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育人工作创新成果

时间:2018-11-09 10: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实现实践育人的工作方法创新

实现实践育人的工作方法创新

一、情境创设

创设有效的网络教学情境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在对情境的作用达到共识的今天,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情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场景,创设情境是指把这些事件或场景引入课堂,则是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探索学习。

在网络条件下创设教学情境是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教育的重要方法,在新的时期情境创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源泉,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都是来源于生活。因此,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不失为良方。在网络教学中展示实际生活中发生的范例,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反映的生活,而后联系学习的知识点,才能领略理论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领悟所学的知识要点。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知识

的理解和记忆。

2.创设网络多媒体教学课堂情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通过多媒体网络可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和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课堂多媒体学习环境的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所表现出的优势和特点非常有利于学习情境的创设。

3.运用实例展示情境

仅仅使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般理论性的知识对大学生来说是枯燥的。运用实例,可使大学生豁然领悟。运用实例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例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环节,既可以由老师通过网络向大家分享社会实践经验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如博客日志、微博、空间日记或说说、朋友圈分享等,通过网络分享达到实践育人的目标,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所学所见所闻,带进课堂,让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社会实践的过程。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运

用实例展示情境更加直观,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二、社区工作法

社区是一个共享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居民参与到社会交往中并由此保持一个分享的社区身份。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社区是一个可进行实践的场所,是社会工作者试图解决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改变社会的一个方式和载体。社区工作法指的是在一个大学生共享的地理空间里,大学生参与到人际交往中并由此保持一个分享的社区身份。这样的社区可以是一个寝室楼,一个楼层,一个寝室,也可以是共同的兴趣团体,社区工作法通常以分享的方式开展,开展社区共享的价值取向和共同利益,可以是价值观、信仰、利益、喜好、目标,甚至肤色、性别取向和受压迫的历史。

社会工作法是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方法,包含集体活动、社会交往与联络、多样性。

1.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表现社区身份的一种方式,包括社区中的人际来往,社区志愿工作、社区对社区成员的救助等。大学生实践育人社区是大学生人际交往最频繁的社区,就以大学生寝室社区为例,寝室社区是上网时间最长的地理位置,也是兴趣最容易融合的地理位置,因此以寝室为社区单位,依靠网络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实践育人,不仅可以增加社区内大学生成员的交流频率,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在进行网络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容易更快的达成共识和进行直接的谈论和交流。

2.社区成员的个人交往和联络

社区成员的个人交往和联络被认为是社区存在的基础。基于社区的个人交往与联络则更多地关注于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关心和了解。以个人兴趣社区为例,在大学会组建各种各样的兴趣社团,这就为实践育人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丰富和活跃的社团活动,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与此同时腾讯出台的网络交流软件QQ 和微信平台等的建立更是为网络实践育人锦上添花。

3.多样性

社区的宏观多样性表现在社区成员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和职业,社区中存在的特殊组织,以及社区成员的多层次交往。在大学,学生可以同时参加不同的学生组织,也会因为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和职业的差异存在于不同的社区中。在不同社区的多层次交往中,大学生也表现为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社区内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针对多样性的社区成员要采取多样性的社区工作方法,如针对同时处于少数民族社区、学生会、社团、贫困生等不同的社区内,在利用网络进行实践育人的时候要注意言语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以保证社区工作正常进行,并且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虚拟实践

虚拟实践是在虚拟社会中,虚拟实践各构成要素及其结合按一定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样式,通过虚拟实践主体以数字化技术为中介作用于虚拟客体的对象性活动而表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看似遥不可及的虚拟实践其实正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虚拟实践具有客

观实在性、虚拟性和有机整体性的特点,现对实践育人的工作方法分析如下:

1.虚拟公司依托客观实在

虚拟实践必须以现实的存在性为基础,正是有现实的存在性才可能出现虚拟的实践,因此现实是虚拟的基础和前提,虚拟实践是现实的集中化反映,形式是数字空间、视听空间、符号空间,只不过它是一种看得到摸不着的可以观赏的虚拟现实,也就是说他是真实地感应到现实但却是摸不到的现实,但它始终是以客观存在而不是以虚无为依托。

2.虚拟实践的有机完整

对大学生开展虚拟实践育人是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夯实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手段,创设公司进行虚拟实践就是很好的案例。在虚拟的公司条件下,学员可以先竞聘CEO,然后竞选胜出的 CEO 可以招聘自己公司的各部门主管如人事主管、财务总监、市场总监、品质主管等,然后接下来各部门主管自行招聘自己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一个公司各级工作人员基本到位,公司系统配备完整,公司可以开始运营;与此同时,工商局、税务局和社保局等政府部门和银行等金融部门也竞聘完毕,开始对公司的账目进行审计和监督,银行的存取款业务和支票对付业务也同步开展;公司配备了开展各种业务必备的电脑、打印机等硬件和ERP管理软件;公司形成了制度,要求员工穿正装上班,佩戴工作牌,每日按时签到;配备虚拟的多个公司之间有业务来往,有国内的公司,也有跨国公司,有国内业务,也有跨国业务。公

篇二:育人成果工作经验总结

教书育人用真心

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和他们一起感动,和他们一起痛苦,分享着他们的收获,和学生一起成长,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和蔼的态度了解和教育学生

了解学生和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和学生增进感情以及管理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我发现,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中,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基本要素,是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的精神羁绊,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从积极正面的激发着学生的后续情感和潜力,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能点燃学生的梦想;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关爱之心激励学生

要以关注和观察自己的学生为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真诚的、实实在在的。可以感染同事,可以感染家长,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

(三)用探索之心研究之心铺教学之路

研究学成为我事业的基础和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

(四)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生活态度,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也是树立崇高的威信的前提条件,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教育过程中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三:育人工作创新案例

巧借鲜活案例 化解师生矛盾

寿光市羊口镇初级中学郝九俊

在毕业班担任班主任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虽不能说经验丰富,但对于日常教学与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还是成竹在胸,对于学生们的问题也基本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这是2012年刚开学第二周,班上发生了一个让我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班上的王增宇同学突然跑到办公室跟我说不打算上学了,那时正值我市的职业高中招生,我以为是不是受职业高中招生的影响啊,问他什么原因,他什么也不说,只有一句话就是不上了。我这时就急了,在班内学习还算不错的学生怎么突然就不想上学了呢!我立即给他的家长打了一个电话,这时我才知道是因为王增宇没有完成星期天的化学作业,然后化学老师当众批评了他并且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他因为觉得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当时就顶撞了化学老师,不打算上学了。

事情的经过我已经非常的清楚。这时我们九年级正好复习七年级第六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这一单元其中的一课就叫做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决定利用今天下午第四节课开一个班会(同时复习这一课的内容),于是我召集了所有的任课老师在教室后排就坐。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自信开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

(二)能力:学习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三)知识:知道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环节:

这一堂班会不同于往次,学生们自然能感觉到,因为开班会时任课老师一般是不会到场的。当然这次班会的形式也不同于往次的直接在班内总结上周情况和安排今周的任务。我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距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只有四个月了,让同学们发言,说出自己的迷茫与困惑。

同学1:学习压力太大,怕考不好

同学2:自己学习成绩一般,在上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间举棋不定。 同学3: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和周末作业太多,基本上完不成。 ……………..

第二环节:让同学们讨论如何应对考前所遇到的这些问题。

同学A:正确面对考试,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把功夫用在平时,到时自然会出好成绩。

同学B: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同学C:找老师沟通或向学校反映问题,同时也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

这时我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发言和主题回归:在距离中考有效学习时间不足百天的时候,同学们确实会有很多的困惑,我知道同学们学习的压力太大,这种压力可能来自同学,也可能来自家长和老师,同学们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去克服,为了完成同一个目标,应该拼尽全力努力实现。同时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方法的运用,不能任着自己的性子乱来。就拿上节化学课来说吧,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已经学习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怎么能因为一件小事就放弃自己的学业呢!我们都应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第三环节:师生相互沟通,畅所欲言,说出在教与学中面临的困难。 第四环节:化学老师与王增宇同学相互致歉,握手言和。说出各自情绪激动的原因。

第五环节:让同学们讨论调控情绪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一堂课既很好地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任务,又有效地解决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育人工作创新成果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164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