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爱上经典5内容介绍一千字

时间:2016-11-11 10:44: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5上经典阅读

中心小学古诗教校本教研

教学内容 泊船瓜洲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 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 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1、 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其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7、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

五、 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选做题3:著名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

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朗读时,“死”字应读得急促,很快地带出“去”字,以显示诗人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元”、“空”二字要读得强劲有力,以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教学内容 饮湖上初晴后雨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感悟古诗。遵循学习规律,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后朗读。 教学难点 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激趣,引领导入

1、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

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

2、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其时,不仅是现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苏轼)

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读出节奏。)

2、读懂诗意。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

三 、理解诗人,感悟诗情之美

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诗人与西湖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

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

1、配乐朗诵,学生听后讨论。

2、南方的天总会下雨,下怎样的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的游兴,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他说:“山色空蒙雨亦奇”。带着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诵这首诗。

五、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

1、让我们在苏轼的诗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总结: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能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能尽展出来。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六、作业:(任选一题)

1、做一张苏轼的诗词手抄报。或有关西湖的诗词手抄报。

2、写一篇学习本课的感想。

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再读,要求:连贯。

4、赛读,(分小组进行)。

5、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7、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

(4)集体诵读。

三、总结。

板书:(古诗全文)

知识链接: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

人数年同笔砚”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李白并称。

《宿建德江》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习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3、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加深对诗人的了解,感悟诗人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意境美。

2、领会评价重点词语,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

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山水田园诗呢?

二、介绍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三、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四、赏析《宿建德江》。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二)赏析诗歌

1、初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准字音。如:渚zhǔ

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句。

(1)词语解释

(2)基本解读:先解释每句话地意思,再解释整体的诗意。

(3)思考讨论:

①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②“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篇二:最经典语文五

最经典语文五

五、整编教材,重塑经典

面对这种语文教学的现状,面对这种弊病百出的语文考试,我们怎能再坐视不理、袖手旁观呢?因此,我要在这里大声疾呼:整编教材,重塑经典,刻不容缓,时不我待!根据中国人口多、学校少、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期望改变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教育制度目前看来还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我们从整编教材入手来改变考试的内容,使我们的孩子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总是可行的吧?

一百年来,许多“资质平平”的文章堂而皇之地霸占着我们的语文课堂,而那些真正的经典著作却被挤到课外的某个角落里去。这种本末倒置的不正常状况持续了太长时间了!该到拨乱反正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再舍本逐末、功利熏心、拔苗助长、误人子弟了!我们不能再让那些平庸、低俗的课文占据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了!我们要让古今中外最经典、最优秀的作品进入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主要的、真正的精神食粮,我们要让读经诵典的琅琅书声重新回响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校园!

我们要推翻五四以来以白话文为主,以思想教育为重,以双基训练为轴的编写教材的思路,重新把经典著作引入教材,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优秀的文章引入教材,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学到最经典、最智慧、最华美的诗词文章。这些诗词文章,自然是以流传久远、历经时间检验的古代经典为主,但也并不排除近当代创作出来的、文质兼美的新经典。而且,以中华文化为主来选编语文教材,并不需要排斥国外的经典诗文。对于其它国家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价值巨大的经典诗文,我们同样可以一并“拿来”,兼收并蓄。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把几千年来的传统经典词章编入教材?经典国文真有那么大的价值吗?儿童学习经典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众多的专家学者早已予以肯定,作出了辞异义同的解答: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所以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把它叫做“经典”。背诵是不需要理解、不用分析,是在脑筋愉悦的状况下记住,所以对小孩身心有益。小孩子背诵四书五经有益身心发展,它不同于“强记”,“强记”是填鸭式的教育,且容易忘记,对小孩的身心无好处。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近代思想家胡适博士:我四岁时,就读父亲所作的诗,五、六岁上私塾还是读古文,大概在十一岁时,我已经能够自己看古文书了。我看《纲鉴易知录》,又看《御批通鉴辑览》,并点读《资治通鉴》。这便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步。

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学者任继愈:经典文化建设很有意义。我国是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将一切世界先进文化为我所用,也要吸收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只有文化才有持续性,没有暴发户的特征。过去很少有人能平心静气地彻底总结、研究、开发,现在应该从中小学做起,因为经典是经得起揣摩、消化的。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推广经典诵读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中华和世界的经典中要有所选择。到底应该选什么书来读?经典的内容是什么?是否要有其他民族的经典?要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习规律和教育的理论来考虑,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中华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炳照:诵读经典是一件大好事,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品质。中国素有诵经典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有十分骄人的成效,值得研究和借鉴。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学习经典是人类攀登更高文明的阶梯,是个人开发和增长智慧的捷径。少年习经,终身受益。

台湾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经典”,就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这些书有无穷

的“涵义”,要及早“灌注”在下一代的心灵中,好让它在人生成长历程中渐渐酝酿,发酵,成熟。“经典”字字珠玑,不要分难易,不要管长短,只要从头按照章节,一字一句读下去背起来便是。何其简单!小孩子对背诵很热衷,很喜欢,一点也不困难,如果不给他们背诵有用的经典,他们照样要去背电视广告、去背流行歌曲。

留德医学博士林助雄:儿童读经背经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启动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读诵经典的过程,恰好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加2至5倍。

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览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景,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

????

也许还会有人担心:以经典著作为主,以古典诗文为主来选编语文教材,那学生的白话文会不会倒退?这一点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学生平时都在听白话文、说白话文、应用白话文,有这样的一个语言环境,你还怕他会说不好白话文吗?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白话文的语言环境了,所以根本不用再在课堂上专门学习白话文了。

在语文教学的方法上,我们应批判地、辩证地看待“训练”的问题,改为以熟读背诵为主,辅以听说读写的指导与练习。如此一来,语文考试也将变得简单。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拼音、字词句等语文基本功,书写规范美观,说话清晰流利,经典文段背诵得准确熟练,即可成为语文优等生。在那样的教学与考试下,语文将重新寻回失落已久的灵气与快乐,优雅与轻松。孩子们将真心地爱上语文,并在语文学习中找到快乐与自信,他们还将在经典作品中那些智慧与道德的引导下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或许,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至于那些繁琐的基础题,那些无聊的阅读题,以及那些恐怖的作文题,让它们统统见鬼去吧!

也许还有人心怀疑虑:只是这样读经诵典就能学好语文吗?那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何从培养?何时培养?让我来告诉你: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无须刻意培养的。古今中外众多著名的诗人、作家、学者、思想家等,无不是靠大量读书、大量积累才功成名就的。而靠学院里的写作训练班著书立说、成名成家者则是寥寥可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好书读得多了,记得熟了,阅读与写作自然不在话下。科学研究表明,人在0至13岁左右这个阶段,是记忆力发展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得到有效的训练,那么记忆力可以得到数倍的增长。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显著的发展,三至六岁其进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十三岁则是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不会再有提高。“记忆力”只在十三岁前发展,这是心理学家共同认定的“人生秘密”。过了十三岁,人脑的发展就改为以理解力、判断力、逻辑推理能力等为主了。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儿童的特长,趁着幼儿园到中小学的这个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让他们熟读与背诵大量优秀的经典诗文,这不仅能使孩子的记忆力得到大幅提高,也为他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使他们受益终生!

篇三:经典5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读书体会,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通过读书交流会,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小作品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4、能以“爱”为主题,写写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入活动

师: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一个月来,我们共同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今天我们来交流一下,分享一下读书的快乐和收获。

二、漫谈《爱的教育》

1、畅谈作者生平:

师:我们知道,《争吵》《卡罗纳》都选自《爱的教育》一书。对这部书的作者——亚米契斯,你们有哪些了解?

生1: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时期的爱国志士,曾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了许多特写、报道、短篇小说,后汇集成《军营生活》出版。

生2:亚米契斯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

生3: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一经出版,即轰动意大利,仅出版的头两个月,该书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种文字的译体。《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2、简介主要内容:

师:的确如此,《爱的教育》是一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伟大著作。谁能用几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生1:《爱的教育》一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吻来写作的,全书共100多篇文章。它通过安利柯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

生2:《爱的教育》主要介绍安利柯的生活与学习。写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和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的劝诫启发的文章,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

生3:这本书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小说讲述了一个个平凡却感人的小故事,抒写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3、回放精彩故事:

师:《爱的教育》是一部爱的赞美诗,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那么,哪一个故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生1:最令我感动的故事是《有毅力的人无往不胜》。故事讲的是原本呆呆笨笨的斯塔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考试中取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绩,令所有人感到惊讶。从这个故事中,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都能像斯塔笛那样专心、用功,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生:我最喜欢《打扫烟囱的小孩》这篇文章。故事讲的是一个打扫烟囱的小男孩把挣到的钱弄丢了,女校的同学知道后,纷纷为他捐钱,送他鲜花的感人故事。女生们的同情心和爱心深深打动了我,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女孩把衣着破烂的小男孩围在中间,不断地往他手里塞钱,朝他身上插花的感人场面。

生2:《高尚的侠义行为》这个故事最令我感动。故事讲的是克洛西在被欺负得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抓起墨水瓶朝弗兰提扔去,正巧砸到了老师。当老师质问时,卡隆勇敢地站起来代替克洛西承担错误。我觉得卡隆很了不起!

生:我喜欢的是“每月故事”《佛罗伦斯的小抄写员》。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长达四个月默默忍受父亲一次次的误解和越来越严厉的责备,偷偷帮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的事。叙利奥小小年纪就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帮父母挣钱养家,他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呀!今后我一定以他为榜样,课余多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生3:我喜欢《帕都亚的小爱国者》(生朗读书中片段)多么有骨气的少年呀!他虽然衣衫褴褛,很需要那些别人施舍的钱,但他是那么高傲地说:“拿走你们的臭钱,我不接受侮辱我们国家的人的施舍!”

生4:每月故事《爸爸的小护士》令人感动。男孩西西洛代替母亲去照顾住院的爸爸,护士却把他带到一个陌生人的病床前。五天来,西西洛衣不解带地照顾着完全不认识自己的“爸爸”。当西西洛的父亲来带他回家时,他还是决定留下来照顾病人,他说:“我实在不忍心这样离开,……爸爸,请让我暂时留在这里吧!”多么善良的西西洛!我感动得都流泪了呢!

生5:最令我难忘的是《穷爸爸富爸爸》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诺比斯认为自己的父亲很有钱,就侮辱贝蒂的父亲是叫化子,结果诺比斯的父亲当场要求儿子道歉,并和卖炭人握手,还让他们俩成为朋友。当我读到“请他原谅你。照我的话说:?我请您谅我说的话,我用愚蠢、卑鄙的言词侮辱了你的父亲。能和你父亲握手,是我父亲最大的荣幸。?”这段话时,我觉得那位绅士很了不起,他能以自己言行,教育孩子要学会尊重他人。

……

师:我们被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动,因为他们爱祖国、爱老师、爱家人、爱同学,让我们在读书、生活中学习“爱”,做个懂得付出与回报的人吧!

4、评点书中人物:

师: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生1:铁匠的儿子普雷科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他常遭到酗酒的父亲的打骂,却从不抱怨。他的孝行和勤奋好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生2:我喜欢安利柯。他活泼可爱,待人友善,富有进取心。我认为我们应该像他那样真心待人,那么同学之间就不会有什么矛盾了。

生3:我觉得安利柯的父母很会教育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言传身教,对安利柯循循善诱,很平等地将孩子所犯的错误讲明白,并且提出了如何改进的建议及注意事项,而不像我们的父母,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我们一通。真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好好读读这本书。

生4:书中的卡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小涅利受到欺负时,他充当起涅利的保护人;当克洛西误砸到老师时,他毅然代克洛西承担错误。他真是一个勇敢、乐于助人、富有正义感的人!

生5:班长得洛西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他从不骄傲自满;他富有同情心,虽然是绅士的儿子,但他乐于助人,从不歧视他人。

生:我喜欢书中的老师。他们对待学生是那么宽容、亲切,就像一位位可亲的长辈。他们从不吝啬表扬,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称赞。拥有这样的老师,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5、分享读书收获:

师: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生1: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会尊重他人。否则,一句无心的话,甚至一个下意识的动作,都有可能伤了别人的自尊心。 生2: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爱的教育,懂得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以表达我们对他人的关心。

生3:读了这本书,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平时那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而我却不用心读书,真是不应该呀!今后,我一定像斯塔笛那样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爱。生4: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就像卡隆对待小涅利一样。

生5: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学校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呀!

……

三、总结激励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情真意切的话语,老师知道你们都是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我打心底里感动!希望你们用心读书,与好书交朋友,让阅读点亮我们的生命,进而体验生活的美好,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吧!


爱上经典5内容介绍一千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43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