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大南山

时间:2018-11-09 10: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深圳大南山登山活动

大南山登山活动

【活动宗旨】:我们的宗旨是: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线路简介】:大南山位于深圳市西南的大南山,为南山一带山脉的主峰,上有古庙和清代的烽火台遗址。登山远眺,青松翠柏,海天无垠。环视周围,赤湾炮台、天后古庙、少帝陵等文物古迹,青青世界等新建旅游景点尽收眼底,一览无遗。自古以来,南山一带就是风景名胜区,“赤湾胜概”为新安八景之首。今日大南山上下的旧貌新颜,更互相衬托出一幅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壮丽图景。

【活动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大南山

【集合时间】:2012年2月11号(周六) 上午9:50集合,10:00出发不等人

【集合地点】:海关登山口集合

9:50海关登山口集合。

10:00准时出发。

11:00到达山顶,可以自由活动,照相,游戏等,期间会提供午餐给大家。

12:00从山顶向明华会议中心方向下山,观赏蛇口的景色,最后到达明华登山口。 下山后,有兴趣的可以去旁边的海上世界。要回家的在海上世界站坐车,然后各自找妈。

【交通方式】:

113,,K113,122,M205,M241,328,329,B702,B802联合医院站下,往南山方向前行100米见联合大厦即沿十字路口,右转,前行50米见入口。(南山公园海关登山口)下图:

还找不到?可打12580查询,或到了附近向行人问问路吧!地球人都知道!

【推荐装备】相机,运动鞋,毛巾,饮用水,自备少许零食,装垃圾的塑料袋

【注意事项】

1、报名参加者要注意安全,不要做无保护的攀爬、冒险;

2、集体观念第一,必须服从统一安排,遵守团队纪律,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不得私自出走;

3、注意环保,爱护大自然,切勿乱丢垃圾,破坏植被;

4、不排除因天气变化、道路损坏而放弃行程的可能, 如因外力原因取消召集,将尽快在群里通告。

敬请留意 :户外活动,安全第一。

篇二:深圳八大登山线路

重阳节深圳八大登山线路推荐 登高攻略

1、羊台山

登高指数:★★★★

推荐理由:羊台山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境内,气势宏伟,风光秀丽,海拔高度587米。“羊台迭翠”为深圳八景之一。

人气指数:★★★★

因为上山道路施工修筑影响,羊台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将取消今年的登高活动。但公园管理处预计,尽管没有登高活动,也将有七八千市民选择羊台山登高。因为羊台山登山入口都在施工,提醒市民注意安全。“羊台山登山节”迄今已成功举办了9届,去年重阳节参加登山节活动的登山爱好者就达到1万名。

登山指南:羊台山登山口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位于龙华大浪路口附近,另一条就是石岩公学附近的龙眼路上。石岩通往山口的大路两边正在铺筑卵石踩道;大浪口入山口的左侧山坡正在进行削山作业,游客须通过侧边的小路绕道上山。

2、大南山

登高指数:★★★★★

推荐理由:大南山伫立在深圳南头半岛上,周围是蛇口工业区,主峰海拔336米。山上树林茂密,景色宜人,登高望远,整个深圳湾畔尽收眼底:远可观深圳市中心区楼群、香港流浮山脉、元朗景色,近可俯视南山半岛、宝安新城。1994年,蛇口工业区在南山上修建了行人便道和凉亭。如今的大南山,已经成为深圳西部的重要景点,是重阳登高的好去处。人气指数:★★★★

交通指南:

北登山口:也就是东滨路登山口。是盘山水泥路,比较长。一般适合开车来爬山的人。可以将车停在山脚下。一般不推荐走这条线登山。目前正在修西部通道,暂时没有公交车。海关登山口:从蛇口海关上山,主要是石阶。路不长,但比较陡,容易累。公交车113、328、329等在联合医院站下车。

半山别墅登山口:也就是明华中心登山口。靠近海上世界,从半山别墅沿着山脊攀爬,比较险。公交车113、70、328、329等在海洋大厦处下车即可。

3、梧桐山

登高指数:★★★★★

推荐理由:深圳梧桐山风景名胜区面临南海大鹏湾,与香港新界山脉相连、溪水相通,面积为31.82平方公里,1993年5月被广东省政府授予省级风景名胜区。梧桐山是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景观以其“稀”、“秀”、“幽”、“旷”为显著特征,其中“梧桐烟云”被深圳市政府评为深圳新八景之一。风景区所属的梧桐山主峰海拔943.7米,为深圳第一高峰。

人气指数:★★★★★

去年重阳节当天7万人次登山。

公共交通:

东面:沙头角/盐田登山口,乘大巴:103/ 202/238/358/303/363/364/387等可到。南边:仙湖/莲塘登山口,乘大巴:695/218/113/214/333/247/336/382/等可到。

西边:梧桐山村,乘大巴211路可到。梧桐山村是登梧桐山的主要入口,盘山公路、泰山涧路线、麻水凤路线、桃花源路线等都由此进入。

北边:龙岗,乘大巴361路可到。

4、莲花山

登高指数:★★★★★

推荐理由:山道平缓,海拔不高,只有112米,登山的道路比较平缓,老少皆宜。公园主峰建有4000平方米的山顶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6米高的邓小平塑像,是大部分市民登高必到之处。据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重阳节当天公园的人流量可能很大,公园会根据拥挤程度来决定是否封闭山道的通行,并给予引导和分流。据了解,公园文化节临近,莲花山公园近日正在布置簕杜鹃市花展,重阳节当天市民或许就可以看到簕杜鹃这一道艳丽的风景。

人气指数:★★★★★

莲花山公园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北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即使是平日也有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游玩,绝对人气旺。

公共交通:乘坐107路、108路、111路、14路、15路、215路、228路、235路、236路、237路、25路、322路、350路、350路区间、374路、383路、38路、41路、54路、60路、65路、71路、K105路、K578路、N9路,到莲花山公园站,从南门进入公园。也可以乘坐104路、11路、12路、14路、16路、209路、209路区间、213路、316路、319路、365路、370路、46路、58路、59路、6路快线、6路慢线、71路、79路、N13路、N6路、购物线,到北大医院站下车,从西北门进园。

停车指南:莲花山公园内有3个停车场,其中一个在东南门关山月美术馆附近,一个

在西门新洲路附近,这两个停车场都能提供200多个停车位。东北门彩田村附近也有一个停车场,不过这个停车场较小,大约只有50个停车位。公园管理处负责人建议,由于登山人数较多,请市民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据了解,重阳节当天公园内的停车位往往在上午10时多就停满。

5、笔架山

登高指数:★★★★

推荐理由:笔架山公园是有十余座小山峰的丘陵起伏地,最高峰海拔178米,郊野性浓,十分适合精力旺盛的年轻人;而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清新的空气也适合老人上山锻炼身体。据公园保卫部负责人介绍,由于主峰只有一条登山道,重阳节当天如果主峰上人流过多的话,将限制人流登上主峰,以维持秩序和保护市民登山安全。

人气指数:★★★★

笔架山公园位于深圳市区的西北部,属山地公园,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锻炼身体、休闲娱乐。

公共交通:乘坐102路、11路、12路、209路、213路、216路、234路、244路、302路、30路、317路、319路、323路、357路、365路、398路、53路、58路、59路、6路快线、6路慢线、79路、K302路、M201、M202、N12路、N13路、N6路,到笔架山公园站下车。

停车指南:笔架山公园内有3个停车场,但位于笋岗门附近的停车场由于福田河改造而暂停对外开放,皇岗路附近的西门停车场能提供200多个停车位,梅岗路附近的东门停车场也有100多个停车位。据了解,节假日该公园的车位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就被停满。笔架山公园保卫部负责人建议,自驾车的市民可以把车停到梅岗路和梅岗南街上,再从梅岗门进入公园。

6、塘朗山

登高指数:★★★

推荐理由:塘朗山公园总面积约9.93平方公里,海拔430米,山不很高,但是周围没有更高处,视野开阔,可览深圳全貌。塘朗山郊野公园以自然山水为骨架,以山水林泉和动植物形成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为特色。

人气指数:★★★

交通指南:

交通方便,有中巴可到;自驾者可将车沿公路两侧停放.

7、七娘山

登高指数:★★★★

推荐理由:七娘山位于大鹏半岛南端,三面环海,主峰海拔867.4米,为深圳第二高山。七娘山山顶四望海景无敌,而上山道路陡峭崎岖,是游玩、拉练皆宜的好去处,也是每一个深圳登山爱好者必到之所,但须注意安全。

人气指数:★★★

交通指南:乘大巴360、364,中巴902到龙岗区南澳街道新大村下车;如自驾车前往,车可停在矿泉水厂(位于新大村的旧南澳养鸡场)。

8、马峦山

登高指数:★★★★

推荐理由:马峦山郊野公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西接盐田区三洲田水库,东至葵涌街道,南邻溪涌金海滩,是一处邻近市区而未被人为破坏的少有的天然景点。马峦山大部分山峰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坡度适中,是入门级登山、露营的好去处。众多的溪流、瀑布是该郊野公园的一大特色。

人气指数:★★★★

交通指南:由市区前往可乘103、360、364、365路至小梅沙站下车,往北下穿盐坝高速立交可见“迭翠湖”水库,线路由此开始。

9、凤凰山

10、

篇三:大南山苗寨

大南山苗寨 大南山苗寨,位于毕节市东北部25公里处,聚居着一百多户苗族人家。这里苗族传统文化古朴浓郁,民风淳朴,苗语环境极其纯净,直到如今,适龄儿童均不懂得说汉语。1956年11月,“全国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研究会”通过全面论证,确定毕节市大南山苗寨为“苗语川滇黔方言标准音点”。历史记载,从我国古代流动迁徙至东南亚及南北美洲地域的苗族,其语言、祭祀、习俗等,绝大部分均属于川滇黔苗族支系。因此这里被海内外许多苗族同胞称为现代世界苗族人的故乡。

1、基本简介:大南山苗寨,位于毕节市东北部25公里处,这里苗族传统文化古朴浓郁,民风淳朴,苗语环境极其纯净,这里还被海内外许多苗族同胞称为现代世界苗族人的故乡。这里的苗族自称为“阿蒙”,阿蒙的意义现已无法解释。他们还被称为“鸦鹊苗”,又称“花苗”。据他们解释,因为妇女套在衣服外的“苗褡褡”(记音,服饰)像鸦鹊一样,所以称鸦鹊苗;又因为衣服都绣或染有花,而且几十年前男人也穿这样的衣服,所以称为“花苗”。

大南山,实际是一座大山的名称,山岭由西向东,长五六公里,山顶的海拔约一千六七百米。山的南、北面山脚,各有一条溪水流过,到东面山脚汇合。而整座大南山几乎都开辟成梯土,梯土大半是带形,只山顶少许荒地,生有少量的松、杉和杂木。

2、悠悠大南山:

一座山,一片竹,一个洞,一个苗寨,一所学校,一栋老屋,一个庭院,一位墨海同舟的老人--这是毕节市燕子口大南山,不,应该叫中国大南山的这个神奇地方给我的深刻印象。

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最早的发祥地毫无疑问是中国大陆,侨居东南亚、日本和欧美诸国的海外苗民有数百万之众。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有各国苗族侨胞回祖国大陆寻根问祖。大南山这个并不起眼的苗寨,在省内原本并无多大的名气,初来的好些寻根问祖苗胞都被旅游等相关部门介绍到黔东南、黔西南等地,可一对话,语言不通,往往又几经周折,问到省民委等单位的一些行家,才把这些人带到大南山,这些会讲英语的华裔一讲起苗话来,大南山苗胞们一听就懂。论一论家支世系,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就会像见到久别的母亲一样激动得流泪:要找的就是这个大南山--这是他们血脉流淌的源头!美酒喝起来,芦笙吹起来,花坡舞跳起来,大南山就沸腾了。这样的场景年年都会有,甚至一年有好几次。

这座山,这座大南山,在海外苗胞们的言谈中就叫中国大南山,省和地、市的名字被在年长月久的传承中淡化和模糊了,有好像听说过的,有根本不知道的,这就给他们寻根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常常闹出笑话来。哎呀,这神奇的大南山,真有说不完的趣事。

常言道,苗乡多秀竹。苗族陪竹而居,依其蔽荫养眼,用其制作芦笙。到毕节市燕子口镇一个叫母竹箐的地方,就到大南山了。以前人们所说的母竹箐,就是去找竹子来栽种的地方。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箐竹和水竹的林子。其范围很是广阔,好像涵盖了整个大南山及大南山外围好远的地方。竹林中有树,树林中有竹,房屋就在竹林树林的掩映中隐隐约约的。一

幅很美的山水画卷。母竹箐这名字,还令人浮想联翩。夜郎王国的一个视竹为母的远古传说,竹王多同的故事,就与这清秀空灵的竹有关。这是“母竹”二字让我产生的想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古人,为这里圆竹而取了这样一个文气十足的名字,一时间令人油然而生许多敬意。

可是现在的竹已不如以前那么多了,原因就是农业学大寨的那些年月,毁竹开荒造梯田,一片一片的绿色就变成了黄土。

大南山有一个险秀奇峻的洞,叫蕊竹洞,也与这竹有关。蕊为植物最具灵性的部分,洞是山的隐幽内体,母竹箐内有个蕊竹洞,两个最具灵性的字与竹联缀成名,其雅致品位真是令人叹服。洞内有河流通过,高低奇曲而产生巨大轰鸣之声。洞内形状起伏变化极大,或弯曲狭窄,或一落千丈,或层级有次。在洞口初观已大饱眼福。可惜再深入的路已被河流隔断,原先是有简易木桥的,后来年久失修而毁坏了。据说洞深有五公里,战乱年代曾住过人。“文革”期间,也曾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基本农田建设大军的驻扎点,领导讲话的台子和群众聚集的场所都还可看到人工痕迹。

大南山苗寨的数百户人家沿山腰雁阵般的布局于如梯的地块和疏密无序的树木和竹林之中,大南山苗寨的历史悠远得在时间的长河中可能难以找到清晰的来龙去脉了。与寨子相比,其实李大明老人家的百年老屋都有点年轻。老木屋的花窗精雕细刻着精美的图案,不过时间的打磨让这些古代能工巧匠的手艺已经有了不可掩饰的沧桑感,据说能够这样完整的保留下来,还是“文革”那个大破“四旧”的年代拆下来藏匿,才幸免于难。谈到文物保护的话题李大明老人说有件遗憾之事,他们家原来保存有一件明朝皇帝的诏书,可以佐证他们家是将军之后的这样一个依据,却被保管的人,他的一个侄儿认为没什么意思当作垃圾烧了,等他知道时已是好几年以后,只得无奈地大骂几句“你这个败字子”。

李大明老人年已八旬,精瘦的体形,健稳的步履,丰富的经历和渊博的学识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他曾在省民委工作过多年,后来调到毕节任过多年的县民委领导。可称一位专家型的老领导,对大南山和苗族的历史,他如数家珍。当然对于老人而言,这些也名符其实地算得他的家珍。

老人退休多年,游走于毕节城和大南山之间安度晚年。就着他家的百年老屋,后来建了一小栋二层的水泥平房,水泥平房的前面和老屋的挡山面构成一个百来平方米的小院坝,院子里栽种的都是珍贵的树,这些树几乎都来自不同的遥远的地方,每一棵树就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比如就有来自峨眉山的桂花,比如说有杜甫草堂的白玉兰。而老人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开绿花的樱花树。老人向来喜好花草,别人出差都爱买一些什么纪念品等,他则不同,每次都是带着盆盆罐罐的花草。

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在省城工作时,请单位的园艺工人给他培植一些好花,这位园艺工人告诉他离上海市30公里的地方有一家人有三株开绿花的樱花,属稀有树种,但不好得到。老人就利用一次到上海出差的机会专程到这个地方去,死磨硬缠,直到主人答应给他一株。就是院子里的这株稀有樱花。老人平时喜欢研习书法,院子的墙壁上面就挂着他的一幅苍劲有力的“墨海同舟”的篆书匾。他领我们参观他的二楼上的书房,桌上堆满了各种书刊,壁上则挂着几幅他自己手书装裱好的草书作品。而在老屋的墙上挂的,是他们家自己的传统工艺品,麻布的蜡染画。

这样的老屋,这样的院子,这样一位文化老人,在大南山这样一个渊源深厚的苗族寨子里,在我们的感觉里组合得异常精美。

使大南山充满活力的当然要数学校。学校的周校长也是本地人,带着整个学校的老师们一直以来都是以双语教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们,实际上一个老师做两个老师的工作量,这确实需要有奉献精神才坚持得下来。根据地市各级的要求,燕子口镇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一直沿袭和传承着原生态苗族歌舞的大南山小学很自然地就成了镇里倾力打造的一个点。

学校原本也曾辉煌过一些时日。大南山被认定为中国西部苗语语音基准点,通俗地说就是苗语中的西部普通话,此后,这所学校曾经作为学习标准苗语的地方,云南、四川等省的苗族同胞们都到这里来住校学习过。上级还专门拨款来建了一栋教学楼。

现在,学生们除了学好课程外,还多了一个练习苗族歌舞的内容。这里排练的搓步舞和双飞燕等节目,多次到毕节和贵阳演出,深受观众和专家好评。

为了让我们拍摄原生态歌舞照片,苗族姑娘们早早就来到学校,足足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梳妆打扮。学校的操场上,他们的婀娜舞姿和悠扬芦笙让整个寨子一下子进入了倾听和享受的状态,似乎林子里的鸟儿们也停止了歌唱。

在苗族文化研究方面,除了李大明老人和毕节城里的几位专家,据说贵阳还有专家专门研究大南山。前几年,集辑出了一本大南山芦笙舞曲谱集,据说婚丧嫁娶的传统习俗方面已有人开始研究,有影像搜集的,有文字整理的,都在进行中。

略略地听一下李大明老人介绍,有关大南山的知识真可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从记者的角度,我们用半天的时间来感受一下大南山的文化气氛,未解皮毛,却已受益匪浅,直怪自己的孤陋寡闻,离毕节不到一小时路程的地方,居然还有这样一个珍贵稀奇的苗族古寨!曲动春心,意犹未尽,说声再见,真的还有点不想离开的感觉。

3、大南山苗族芦笙蹉步舞:

苗族的历史很悠久,他们与其它50多个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苗族先民们为了寻求新的生活,展开了各种各样不屈不挠的斗争。苗族史上的三次大迁徙,更加造就了他们坚强的意志。毕节市燕子口镇的大南山苗族芦笙蹉步舞就叙述了这段触目惊心的迁徙历史。

大南山苗族芦笙蹉步舞属于群舞,一般需要几十个人一起跳,舞蹈气势恢宏、雄壮豪迈,充分展示了先民们不畏艰难险阻,在茫茫的时光之旅中不段披荆斩棘,告别了一个个家园,离散了一垄垄沃土,舍弃一丘丘良田,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去寻求自己向往的自由乐园。舞姿中,勾步变化多端,踏步声音浑厚,蹉步动作灵活,每一个动作都不同程度再现了苗族先民们在大迁徙过程中的历史烙印,自然忧郁、悦耳动听的芦笙舞像是怀着深深的思念,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那段艰辛的历史。

驱车来到离毕节城区36公里的燕子口镇大南山苗寨,站在经过此地的川滇公路旁,整个大南山尽收眼底,这里居住着的274户1047人全部都是苗族。就是这些人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和丰富多彩的大南山苗族文化,蹉步舞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个叫做苗族芦笙蹉步舞的舞蹈,苗语叫‘哽搭的’,二三十年前,整个大南山的苗族都会‘这套活路’。当时,过节日的时候,气氛比现在要浓很多倍,除了大家凑在一起唱歌跳舞以外,族长还要布置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大南山小学的民族文化课教师李江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实现,大南山的很多青年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外出打工去了,自此,就很少有人愿意学习芦笙蹉步舞。看着蹉步舞即将走向失传的危险边缘,很多老辈子以及年轻人中有见识的都十分担心这个事。”

然而就在这个岌岌可危的时候,1980年出生的李江站出来了,为了大南山苗族文化,为了苗族芦笙蹉步舞。“在外打工,我一天可以拿上120元的工资,一个月我就是3000多,在这里教民族文化课,我一个月才拿1000元钱,很多人笑我傻,我自己傻吗?我经常问自己,这么年轻,走出去一定还有作为,干这个有意义吗?”李江经常反问自己,他说,“现在,从一年级到九年级我都有课,一天不厌其烦地重复,还要自己琢磨一些新的东西来改进教学,但是教学器材东拼西凑,还差那么一大截,很辛苦,但好在家里人没一个不赞成我教蹉步舞的,尽量让更多的人懂得,算是我对祖先们有个交代,否则,我觉得有一种深深负罪感。”

谈到工资这么低,生活上的其他困难怎么解决时,李江说:“工资确实很低,其他的我就尽量克服,但是我教育学生一点也不含糊。在教学之余,还可以帮助家里打理其他事务,干点农活。没办法,现在几乎没人愿意拿这么点工资干这种‘傻事’了,不过,想到今后芦笙蹉步舞的路,我感到很心酸,虽然很多人还钟爱,但是能钟爱多久是个问题。”

据李江的父亲李德灿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为改革开放政策越来越宽,就开始有各国苗族侨胞回祖国大陆寻根问祖,很多来自东南亚、美国、日本、欧洲等国的“老外”多方打探,来到大南山这个并不起眼的苗寨,这些会讲英语的华裔一讲起苗话来,大南山苗胞们一听就懂——不用怀疑了,是一家人。当坐下来论一论家支世系,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就会像见到久别的母亲一样激动不已,要找的就是这个大南山,终于,他们像是多年离家的孩子,一头扎进母亲的怀抱??别时,难舍的情缘自然都是用眼泪来表达。“这样的场景有时候会有好几次。”李德灿说。

“一旦苗族芦笙蹉步舞没有人来传承这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它的招牌文化,那么证明它的发展系统一定出了问题。”李江说,“正因为要执着于这件事情,目的很简单,一方面是教育民族文化史,一方面是教育学生去怎样把这个东西‘读懂’。”正在致力于此的李江也正在不断地琢磨如何“言行一致”,因为,在他的眼中,很多孩子只知道跳舞好玩、吹芦笙好玩,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旦长大,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学习去了,自己民族的东西差不多丢完了。

走进大南山小学的民族文化展览室,记者看到这里最多的就是几件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几张学校活动的照片,除此之外,整个展览室没有苗家特有的苗装、苗族刺绣等这些实在的展品。李江说:“一方面是这些东西不好收齐,再说,价钱也较贵,另一方面这样一个小小的展览室,差不多是放几张画就填满了。”说是展览,确实小气了。

过燕子口的川滇公路和大南山之间相隔大概就是三里路的样子,在这个记者慕名而来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像文字里描述的那样神秘的大南山,零散“粘贴”在大山上的

苗族同胞们出行时依然要走泥泞的马路,村庄的样子也并不是布局得当,说成是很多“老外”认祖归宗的地方,说来确实很多人不敢相信。

“这是一块旅游和文化的牌子,可惜没有人来好好塑造,凭我们老百姓的力量我们要打造好这样一个品牌,就是在开玩笑。慕名而来大南山的外地人,很多是兴致勃勃地来,唉声叹气地走,本来有的开发价值的东西被淹没了,说不好,我们这个地方还要被骂。”李江说。大南山除了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蹉步舞,还有一个叫蕊竹洞的地方,很值得开发,洞内有暗河,站在洞口就可以听到洞流水的轰响声。

“这个洞深五公里,战乱年代曾住过人,听说是躲匪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曾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基本农田建设大军的驻扎点。开发好了,作为大南山民族文化乡村游的一个配角景点,也很不错,可惜啊??”李德灿摇了摇头。

这次在大庙山采访得知,最讲得清楚芦笙蹉步舞的李大明老人也刚刚去世不久,没有采访到他,成了记者的遗憾。是的,在大南山,和记者采访的其他几个地方一样,当地热爱本民族文化的人们都心存担忧——失传,芦笙蹉步舞也是这样,要不是李江及时站起来教学,要是由其自生自灭,这个舞蹈能延续多久,确实不得而知。

4、走访大南山苗寨:

早就听说距毕节市区东北部25公里处,有一个被称为“苗人故乡”的大南山苗寨,虽历经千年风雨,却始终保持着她引人入胜的魅力。那天是雨后初晴,虽然路滑坡陡,但这座群山环抱中的古老苗寨的美,仍然让我觉得不虚此行。秀丽静谧的山谷盆地里聚居着两百多户苗家,如幽兰空谷,似世外桃源,民风淳朴,苗语环境极其纯净。

据本地人士介绍,1956年11月,“全国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研究会”通过全面论证,确定毕节市大南山苗寨为“苗语川滇黔方言标准音点”,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我也曾在行前查过有关历史资料,知道被逐到三危的一支苗民(三苗),是苗族中力量最强的一支。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不仅遍布南中国的山山水水,而且还漂洋过境,走向异域。如今生活在东南亚及南北美洲地域的苗人,其语言、祭祀、习俗等,绝大部分均属于川滇黔苗族支系,因此这里被海内外许多苗族同胞称为现代世界苗人的故乡。

苍茫的黔北高原无处不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寨边有繁英满枝的雪白梨花静静地守护,有缀满琥珀色新叶的水白杨树,在迎风吟唱。寨口露天坝里,还摆放着一个不知是干什么用的庞然大物,见到满地的木屑,才知道这是加工木材的设备。房子依山势而建,几个小男孩正在用自制的滑板车冲坡,几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则羞怯地望着我们。他们都玩得兴致盎然,见到陌生人,不时露出清纯的笑靥。

进入寨子,只见与古老的院墙相隔不远,有一道做工精细、极具民族特色的铁艺栏杆装饰,它用白油漆仔细刷过。那栩栩如生的鸟兽花草图案,与簇新的电视接收器相映成趣,为我们勾勒出了欢乐祥和的幸福家园景像。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讲究美观,且沉得下心来做事的苗族村寨。

迎面走来一位中年妇女,她上身穿窄袖、大领的白色对襟短衣,下身着黑色百褶裙,腰间围着绣工精美的花围腰。因为头上缠着鲜红的丝线,从而得知其名为“红线苗”。当我兴奋的邀请她合影时,她则热情地邀我们去家里,叫出女儿来与我们合影。


大南山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164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