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1500字谈谈丢勒一生的影响

时间:2016-11-08 12:35:3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丢勒

丢勒,A.

Albrecht Durer (147l~1528)

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画家、版画家。1471年5月21日生于纽伦堡,1528年4月6日卒于同地。

生平 丢勒的祖籍为匈牙利,父亲以精于金银细工来德国纽伦堡定居,当时此地已是工商业中心。丢勒幼年从父习艺,除金银细工外兼学绘画,后拜木刻画家M.沃尔格穆特为师,1490~1494年出师游学德国南部及瑞士各地。1495年游意大利威尼斯,学习了威尼斯画派的先进艺术,个人风格趋于成熟。1498年作《启示录》插图15幅,木到版画,构图严密,线条有力,情调激烈,开始著名于画坛。1505~1507作第2次意大利旅行,以居留威尼斯为主,和G.贝利尼等大师结识,友谊甚笃,充分学习和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技艺与理论,在德国画家中最为博学多才。回国后除绘画外,还积极进行人文主义学术活动,在数学、透视、军事建筑、绘画理论方面皆有研究著述。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后,丢勒表示支持。1520~1521年他又游学尼德兰各地,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艺术体验。丢勒一生创作甚为丰富,版画油画皆达当时最高水平,对德国及西欧各国16世纪美术有很大影响。恩格斯曾把丢勒和意大利的L.达·芬奇并提,称之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

创作 丢勒的版画刀法严谨,线条精细完密,历来被认为是西方版画艺术的典范。他的版画主要有木刻、铜刻两种,前者为阳文,后者则为阴文。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及流传,版画作品在群众中尤受欢迎。丢勒的木刻组画除上述《启示录》插图外,尚有《大版本基督受难》(约1500~1511)、《小版本基督受难》(1509~1511)及《圣母生平》(1501~1511)数种。这些木刻组画皆采用群众熟悉的宗教题材,既在艺术上别开生面,自成一格,又能雅惜共赏,传播极广。《启示录》插图以近乎狂想的形象和极其奔放的线条抒发了时代的心声。

丢勒的铜刻版画从16世纪初开始取得重大突破。丢勒铜刻版画的最大杰作可举《骑士、死神与魔鬼》(1513)、《圣哲罗姆》(1514)和《忧郁》(1514)3幅。它们不仅是艺术家最为成熟时的技艺超群之作,也具有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与时代感情。

丢勒的油画作品也以精于写实和气魄宏伟见称。祭坛画《礼拜三位一体》(又名《万圣图》,1511),长144厘米,宽131厘米,尺寸虽不甚大,却以众多人物和辽阔场面引人注目。画幅底部为山水风景,中段表示教皇和众信徒,上段中央则为十字架上的基督及上帝、圣灵(三位一体),两旁为圣母和诸圣徒。构图庄重,有意大利风格,人物在丢勒原有的写实之上也精于运用油彩,全画鲜丽绚灿,吸收了威尼斯画派的成果。丢勒最著名的油画杰作则是晚年画的《四使徒》(1526),以双屏形式表现约翰、彼得、保罗、马可4位圣徒,原拟置于一大祭台画之两边,但大画从未动笔,现存者就是这4位异常雄伟的人物画像。在这儿艺术家达到了终身追求的目标,使德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与意大利艺术的典型塑造结合起来,同时,艺术家也以纯朴正直并具有普通群众气质的使徒形象,批斥伪善丑恶的假先知──各种反动势力的代表。在丢勒的绘画中,自画像和肖像画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他自13岁起即不断作自画像,是艺术史上自画像最多最全的画家之一,这些自画像都异常真实坦率地记下了艺术家各时期的形象。他的肖

像画除精于写实外,还以情绪饱满、真挚著称,代表作有《霍尔茨舒尔像》(1526)、《青年女子像》(1506)等。

自画像

篇二:解读丢勒笔下的自我形象

解读丢勒笔下的自我形象

作者姓名:张晓雯

所在单位:聊城大学艺术学院07级研究生班

邮编:252059

电话:13963578822

邮箱:[email protected]

摘要:丢勒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作为自画像之父,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不在乎重复同一个主题。丢勒的一生对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一直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这反映在他画过的一系列素描和油彩的自画像上。艺术史上很少有几位画家的自画像能够像他那样对自我形象如此重视且达到精致完美的表现效果。这一方面来源于他对自己外貌和优雅气质的自信,更表露了他对个人出身和生活境遇的强烈不满。

关键词:丢勒 自画像 自我形象 影响

1485年,德国教育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处于即将进行改革的前夕,丢勒进入了纽伦堡的一所公立小学,依照他家的传统,父亲让儿子在自己作坊里当学徒,想把他培养成一个首饰工人。丢勒在作坊里初次获得了绘画训练,并且很快精通此道,这就成为他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丢勒为学会首饰工艺所必需的装饰艺术,进一步开始临摹艺术家们的人物画,还临摹了马丁?桑恩古厄的雕刻等,这为他想做一个艺术家创造了条件。

(一)早期自我形象

丢勒十三岁就用银针刻了第一幅自画像,并在画上写道:“1484年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照着镜子画了自己。”作于十三岁时的自画像所清楚显示的,这位天才少年已经准备好了要独自一人将现代文化引进德国。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丢勒对人物结构和绘画法则感到很大兴趣,临摹了迈克尔?瓦尔盖默特老师的作品,还逐渐学会了多种绘画技巧,并以大自然、人体以及植物为对象开始进行研究,而且开始尝试创作。在1493年,他创作出《二十二岁的自画像》,这是

一幅迷人的画作,画上题着:“一切事物都好像是上天安排好似的。”这是丢勒甘心从事绘画的表白。23岁的丢勒已是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他独自起程去意大利,成为第一位到意大利的德国艺术家。

(二)中期自我形象

丢勒于1496年春天回到祖国,开始了他归国后数十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和创作生涯。1498年创作他最为著名的自画像——《戴手套的自画像》,就其造型能力和用色技巧来看,可称是他最早崭露才华的一幅。在这幅充满自信的自画像上,丢勒表露了他所认定的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是一位“自由派”艺术家的自豪故事。

1500年是丢勒绘画探索的转折时期,他对人体解剖与结构知识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在他出版的三卷本《比例论》中作了一个完整的总结。这时期的自画像就不同于他早期的作品,是他艺术风格转变的最初成就。《二十八岁的自画像》在1500年完成,可以说是这种科学探索的最初成果的体现。探索是时代的需要,文艺复兴时期不少艺术家从科学的探索中去开拓绘画领域。在这方面,丢勒的艺术探索是富有意义的,他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着。

1505年秋天,丢勒第二次访问意大利威尼斯城。这次访问意大利丢勒为德意志商人在威尼斯的商馆绘制了一幅巨大的作品,同时也是代表他一生绘画风格转变的里程碑式的大型油画《蔷薇花冠的祭礼》。丢勒从一个伟大画家的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出发表现了他对人的世界、人的存在的关心;也表现出了他对神的和人的社会应该平等的观点。

在另一幅祭祀坛画《三位一体崇拜》中,丢勒在其中也把自己画在里面。约1508~1511年作,构图采取严格的对称形式。这幅画构图严谨,人物均衡而显得呆板,两侧几乎象反射镜那样,人物的比重绝对地平衡。不论从色彩处理上,还是从素描结构上看,都是极好的油画人物创造,它们显示出丢勒在色彩造型上的深厚功力。

(三)晚期自我形象

最令世界震惊并最能充分体现丢勒本人内心世界和思想深度的,除了一系列的自画像堪称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外,最杰出的作品依然是他的版画和那些描绘精密的素描习作。其中他的铜版画《骑士、死亡与恶魔》、《忧郁》和1508年所

作的素描作品《祈祷的手》最为著名。这些作品都饱含着复杂的象征意义。《忧郁》这幅作品是丢勒所有作品中最具复杂象征意义的一个,许多学者都把他看做是丢勒的精神自画像,瓦萨利所说的“震惊世界”的作品就是指它。

尽管《忧郁》这幅画上面林林总总的物象都有着复杂的象征意义,但仅从表面上就能体会到这样的含意:人越聪明就越痛苦,多一份知识就多一份忧愁。这显然是丢勒对周围现实环境和不幸的家庭给他精神上造成的压抑的一种深刻的思考,更是对自己身上和人类没有解脱和不能解脱的罪孽的抗争。

结 论

在这些自画像上,丢勒流露出了作为一个大艺术家的自信和使命感。源于这种对自己艺术才能和思想的自信和使命,丢勒执着地努力,终于把德国中世纪末期的哥特艺术引入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艺术中去。丢勒画风的转变并不单一是技法上的转变,也有其思想上的转变和升华。是这两者的完美统一,赋予了丢勒作品最后成功,也使丢勒作为一个真正的德意志人而名扬史册。丢勒其人其画均具有高贵的纯粹性和真正拥有日耳曼民族精神的魅力,丢勒是德国人民的骄傲。

参考文献:

[1] 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汝 信:《全彩西方绘画艺术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3] (法)雅克·德比奇等:《西方艺术史》,徐庆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4] 王 林:《现代美术历程》,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0。

[5] 范 梦:《世界美术简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篇三:浅谈《丢勒自画像》

浅谈《丢勒自画像》

阿尔布雷特·丢勒,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丢勒作为德国最伟大的画家,他的艺术探索对德国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丢勒是德意志的代表民族画家。他同时又是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带进德意志,并开创了德意志民族艺术新纪元的艺术奠基人。”恩格斯也曾高度评价过他,并把他和达·芬奇视为是需要巨人的时代所产生的巨人。丢勒是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思想和信仰的混乱,饥荒和瘟疫无情地夺去大批人的生命,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使德国的文化与艺术疲弱不振,外于严重的低迷状态。与此同时,以意大利为首的欧洲各国却已经先后走出中世纪,进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开放与繁荣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已经照亮欧洲大陆。于是,作为一个德国艺术家,丢勒只能在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落后国度里苦苦追求和传播着“现代”欧洲的先进思想。

《丢勒自画像》(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作为他早期的许多自画像之一,就其造型能力和用色技巧来看,可称是他最早崭露才华的一幅。它完成于1498年,绘于木板上,当时丢勒年仅18岁。据同时代人著文回忆丢勒的长相时写道: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筋肉十分发达,小腿也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有人见过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这种美誉即便有几分夸张,也足以说明丢勒这位天才在同代人心目中的形象。现在我们来观赏这一幅《自画像》,也许可以从中悟出上述形容词中某些可信的成分。在这幅《自画像》上(52×41厘米),丢勒扮成一个举止潇洒、受人爱慕的青年骑士模样,内穿镶着有色花边的白色百褶紧身衣,外穿滚着黑边的紧袖外套,头戴一顶带竖条黑白格的软缎便帽,手握白手套,肩上披着一件微绿的褐色斗篷,斗篷只用缎带扣在左肩上。这是德国当时最时髦的青年装束。长发被烫成缕缕卷曲的辫式披落在两肩,稀疏的一撮淡褐色胡须,使他的脸显得老成持重,其实他还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背景有一扇窗子,窗外似乎可以看到夏日的风光,这是为了加强肖像的时间特定性。德国艺术家很少表现人的肉体美,因为他们不象意大利人那样接受过古希腊罗马雕像的人体美的启迪,德国艺术一般重在表现精神气质,也许这正是日耳曼民族性格的一种绘画体现。丢勒的许多作品,尤其是那些版画作品,其哲理性往往更强些。

1500年,是丢勒的绘画探索的转折时期,在这以前,无论画肖像还是祭坛画,他所热烈追求的是真实;而从这时起,他开始把探索的目标放在造型的规律上。他曾经结交过一位意大利朋友,画家雅可波·德·巴巴里,此人给他提供许多意大利人体绘画资料,丢勒如饥似渴地钻研起来,还有一些前代的科学著作,他在这些有关人体结构的资料上弄得废寝忘食。丢勒历十年寒窗之苦,终于写出了他那著名的三卷本《比例论》来,总结了他从开始至1515年时期的绘画心得。这一幅《自画像》(1500年完成,),可以说就是这种科学探索的最初成果的体现。 在这一幅木板《自画像》上,不同于他早期的作品。这里略去了所有背景和细节,他不想以突出局部细节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自画像》有67×49厘米,肖像的姿势不偏不倚地呈三角形正面展现,构图为半身像形式,每一部分都细致地描绘,以钻研物体在一定空间的光感现象,力求形象具概括性,条理性,连被画者的内心世界也都是平衡的。由于他的探索过于偏执,这里也暴露出形象的惶惑感。丢勒身上那件棕色皮领上衣

是充满着质感的;他那长长的卷发被一绺一绺地披散在头部四周,显然,他在注意每一绺头发的空间位置,它的厚度与它的高光点。这里只有科学分析与试验,包括那只正在拨弄衣领上的毛皮的右手,其观察之细密,连手的振颤都画出来了。 德国在13世纪以前,一般教堂装饰基本上受制于拜占庭文化的影响,除了彩色镶嵌画外,祭坛前往往用镶嵌珐琅的贵重金属作精工制品,后来渐被一种低成本画,即镀金色背景的、或在灰泥制的浮雕装饰上镀金的装饰画所代替。13世纪后,带有两扇折叠侧页的祭坛板画产生了,但在祭坛画前面仍采用工艺精致的圣障作屏。进入14世纪,绘画上的革新也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出现了反拜占庭传统的力量,有些画家从手抄本插图技术中取得经验,运用于祭坛板画上面。 作为纽伦堡艺术大师米·沃尔格穆特的学生,阿尔勃莱希特·丢勒(1471~1528)不愧是一个神童。他13岁就能独立创作一幅相当成熟的自画像(此画现藏于维也纳阿尔贝蒂纳美术馆),19岁时为其父所画的一幅肖像(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已充分显示了他的素描功力,可以与意大利的达·芬奇遥相呼应。探索是时代的需要,文艺复兴时期不少艺术家从科学的探索中去开拓绘画领域。在这方面,丢勒的艺术探索是富有意义的,他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着。自那以后,他还完成了许多裸体人物的素描,其实也是通过画人体去探索男性与女性在比例上的完美公式。 阿尔勃莱希特·丢勒原是纽伦堡一名金银首饰匠的儿子,按父亲的血统他应是匈牙利人。后来全家从匈牙利迁居到荷兰,住了几年后又辗转来到德国纽伦堡,此是1455年的事了。丢勒此时虽然尚未出生,但后来父亲的艰苦奋斗精神给了小丢勒一种天赋的品德,即热中于永不满足的求真。作为德国文艺复兴的一位大艺术家,丢勒一生的可贵处,在于他从不满足已获得的知识的探索精神,不管是技巧还是哲理,不断地去发现规律,这是人生进取的重要之路。

1500年,是丢勒的绘画探索的转折时期,在这以前,无论画肖像还是祭坛画,他所热烈追求的是真实;而从这时起,他开始把探索的目标放在造型的规律上。这幅《自画像》可以说就是这种科学探索的最初成果的体现。在这幅木板《自画像》上,不同于他早期的作品。这里略去了所有背景和细节,他不想以突出局部细节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肖像的姿势不偏不倚地呈三角形正面展现,构图为半身像形式,每一部分都细致地描绘,以钻研物体在一定空间的光感现象,力求形象具概括性、条理性,连被画者的内心世界也都是平衡的。由于他的探索过于偏执,这里也暴露出形象的惶惑感。丢勒身上那件棕色皮领上衣是充满着质感的;他那长长的卷发被一绺一绺地披散在头部四周,显然,他在注意每一绺头发的空间位置,它的厚度与它的高光点。这里只有科学分析与试验,包括那只正在拨弄衣领上的毛皮的右手,其观察之细密,连手的震颤都画出来了。作为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丢勒一生的可贵处,在于他从不满足已获得的知识的探索精神,不管是技巧还是哲理,不断地去发现规律,这是人生进取的重要之路。

丢勒生活的年代,德国在文化方面比意大利要落后得多,艺术家们的地位更有天壤之别,在意大利画家风光无限的时侯,德国的画家们还等同于手工艺工人。在威尼斯受了刺激的丢勒不想再做一个匠人,他渴望像意大利的同行们一样受到尊崇,这一点在他的两幅自画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丢勒在这两幅自画像中都戴了手套,在当时戴手套的人都是不需要从事手部劳动的人,而靠一双手吃饭的画家是没有资格戴手套的。两幅自画像形象而明确地树立起了丢勒成为一名“高贵的人”的“远大追求”,然后丢勒用一辈子时间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不但获得了与贵族相同的待遇,还成了第一位为全欧洲所知晓的德国画家。从这两幅自画像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为什么艺术评论家们喜欢用“忧

郁”来评论丢勒,他的眼神中,是有那么股子意思。除了这两幅,丢勒一生中还画过许多幅自画像,因为他开创性的表现和出色的技艺,被后人称为“自画像之父”。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其画的动植物素描之精确完全可以同达芬奇所留下的相媲美,丢勒平生不停的旅行,足迹之广,眼界之阔在当时几乎无人可与比肩,可又始终保留着一些农民式的愚昧和狭隘。他相信理性和知识会使人成为高贵的存在,却又对于人的不完美有一种深刻的意识。他出身于一个中世纪的工匠之家并生活在艺术家地位最为低下的国度,却成为当时欧洲最为独立和骄傲的艺术家。作为自画像之父,他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从而成为伦勃朗的先声。就艺术风格而言,尽管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追求者和传播者。这里略去了所有背景和细节,他不想以突出局部细节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戴手套的自画像是丢勒著名的自画像。画面上,丢勒一幅潇洒的骑士模样。他内衬镶有花边的百褶紧身衣,外穿滚着黑边的紧袖外套,头戴一顶黑白条相间的软帽,手握白色手套,肩上披着一袭褐色斗篷。这是德国当时最时髦的青年装束。 丢勒卷曲的长发,随意披落在两肩,一撮稀疏的褐色胡须,使26岁的他显得老成持重。画面的背景,是一扇敞开的窗户,窗外依稀可见夏日北欧美丽的风光。窗外的风光隐喻着丢勒那段翻越阿尔卑斯山,前往意大利的难忘之旅。

自画像在16世纪的欧洲并不普遍,丢勒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件非常哥德式的举动。


1500字谈谈丢勒一生的影响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18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