及复印件。

联系人:孙宇轩

电话:010-67832364

传真:010-67832366

电子邮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路

邮编:100176

(六)、合格证上传用户名及口令申请

1、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2、企业授权书原件

3、办理人身份证

联系人:孙宇轩

电话:010-67832364

传真:010-67832366

电子邮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路

邮编:100176

注:如果视频无法正常播放,请下载播放软件或关闭“公告资讯”首页。


汽车公告中国汽车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15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