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八句古诗鉴赏1000字

时间:2016-11-11 11:29:0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诗歌鉴赏——赏析炼字型 [1000字]

千锤百“炼”的智慧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及形成】

根据《考试大纲》表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歌”。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材料都是来自课外。 纵观近几年来,广东高考在古诗词鉴赏题中所选的材料都是古代诗歌中知名度较高、内涵较丰富的唐宋诗、词及元曲;所选的题材来看,内容大多是山水田园诗和即事咏怀诗;从命题的角度来来,可分为:从语言运用角度设问(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对语言风格的概括);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意境的体味);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对修辞方法的赏析;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对表现手法的赏析)等。

本节高考备考复习课主要是以古诗词鉴赏的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中的“赏析炼字型”考题分析作为切入点,结合本校学生现阶段复习备考状况以及答题失分较为严重的症结所在,系统地分析考点设置、题型特点,指导学生掌握此类题型的解答技巧,规范学生答题格式,加强学生在应试中正确解读诗歌后准确表述的能力。

【课时安排】约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顾,思维翻新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 萨 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与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明确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1分),使主题更加鲜明(1分)。

2.思考并讨论: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讲述了什么内容?从命题角度来看,考点设置是什么? 3.小结: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正所谓“诗眼”“词眼”,或能使诗词翻出新意;或能使诗词增添情趣,不仅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更有助于铸就诗词的意境等等。

二.重温考点,复习整合

1.“赏析炼字”题型的题型呈现方式

投影:提问方式:·某字在此诗中用得很好,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

2.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投影:

答题步骤和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以下题目。

南 浦 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5.即时反馈练习,学生在学案上面完成。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

有人认为整首词中最突出的是第二句中的“凉”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答:“凉”字,指出了自然节候的变化,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步骤一),明月与孤灯,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步骤二)。作者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同时也指出了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步骤三)。

6.强化巩固练习,学生在学案上面完成。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答:诗眼是“咽”和“冷”(2分,指出诗眼——步骤一)。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2分,就词语和句子本身分析——步骤二)。

“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2分,就全诗意境情感分析——步骤三)。

篇二:诗歌鉴赏小结 [1000字]

古代诗歌鉴赏篇

一、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因为标题一般能揭示诗的内容和情感(如《闺怨》,提示了诗的类别);注释、生平经历能揭示诗的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抓意象——析意境——悟情

3、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

巧记诗歌典

型意象

梅兰松竹菊荷雪

物物都寄志高洁

明月高洁云小人

梧桐芭蕉落日悲

鹧鸪杜鹃啼凄凄

落花流水传愁绪

鸿雁月亮捣衣归

东篱三径渔樵隐

南浦长亭柳依依

乌鸦燕子系兴亡

草木仍在人事移

红豆鸳鸯爱情长

5、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 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答题时分点答题,适当运用鉴赏术语,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如:这首诗的首联用什么方式抒发了什么感情?

二、古代诗歌鉴赏之四关注

“四关注”即关注诗题,关注作者.关注注解,关注考题。

1、关注诗的标题可以帮助你推敲诗歌的意旨。看人先看头,赏析诗歌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我们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从题中去挖掘有效的信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词,而且有不

少诗歌的考题的设置和题目有关,研读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得到提示性的暗示。

2、其次要关注作者。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不同的诗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感情主基调。如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的基调居多,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他的主旋律;而“豪放飘逸”则是李白不变的气度,愤世嫉俗是他人生的关照;“建功报国”是陆游的永恒的主题;“恬淡优美,含蓄生动”是王维的特质;“清丽俊逸”是李商隐的诗风;“苍凉雄健”是“三曹”的共性。如果我们把握了诗人的风格,熟悉诗人的人生感悟.解读他的诗歌就不是很难了。

3、再次要关注注解。有些诗歌在诗的下面提供了一些注解,或是对诗中的有关意象作解释,或是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对此我们要紧扣有关信息去解读,决不

能置之不理,或是熟视无睹,特别是介绍背景的注解,我们一定要把诗歌放到相应的背景中去揣度,要分析诗人在此背景下会是怎样的情感,在诗中可能会流露出怎样的思想。

4、最后还得关注考题,从具体考题的题干中挖掘信息帮助解读诗歌。其实在许多高考试题中题干本身就为学生鉴赏诗歌提供了许多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对此学生应注意挖掘把握,让它为我所用。

三、常见古典诗歌的分类

古诗按思想内容,主要分为这样几种:

1.送别赠别诗。①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②或表达对朋友的祝愿与祝福。

2.咏史怀古诗。其主题不外乎两大类。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刘禹锡的《石头城》。②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

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怀古伤今)。如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③

篇三:古诗鉴赏 [1500字]

古诗赏析

闻雁 韦应物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作者所表达的细想感情

诗人通过“归思”“闻雁”的描写,抒发了远宦思乡之情,也蕴涵着诗人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

赏析首联

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

赏析颔联 三、四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句以绵绵不断、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

《闻雁》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深浓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赏析首联

鸡群还凸显着自己的风度和节操。

赏析颔联

低下头,不仅仅担忧高贵的标志不再,还因为低头本身就代表了屈服和卑微,和孤高的形象气度相悖;“晒翅常疑白雪消”,这里的白雪不仅仅是指毛色,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圣洁的清白。由此,一个清高孤傲,而又不愿意对世俗妥协的丹顶鹤形象便脱颖而出。 赏析颈联

批评了邀宠献媚的性格。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

赏析尾联

表达思想 以鹤与鸡、鸬鹚、鹦鹉作对比,表现了鹤不事权贵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沉浮、官场黑暗的厌恶。 《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是: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池鹤》中写出了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池鹤》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临风

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鹤》中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迎燕

(宋 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赏析首联

首句一个“咫”字,指八寸,/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次句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 颈联赏析

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泥香带落花”描写了春天温馨、幸福的场面。

尾联赏析

尾句是对燕子勤劳地赞美,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

表达思想

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表达了诗人对像燕子一样自由自在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谊。)

概括诗中燕子的生活习性 写了燕子三月归巢、修巢、育雏的生活习性。

《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八句古诗鉴赏1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45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