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白话千字文全文诵读

时间:2016-11-11 11:52:5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千字文白话解读-加密-已解密

《千字文》白话文注释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

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

节阴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

的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贤君。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

祥。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

的贤人。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此有「羔羊」篇

传扬。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高尚的德行只能在贤人那里看到;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

人。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像形体端庄,仪表也

随之肃穆一样。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

晰。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

奖赏。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供养父亲,待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

母冬暖夏凉。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

人。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仪态举止要庄重,看上去若有所思;言语措辞要稳重,显得

从容沉静。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的结果更

为重要。

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有德能孝是事业显耀的基础,这样的人声誉盛大,传扬不已。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学习出色并有余力,就可走上仕道〈做官〉,担任一定的职

务,参与国家的政事。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

念歌咏。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选择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采用礼节要按照人

的地位高低有所区别。

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长辈和小辈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兄弟之间要非常相爱,因为同受父母血气,犹如树枝相连。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结交朋友要意相投,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

不能拋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气节、正义、廉洁、谦让的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

可亏缺。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

惫困倦。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保持纯洁的天性,就会感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会

转移改变。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坚持高尚铁情操,好的职位自然会为你所有。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东京洛阳背靠北邙山,南临洛水;西京长安左跨渭河,右依

泾水。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宫殿盘旋曲折,重重迭迭;楼阁高耸如飞,触目惊心。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宫殿上绘着各种飞禽走兽,描画出五彩的天仙神灵。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账幕对着高高的楹柱。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子团团转,像满天的星星。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书殿中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录书,还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壁中的

经典。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宫延内将想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

着,好不威风。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

风得意。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

王封他为“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

能成?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出兵援助势单力薄和面临危亡的诸侯

小国。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

相传说。

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能人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富强安宁。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

推为盟主。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精神制订九律,韩非却受困于自己所主

张的严酷刑法。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他们的声威远传到沙漠边地,美誉和画像一起流芳后代。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九州处处有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

于统一。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

禅礼。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

有天台赤城。

昆池碣石 巨野洞庭: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钜野,望湖

上湖南洞庭。

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江河源远流长,湖海宽广无边。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

千。

治本于农 务资稼穑:治国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我种上小米,又种上高梁。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官府应按农户的贡献大

小给予奖励或处罚。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孟轲夫子崇尚纯洁,史官子鱼秉性刚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做人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勤奋、谦逊、谨慎,懂得规

劝告诫自己。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听别人说话,要仔细审察是否合理;看别人面孔,要小心辨

析他的脸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要给人家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

处世立身。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不要得意忘形,

对抗权尊。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知道有危险耻辱的事快要发生,还不如归隐山林为好。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疏广疏受预见到危患的苗头才告老还乡,哪里有谁逼他们除

下官印?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离群独居,悠闲度日,整天不用多费唇舌,清静无为岂不是

好事。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想想古人的话,翻翻古人的书,消往日的忧虑,乐得逍遥舒

服。

篇二:千字文诵读教案

《千字文》(一)诵读教案

山东省益都师范附属小学 李 珊

★ 教材说明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千字文》是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宛转有致,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作人处事的道理,其知识性与艺术性,堪称双绝。

★ 教学目标

1、 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 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 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 教学策略:

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背诗导入:

师: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下面我们把背诵的《唐诗三百首》中的诗背诵一下。注意打好节拍。生齐背。

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

《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

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3、听故事:

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由于当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物。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思如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这就是流传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提拔为佐撰国史。不过,据说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

二、 学习前五节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千字文前两部分的诵读。(拿好材料认真听)

(一)字正腔圆 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 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

2、 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 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

4、 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

5、 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第一节。

(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ɑng”音,(课件)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用手打节奏。

1、全体学生拍手读: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 地 玄黄(男:玄黄) 女:宇 宙 洪荒(男:洪荒) 的

3、小组合作尝试打不同的节拍来读。

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

(三)三读成诵 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3、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三、继续学习后四节

课件学习后四节。

1、你知道什么地方出产的黄金最好?什么地方的玉最好?

2、你知道最好的宝剑是什么剑吗?你知道最好的宝珠什么?

3、你最喜欢的水果和蔬菜是什么?古人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四、总体读第一部分

有节奏打节拍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

古人的诗唱出来更好听呢!我们来欣赏一下。(播放课件)

唱出来的《千字文》真好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下唱诵。

让美文随着音乐,流淌在我们的生命里,让生命和着美文,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让美,生生不息。

同学们,学习到这里,想一想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大家赶快来交流一下吧! 作业:把你的体会、感受和收获,记录在我们的接力日记里,让大家共同分享吧!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心中有无数诗歌的人是多么丰富而幸福的人啊,我希望今天的课堂是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在你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也希望你们能与诗歌结缘,以经典为伴,诵国学经典,伴一路书香!

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学识修养,我们要提倡“国学”,就让我们从读《千字文》开始吧!??

关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坦白地说,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仅以小学启蒙课本的编排来讲,从我入学到现在20几年了,内容上几乎是一成不变,还是那几句形同嚼蜡了无意趣的什么“山石土田,日月水火”,说的难听点,整部书就好像是由计算机随即生成的一样,我很担忧,天真聪明的孩子每天正襟危坐在教室里,背诵这些文字垃圾,到底会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从“五四”废除古文提倡白话,到近几十年由“借鉴”到“拿来”西方所谓的“先进思想”,我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阵地已经被蚕食的体无完肤了。可是我们的教育界,还是一个劲地在向国际接轨,不断地培养着土不土、洋不洋香蕉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时代的悲哀。难道仅仅是近代一百多年的丧权辱国的历史和经济发展的暂时落后,就让我们彻底失去了几千年来由灿烂文化产生并积淀出来的民族自信力了么?世界上很多的国家,都在投入很大的力量研究中国的文化,可我们却本末倒置、舍近求远,如果有一天,我们连自己的文化都丢掉了,只能远渡重洋到地球那边去“留学”补课,那么我们的民族还有何颜面自屹于天地之间?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可是现在我们的很多孩子连简单的几句记叙文都写不好,甚至打个请假条都要父母代笔。因为机械化的教学方法和粗制滥造的教课书已经严重桎梏了他们的思想,尤其是最为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初衷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代新人,可是目前单以德育来看,其结果恐怕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算是太过分吧?也许,我说的是偏激了点,可是在我接触的很多中小学生中,几乎没有几个说话不把国骂挂在嘴边的,甚至升级到张口闭口生殖器的也大有人在,这在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敢想象的。就是现在听见、看见都会脸上发烧,可惜,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实在是让人痛心。

社会风气败坏、人格道德堕落的直接原因就是传统文化的不断被抛弃。为此,一些有识之士早已经在大声疾呼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了。尤其在中小学开展这样的教育,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初被我们批判为封建余孽的《论语》等著作,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作为经典教材摆上了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课桌上了,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嘲弄。

作为一套完整、严密的私塾教育体系,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蒙学读物的丛书,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演进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伟大作用。可以说我们的民族文化一直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妄自菲薄这些经典著作的良莠呢?仅以千字文来说,它用了1

000几乎没有重复的汉字,就涵盖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人格修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几乎是一部幼学启蒙的小“百科全书”。而且文字优美、讲究对仗、工于音律、便于背诵,无形中丰富了读者的美学鉴赏能力,至于其中引用的历史典故,自然常识,也足以充实我们的写作素材,可以说,如果们真的把千字文读通、读懂,那么对作文来就绝对不在话下了。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最后一个私塾”封馆之后,据报道在上海和南昌等城市,又已经有多所以国学教育为主的讲堂建立起来了,这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幸事!

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学识修养,我们年轻人同样要提倡“国学”,那么就让我们从读读《千字文》开始吧。

篇三:经典诵读

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

【论文摘要】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宣传和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有益尝试。本文从“诵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启迪心智,充实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厚积薄发,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有益之处。“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精神乐园,引领学生诵读经典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诵读,引领着学生们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

【关键词】

诵读经典 少年君子 启迪心智 激发潜能 学习文言文 学习型家庭 优化技能

【正文】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语言文字既是人类文明、文化的载体,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它凝聚了前贤的大彻大悟,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正是有了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像丝雨一样默默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了“进人耳,入人心”。时刻指导着我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年君子。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宣传和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有益尝试。

自从接触经典诵读以来,我校师生甚至家长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开展经典诵读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诵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我们中华文化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忠恕之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之道;还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业尊生、与时俱进之道。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而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家庭和谐”等传统价值观远播欧美,发扬光大。甚至在新加坡的教材中还编进了100多个中国儒家和东方传统价值观的故事和典故。因此,无论从历史的责任感还是从时代的需要出发,通过倡导小学生诵读千古美文,引领孩子们争做少年君子,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成了我们必然的选择。

二、启迪心智,充实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

熟读并且背诵经典,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比较建国以来出台的多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是最为重视积累的一份。心理学家的研

究告诉我们: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达到顶点。一旦错过了,就不能形成知识、情感与经验的丰厚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积累多了,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对此,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同志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

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读得多、背得多,文化底蕴自然就能厚实。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是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三、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

诵读中国诗词,能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不知不觉将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积累语言的关键时期 。“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好文章和经典诗文,这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和习作都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习作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有关诗词作为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结合《咏柳》一诗,使学生回忆、观察校园里的垂柳,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不同姿态;如在作文《风筝比赛》中引用《村居》中的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大草原时可将《敕乐歌》中的:“天苍苍野忙忙,风吹草低现牛羊”加以引用。这样不但增强了表达效果,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经典的理解。

四、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经典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将经典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更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做为教师,首先要读懂教材中的经典。要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我们的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每个单元分别渗透了爱心、惜时、诚信、勤奋等内容。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拓展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以此不断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兴趣。如在学完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后,学生感叹于时间如流,光阴易逝,便让学生广泛收集珍惜时间的经典诗词。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通过在课堂上交流,积累惜时经典名句。

五、厚积薄发,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小学生的记忆力正处于训练、养成阶段,最合适“熟读”成诵。日积月累,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而文言与白话,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源流关系。白话绝大部分来源于文言,大部分双音节词是文言的附缀、演绎而来;绝大部分鲜活的成语,源自文言典故。不少中学老师认为许多老一辈的人之所以能够对文言等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是得益于他们小时候读私塾的那几年。培养语感,小学是关键;诵读经典,当从娃娃抓起。

六、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抄录杜牧的诗《清明》。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七、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

经典诵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地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说过:“我们也要和儿女们一起诵读经典,不然该如何在儿女们面前立足,怎么样去教育他们呢?通过和他们一起诵读经典,既可以提高自己,又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何乐而不为。”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的角度证明,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

出力少——每天只需诵读20-3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不需要多加解释,不增加家长负担。

见效快——学生诵读2-3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改变。

后劲足——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八、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技能的优化,需要坚守与超越。坚守是优化的前提,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优化就失去了基础,而超越则是优化的本质。“人的发育史就是阅读史”,这项学生活动的开展,需要“平等中的首席”领读,需要全校氛围的熏陶。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你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引人入胜,你的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

总之,作为肩负着开拓创新责任的新时期儿童,他们在学习现代知识的同时,同样应该站在五千年中华文化这个历史巨人的肩上,静下心来诵读、品味经典诗文。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培养读书兴趣,变化身心气质,使人心地向善,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使其社会关系和艺术修养得以提高;可以启悟生命智能,开拓人生境界。

“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自从学习了经典之后,全校师生便有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经历,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小”的成就感。长期诵读经典诗文,一生与经典同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同杜甫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携文天祥《过零丁洋》,陪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张岱《湖心亭看雪》,邀王勃诵《滕王阁序》,到杜牧的《题乌江亭》小憩,和李煜的《虞美人》同悲喜。读《论语》、《三字经》,学《弟子规》、《千字文》,到四大名著中畅游,到四书五经中去感悟人生。与经典为伍,与经典同行,一生一世,代代相传,得到的必将是新课改下“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葱葱郁郁的喜人景象。

“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经典渗融于学生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参考文献】

1、《浅说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诵读千古美文、滋养一代新人》

3、《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白话千字文全文诵读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47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