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威海市政府网

时间:2018-11-09 11:0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政务服务网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基于市民政务服务热线过多,不方便市民记忆,所以在全国各省市均采取了将服务热线合并统一接入12345,再通过12345热线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转接。

威海市政府新设12345市长公开电话

为拓宽政府与百姓的沟通渠道,威海市政府决定对市长公开电话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设置12345市长公开电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筹备,12345市长公开电话将于2月16日开通试运行。2月5日上午,宋远方市长亲自检查了市长公开电话开通进展情况。

据了解,新设置的12345市长公开电话,是集市长公开电话、市长电子信箱、手机短信、传真等多种途径为一体的信息沟通渠道。公开电话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呼叫中心平台,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强大的处理能力,将接入功能、导航功能、自动语音查询功能、人工座席服务功能、热线转接功能、信息资料处理紧密联系起来。群众拨打市长公开电话后,可根据需要选择人工服务、自动语音查询、自动留言,并能够在几种服务之间来回切换或转接其他热线电话,使群众得到全面、快速、高效的服务。市长公开电话还将协调公安110、卫生120、城建96111、环保12369、工商12315、司法148等热线联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动的强大工作网络。在详细了解了12345市长公开电话的人员、设备和系统等方面建设情况后,宋远方市长说,建立新的市长公开电话是新形势下,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服务政府的重大举措。宋市长强调,要强化监督,确保市民提出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使12345市长公开电话成为市民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曲卫韶 王玉秋)

政务网络化服务

进一步健全数字福建统筹全省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资源共享和整合集成。改革信息中心设置和管理,普遍推行信息服务派出模式。建立服务外包,促进社会化采购。政务信息归属政府所有,并实施统一管理和应用调度。支持社会力量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

加快现有政策法规信息化条件下的适应性改造,推动社会活动向网络空间迁移,鼓励开展网络化服务。普遍推行基于网络空间的新型政务工作模式。建立网上协同、网下协作、双空间高度融合、服务标准一致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模式。

政府服务:做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如何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社会服务的均等化、城市经济的高效化和城市产业的高新化是各级政府需要应对的巨大挑战。因此,赛迪时代提出构建以电子政务业务协同系统、电子政务基础数据库平台、楼宇经济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据中心集成和电子政务网络系统集成为核心的政府服务体系,有效地提升了政府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自2010年被纳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后,东城区就积极地探索网格化社会服务全新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建设“数字东城”的远景目标。赛迪时代通过综合考察东城区的区位特点和经济状况,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适合其发展的楼宇经济监测系统,该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核心发展战略,基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结构升级及转型、招商引资、社会管理创新三个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城市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分类监测,全面了解楼宇经营信息和入驻单位经营状况等,进行楼宇经济指标监测以及决策支持服务,不仅有效地反映区域楼宇经济发展状况,推动了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管理高效落实,而且为促进楼宇经济健康发展,构建社会服务全新管理模式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城市应急:城市规模的扩大除了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外,人员和社会财富的集中也让城市变得越来越脆弱,各种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提高政府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市民和相关单位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管理者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打造以城市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应急指挥通信车和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解决方案成为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必然选择。

2011年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奚国华副部长视察了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就通信行业的发展做了重要指示,并听取了由赛迪时代承建的江西省通信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建设情况的汇报,还在现场通过指挥中心的大屏现场观看了系统部分功能的演示。通过本系统,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实现在电子地图中及时掌握全省的通信系统运行情况,既可以直接监测到每一地级市、每一县市的通信整体运行情况,也可以直接查看各运营商主要网元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应急事件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应急预案,做好各种资源的调配及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江西省的应急管理工作效能。

社会管理:个人身份信息、纳税信息、医保社保缴纳情况及医疗卫生情况等各种信息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各类信息的整合程度和办事流程是否顺畅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搭建以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农村信息化服务支撑平台、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集成、智能楼宇系统集成为代表的社会管理系统是打造便民城市的有效途径。

篇二:威 海 市 人 民 政 府 文 件

威 海 市 人 民 政 府 文 件

威政发〔2007〕34号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 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根据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7〕41号)精神,市政府确定,建立健全我市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自2007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市实施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义。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筹措资金,把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二、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加大财政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2.经费合理分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省、市、市区(开发区)三级合理分担。

3.政策导向明确。在努力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时,鼓励学生刻苦学习,接受职业教育,学习国家最需要的专业,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

4.多元混合资助。统筹政府、社会等不同资助渠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

5.各方责任清晰。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学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并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顺利实施。

三、主要内容

(一)完善奖学金制度。

1.奖学金。中央和省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国家奖学金为每生每年8000元,省政府奖学金为每生每年6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央和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

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为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等专业的学生倾斜。

(二)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民办学校)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为在校生的14%,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分为1档1000元,2档2000元,3档3000元。

2.中等职业学校(含民办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政府资助2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三)国家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省政府奖学金由省财政负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包括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在省确定省市按4:6比例分担的基础上,根据我市高校及职业学校

大多数隶属市级管理的实际,对我市分担的资金采取“分级负担”原则,即:市属学校由市级财政负担;各市区、开发区属学校由各市区、开发区财政负担,民办学校由所在市区、开发区财政负担。

(四)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总结经验,严格执行相关政策,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并给予同等优惠政策,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开展。各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要落实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积极推动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相关金融机构要完善内部考核体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调动各级经办机构的积极性,确保应贷尽贷。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自愿到我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艰苦行业工作且服务年限达5年以上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代为偿还。具体按《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鲁财教〔2006〕64号)执行。

(五)各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

篇三:建 设 项 目 定 点 通 知 书 - 威海市政府门户网站


威海市政府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00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