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3000字关于佛教的读书报告

时间:2016-11-10 09:38:0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佛教征服中国》读书报告

《佛教征服中国》读书报告

此次读书报告乃老师布置的期末作业,之所以选《佛教征服中国》这一本书是因为在之前的课程当中有一门就是佛教史,对于佛教的了解相对的会比较多一些。另外,笔者本人来自沿海城市泉州,在泉州最盛行的宗教就是佛教,在佛教信仰环境里长大的我对佛教也比较有兴趣,于是便选读了这一本书,作为此次的期末作业。

佛教征服中国,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名笔者就不太喜欢“征服”这两字,因为,笔者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是佛教在征服或者主动影响中国,而是中国征服了佛教,将佛教主动的接收进来并“改装成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笔者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来阅读《佛教征服中国》一书的,以为《佛教征服中国》一书应该是讲佛教怎么传入中国,产生了哪些的影响诸如此类的,后来发现许理和教授的《佛教征服中国》一书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俗气”。虽然阅读完此书笔者依然不是很同意“征服”这词,但是也让笔者对佛教以及佛教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佛教征服中国》结构体系概述

"中国佛教传入早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时限概念,许理和教授《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一书中所指的“中古早期”迄止于汉魏两晋。

《佛教征服中国》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六章都是独立的部分,但六章之间又互为依托。从全书的结构来看,徐教授以庐山慧远的考察作为终点,特别是在第四章“襄阳、江陵和庐山的佛教中心及北方佛教的影响”中,许教授似乎给予慧远“特别”的笔墨,即许教授在论述此章节时,完全围绕着庐山的慧远而展开,虽然其中有对襄阳、江陵佛教中心的论述,但似乎都是为了论述庐山佛教中心的形成而论述的。在书中,徐教授更是在末尾附上《释慧远传》,并在文中对慧远的生平及其僧团活动给予特别的论述。可见慧远在许所考证的中国佛教早期传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但当我们再次总览全书时,会发现慧远所集结的一切特性又充分应证了全书的所有观点。例如第一章绪论对全书的研究作了铺垫,许教授重点解析了“士大夫”与“士大夫佛教”的概念,认为士大夫阶层的基本特征是始终接受或多少标准化了的传统文化教育,而“士大夫佛教”则代表了早期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社会行为,和代表政治行为的“王室佛教”是有所差别1的。在后文中,庐山慧远身份的定位以及其对士大夫阶层的吸引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第二章历史概观中,许教授将中国早期的佛教分为汉代佛教、三国时期、西晋三部分来阐述,分别论述了其政治与社会背景、思想领域的变革以及代表事件与人物。许教授认为三国时期北方曹操“唯才是举”的官员选拔原则以及吴越地区的汉化进程对于思想领域的变革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认为以洛阳为中心的魏国佛教为西晋时期佛教在北方的突然兴盛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兴盛直接影响了慧远领导的庐山佛教中心。因而在书中,许教授一次又一次地提出:大约公元300年,对中国佛教是个转折点:佛法渗入最上层士大夫中,实际上决定了中国

2佛教此后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为佛教征服中国铺平了胜利之路。似乎在这里,许教授就已经

看到了后来庐山佛教中心的雏形。可见许教授对中国早期“士大夫佛教”形态给予了极高肯定。由于对慧远的特别关注,许理和教授将分析论证的重点放在了两晋时期,他认为襄阳、江陵和庐山三大佛教中心均有着浓厚的北方学统,并且都有依赖佛像的信仰倾向,以及注重东南方士大夫佛教所缺乏的禅修,还有一些为了理解真正的佛法并使之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羁绊而作的大胆尝试,而这些北方学派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断对庐山慧远及其追随者施加深刻的影3响。在对慧远的考察中,许教授注意到当时兴起的净土信仰及弥陀信仰,对慧远结莲社事件 1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2

3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2页。

的真伪予以考证,并对公元402年僧伽地位的论证给予了详细的考察。由于慧远在公元402年僧伽地位的论证中的特殊作用与影响,在第五章中许理和教授以专题的方式特别论述了公元4世纪及5世纪的“信仰的辩护”,对其中的缘由、种类、当时所流行的各种反对僧权的观点以及记载文献均作了详细的考察。

二、对《佛教征服中国》的得失分析

许理和教授《佛教征服中国》一书内容充实,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多处内容前后呼应,互相应证,史料翔实。许理和教授一书的特点在于对“中国中古社会初期对佛教的形成起一定作

4用并促成其传播的各种文化和社会因素给予的关注”。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学者考察中国的

方式与角度。这个视角在很多方面会给人以启发。但也有几点的不足之处。

第一:忽略了佛教在思想上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在书中许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佛教在中国并不是一种思想模式或哲学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高度纪律化的行为方5式,认为佛教传入中国不仅意味着某种宗教观念的传播,而且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修行团体即僧伽的传入,并且佛寺在中国的存在所引起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知识分子和官方的态度、僧职人员的社会背景和地位,以及修行团体与中古中国社会逐步整合,这些十分重要的

6社会现象在早期中国佛教的形成过程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观点很特别,说明许注

意到了佛教在入世方面的各种表现,在中国与贵族所发生的碰撞,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佛教在思想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但可能也正如许自己所说的“士大夫佛教的形成以及

7佛教与中国中古主流思想的融合基本上属于中国佛教的研究领域”。

8因而在慧远问题上,许理和教授虽然认为慧远“开启了中国佛教的新时代”,但仅从庐

山慧远教团的规模、外界联系等方面来阐述,而没有涉及到慧远的思想。如果慧远作为一个时代的界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只有形式上的兴隆,没有思想方面的支撑,我想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这种考察是缺乏说服力的。虽然许教授以各种文化和社会因素为视角的研究方法非常值得学习,但过于纯粹的社会视角必然忽略了佛教在思想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要站在历史的背景下,考察思想的发展。许理和教授虽然在第五章第六章中,对僧权的维护和佛道冲突的早期历史进行了专题性的研究,其中有对思想的关注,如对儒家的文化优越感的考证,对当时国人功利主义的考证,但这只能说明在“信仰的维护”方面佛教思想的逐步演变,对更广泛层面上的佛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并没有展开。

第二:忽略了对僧团内部联系的考察。许理和教授在论述慧远及其僧团时,只考察了这个团体的外部关系,如与士大夫的联系,与王室的联系,却忽略了对僧团内部联系的方面。在我看来一个庞大的组织,必然有其存在的法则。从史料可以考查得出,慧远僧团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慧远作为一个领导者对僧团的内部进行过一系列的整顿。慧远内部僧团的整治对于佛教在中国的转型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总体而言,许理和教授的《佛教征服中国》一书对我有极大的启发,让我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看到了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让我学会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与分析问题,而许氏对史料考察的严谨态度,也着实让晚辈深感敬佩,这亦是一种治学态度。

参考资料:

1、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

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立天著:《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4

5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6-327页。

6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7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8 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3页。

篇二:佛教哲学概论读书报告

《佛教生死学》读书笔记

2013010722 热动32 覃森婧

生死是一个困扰人类的永恒命题。我们在小时候,总忍不住幻想人生中各种光怪陆离的死亡的可能。恐惧、焦躁、茫然、绝望,这些都是我们思考死亡时经常有的印象。佛教普度众生,在这个永恒命题上,佛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独到的见解。

佛教主要的思想之一就是“诸行无常”,无常、无我、空是佛法的基本要素,即一切有情众生乃至外界的世界,都是处在变异、运动、假合的状态,从生到死,构成生命存在的一个过程,谁也逃不脱;有成必有坏,任何物质世界也都只是存在的过程,没有什么可以恒久。而轮回,则是生命之流的表现:我们死后意识通过结生的力量而进入各个新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生命形式,就是六道,结生的力量则是来源于爱和欲的造作。

芸芸众生,各有各的生命。蜉蝣有的小生命生死就在几秒钟,有的生物可以存活数百年。在他们自己的生命意识里,无论是几秒钟,还是几百年,都是一生、一世,乃至三生、三世、无数生、无数世。而一部佛经中曾这样说:生命在呼吸之间。所以一生一世从宏观来看是很简单很容易就结束的。

但无论这一生有多久,该死的仍然会死去,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无常、无我、空,是由此而可以理解到的。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生命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和觉悟,失去现在的反思、发现、向往,就谈不上过去与未来。只要有这颗觉察、依止当下的心,我们的生命之流就会不断灭,永远更新。

所有的存在都体现在自他关系中,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同别人的不断交往中,我们希望从别人的眼神里看到肯定;希望从爱人的拥抱中体会到柔情。不仅是别人,身边的一切事物就像镜子一样反映出我们生命中每个点滴,又像印章一样,戳下一个个我们来到过这个世界的证明。如果一个人完全隔离着他人他物而存在,便也不能把他叫做真正地“活”过。生与死,并不是靠着完全孤立的自我感觉来证明的,而是由自己和身边的他人他物的互动而表现出来的。由此我想起那个著名的思维实验,即近代的“缸中的大脑”的游戏,这个实验的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拟环境?这个思维实验的矛盾核心就是如何分辨“真实”与“虚幻”。在阅读《佛教生死学》的过程中,我也从另一个方面解读了这个思维实验。这个实验之所以引发我们的怀疑,就是因为我们似乎不能找到证明自他关系的确切证据。脱离了自他关系,我们就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生”。

我知道佛教哲学博大精深,我原本选择佛教哲学这一门课也只希望能够获得一种理解人生、理解世界的新的方法,在老师禅意的陈述中获得片刻心灵的平静。而阅读《佛教生死学》则是从一个庄严的永恒命题的角度,从佛学的途径,得以一窥人生。

佛说各人作业,各人受报,父亲的善恶果报不会旁落到子女的身上:“善恶殃咎,各随其身”,每个人的生死,都是自己的事情,他人是无法代换的。人的命运不是佛菩萨在操控,不是神明上帝在掌控,更不是鬼怪魍魉作祟运筹。而是由自己现世所作之善恶之业,宋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很公平,很平等,没有特权的,没有任何人在操控。为善为恶自己可以自作运行。及至死亡之后,投胎转世于六道中。现世所为的善恶业力,即可决定来世的那一道了。为善即得三善道,为恶即堕三恶道。

积极的佛教生死观,能让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看宽很多东西。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并不是自我安慰的妄言,有时候它代表着一种自我的释放和坦然。我在很小的时候觉得,只要努力,一切在握。长大以后才发现,有很多事情是实在难以改变的。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想法和观点,只是从佛教中,我得到了谅解这个世界,也谅解自己的方法。那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业障因果。我们在生活中造着自己的“业”,也食着自己的“果”。生死轮回,生命的意义永不消亡,只要珍惜自己这一世的存在、珍惜这一世对这时间的体验、珍惜这一世与他人共处的时间,就能把握自己这一世的意义。学习佛教的哲学,并不是教导我们不怕死、不畏死,而是借佛陀的慧眼,平淡的、平和地看待死亡。死亡是现世缘已尽,并不是我们的终结。一草一木,一叶一花,这一世我们是拥有最高智慧最强科技的人、但若下一世我将成为宇宙中离散的尘埃,寂寞地漂浮在太空中折射着星光,这也并不是一种寂寞和可惜。尘埃自有尘埃的存在。

阅读佛教生死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它给了我一个理解世界、谅解世界的途径。尘世像一个熔炉,蒸腾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焦躁得滋滋作响。佛教从生死的观点,给了我们一股平缓安宁的清泉。不至于“看破”,但我们至少能告诉自己,如何面对时时会惶恐会焦躁的内心。佛说各人作业,各人受报,我们既要相信人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又要理解这世上不可磨灭的因果。坦然、平和,这就是阅读《佛教生死学》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

篇三:《佛教科学论》读书报告

《佛教科学论》读书报告

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的、半信半疑的、不信仰但也不反对、反对的。其中反对者的理由林林总总,但主因主要有两种:消极逃避、迷信。这些反对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的内容?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慨叹:“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所以,真正明智的科学家不可能排斥佛教,因为对科学与佛法都稍曾涉足的人都会明白,科学和佛法在追求世间的真理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科学和佛教是世界上的两盏明灯,他们照破了世间的愚暗,解除了人们的迷执,使人类的智慧得以无止境的发展,而达到无上的正觉,然而现代的科学只限于明了物质的相貌,凡有关于心的部分,仍得借助佛教的一盏慧灯,才足以破除迷暗。

首先,我们要认识佛教的伟大。正如谓,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两者追求的目标都是要揭示这个世界的本质真理,而各自使用的方法不同,所以两者所得到的成果也不同。佛法彻底明了地描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面目,明了一切时空维数中万事万物的本相,即在深广无边的智慧中真实见识一切事物皆是缘起而生,因缘具足则生,因缘消失则亡,有因必生果,有果必有其因,而缘起生的事物皆无有不变的自性,无自性而本来平等,无我性而原本清净。一个社会,仅仅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仍是远远不够的,就象一个人,只是腰缠万贯而缺少思想道德的修养仍会被世人认为病态一样。现代社会在注重发展物质的同时也应注重精神的升华。

信佛不是迷信。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们也是被迷住了等等,产生了诸多不客观公正而颇似幼稚的看法,现在也是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持这种相当轻率的态度。在我看来,真正有智慧的人当中没有发现有人说佛教是迷信的,也许他们自己并不信仰佛教,但在他们的心目当中,佛教是很高深博大,只不过现在暂时还没有时间去进行深入研究或者自己还没有缘份加入到佛教信仰者的行列之中。

其次,我们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对于真正希望探寻真理的人们,若是不想被错误的见解左右和支配,或者为了澄清对佛法的误解和怀疑,就要先知道佛教的来历,要知道佛是怎样出生的,佛教又是怎么创立的。否则,就容易

产生既没有任何道理也不符合历史真实的邪思倒见。世间上普通的人往往仅以自己的经验和见闻来判断一切事物,但这往往是不可靠的,我们的感觉和经验常常在欺骗自己。大家都知道,哲学是对人生、宇宙世界总的看法,涉及到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社会等各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佛教就应该是一种哲学。所以,我们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

其实,科学家们得到的结论决不可能是完全的正确,只能说是针对于目前所能观察到的事物范围内的某些现象,他们作了某一个层次上的比较适合的解释,超出了这个层次和范围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也只能说是假设臆测。实际上,在我们这个人类社会上,科学家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是非常地多,比如说人类内心的痛苦和世间上的各种灾难,科学家也没有办法解除。比如在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上,由于不同众生的种种业力而显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现象,科学对于这方面的事例就是很难于解释的。而对于佛教中所说的人类精神或是心灵的奥妙,即使是对当今最著名的那些科学家来说,也是如堕云雾,难于明白其真相。

科学发展是人类心逐外缘,梦想在外境中找寻最大安乐的必然结果。在广阔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各种形形色色的现象无穷无尽,科学未知的事物数也数不清。人要是没有了解安乐的本质、寻到安乐真正的源泉,那物质对人们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助益。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科学的物质文明之余,也就更加憧憬科学能够带给人类更加美好幸福安乐的生活。但是,这种与反观自心顺应因果缘起规律背道而驰的做法,必然会使人们的美好希望最后以幻灭而告终。科学只能帮助我们多明了一些开悟,如佛陀对人所说的,但不能引导我们到悟的境地。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最后,我想谈谈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关于佛教与科学方面的道理有很多,但是要知道,其中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即是饶益一切的众生。对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怀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这样的一颗心不管对什么样的人都是应该具足的。如果人与人之间、众生与众生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以大慈大悲而且心心相连,那么现在社会上的许多灾难和国际上的战争也就会风平浪静。自古以来历史上的各种动乱和战争就是因为人们没有征服自己的心。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人们以嗔恨心为因,导致在短暂的

时间内就使数千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因此我们人类的彼此关心爱护是非常重要。

当今大多数国家本来希望缔造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世界,但是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不相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造下了种种的恶业,比如制造核武器等,由此给整个人类都造成了很大的危险。我们要排除现在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就必须要依释迦牟尼佛的教言,以大慈大悲、五戒十善等这些佛法善巧智慧和慈悲精神来使人类积极向善,使未来的世界更加光明。

如果我们以佛法的教义来要求自己,则我们的身心将会更加健全和理智,对人类将会充满慈悲和同情,对社会也会更加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我们的家庭也就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我们的社会也就是一个和平进步和健康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的研究发明创造在佛法精神的指引下,也会同人类的幸福命运联系在一起而显得更为理性,政治和经济的利益在慈悲和良知的保证下如理合法地进行,我们人类也会从彼此仇恨和罪恶战争中解救出来。

佛教的道理浩瀚而无垠、精深而博大,可以使我们年轻一代正确的认清自己,磨练自己。我自己对佛学认识也只是沧海一粟,只是明白个中道理,所以只能是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了。我喜欢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一种非常值得去深入思考的文化,我们应该将佛学中的教诲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修养和素质。我们自己要把往日的坏习惯、坏行为改过自新,以佛的教导为依归,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朋友、爱父母、爱子女,努力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自我完善伟大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完善就是佛了。

不同的境界有着不同的人生,大彻大悟,小彻小悟,不彻不悟。若依此自己的真境界、大境界,于境界中坐看它“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雨即不怕,晴即不喜,胸怀坦荡,任天而动。岂不是禅宗所说的“眼界今无染,心室安可迷”的超脱心态的境界人生。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需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的做人与处世的境界人生。


3000字关于佛教的读书报告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29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