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五千年文博园导游词

时间:2016-11-15 20:09:0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五千年文博园景区介绍

五千年文博园景区介绍

五千年文博园,坐落在人杰地灵的安庆市太湖县,规划占地4000亩,以“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为建设定位,以创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景区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成为网民最关注的“中国十大文化旅游景区”,入选“长三角100个不得不去的地方”。

五千年文博园分五期建设,由五大园区组成,分别是:“一梦千年”景区、“十里画廊”景区、“百年风云”景区、“千秋马帮”景区、“万代同根”景区。

五千年文博园一期“一梦千年”景区占地600亩,以古典徽派建筑与苏州园林相结合,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碑廊石刻,文化名景尽含其中,园内建有五千年文化长廊、根雕文化园、中华百工坊、文化古栈道、四大名著文化园、中华孝道园、华夏爱情文化园等百座人文景点及非遗艺术馆群,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以彰显与传承。一步一景,让游客有穿越时空,一梦千年之感。

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占地600亩,由“三百六十行”文化园、“清明上河图”文化园、“烟雨江南”文化园和“创意石界”文化园等景点组成,其中“三百六十行”文化园是以两万平方米古建和1800多件青铜人物雕塑相结合,以再现康乾盛世时期的三百六十个行业。这里不仅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物铜雕群,更有传承至今的五十多个行业

的永久性现场表演;“清明上河图”文化园是以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斜坡建筑艺术主体再现张择端笔下的汴梁繁华,近看是城,远看是画,晚上再看的时候,她是一个每天上演“戏说徽州”的实景演出大舞台,这是一个由无数创意串起来的一件原创大作;“烟雨江南”文化园是以水乡的形式来演绎水乡的文化与故事,打造一座立体的露天水乡艺术馆;“创意石界”文化园由一园四馆组成,分别是创意奇石园、远古沧桑馆、自然天成馆、大象无形馆和天人合一馆,该园区的艺术价值和视觉震撼将超过根雕馆群,是将无言的奇石世界赋予其生命与情感,是对奇石文化最深层次的解读。

五千年文博园三期“百年风云”景区将情景展现1840年~1949年中国近代史上24个真实场景,即以中英《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中日甲午战争、武昌起义、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日本南京受降、东京大审判、开国大典等24个重大历史题材创建百年风云历史情景馆,同时真实恢复19个最具历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历史事件的室外园区,这是我国第一次最真实、最生动、最科技、最系统的再现中国近代史的109年。

五千年文博园四期“千秋马帮”景区将艺术再现传承了数千年的茶马古道文明。这是一条充满了商业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精神之路,五千年文博园重现这一文明之路,首在弘扬充满了挑战、冒险与顽强的茶马古道精神。由数十幢已成为历史文化符号的古建筑和两千多铜雕马匹人物所组成的惊险动人场景,真实、生动的记录和传承着中华文明这光辉灿烂的一页,记住历史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五千年文博园五期“万代同根”景区是五千年文博园的压轴景区,近20万平方米的土楼艺术馆群,收藏的绝不只是举世无双的5万多件根雕,它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度,是五千年文明在根雕上的完美体现,是文明、艺术、创意与情感的合一,更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祖的民族情怀,在这里,语言将失去表达能力,左右我们的将是心灵深处的那一种震颤。五千年文博园的三、四、五期规划、创意已基本形成,计划于2019年5月18日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

五千年文博园,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五千年文博园,还将继往开来,不断推陈出新,让所有的游客在五千年文博园这片厚重的土地上,都能真正采撷到旅游带来的快乐,文化带来的洗礼,历史带来的震撼!让国内外游客通过人文旅游来更多地触摸与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影响世界!

篇二:五千年文博园

演绎华夏文明 荟萃民间文化

五千年文博园位于皖西南的太湖县城,与合九铁路、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和正在兴建的东香高速公路为邻,距安庆或九江飞机场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距合肥、南京、南昌、武汉四大省会城市仅两三个小时的车程。景区又地处庐山、天柱山、九华山、黄山的旅游热线上,与天柱山直线距离28公里,距庐山不到190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行至文博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一只高6.8米、长5.8米、宽2.7米的威武雄壮的麒麟。左麒麟脚踩竹笺,代表“文”,右麒麟脚踏利剑,代表“武”,一文一武,吉祥如意。由于是依山势而建,大门显得既雄伟又灵气。两道35级台阶直抵大门,台阶路中间是一条长28米宽4米的“九龙御道”。九条神态各异的纹龙浮雕,体态矫健,龙爪雄劲,腾云驾雾,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是五千年文博园独特的创意,有别于当今中国其它地方的“九龙”。御道采用的草白玉雕刻是来自有两千多年雕刻历史的“雕刻之乡”河北曲阳。

跨入大门,右侧的福如东海文化墙和左侧的寿比南山松相映成趣,寄托着五千年文博园对游客的吉祥祝福。

带上祝福,继续出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扑入眼帘。放眼望去,只见一个个游客正在寻根问祖文化墙上寻找自己的姓氏。该墙是以原采石场的断面为基体,进行了表面艺术处理,以活字印刷的方块字模为表现形式,将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百家姓”雕刻

于山墙之上。每一个方块字模内的姓氏都以阴刻或阳刻的方式雕刻而成,并配以古典文化图案点缀其间。其姓氏的铜质效果,图案的石刻质感,均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这面墙高6米长70米,是一幅美仑美奂的艺术长卷,文化之美与艺术之美得到了充分展现,游客情不自禁击掌佩服策划者的匠心独运。

带着寻根问祖文化墙创意给我们带来的惊喜,继续向景区走去,便来到一块平地的所在,这就是中华孝道园。“百善孝为先”,在中国人的心中,“孝”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孝道园”以元代郭居敬辑录的“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等等“二十四孝”故事为原型,用大理石雕塑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游人面前。在孝道园内,有一个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由汉白玉拼接而成的巨大“孝”字,行至其上,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涤和净化。

绕过孝道园,跃入眼帘的是龙行天下牌坊。“龙行天下”景点是以两条近五百米长,由奇石、盆景组成的山水盆景龙和中华汉字龙盘旋而成,汇集了牌坊、博古架等徽派建筑元素。独一无二的中华汉字龙采用青石材质,蜿蜒盘旋,总长约490米。耗时三年,才将《康熙字典》上47035个汉字分别雕刻在每块龙鳞上,巨龙的脊背上还刻有中国467个城市的名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文字博物馆。这条巨龙灵动有神,欲腾空而起,示意中华文化腾飞向上。

从龙尾向龙头逆向而行,来到高昂的龙头下,置身于1万多平方米的三教合一广场,放眼望去,由南向北的180度视野中,你可以尽

览释迦摩尼卧佛静观天下云卷云舒的闲适,也可以追随孔子的马车周游列国,亦能感受老子所主张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儒、佛、道三道并流的文化看点,寓意着三教合一的和谐思想,这也最能体现五千年文博园宣传的和谐文化。

带着孔子的睿智、老子的洒脱,步入总长为1.5公里的五千年文化长廊,你就到达了五千年文博园的核心景区,徜徉其中,感受着华夏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伸到唐、宋、元、明、清,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到毛泽东的“江山如此多娇”,一路走来,左边的青铜浮雕墙上面展示的是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事件,如“湖人暴动”、“商鞅变法”、“桃园三结义”和“曹植作赋”等,通过汉白玉雕塑、仿青铜浮雕墙、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一一呈现辉煌的中华五千年文化。这里既有大气磅礴的金戈铁马,又有偏安一隅的徽式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文博园依山建景,临势而为的又一大特色。

顺山体而上,便踏入千米文化古栈道,栈道傍山而建,高脚挂岩,道旁两边以仿青铜的形式立体再现了历史上脍炙人口的两百多个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形象传神,行走其间,仿佛在翻阅一部厚厚的词典。

栈道的尽头是一块方圆5000平米的国际诗林景园。这是专门为第十三届文博园国际诗人笔会所打造的景点,它将各色的盆景、奇石融合在一起,古代著名诗人的雕塑矗立其间,白鹤在诗人的肩上展翅,形成别样的韵味,石碑上刻有贺敬之、野曼、张同吾、郑愁予等等海

内外诸多诗人的诗作和美文。今后,更多诗人为文博园所写的作品也将陆续雕刻于石碑之上。这里将成为诗人们交流、展示和弘扬诗歌文化的平台。

隔景相望,炎黄二帝雕像赫然而立,与二帝遥遥相对的是文博园的最高景点——问天阁,其名出自于著名诗人屈原的《天问》,其意为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与问天阁遥相呼应的是文博园的标志性建筑——盘龙。盘龙高22米,寓意民间二月二龙抬头,由龙尾盘旋而上至龙头的观景台,可俯瞰园内全景,美景尽收眼底。

由制高点转折而下,沿途的峭岭松枝之下,你会欣赏到一组绵延五百米的仿青铜雕像,这是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它将云南少数民族采茶、制茶、运茶的过程形象逼真地浓缩在这短短的旅途中。

转而向下,通过仿古长城烽火台,向人们展示的是另一个艺术天地——根雕文化园。根雕园占地34000平方米,现为中国最大的根雕艺术展馆。园内展示的根雕多达60000件,以大型根雕为主,单件5吨以上的巨型根雕有1000多件。大部分为荔枝木、金丝楠木、红豆杉、榧木等稀罕名贵材质雕塑而成。根雕所表现的内容多样,无一雷同,或如老子布道、或像雄狮长啸、或似李白醉酒……曾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的《清明上河图》根雕作品,如今收藏于五千年公司根雕文化园内。根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将在文博园里继续演绎它的神奇。

被誉为中华绝技荟萃的中华百工坊,汇集了上百种传统工艺,设有陶器馆、瓷器馆、刺绣馆、玉器馆、烙画馆、雕刻馆、皮影馆、编

织馆等百余个展馆。百名大师的现场绝活表演更是把游客带回遥远的岁月,去充分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工艺所带来的心灵震撼。

作为国内最具特色的艺术写生基地,文博园正在与近千所艺术院校联袂建立永久的写生实习基地。届时,每天近千支画笔将在文博园描绘着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今天和未来,这是一台永不落幕的艺术表演盛会,那时的文博园将是人人向往的艺术殿堂。

走累了,可以在摩崖瀑布边的小茶馆,泡一壶春天的新茶,或在浪漫的爱情海咖啡厅品一杯香浓的咖啡,和携手同游之人随意闲谈,看窗下的游人在佳境中慢慢走过,淡青色的屋脊任夕阳染成微红,在散淡悠闲的傍晚看着茶杯里泡开的茶叶升起沉下,沉下的是一些尘世烦恼,升起的是一些遗忘已久的淡淡感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此时的文博园隐去了五千年文明所赋予她的豪迈与粗犷。在幻变无穷的灯光下,她宛如披上轻纱的少女,此时走进她的怀抱,幻若登入仙境。老子眨着他那双睿智而祥和的眼睛,仿佛在向你讲述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感悟;树枝上飞翔的白鹤,山巅腾云驾雾的盘龙,都会让你产生恍若隔世之感。朝着那更美更热闹的地方走去,你就踏入到文博园的特色一条街——皖街,夜景下的皖街,是狂欢的不夜城。激情的篝火表演和抛绣球游戏,会让您感受到一个充满热情和浪漫的别样文博园。

文博园的无穷魅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先后被国家文化局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篇三:美丽的安徽安庆五千年文博园

美丽的安徽安庆五千年文博园

査全权

徜徉在文化的海洋里,接受历史的洗礼,感受文化的熏陶,今天我们芜湖小记者受邀前往安庆五千年文博园参观。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寻根问祖”文化墙,其实就是百家姓,通过活字印刷的方块字模的形式展示出来,有阴文和阳文之分,吸引着游人在墙前来回寻找着自己的姓氏。往前走一点,导游告诉我们踏上了“孝”道,在这条道路两边,矗立着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石雕,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关于孝子的故事。走着走着,我发现前面有一条盘旋的巨龙,“见首不见尾”,鳞片上密密麻麻的刻着什么,走进一看,全是汉字,导游介绍:这是一条中华汉字龙,能工巧匠耗时三年,将《康熙字典》上47035个汉字雕刻在龙身的鳞片上,在龙的脊背上还刻有中国467个城市的名字,让人叹为观止。在汉字龙的边上还有一条巨龙,叫“山水盆景龙”,龙身上有的地方露出了龙的骨架,我还以为是人为破坏呢,结果导游说是为了说明中国这条巨龙饱经沧桑,看着这条残缺的巨龙,让人感慨万千。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

长达2000米的“五千年文化走廊”,走廊的地面上以历史纪年的形式记载了五千年来,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到宋元明清的朝代更迭,浮雕墙壁上则展示了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前,我仿

佛穿越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铁马冰河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同时也体会了始皇帝一统天下的决心和信心。当然这些兵马俑只是仿制品。

我最喜欢的是根雕艺术馆,大大小小上万件的根雕艺术作品,带给我

们极大的艺术震撼,我只用“惊艳”来形容了。根雕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这里的根雕,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艺术大师的精湛技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飞鹰”的敏锐、“狮子”的力量还有“猴子”的灵活,一件件栩栩如生,让人拍案叫绝。“清明上河图”、“四大名著”组雕,里面一个个小人的表情都刻画的细微入目,更让人目不暇接。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微缩景观”向我们展示了旧中国三百六十行,有的行业现在还在,但有的已经湮

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比如“唱新闻”“兑碗担”“修帽子”等,我们都没听说过,真是长见识了。我想,哪一天我也来收集一下现在的三百六十行,和以前的做个对比,看看时代的变迁有多大。

站在园中最高点盘龙问天阁上,眺望着文博园的美景,我想了很多:老祖宗创造了灿烂的历史,让我们受益无穷,我们在感叹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我们不光有历史,还要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千年文博园导游词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504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