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2000字思乡诗歌鉴赏

时间:2016-11-08 14:15:2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思乡及送别诗歌鉴赏

诗词分类鉴赏——思乡诗

游子思乡情怀产生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思乡诗词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也甚为深远,究其游子思乡情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血缘亲情意识和地缘乡土观念造成的离乡不易、亲情难舍;空间的转移带来的文化失落;现实生活的不顺和挫折造成的情感回归三个方面。

(一)游子思乡情怀的产生首先源于离家不易、亲情难舍的桑梓之情、乡土观念以及落叶归根的思想。

中国古代由于交通闭塞,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再逢难期,使那些外出求学、赶考、赴任、行游、出征的游子不免产生强烈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的思归和怀乡的悲伤情绪。另外,中国的宗法制度使一直安于乡土的中国人产生了重血缘、重乡土的社会心理,从而使那些离乡的游子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根在故土的深刻的乡土观念。这种渗透于中国民众骨子里的深厚的血缘亲情意识和地缘乡土观念,极其深刻地影响并左右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对亲人、故土的怀念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作者的心头,也不无广泛地上体现在历代的诗词作品中。如《诗经·小雅·采薇》中表现男女之思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表达思妇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益缓”;隋朝的薛道衡《人日思归》中“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汉乐府民歌·悲愤》中“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柳永的《安公子》中有“万水千山迷远近,思乡关何处?”;《八声甘州》中“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及其在《归朝欢》中所抒发的“一望相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等等都体现了诗人、词人对故土、亲人、朋友的眷恋和怀念。

(二)游资的羁旅行役造成的空间的转换,文化的异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本土文化的失落感。

对于那些外出行游的诗人来说,当把自己从一个极其熟悉的环境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作者那种亲切、热烈的乡土感就会因一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与这种陌生的一样的文化产生矛盾。从而导致游子在心理上产生对新环境的排斥和抵触,进而产生无依无靠、漂浮不定的浮萍之感。也就是诗人的情感一时不能找到很好的寄托,而导致某种情感和精神上的失落。

反应这类的诗词有唐朝王建的《十五日夜望月中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司空图的《漫书五首》“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五花休。”;《少年游》中“夕阳闲淡秋光老”等等,这些均源于诗人、词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乡的情怀。在此,那些异乡风物,在游子看来却是“良辰好景虚设”。 (三) 思乡情怀的产生还源于诗词人现实生活的不顺和挫折,人生理想的破灭和追求的失落。

在现实的生活中,诗人、词人为了维护正常的家庭生活,自愿或不自愿地去出使、宦游、从军、考试、经商等,其中他们并不能坦然地在精神和心理上接受和认同这种羁旅行役。当他们宦游不顺、科考落第、或是建功立业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或是官场遭到排挤、打击时,就会对自己已有的人生追求、价值意义产生不同程度的质疑和否定,转而寻求对故乡的怀念,遂产生回归家园的

念头,希望以此得到精神上的抚慰。这时故乡就成了游子们的避风港。,是摆脱不如意现实,寻求精神回归的理想的归宿。

能体现这种情感的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甫的《绝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柳永的《迷神引》中“旧赏轻抛,到此成宦游。觉客程劳,年光晚”;其《满江红》“宦游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等等,可以说不胜枚举。

思乡诗词的情感分类

中国古代丰富的思乡诗词道出了游子们对对故乡、亲人的执着、热烈而殷切的思念,由此它也成为中国文化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把这些诗词如果按情感的不同,大体可以分成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怀乡、 贬谪思乡等,但这其中不免还有感情的交叉。 (一) 羁旅愁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国古代的行游、赴任、经商等诸如此类的诗人、词人在艰辛的旅途中往往遭受漂泊的苦闷,为此,他们经常借助于诗词来寄托这种天涯旅思的惆怅。

例如,这类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将诗人出门在外时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通过水乡秋夜之景抒发了作者孤清寂寥的乡愁乡思。又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及张可久的《清江引·秋怀》“西风住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李白的“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张九龄的《西江夜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都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游子浓郁的乡思、乡情、乡愁。(二) 边关思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对于那些从军、行役、边关征战的人来说,常年在外的征战生活使这种乡思之情油然而生,而这些诗人多又是有着非同寻常的军旅生涯,这类诗人比较典型的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等,反映这种情调的诗词有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边关诗人立功未果,归家不能的苦闷形象地刻画了出来。李益的《从军征》“碛里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细品言而不尽的乡思已尽在其中,又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刘长卿的《代边将有怀》“疲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这种感而不伤、忧而不戚的思乡之情便也含在其中。 (三) 思亲念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人们因长期漂泊于外,客居他乡,不免由异乡风物生发恋乡思亲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高度概括有极其自然地表达了年轻诗人旅居在外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怀念【1】孟郊的《旧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作者将魂魄和信笺一并寄思念中的亲人,情深意切。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第 1 页 共 9 页

处话凄凉。”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王维的《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写漂泊在外的人对家中妻子的怀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寄托了作者对洛阳亲人的一片深情。

(四) 贬谪思乡。古代正直之人从政,很多都因种种原因而被贬官甚或出京,至偏远之地为官。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落泊与背井离乡的愁思相交叠,便生出无限的感慨与哀叹。杜牧的《初冬夜饮》云:“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公元842年,杜牧遭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而外放黄州,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于是,诗的首句诗人便以西汉淮阳汲黯自比,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遭遇。“客袖”句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第三句忽又插入写景独具匠心,诗人独斟独饮,并未能释忧解愁,于是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如堆簇之洁白梨花。似纯写景,实则生情,寓情于景。诗人本已孤凄不堪,茫茫夜雪则更加深了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一反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

古代思乡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在中国古代的思乡诗词中,有许多比较常见的意象,它们大多有着比较固定的内涵。这些意象的运用无疑赋予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感。经常出现的意象有鸿雁、月、杜鹃、浮萍等等。下面就几个典型的意象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一) 鸿雁

鸿雁是游子思乡怀亲情感和羁旅伤感的一个常见意象。鸿雁的南迁北飞往往牵动游子的感情。如隋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王建的《江南杂诗二首》“潇湘回雁多,月夜思故乡。”;欧阳修的《戏答元缜》“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杜甫的《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李商隐的《离思》“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等。(二) 杜鹃

杜鹃又名谢豹、子规、杜宇、布谷,因其叫声犹“不如归去”,因而在古诗词中它长充当一个劝人回乡的人格化角色。如柳永的《安公子》中“刚断肠,若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在离情正苦,归期无定的游子听来,杜宇声声,似乎也在劝他归去,愈觉不能忍受乡思之苦。【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啼叫,又引起了诗人对萧瑟悲凉之景的别离伤感之情。贺铸的《忆秦娥》“梨花雪不胜魂断,杜鹃啼血。”中杜鹃啼血令人倍加乡思,伤心欲绝。又如秦观的《踏莎行》“可堪故关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都以杜鹃的哀鸣寄托游子哀怨凄婉的思乡之情。(三) 月

古之诗人多以“故乡明月”或是“中秋圆月”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他们往往对月思亲,望月多引离愁别绪。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南唐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等都是借月寄托乡思、乡愁、乡情的典范。 (四) 浮萍

浮萍最重要的的特点就是漂浮不定,这也正似羁旅行役的游子。所以多为诗人、词人所引用。如柳永的《归朝欢》中就有“浪萍风梗诚何益”的句子,还有他在《夜半月》中也写道“浪萍难驻”的描写。以此表达漂泊不定的无根感和回归家园的意愿。

当然,古代思乡诗词中的比较常见的意象还有很多,但这些无疑都从不同的角度寄托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乡愁、乡情。

古代思乡诗第二讲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乡思类诗词的鉴赏上,要抓住这类诗词的特有景象。

(1)首先要抓住篇中的“月”。因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诗人们移情于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的感情,并以之象征人世间的聚散。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中那皎洁的月亮将清辉洒满庭院,一片白茫茫的,很自然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园、故人之思自然蕴含其中。后两句转为写“秋思”,这个“秋思”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故园、故人、情人都可以包含其中。十五的月亮照在庭院,也照在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正“举头望明月”,在这团圆之夜,我的家人,是否也和我一样,都在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结尾一句很有讲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夜我的“秋思”最为深长,但在表现形式上却采用了“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句式。这种既非自问,也非问人,更非反问,充满伤感的话语,把读者带进了月明人远,思悠怨长的境界中去,显得意韵深邃,回味无穷。尤其是一个“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贴,掷地有声,不同凡响。

又如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罗邺的“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顾况的“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卢纶的“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是用“月”抒发乡思的名句。 练习: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中的残月对表现乡思之情起到何种作用?请作简要的分析。”

分析:诗中的残月和该联中其他五个景物的描写共同构成一幅画面,极富羁旅行役的色彩,并联系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即可作出正确的回答:“诗中的残月既衬托出诗人羁旅天涯的孤苦伶仃的形象,又和?鸡声?等景物的描写共同熔铸出浓烈的乡思之情。”

(2)其次要抓住篇中的“雁”。秋去春来的候鸟鸿雁,和月亮一样,也是触动诗人们乡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乡思类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

第 2 页 共 9 页

杜牧《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诗人写早雁惊飞,四散逃难,将咏早雁和咏逃避战乱,背井离乡的人民切合在了一起。再写早雁南飞经过首都长安上空的情景,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情景妙合无垠。又写了诗人对鸿雁的深情叮瞩,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以说整个乡思之情都笼罩在“雁”中。 而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刘禹锡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白居易的“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李益的“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等等,都是以“雁”达乡思的典范之作。 练习:陈均《九江闻雁》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问:“?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是否合情?为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 分析:可把这一句改造为一个复句:正因为有了“一声新雁”,所以人们才觉得“九江秋”来了。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闻雁而思乡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然后就能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因果关系,看似很不合情,却是顺理成章,因为大雁南飞代表了秋天的到来,而这新雁一声最能触动人的乡思。”

(3)其三要抓住篇中的“柳”,这一点在“赠别诗词鉴赏”里已经论及,不再赘述。 (二)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古人有诗云:“梦境原虚幻,情真幻亦真。” 记梦必须写景,这样,抒发乡思之情就有了依托;梦境往往是奇特的, 而情奇就不会使人觉得怪。乡思的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在梦中却很容易实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武元衡《春兴》

戎昱《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寒江近户慢流声,竹影当窗月乱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等,都是用记梦来抒发乡思之情的佳作,可以做个比较鉴赏,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练习:顾况《听角思归》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 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做简要的分析。”

分析:解答前应先考虑诗中哪些地方是记梦,哪些地方是写梦醒之后的景象,再和诗题中“思归”情结联系起来分析,就不难做出这样的回答:“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不可能,起看残月,顾影徘徊,复听晓角,更是悲从中来。”

(三)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也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

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火连年不断之时,人民是多么盼望得到家中亲人的信息,因此,诗人认为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金”,这一千古名句不但抒发了杜甫对亲人的殷切思念之情,而且把国恨家愁抒发得淋漓尽致,把忧国忧之民之情表达得十分充分。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柔情万种,“一行书信千行泪”,说不完,写不尽,其间充满了深厚丰富的感情和难以完全表达的矛盾,又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意味,到带信人要出发了,仍然担心漏掉了什么,觉得还有没写完的,又开封想再添上些,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以《唐诗别裁》认为这首诗“亦复人人胸臆语,与?马上相逢无纸笔?一首同妙。”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更是推崇备至,以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而白居易的“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在写法上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雁传尺素”来表达,也别有一番滋味。为了加深认识, 练习:岑参《逢入京使》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中的第三句写春风吹梦,第四句写梦逐春风,那和煦的春风仿佛正在为天涯漂泊者带来故乡春天的信息,圆了牵肠挂肚的乡思梦,飘飘荡荡,越大山,跨大河,回到了故乡。梦中的春风是那么的多情,又那么善解人意,似乎成了诗人回乡的引路者。这样,无形的梦境就变成了有形的现实,抽象的乡思就被形象化了,这里用的是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

司空图《华下》“故园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问:“诗人出塞路上逢入京使者,想给亲人捎封信,但却苦于没有纸和笔,只好请他带个平安口信。诗人真的连纸笔都没有吗?这样表达妙在哪里?请从语言和风格上作简要的分析。”

分析:诗人说没有纸笔只是个漂亮的借口,而诗人出塞的目的自然是投笔从戎,豪情满怀,想立功边疆,封妻荫子,对故乡和亲人虽有思念之情,但并不太强烈,因此不知从何说起,倒不如不写更好些。然后即可作出以下正确的回答:“诗人并非没有纸笔,这样写显得更为含蓄。从语言上看,

第 3 页 共 9 页

诗人用的是“人人胸臆语”,朴素自然,不假雕饰,极平凡而极亲切感人;从风格上看,表现出诗人豪迈的胸襟。”

(四) 把乡思之情放在节日这一特殊日子里写,可以表达得更为强烈,这也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

王维有千古传诵且富有哲理的名句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自然也是身在异乡的天涯羁旅最想家的时候,王维的一个“倍”字道出了为什么诗人们喜欢把写乡思诗词的背景放在节日的奥妙。 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在新桃即将换旧符的除夕夜,诗人羁旅天涯,独自一人呆在旅馆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连唯一的一盏油灯也变得冷嗖嗖的,遥想家乡亲人们在灯火通明的大厅上欢聚一堂,自己又怎能睡得着呢?孤独寂寞的清凉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诗人采用“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的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人,而说家人思己,把深挚的乡思之情表达得更为婉曲含蓄,其手法与杜甫的名篇《月夜》如出一辙。最后诗人还引发出明朝“霜鬓”还将增添几缕的无尽感慨,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倘若这首绝句不是放在除夕夜来表现,其效果则要大打折扣。

还有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自听。把酒看花看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白居易《邯郸至除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刘长卿的《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等,都是这类诗词中的顶尖佳什,理应熟悉。

练习:崔涂《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问:“尾联在诗中的作用上什么?诗人把乡思之情放在除夕夜来写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分析:尾联往往有篇末点题的作用,再抓住“每逢佳节倍思亲”,自能得出正确答案:“尾联起点题、点眼的作用。表达了岭夜除夕,诗人正在飘泊之中;明日新年,家家喜庆团圆,而自己又那堪如此飘泊,这就把因飘泊而引发出乡思之苦更推进了一层。”

(五)懂得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是深入领悟乡思诗词的一大关键。 什么叫做“以超极表至极”呢?说简单一点,就是诗人把所要表达的感情推到了极点之后,并不就此打住,而是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超过了极点。哲学家认为,真理向前迈进了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而写诗抒情超过极限,可能有悖常规,但因其有特殊的道理,却形成“反常合道”的妙趣。

刘皂《旅次书朔方》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上故乡。” 谈谈纯乡思诗词在运用此法的特点。

诗人十年旅居并州,乡思之情强烈到了极点,然而,回乡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却“无端更渡桑干水”,离家乡越来越远,其思乡之情则超出了极限,无奈之中只好把并州姑且当作自己的家乡。诗人想回乡却南辕北辙,则情何以堪。至此,乡思之情得到超强的表现,既微妙而又真实,所以成为不朽的名篇。 而李白的《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则显得深藏不露,人的故乡只有一个,即使有第二故乡之说,两三个也已经是极限了,而诗中处处是故乡之说则远远超出了极限,实属荒诞;但因为在醉乡之中,此说又颇为合理。而一旦酒醒后,其思乡之愁则肯定更为强烈,其所谓“举杯销愁愁更愁”者也。 练习: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问:“这首绝句在构思上采用什么方法?并说说此法的妙处。”

分析:极远的天涯尚可望到,而故乡却望不到,可见故乡比天涯更遥远;诗人恨极故乡被碧山所阻隔,而碧山又被暮云所遮,可见望乡之难超过了极点。能这样理解即可,至于懂不懂得“以超极表至极”,倒在其次,做过这道题后也就会了。其答案曰“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运用此法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乡思之情变得最为强烈,达到超越极限的地步。”

乡思诗词鉴赏还有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必须掌握,如用写声来表达,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第 4 页 共 9 页

诗词分类鉴赏——送别诗

柳永在《雨霖铃》中的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实至今天,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

一、送别诗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如:《赠汪伦》、《别董大》、《别舍弟宗一》、《送元二使安西》、《送魏万之京》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可分为送别、留别(留赠送行者)两类。

二、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送别诗常用意象植物:柳、浮萍、孤蓬 动物:杜鹃、鸿雁 送别场所:南浦、长亭、灞陵 送别环境:酒、流水、夕阳、月、春草、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时间意象:秋 、黄昏、月夜、清晨; 其他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酒等。

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等。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秋、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秋、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冷清的季节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除了上述意象外,送别诗还常用:酒、春草、寒蝉、兰舟、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

三、送别诗的常见情感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等。

送别诗中也有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的作品。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一洗送别的伤感之情、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有诗人因参加“永

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正是这

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四、思想内容

(1)依依不舍的留念、离愁别恨

如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的诗歌: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和赞颂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重在对友人的劝勉)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胸怀和坚强性格。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还以上面那首诗为例。诗人在第二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三联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心灵鸡汤。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前途艰险的担忧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5、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别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6、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第 5 页 共 9 页

篇二:诗歌鉴赏分类例说与实战(思乡诗)

诗歌鉴赏分类例说与实战(思乡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联诗,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沉执着而又殷切之情。就是在今天,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歌曲,仍可车载斗量。在唐宋诗词中,直可汗牛充栋,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什,千古传唱不衰,至今依然能激发读者强烈的怀念故乡的纯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经典之说,用在乡思类诗词的鉴赏上,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不同的是要抓住这类诗词的特有景象。首先要抓住篇中的“月”。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们移情于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的感情,并以之象征人世间的聚散。先以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中那皎洁的月亮将清辉洒满庭院,一片白茫茫的,很自然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园、故人之思自然蕴含其中。后两句转为写“秋思”,这个“秋思”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故园、故人、情人都可以包含其中。十五的月亮照在庭院,也照在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正“举头望明月”,在这团圆之夜,我的家人,是否也和我一样,都在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结尾一句很有讲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夜我的“秋思”最为深长,但在表现形式上却采用了“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句式。这种既非自问,也非问人,更非反问,充满伤感的话语,把读者带进了月明人远,思悠怨长的境界中去,显得意韵深邃,回味无穷。尤其是一个“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贴,掷地有声,不同凡响。又如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罗邺的“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顾况的“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卢纶的“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是用“月”抒发乡思的名句。我们可以用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来出这样一道题来加以巩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中的残月对表现乡思之情起到何种作用?请作简要的分析。”回答前应做这样的考虑:诗中的残月和该联中其他五个景物的描写共同构成一幅画面,极富羁旅行役的色彩,并联系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即可作出正确的回答:“诗中的残月既衬托出诗人羁旅天涯的孤苦伶仃的形象,又和?鸡声?等景物的描写共同熔铸出浓烈的乡思之情。”其次要抓住篇中的“雁”。秋去春来的候鸟鸿雁,和月亮一样,也是触动诗人们乡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乡思类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我们先以杜牧的《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来做个典型分析:诗人写早雁惊飞,四散逃难,将咏早雁和咏逃避战乱,背井离乡的人民切合在了一起。再写早雁南飞经过首都长安上空的情景,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情景妙合无垠。又写了诗人对鸿雁的深情叮瞩,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以说整个乡思之情都笼罩在“雁”中。而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刘禹锡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白居易的“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李益的“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等等,都是以“雁”达乡思的典范之作。我们可用陈均的《九江闻雁》(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出道题:“?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是否合情?为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回答前可作这样的思索:可把这一句改造为一个复句:正因为有了“一声新雁”,所以人们才觉得“九江秋”来了。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闻雁而思乡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然后就能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因果关系,看似很不合情,却是顺理成章,因为大雁南飞代表了秋天的到来,而这新雁一声最能触动人的乡思。”其三要抓住篇中的“柳”,这一点在《赠别诗词鉴赏要诀》里已经论及,不再赘述。

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古人有诗云:“梦境原虚幻,情真幻亦真。”记梦必须写景,这样,抒发乡思之情就有了依托;梦境往往是奇特的,

而情奇就不会使人觉得怪。乡思的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在梦中却很容易实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先以武元衡的《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

逐春风到洛城。)为例做个简要的分析:诗中的第三句写春风吹梦,第四句写梦逐春风,那和煦的春风仿佛正在为天涯漂泊者带来故乡春天的信息,圆了牵肠挂肚的乡思梦,飘飘荡荡,越大山,跨大河,回到了故乡。梦中的春风是那么的多情,又那么善解人意,似乎成了诗人回乡的引路者。这样,无形的梦境就变成了有形的现实,抽象的乡思就被形象化了,这里用的是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还有司空图的《华下》(故园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戎昱的《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寒江近户慢流声,竹影当窗月乱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等,都是用记梦来抒发乡思之情的佳作,可以做个比较鉴赏,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下面再以解题分析来结束本段:“阅读顾况《听角思归》(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做简要的分析。”解答前应先考虑诗中哪些地方是记梦,哪些地方是写梦醒之后的景象,再和诗题中“思归”情结联系起来分析,就不难做出这样的回答:“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不可能,起看残月,顾影徘徊,复听晓角,更是悲从中来。”

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也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火连年不断之时,人民是多么盼望得到家中亲人的信息,因此,诗人认为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金”,这一千古名句不但抒发了杜甫对亲人的殷切思念之情,而且把国恨家愁抒发得淋漓尽致,把忧国忧之民之情表达得十分充分。还是举个很有趣的例子来作深入一点的分析: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柔情万种,“一行书信千行泪”,说不完,写不尽,其间充满了深厚丰富的感情和难以完全表达的矛盾,又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意味,到带信人要出发了,仍然担心漏掉了什么,觉得还有没写完的,又开封想再添上些,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以《唐诗别裁》认为这首诗“亦复人人胸臆语,与?马上相逢无纸笔?一首同妙。”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更是推崇备至,以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而白居易的“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在写法上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雁传尺素”来表达,也别有一番滋味。为了加深认识,我们可以用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出道题进行练习,以期得到巩固,题曰“诗人出塞路上逢入京使者,想给亲人捎封信,但却苦于没有纸和笔,只好请他带个平安口信。诗人真的连纸笔都没有吗?这样表达妙在哪里?请从语言和风格上作简要的分析。”答前应作这样的思考:诗人说没有纸笔只是个漂亮的借口,而诗人出塞的目的自然是投笔从戎,豪情满怀,想立功边疆,封妻荫子,对故乡和亲人虽有思念之情,但并不太强烈,因此不知从何说起,倒不如不写更好些。然后即可作出以下正确的回答:“诗人并非没有纸笔,这样写显得更为含蓄。从语言上看,诗人用的是?人人胸臆语?,朴素自然,不假雕饰,极平凡而极亲切感人;从风格上看,表现出诗人豪迈的胸襟。”

把乡思之情放在节日这一特殊日子里写,可以表达得更为强烈,这也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王维有千古传诵且富有哲理的名句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自然也是身在异乡的天涯羁旅最想家的时候,王维的一个“倍”字道出了为什么诗人们喜欢把写乡思诗词的背景放在节日的奥妙。这个道理无庸赘述,还是举个实例来加以阐述为好。先看看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在新桃即将换旧符的除夕夜,诗人羁旅天涯,独自一人呆在旅馆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连唯一的一盏油灯也变得冷嗖嗖的,遥想家乡亲人们在灯火通明的大厅上欢聚一堂,自己又怎能睡得着呢?孤独寂寞的清凉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诗人采用“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的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人,而说家人思己,把深挚的乡思之情表达得更为婉曲含蓄,其手法与杜甫的名篇《月夜》如出一辙。最后诗人还引发出明朝“霜鬓”还将增添几缕的无尽感慨,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倘若这首绝句不是放在除夕夜来表现,其效果则要大打折扣。还有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自听。把酒看花看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白居易《邯郸至除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刘长卿的《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等,都是这类诗词中的顶尖佳什,理应熟悉。我们可用崔涂的《除夜有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出道练习题以巩固之,题曰:“尾联在诗中的作用上什么?诗人把乡思之情放在除夕夜来写收

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前须明确:尾联往往有篇末点题的作用,再抓住“每逢佳节倍思亲”,自能得出正确答案:“尾联起点题、点眼的作用。表达了岭夜除夕,诗人正在飘泊之中;明日新年,家家喜庆团圆,而自己又那堪如此飘泊,这就把因飘泊而引发出乡思之苦更推进了一层。”

懂得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是深入领悟乡思诗词的一大关键。那么,什么叫做“以超极表至极”呢?说简单一点,就是诗人把所要表达的感情推到了极点之后,并不就此打住,而是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超过了极点。哲学家认为,真理向前迈进了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而写诗抒情超过极限,可能有悖常规,但因其有特殊的道理,却形成“反常合道”的妙趣。即以刘皂的《旅次书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上故乡。)为例,谈谈纯乡思诗词在运用此法的特点。诗人十年旅居并州,乡思之情强烈到了极点,然而,回乡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却“无端更渡桑干水”,离家乡越来越远,其思乡之情则超出了极限,无奈之中只好把并州姑且当作自己的家乡。诗人想回乡却南辕北辙,则情何以堪。至此,乡思之情得到超强的表现,既微妙而又真实,所以成为不朽的名篇。而李白的《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则显得深藏不露,人的故乡只有一个,即使有第二故乡之说,两三个也已经是极限了,而诗中处处是故乡之说则远远超出了极限,实属荒诞;但因为在醉乡之中,此说又颇为合理。而一旦酒醒后,其思乡之愁则肯定更为强烈,其所谓“举杯销愁愁更愁”者也。我们可以用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来出下面一道题:“这首绝句在构思上采用什么方法?并说说此法的妙处。”解题前应做如下思考:极远的天涯尚可望到,而故乡却望不到,可见故乡比天涯更遥远;诗人恨极故乡被碧山所阻隔,而碧山又被暮云所遮,可见望乡之难超过了极点。能这样理解即可,至于懂不懂得“以超极表至极”,倒在其次,做过这道题后也就会了。其答案曰“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运用此法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乡思之情变得最为强烈,达到超越极限的地步。”

乡思诗词鉴赏还有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必须掌握,如用写声来表达,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模拟训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襟。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①“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②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中评价这首诗时说:“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1)结合全诗,评价第一句中“寒灯”二字的艺术效果。

(2)“故乡今夜思千里”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乡 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这首诗属于哪一种?请简要说明。

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1)简析“凉”“苍苍”三字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

(2)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方才有“无限秋风思”,本诗第三、四句却予以倒置。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1)颈联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请指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7、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评析第二联中“随”“入”两字的艺术效果。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收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亿舍弟 (唐)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这首诗的题目是“月夜”,诗人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这样一幅秋天边塞图景,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明明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为什么诗人却偏说“月是故乡明”?这样

9、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 半 乐 (宋)柳 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

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扰!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1)词的下片由景入情,写去国离乡的感慨,用“到此因念”四个字展开,你认为这一片精炼传神的字有那些?为什么?

(2)柳永词善于铺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寄仲高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1)这首词体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两句。

参考答案

1、(1)诗人通过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抒发了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2)二、三两联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诗人借江南早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景,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

2、①“湿”、“寒”二字,这两个字写出了当时夜已深而人未寐情景,既写出了妻子思念自己的时间之久,又写出了妻子思念自己的感情之深。

②同意。诗人远在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怀妻,而将相思之情幻化为生动具体的生活图景,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子的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诗中之情景,为月夜独有,因此,清人浦起龙的评价是正确的。

3、(1)“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表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寒灯只影难于入眠的情景。

(2)特点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写法”。诗人写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诗中写的是亲人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

4、(1)诗人描写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及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

5、(1)“凉”字表达仲夏暑热中经日跋涉后,向晚突然来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的快感。“苍苍”表现了那江中汀洲,隔岸的青山中与云平的树木,色调深沉怡目,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的景象,给人以舒畅之感。

(2)由于感情的激动往往比理性的思索更迅速,人受外物感染,往往不自知其所以然,这样写是诗人当时思想感情独特的真实的发生过程。把“隔水青山似故乡”这一动人发现于末句点出,更近情理,更耐人寻味,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含咏。

6、(1)分别是“静”“昏”。“静”字写出了黄昏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的景象;“昏”字写出了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的景象。这两种景象平添了诗人一段失意的痛苦,和乡思的烦恼。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颈联写景接颔联的抒情,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尾联诗人又从写景转为抒情,诗人希望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情致凄婉,绵长不断,把诗人怀乡之情升发到最高点。

7、(1)“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挺立,纷至沓来,舟行江上,应接不暇之感;也表现出诗人风神爽朗,心驰神往之态。“入”字平中见奇,力透纸背,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壮浪形骸的气势;又展现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

(2)这两句诗明明是写诗人思念故乡,但又不直说,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

篇三: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

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思念亲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征人思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三、古人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 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 例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例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

四、方法明确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五、鉴赏练习: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2000字思乡诗歌鉴赏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19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