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2000字论文:西游记的佛学思想

时间:2016-11-09 09:27:1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西游记》佛教思想论略

佛国梵天的架构与解构

——《西游记》佛教思想论略

内容摘要:西游故事演化过程中,即表现为佛教思想的淡化和世俗化特色的增强。百回本《西游记》架构了一个庞大的佛教世界:从大的结构框架来看,作品没有脱离取经故事的佛教性质;作品描写了完整的佛教世界,塑造了一系列佛教人物,表现了佛教的心性学说、救度观念、因果报应观念和地狱观念,宣扬了佛教教义。同时,百回本《西游记》又解构了自己所架构的佛教世界:作品并没有将西牛贺洲及天竺国描写成为真正的佛国净土;作品对不少佛教人物都有所批评和讽刺;作者对某些教义持批判态度;作品某些内容违背甚至是反佛教的。作品的佛教内容,只是作者构建故事、表达思想的手段。

关键词:《西游记》 佛教 思想

打开《西游记》,处处可见佛国梵天的灵光在闪耀,那一行五众向着西天极乐世界奔走的身影时时告诉我们,光明灿烂的前途就在他们所要到达的那个清净庄严的净土。然而,读完《西游记》,却不能不让我们大失所望,西天佛国耀眼的光芒黯然失色。特别是当理性的思维透过表面轰轰烈烈的取经故事,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这部旷古名著的时候,我们便不难发现,宠罩在全书表面的佛光却原来只是冰山在阳光照射下美丽的光环,而远远不是冰山本身。换句话说,《西游记》的作者架构了他的佛教世界,同时又解构了这个世界。试论如下,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当今我们看到的百回本《西游记》,实际上是汇聚了无数说话艺人和下层文人智慧的结晶。因此,要了解《西游记》的佛教思想,首先有必要了解《西游记》故事演变过程及佛教思想在这个过程中的演化与变迁。从总体来看,随着西游故事的流变,其佛教内容有一个逐步淡化的过程。

《西游记》取材于历史上玄奘取经的故事,但也融合了诸如朱士行、法显、不空等人的取经事迹。这些取经者前往印度取经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弄清佛教教义,并借以宣扬佛教。法显取经是因为其“慨律藏残缺”,故“至天竺寻求戒律”[1];玄奘取经是因为中土佛教诸派对教义的解释众说纷纭,查考佛经也是“隐显有异”[2],令人莫知所从。不空取经亦是奉其师金刚智遗命,“令往五天并师子国”[3]取经。可见,历史上的取经完全是以弘扬佛教为目的。

成书于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仍然充满了浓郁的宗教气息。学者们早已指出,《取经诗话》的主要思想,便是“对西行求法行动的赞美,对佛和佛法的崇拜,对西天极乐世界的宣扬,对正果西天的向往等”[4]。在《取经诗话》中,西天佛国被描写得崇高而且神秘。优钵罗国“满国瑞气,尽是优钵罗树菩提花”[5];天竺国“香烟袅袅,花果重重,百物皆新,世间罕有”。取经途中玄奘师徒到“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水晶宫”赴斋,临走时“天王赐得隐形帽一事,金镮锡杖一条,钵盂一只”,并且告诉玄奘法师,“有难之处,遥指天宫大叫?天王?一声,

当有救用”。此后这三件宝贝,果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品对《心经》亦是推崇备至,赞美《心经》“上达天宫,下管地府,阴阳莫测”,“此经才开,毫光闪烁,鬼哭神号,风波自息。日月不光”。这些描写,都在神圣中透出神秘来。但是,《取经诗话》虽然有着宣扬佛教的狂热情感,却对佛教并未真正了解,甚至有不少非佛教因素。作品写师徒们来到香山寺,“见门下左右金刚,精神猛烈,气象生狞,古貌楞层,威风凛冽。法师一见,遍体汗流,寒毛卓竖”。这种描写,并不符合真正的僧人进入寺院之后的外部体貌表现和内部心理体验。作品写法师听说王母池有蟠桃,便对猴行者说道:“愿今日蟠桃结实,可偷三五个吃。”见到蟠桃树后,法师又一次怂恿猴行者说:“何不去偷一颗?”甚至当猴行者表示此前偷桃曾被捉被打,如今不敢再偷时,法师竟然说:“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如此几次三番撺掇猴行者去偷桃,完全违背了佛教戒律,和玄奘这位得道高僧的身份极不相符。这充分说明,《取经诗话》的作者虽然受到佛教的影响,但也夹杂了世俗的文化心态。

元代的平话本《西游记》已经亡佚,但从现存残文可以看出,全书描写佛教取经故事的大框架并没有改变。《朴通事谚解》所载平话本《西游记》残文就说:“昔释加牟尼佛,在西天灵山雷音寺,撰成经律论三藏金经,须送东土,解度群迷。”[7]这里所表达的“经律论”三藏真经的观念,还是符合佛教实际的,和后来百回本调侃式的所谓“《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大不相同。

不过,比起《取经诗话》来说,平话本中佛教内容已经大大削弱。《朴通事谚解》中还有一段文字说:“?我两个部前买文书去来。??买甚么文书去???买《赵太祖飞龙记》、《唐三藏西游记》去。??买时买四书、六经也好。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理。要怎么那一等平话???《西游记》热闹,闷时节好看。?”可见,在元代人的心目中,平话《西游记》以“热闹”而著称,西游故事娱人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

相比较平话本来说,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的佛教思想还是相当突出的。首先,观音菩萨在剧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剧作一开始,即由观音出场,叙述取经的缘起和唐僧的前生后世。取经途中,也全靠观音才渡过了一次次劫难。其次,作品一些情节直接宣扬佛教观念。最突出的就是《贫婆心印》一出。剧中的贫婆虽然以“卖胡饼为业”,但其“自童时亲受摩诃迦叶所教,传得真如正觉之性,能回三毒为三净界,回六贼为六神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作大智”,并在辩论中难倒了孙行者。最后还是唐僧来到,才得以辩论获胜。在这样相互论辩的过程中,凸显了佛教思想。再如《鬼母皈依》一出,写收伏鬼子母的过程,也充满了对佛法无边的赞美。其三,描写了西天佛国的理想境界。剧作中的西天世界“有狮座鸾舆,凤车象辇。金燦烂五色霞鲜,薝蔔幽花落满前,拥幢幡云雾相连。有啣花的斑鹿,立树的玄鹤,献果的白猿”;“伽叶与阿难,文殊共普贤,释天帝释梵王天,都在这西竺国亲会面”。这些描写,都突出了佛国的神圣庄严,吸引人们憧憬西天佛国的美好境界。

但是,杂剧《西游记》也表现出浓厚的世俗化、娱乐化倾向,甚至某些地方还表现出对佛教的调侃与戏弄。作品第五出就通过虞世南之口明确说明,西天取经的重要目的便是“保国祚安康,万民乐业”;作品最后一出连如来佛祖也说道:“大藏金经已得圆,唐僧敕赐与僧传。至今东土皆更寺,愿祝吾皇万万年。”这里,人间皇帝被推到崇高的地位,说明了现实政治对西游故事的深远影响。作品第五出描写送别唐僧的盛大场面,却在其中写众生分别向唐僧询求“法语”。唐僧给“开

洞的”妇人的法语竟然是:“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阴阳配合,不分霄壤。豆有豆畦,麦有麦垅,豆麦齐栽,号曰杂种。”这里所谓的“法语”,明显带有淫亵的调侃口吻。第二十一出当贫婆问到孙悟空“你有心也无”时,孙悟空回答:“我原有心来,屁眼宽阿掉了也。”第二十二出唐僧所取的经文中,竟然还有一部“《馒头粉汤经》”。诸如此类调侃的语言,既体现了杂剧插科打诨的世俗娱乐心理,同时也消解了佛教的神圣。

从对佛教取经历史事实的虔诚记载,到对佛教狂热又略带世俗的衷心宣扬,再到对神圣佛教貌似赞誉的调侃和消解,西游故事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演变。这些对于百回本《西游记》的佛教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受前代流传故事的影响,百回本《西游记》架构了一个庞大的佛教世界。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大的结构框架来看,百回本《西游记》仍然没有脱离取经故事的佛教性质。如前所述,不论取经故事如何发展演变,但取经从来都是佛教徒的取经,取的也都是佛教经典。在《西游记》中,求取佛经仍然是主人公们为之奋斗的主要目标,西天世界仍然是唐僧师徒向往的圣地。如来在谈到取经的时候,也称取经是“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这些都决定了取经的庄严性和神圣性,都使全书不能不笼罩着佛的光环。也惟有如此,唐僧师徒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才能具备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孙悟空的降妖除魔斗争才能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和兴趣。

当然,不少学者都认为,吴承恩实际上是把取经当成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来描写的,西天取经实际上象征着造福于人类的事业。笔者当然十分赞同此种观点。但是,任何比喻和象征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保持其内在的一致性,否则其比喻和象征就必然表现为不伦不类。西天取经既然被喻为人生的事业,那么,作为比喻本体的西天取经,当然也必须至少维持那怕表面上的正义性和神圣性。所以,从主体倾向上来说,作者不可能对佛教持一种完全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而只能予以某种程度上的肯定,否则取经事业就将失去其崇高的意义。

其次,作品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佛教世界,塑造了一系列佛教人物,宣扬了净土思想和佛法无边的思想。

《西游记》所建构的这个完整的佛教世界,以如来佛祖所在西天极乐世界大雷音寺为核心,囊括了观音菩萨所在的南海普陀落伽山、普贤菩萨所在的峨眉山、文殊菩萨所在的五台山、乌巢禅师所在的浮屠山、灵吉菩萨所在的小须弥山等等。作者把这些佛国灵山,都描写得祥瑞神圣。作品第八回即用一首诗描写西天圣境:“瑞霭漫天竺,虹光拥世尊。西方称第一,无相法王门。常见玄猿献果,麋鹿衔花;青鸾舞,彩凤鸣;灵龟捧寿,仙鹤噙芝。安享净土祗园,受用龙宫法界。日日花开,时时果熟。习静归真,参禅果正。不灭不生,不增不减。烟霞缥缈随来往,寒暑无侵不记年。”作品第九十八回,唐僧师徒来到西天圣境,看见的是“琪花、瑶草、古柏、苍松;所过地方,家家向善,户户斋僧。每逢山下人修行,又见林间客诵经”,真正是佛天圣境。其它如落伽山、小须弥山等佛界神域也都是祥云瑞雾,令人神往。这些思想,都和佛教的净土思想有一定的联系。

与庞大神圣的圣境相适应,这里的佛教人物群也是庞大的。如来佛祖降伏孙悟空后回到西天,仅迎接佛祖的人物就有“三千诸佛、五百阿罗、八大金刚、无边菩萨”。最后唐僧来到西天,先是“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迎接,续又有接引佛撑船相渡。师徒们登上灵山,“又见青松林下列优婆,翠柏丛中排善士”。雷音寺山门、二门、三门,也都有四大金刚和神僧把守。如来听说唐僧来到,“即召聚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两行排列”。寺内珍楼之下有专门“设供的诸神”,传经的宝阁之上有燃灯古佛,古佛手下又有白雄尊者。此外,还有“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等等。真可谓阵容强大,等级森严。就如来佛祖和太上老君这两位宗教尊神来看,作品对太上老君的讽刺和嘲弄随处可见,甚至将三清圣像丢进了“五谷轮回之所”;对如来佛,作品虽然也时有讽刺和调侃,但总体来说把如来塑造得庄严神圣,灵光普照。特别是观音菩萨,是西天取经的组织者,也是作品着力塑造的佛教神,被作者尽可能地加以美化。

作者不仅构建了庞大的佛教人物群,而且借助这些人物,宣扬佛法无边的思想。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普天神将乃至太上老君都对其无可奈何,如来佛却于谈笑之间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真假美猴王曾先后前往地府、天宫等处请求辨别真假,但都未能如愿,最后还是如来佛辨认出假猴王的来历出处,并施展法力捉住了假猴王。金■(左山右兜)山青牛精作乱,天宫遍查“满天世界,更无一点踪迹”,而如来佛却能“普阅周天之事”,“遍识周天之物”,只用“将慧眼遥观,早已知之”,指示孙悟空前往兜率宫“寻他的踪迹”。至于观音菩萨,佛法虽然不如佛祖,但取经路上不少困难,都是观音出面才得以解决。

其三,作品既然写的是佛教的取经故事,不可避免的就要涉及许多佛教教义。这除了前面所说的净土思想和佛法无边的思想外,还有以下佛教思想观念:

1、心性学说。心性学说本来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周易·说卦》中,就有“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8]的说法。《论语》中亦说:“性相近,习相远。”[9]孟子与荀子关于性善、性恶的论辩,更是尽人皆知。相对来说,在印度早期佛教中,心性问题并不是突出内容,只是佛性探讨的副产品。早期佛教讲究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心性问题和“无我”思想有一定的矛盾。但是,既然要探讨解脱之道,就不能离开宇宙万法的实有假有、心性的净染等内容来展开,心性问题便被提了出来。后来,大乘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和道教的心性论产生了融合,心性问题便被提高到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

在《西游记》中,佛教的心性学说得到了充分演绎。这首先通过孙悟空形象表现出来。据统计,《西游记》中仅仅题有“心猿”字眼的回目就有十六处之多,如“五行山下定心猿”、“心猿归正”、“心猿遭火败”、“心猿识得丹头”等等。佛教认为,人心瞬息万变,纵横千里,难以把握,就像猿猴一样攀缘不定,浮躁不安,不能专注于一境,故称心猿。《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住心品》分析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即为“猿猴心”[10]。《维摩经?香积佛品》亦言:“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11]唐代《维摩诘经讲经文》中有“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12]的诗句。玄奘在写给唐高宗的表文中说:“今愿托虑禅门,澄心定水,制情猨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13]可见,《西游记》称孙悟空为心猿,是源自佛教观念。作品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写孙悟空剿灭六个拦路抢劫的强盗,亦源自于佛教的“六贼”观念。佛教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这六识作用于外部世界,便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这

些情感便被称为六贼。这里说“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就是指人心一旦归于正途,那么戕害人们心灵的六贼便会无影无踪。再如第五十八回写真假美猴王来到西天之后,如来就对众徒弟说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这里的“二心”,就是佛教所谓的真心与妄心。在佛教看来,所谓真心,即众生乃至宇宙万物中所具有的真实本性的真心,真心即佛心,真性即佛性。真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是人的本性的表现之一,因而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是,真心常常被世间客尘所蒙蔽,这种被蒙蔽了的心就是妄心。妄心和真心是对立的统一。显然,《西游记》中假猴王最后被真猴王打死,便是“去妄存真,灭妄存真”的过程。

《西游记》中的佛教心性观念,还体现在对《心经》的重视上。《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密)多心经》,在中国典籍中常被简称为《心经》、《多心经》、《密(蜜)多心经》、《般若心经》等[14],是佛教中最精要和最基础的一部经典。《心经》全文虽然仅有二百五十八字,却是六百部的《般若经》和五千字的《金刚经》的浓缩,内涵相当丰富。《心经》有多种译本,其中以玄奘法师的译本最为优秀,也流传最广。

在《西游记》中,《心经》出现次数达十五次之多。作品第十九回标目就是“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写乌巢禅师将《心经》授予唐僧,并声称“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作者亦盛赞此经“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并且准确地录下了《心经》全文,可见对此经的推崇。在取经过程中,也不断地提到《心经》。第二十回写唐僧“悟彻了《多心经》,打开了门户”,写下了“法本从心生”一篇偈文,揭示“现心亦无心”的佛学真谛。第三十二回写唐僧担心平顶山有虎狼阻挡,悟空当即对师父说:“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第四十三回悟空又提醒唐僧说:“你把那《多心经》又忘了也?”第八十回写唐僧坐在黑松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八十五回悟空又次提醒唐僧说:“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第九十三回唐僧亦声称:“《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由此不难看出《心经》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有关佛教心性学的内容亦时见于作品相关描写中。孙悟空的师父须菩提祖师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实际上就是心山心洞,暗寓悟禅修仙并不在远处,只在内心。第十三回唐僧所谓的“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亦是说明魔由心生的道理。第八十五回悟空念了四句颂子劝导唐僧:“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显然是告诫人们修仙悟禅要直指内心,正是佛教禅宗的修禅理念。

2、救度观念。救度观念是大乘佛教重要的观念。小乘佛教以追求个人自我解脱为主,被称为自度;而大乘佛教认为佛法慈悲,普渡众生,修佛之人除断除个人的烦恼之外,还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佛教重要典籍《大智度论》就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慈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悯而已,不能令脱。大悲者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16]

《西游记》中贯穿了佛教的救度观念。历代流传的取经故事对唐僧西天取经目的的解释大不一样。《取经诗话》中玄奘法师就对猴行者说:“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可见取经是为了光大佛教。《朴通事谚解》所载平话本《西游记》的相关残文说:“昔释迦牟尼佛,在西天灵山雷音寺,撰成

篇二:西游记读书心得2000字

成功法则

-------读《西游记》有感 装控1041常健

《西游记》我想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每次读它,面前呈现的都是色彩斑斓,惊心动魄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把书中每个人物都描写的活灵活现,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他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成功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直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如何成功”这条主线来写的, 非常清晰明了。西游记的作者是没有善恶观念的, 他给小说中的人物都有发善心的一面, 也有做恶事的一面, 所以给人的感觉很矛盾, 你不知道他究竟是何立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 问题不是出在作者身上, 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在作怪。我们从小看电视, 就学会了: 人物一出场, 还没开始表演, 我们就已经认定了他是好人, 他是坏人, 否则我们无法看下去。带着这种思维枷锁, 当然就看不清本来的面目。传统的行为准则一直停留在道德层面, 总是以善恶来衡量评判, 可善恶究竟是什么? 以何种标准来界定? 你说的清吗? 西游记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作者没有这么狭隘,都是一样的。拿现代社会来说, 谁一生下来就是好人或是坏人? 不存在的事, 再如当今的商场、股场, 大家都在里面各施手段, 博取利润, 谁是好

人谁又是坏人? 大家都是一样的。西游记是一本描写如何成功的书, 探求的是成功的法则, 没有好人坏人, 只有胜利者与失败者, 把个说教式、灌输式的“劝善”打的粉碎!所以, 你读西游记, 不要管他讽刺什么, 揭露什么, 这些对我们都毫无意义, 只有成功的经验才具有借鉴价值。成功是什么? 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话说, 就是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可现在偏偏要用上: 成功是一种信念, 成功是一种境界, 成功是一种超越,这类高尚的语言, 这只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没那么多废话, 成功的准确定义: 达到目的。西游记告诉我们, 成功的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能力。成功, 是要有能力的,是需要手段的。当然, 老君、如来、观音的手段太高, 不是我们一般人模仿得了的。不过,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我们还是可以学的。你是精英, 就孙悟空, 你是卖苦力的就学猪八戒, 既不是精英, 又不肯卖苦力, 你可以学沙和尚紧跟着有望成功的团队。俞敏洪一个普通的北大教师,但是后来他却能带领像王强、徐小平这样一群海归创建了新东方,像俞敏洪这样人物数不胜数,他们的成功总之一句话, 有什么长处, 使什么长处。这确实是种能力。

第二是合作。成功需要合作。唐僧靠徒弟保护,徒弟靠唐僧解脱彼此扶持, 两不相谢。合作得以成功。如来靠取经团队, 传经得以成功, 取经团队得如来封授得以成功。成功是互利的,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一种“龟兔双赢理论”。龟兔赛了多次,互有输赢。后来,龟兔合作,兔子把乌龟驮在背上跑到河边,然后乌龟又把兔子驮在背上游

过河去。这就是“双赢”,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于合作的典范吗?

第三是坚持。成功, 是由若干个因素构成的, 其中, 最为重要的一点, 就是坚持。要做成任何一件事, 至少有个必要时间, 取经的必要时间是两三年,那么, 无论如何在两三年之内是难于完成的。在成功的过程中, 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 两三年时间就够了, 那么, 有阻力呢? 有强大的阻力呢? 需要多长时间? 这就是不确定的了。唐僧本打算三年完成的, 结果却用了14 年, 这14 年他一直坚持着, 其中的任意一个时候, 他只要一放弃, 就彻底的失败了。西游记中的如来佛也是一样, 他欲传经东土,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他还在坚持, 只到唐僧这一次, 传经才成功, 假如这一次又失败了咋办?那就再来一次!没有什么高深的秘诀, 就是一个“持”字, 很简单, 真做起来, 靠的不是知识多少, 不是能力大小, 靠的是无尽的毅力! 无论你看多少成功的妙招, 都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没有那么多成功的规定, 没有那么多成功的定律, 就是一个“持”字, 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你一放弃, 等于你又要重新再来。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过去失败的经历, 是不是因为主动放弃导致的? 再想一下曾经成功了的经历, 是不是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困难与阻力? 这些困难与阻力在你成功后再来看, 真的就是如梦幻泡影。究竟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功? 谁都不能给你打保票, 因为这永远都是一个不确定的未知数, 你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 终有成功一日。

唐僧师徒的成功案例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团结奋进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西游记精神。这也正是成功的关键,当你懂得了成功法则并去实践它时,你会发现成功的大门原来是虚掩的……

篇三:从佛学角度看《西游记》

从佛教的角度谈谈对《西游记》的理解

《西游记》中表现了大量的佛教内容,其中主要的有佛教历史、人物、义理、宗派等等。这些宗教内容主要通过作品的回目、诗歌、偈语、情节、细节、人物对话或直接引用佛经原文表现出来。本文主要从其中四个方面来谈《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

一、《西游记》取材上的佛教色彩

《西游记》选取的是取经故事。该故事本身就是在肯定佛教的前提下展开的,因而先天带有宗教的色彩。西游取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项重大内容, 叫做唐僧西游取经, 胡佛东来传法。《西游记》中的唐僧的文化原型,就是现实中的唐代高僧三藏法师玄奘。西天取经的路不是平坦的,而是艰难险阻,这条路是唐僧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

二、《西游记》主人公取名的佛理禅宗

唐僧三藏法师的“ 三藏”源自于佛经的经、律、论三藏,这不仅表明了唐僧与佛教的因缘关系,也强调了玄奘法师对于佛事的虔诚,一心向佛。他的三个弟子,实际上集中体现了众生的“贪、嗔、痴”三种恶习。猪八戒代表贪欲重的人,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吃、贪睡……所以给他取名八戒,意思是只有守戒才能熄灭贪欲,只有守戒才能获得智慧,所以又叫悟能。孙悟空代表那些有本事,有能力但脾气大的人。取名悟空,就是告诉这些人要知道一切无常,万法皆空的道理。而沙悟净是指那些生性憨厚的‘老实人’,因为不明白佛法,造下了杀生吃肉的罪业(他曾在流沙河吃人为生),取名悟净是要他

修净行,要想出离三界必须慈悲不杀。而身为师父的唐僧,代表人的本性,自性四大皆空,不被财色名利所吸引,在生死存亡之际视死如归,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他在悟空破杀戒不听教诲的时候念紧箍咒,意味着用戒律来约束他,令他改邪归正。

三、《西游记》主题上的佛法思想

主题就是取经, 去西天取佛经, 而佛教的经典在《西游记》中只有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简称《心经》。照《西游记》的说法, 这部经典“ 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门会也”(第十九回乌巢禅师语)。唐僧一行西游的目的,就是要“修真” 、“ 作佛” , 这一切都包含在《心经》之中,所以《西游记》取的就是《心经》, 修的也是《心经》。佛教的修心就是将多心修成一心, 一心修成智慧心,智慧心再变成无心;无心便无挂无碍,就是《心经》所说的: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二)“佛法无边”的思想

孙悟空他一筋斗十万八千里,却翻不出如来的手掌心。如果佛想把大乘经典交给唐僧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或者由孙悟空去取不就省事了吗?所以,这部《西游记》是告诉我们修行的艰难。在每一个学佛团体里,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在求佛道。佛教的团体就是个大熔炉,兼收并蓄。佛法是至刚的,无坚不摧;佛法是至柔的,无往不利。只要大家禀持修行的正念,就可共图大业。所以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师徒四人终于拜见了佛祖。然而在去藏经阁取经书时又遇到

了障碍,这实际上是说只要未成佛,就会有无明,也是说只有舍,才有得。

(三)“因果报应”的思想

这是《西游记》中佛教思想的消极方面,主要是宿命论、因果报应的思想。比如九九八十一难,一难也不能少,少了还得补。而且常常有一位神佛在大难结束的时候,来讲一通“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的道理,或者说“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这就把孙悟空的斗争同宿命论调合起来。宣传应该报应的地方也不少,最明显的是刘全进的故事和凤仙郡天旱的故事。

四、《西游记》情节的佛教影响

(一) 神魔斗法的情节借鉴到了《西游记》的情节结构中。书中神魔斗法的情节比比皆是。先是大闹天宫时诸神与孙悟空斗,后是取经路上孙悟空同妖魔鬼怪斗。这些斗法的场景被写得有声有色,神气活现,变幻无穷。其中二郎神同孙悟空的斗法场面是众多精彩斗法场面之一。这种以变制变的斗法场面在敦煌变文中就有类似描写。《敦煌变文集》卷四《降魔变文》中,写着舍利佛与六师斗法的场面,六师先后六变,一一被舍利佛变化之物所制服。

(二)地府场景的雷同描写

《西游记》中两次写到游地府的情节。一次是孙悟空到地府去勾销生死簿,一次是唐太宗游地府。第一次对地府本身情况的描写比较简单,除列了十殿阎君的姓名外,再没有写什么。第二次则不同,对地府的具体情况写得很详细。不仅写了崔判官和十殿阎君如何迎送唐太宗,更

主要的是写了地府的鬼门关、轮转藏、背阴山、十八层地狱、金银桥、奈何桥、枉死城等名目。而《敦煌变文集》中的好多篇也都写到了游地狱的情况,尤以《目连救母》的三篇变文最具代表性。其中《大目乾连冥间六救母变文》对阿鼻地狱的场景详细描写与《西游记》中唐太宗游地府时所见之惨状相差无几。正如陈寅恪先生《〈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一文所说“: 观近年发现之敦煌卷子中,如维摩诘经文殊问疾品演义诸书,益知宋代说经,与近世弹词章回体小说等,多出于一源,而佛教经典之体裁与后来小说文学,盖有直接关系。”《西游记》这部小说是东方文化印度和中国的宗教思想系统,是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集成。孙悟空保护了唐僧取经,路上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然后成功了。每种磨难,代表了社会人生的一种现象。 而孙悟空命名则更显禅机,孙地地道道的佛教人物——须菩提祖师。“须菩提”的汉意是觉悟,他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十大弟子中的“ 解空第一”,又叫“空生”。但他在《西游记》中的角色, 代表的是心性中的菩提觉性,也就是人们的觉悟心,所以佛教修行首先要发“无上菩提心”。孙悟空从花果山水帘洞的心猿心, 拜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 也就是发起“菩提心”,便是佛教祖祖相传的心心相印。“灵台”是心,“ 方寸”是心,“斜月三星洞”更是心, 心山心洞里的菩提心也就是孙悟空自己一念觉悟之后的状态。所以老师名为“解空”, 他的弟子也应该是“悟空第一”的孙悟空。


2000字论文:西游记的佛学思想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21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