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谈一谈怎么认识老龄化社会2000字

时间:2016-11-18 12:03:3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浅谈社会老龄化

浅谈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

111103020132 汉合森

十八大召开之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得到空前的重视,国民就国家是否应该放开二胎,是否应该延缓退休年龄展开了激辩,当时我也没事写了一篇论文,现在又正值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随即国家实施了“单独二胎”及“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两项政策,而这两项政策真的能解决或者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吗?

一、人口老龄化之现状

现在“老有所养”是中国每个老百姓所希望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安宁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体格也得到不断地提高,现在的中国面临着很大的老龄化问题。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将突破2亿大关,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现在中国正在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此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还将加快,本世纪中叶将达到老龄化的峰值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数30%以上,也就是说,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80岁的老人也不少于8000万人,而地域辽阔的加拿大仅仅有3500万的居民。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1.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

去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 .3万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基本没有建立,长期以

来,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保障网之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承担。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扩大内需和中国已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及需解决的问题。

2.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75.5%,而到了2012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4868亿元,达到了基金收入的80%,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人口老龄化必然会使医疗服务体系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尽早寻求解决的方法。虽然目前中国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青岛等,已开始注意增加专为老人服务的医疗设施,注重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但从全国来看,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护理和医疗服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改革。与昂贵的求医费用相比,老年人对家庭护理的需求将增加。

3.“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

调查显示,上海空巢老人家庭占全部家庭的30%;哈尔滨市老龄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3%左右。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

远。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许多“为老”服务也都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

人口老龄化是不可抗拒的世界性潮流。它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提出了挑战。对此应当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诸方面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这一挑战。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

1.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十八大报告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这是党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日前在黄山召开了全国老年产业高端论坛,论坛的主旨是“发展老年产业 建设幸福中国”,旨在理顺老年产业的发展思路,规划老年产业的行业标准,探索老年产业的商业模式,促进老年产业与有关职能部门对接,使老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局限在老年健康医疗用品产业、老年食品保健产业等行业,产品单一,对老人缺乏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老龄产业应注重情感关怀,从情志养生、娱乐养生、饮食养生、日常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文化关怀,在目前的处于空白的软性老龄产业中将成为朝阳产业。

2.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争取在深度老龄化前完善可持续社保体系。

未来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对我国国民医疗保障和养老金支出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充分利用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在深度老龄化到来之前建立和完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发达国家曾经推行的“福利国家”制度由于老龄化的进程而陷入困境并不得不进行改革,日前,保加利亚宣布与法国、

意大利、马耳他和西班牙等四国实施为期两年的《应对老龄、积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社会经济体系》科技计划,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老龄群体与社会各阶层沟通问题,使老年人与全社会融为一体,避免老人与社会隔绝现象,为老年群体创造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这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借鉴。我国是在经济未发达、就业不充分和社会保障未完善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这要求我国寻求一种更加多元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3.加强孝道教育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代际关系还不够和谐,二是与此相连的家庭关系还不够和谐。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影响给传统的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敬老、养老"观念在一些年轻人思想上已日渐淡薄,有人视父母为累赘,对父母态度粗暴,歧视、甚至虐待父母。两代人之间没有亲情,只剩下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人格得不到尊重给老年人带来精神刺激,生活上得不到照料使老年人肉体上遭受痛苦,物质上得不到供养导致老年人失去起码的生存权利。一些人认为,人老了,不中用了,是包袱、累赘,因而采取冷漠、歧视的态度。年轻人要树立孝亲敬老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才能把优良传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政府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孝亲敬老、代际和谐、家庭和谐的动人故事家喻户晓,受人称赞;也使那些不养老、不敬老的不孝之人受到谴责,有所畏惧,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近日政府出台的两项重要举措“单独二胎”的放开,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有专家称,这俩项政策,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人会减少5%,如果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每年会缓解基金缺口200亿。虽然这两项数据比较少,但在

一定程度上缓解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像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故那么明显,但是现在不着手解决,到一定时候就会积重难返,付出沉重代价。只要党中央、国务院对老龄事业发展的有足够重视、对广大老年人不断关爱,我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解决必将会缓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也将会实现。

篇二:浅谈中国老龄化社会问题

中国人口现状及老龄化危机

中国人口现状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

中国老龄化人口危机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在卫生保健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人口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特别是低年龄人口比其他年龄人口死亡率有了更大幅度的下降。而出生率仍维持在高水平,因此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1962-1970年中国创造了迄今为止历史上人口年增长速度的峰值水平。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影响

我国2030年前后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性难题,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将达到15%左右。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巨大,加之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增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步扩大。“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对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据了解,“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了更多人,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实施,新农保开始试点,但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空白点,例如城镇非就业居民还缺少养老保障方面的制度安排。今后,我国将加快弥补制度短板,特别是建立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保三项制度,力争做到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全覆盖。2011年,新农保试点范围还将扩大到40%的县,重点向民族自治地区、贫困地区、陆地边境县、革命老区倾斜。2011年,我国在落实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到位的同时,还将研究提出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意见,并按《社会保险法》规定,

统一建立实施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制度。“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相伴随,与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收入差异扩大相重叠,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相交织,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增加了新难度,也提供了新条件。”李立国说。据介绍,去年,全国老龄委组织进行了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检查评估。检查评估表明,“十一五”时期是老龄事业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特别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逐步开展并向农村延伸,养老机构建设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龄领域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合作也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老龄事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老龄工作积极应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与老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等,需要各方面引起重视,积极予以解决。 措施

①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

②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

老年福利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③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④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家庭保障安全网社区养老服务安全网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养老机制

⑤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

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⑦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篇三:浅谈中国老龄化社会问题

中国人口现状及老龄化危机

一、中国人口现状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1.91个百分点。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

2.64个百分点。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

二、新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致使人们开始不断进行反思,但在究竟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在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政策和行动。因此,以上三个阶段可以说是建国后人口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剧增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还对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运行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4、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陆续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和23.4‰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5、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23.3‰的峰值。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6、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三、中国人口结构和特征

人口分布失衡

“六普”中各省人口总量的涨落,“六普”数据显示,按常住人口统计,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而“五普”时的排名是河南、山东、广东、四川、江苏。 此次按常住人口统计,广东人口总量跃升第
谈一谈怎么认识老龄化社会2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77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