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1000字散文关于北方

时间:2016-11-08 09:53:0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散文诗:想念北方

想念北方郭文涟一说起北方,我就觉得那么亲切自然。因为什么?因为北方的天空湛蓝高远,北方广袤辽阔的土地黑油油的,一直铺展到遥远的天际。北方也有树木,不过那树身树枝树干是泛着粉色的树皮。到了秋天,它似乎在一夜间一身金黄,一树一树的,像一丛丛火焰,在北方的大地里熊熊燃烧。北方的原野上也横躺着一条大河,静静地,波光粼粼地向远方流淌,金色的太阳在它的身上焕发着青春,温情脉脉地向它致意。北方让我感到恢弘大气。读张承志的《北方的河》,让我感到北方的所有河流都悠长、浑浊、平静、苍茫,而且有一匹黑色的骏马驮着我在月夜下向远方奔驰。远方是什么?是遥远的天际,苍茫的天际里似乎是云彩与蓝天融合在一起的,是草原和一座座湖水连在一起的,那静谧的湖水在月光下闪着一道道神秘的影子。虽然我一直以为自己生活着的地方就是北方。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骄傲地称它为“塞外江南”。因为即使冬日里有雪花飘飘,也不过是暖意里的花絮,太阳一旦升起,它便融化为水;虽然它也有潇潇的雨声,但也如同是江南的雨一样,静然无声,细细密密,因而这里的树木茂密而葱茏,这里的鲜花五颜六色,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地盛开,铺展到遥远的天边。天边是什么?天边是遥远的北方家乡。因此,我想念北方,以为我的故乡在辽远的北方,北方有我的亲情,北方有我的血脉,北方有我湛蓝的天空,北方有我魂牵梦萦的一条大河。我期待着有一天,我骑着一匹黑骏马,在北方的原野上奔驰,遇到浪涛滚滚的大河,我会跃马而过;遇到草原,我会瞭望炊烟袅袅的毡房,听蒙古姑娘唱“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在牧歌声声里,畅饮着一碗碗奶酒,在夕阳西下的草原上,伴着微风等待月亮升起的时候。因为,我知道,月光下有一条大河,一直在把心里的温情默默地向北方的大地上倾洒。想念北方。2014年9月25日夜(初稿)点开:2014年10月23日伊犁日报副刊

篇二:散文阅读练习 [1000字]

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英格堡小镇上的猫

陈蔚文

那只猫,那么曼妙,那么憨肥,仪态从容,我想它是只女猫。在瑞士铁力士山的英格堡小镇上,小镇笼着薄薄的寒雾,木屋、草地、鲜花??各种雅致的庭院摆设,女主人从二楼窗口探身打理那些姹紫嫣红的花儿,冲我微笑——她的人也像其中盛放的一朵。

有户院子,木门扉装饰得像童话里的那样,我正举着相机左拍右拍,就见那只白猫悠闲地从马路对门的院子踱了出来,它兴许刚用过早餐,或许还有小片干酪,它的神态表明它对它的早餐以及生活的满意程度。

隔壁出来一家子,夫妻俩和两个漂亮孩子,他们正要去车库,高大的男主人微笑着先向猫走去,兴许,他想向它问声早安?我的第一反应是那只猫当然要跳闪开,像我通常见到的那样,那些猫们,无论是小街巷院的杂种平民猫,还是朋友家中据说是贵族种的蓝眼睛波斯猫,它们无一例外见到人都如人见到鬼,弓背,一蹿老远,像缕风一样不见。它们总是习惯在暗处打量世界,在树丛,灶台下或床底,在它们自以为安全的一切幽暗旮旯,目光警惕,随时准备像道闪电逃避它们感知的人带来的危险。

然而,这只白猫,它从容地立在那儿,接受男人亲热地抚摸,像仁爱的皇上允许子民吻他的鞋。是因为男人和它很熟吗?阳光下,它闲适地穿过马路向这边走来,我走近,做好它逃开的准备,小心翼翼地伸手,手触到它丰满的背脊,温顺皮毛,我抚摸它,它看来似乎很放松、享受,毫无抗拒之意。

一会儿,它又向几步外我的同伴走去,在她白裤子边趴伏下来,把她吓一跳,不敢相信自己对一只猫会有如此的亲和力!倘若它是只男猫,那就是吸引力。总之,这是她在自己的祖国无论如何不可能遇上的猫的礼遇。

在她记忆中的猫,同样紧张恐慌。背脊紧绷,如随时要离弦的箭,它们总是为恐怖片中一桩诡异事件作铺垫:静寂瘆人的黑暗(伴着坏水龙头的滴水声),一只猫的身影猝然闪过,它们碰翻花瓶或一盏瓷器,尔后骇人的事件悄然登场。

这只铁力士山脚小镇上的猫,它看起来和夜晚毫无瓜葛,它那么兴之所至,毫无设防,像邀宠的婴孩要占尽人们的抚爱。它对世界的认识仿佛从来只有爱,良善,它理所当然地以为全世界都该是爱它的!爱它的憨肥,爱它的白色皮毛。

它的主人、邻居,那些路经的游客,它应当从未从他们那里得到过粗暴,凌辱,甚至是要剥它的皮、吃它的肉的恐吓——且还不仅止于恐吓!我外婆曾养的一只肥肥的猫真被人捉去烹了,我一位朋友家养的猫也曾遭遇如此下场。有阵子,她闻见所有厨房窗口飘出的肉味都觉得可疑,都觉得和她那只叫“阿福”的可怜的猫有关。更不幸,不久后她去广东出差,一位热情

的男客户竟执意要请她吃名菜“龙虎斗”(猫蛇烩)!

从德国去往阿姆斯特丹,在途中加油站休息,正赏景吃东西,一群麻雀叽叽喳喳飞来——在欧洲,鸽子不避人原不稀奇,可它们是麻雀啊!和猫一样,也是极警惕、机敏,是随时提防着人的小东西,但加油站的这些麻雀,它们居然向人飞了过来!当有人一伸手,它们便飞啄面包屑,在人的手掌上欢快跳跃。有面包屑落在地上,它们便在人的脚前偏歪着小脑袋啄食,你差不多怀疑它们是不是叫“麻雀”的东西!不然它们怎敢靠人这么近?难道它们不怕人的脑海里立时升起“油炸麻雀”或“清蒸雀肉”的念头?说来,一只

麻雀的肉那真叫“何足挂齿”,但少也是肉吧,且滋味和营养价值在民间的口碑不坏:壮阳益精,暖腰膝。有回逛郊区公园,见远处的一伙麻雀,同行者纷纷议起雀肉的种种好,包括提了各式烹饪法子,话未完,雀儿呼啦一声飞散了,可能听着都心惊,集体暗念“罪过罪过”!

一只持怀疑态度的麻雀,要多久才能洗去被弹珠袭中,被网罩住的家族阴影,积淀出在人掌心雀跃的放松与信任?

英格堡小镇上的猫,以及加油站的麻雀,它们有着与我所熟悉的猫与麻雀全然不同的经验世界。“人”在它们的字典里和“天敌”无关,以弱小动物的一份纯洁与依赖,它们认为并相信,藏在人兜里的绝不会是乌黑汽枪口,而是友爱的面包屑。

1.本文的描述主体是猫,可开篇用不少笔墨描写小镇的环境及木屋女主人,其用意是什么?

答案 为了表明猫之所以曼妙,憨肥,仪态从容,正是因为有这样雅致的环境和创造这 种环境的友爱、和善的人。

2.文章写到有猫影闪过,就会有花瓶翻倒,骇人的事情登场,还写到外婆家的猫及朋友家 的猫都曾被人烹食,这些描述对表达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这是运用对比方法来反衬英格堡小镇上的人们对猫的宠爱,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 国人在对待动物生命时所表现出来的漠视甚至暴虐的态度的痛心和斥责。

3.根据文章有关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一只持怀疑态度的麻雀”是怎样的麻雀。

答案 一只家族成员曾经遭受过人类枪弹袭击或者罗网捕杀而丧命,久久不能解除对人 类的怀疑和不信任感,所以始终警惕并远离人类的麻雀。

4.文章后半部分用了不少文字写加油站的麻雀,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是

否跑题了?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从猫写到麻雀,运用了联想手法。没有跑题。虽然从标题上看,本文的叙述主体 是猫,但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对漠视动物生命者的谴责,呼吁人们爱护动物,珍爱生命, 人类要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存。文章是以中西方对待猫与麻雀不同的感情与态度为例来表 现主题的。因此,从猫写到麻雀,有拓展主题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

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个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50°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30 ℃。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棵枝叶稀疏的梅树。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的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的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炸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的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断,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篇三:迟子建散文之北方的盐

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在北方,盐与雪正如雷与电,它们的美是裹挟在一起呈现的。

盐与雪来历不同。雪从天上来,而盐来自地下。雪的成因与低沉的云气有关,而盐的提取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多年矿物质的沉积,其二便是海水的凝结。不论它们来自天上还是人间,其形成都有一个浪漫的过程。云与海水作为雪与盐的载体,其氤氲与浩淼的气质总令人浮想联翩,谁能想到缥缈的云会幻化出那么轻盈、美丽、灿烂的雪花?谁能想到奔涌的海水会萃取出结晶的、闪着宝石一样光泽的盐粒?

是北方的寒冷引得雪花翩跹起舞,还是姿态婀娜的雪的降临赋予了北方以寒冷?反正在北方,寒冷与雪花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总是结伴而来,形影不离。尤其在北方之北方,也就是我的故乡北极村那个夏至时可以看到白夜的地方,每年的九月底就进入冬季了,雪花会与还没有享受够暖阳的我们不期而遇。初始的雪似乎还不大敢肯定这就是它们的落脚之地,所以雪下得很斯文,有点小心翼翼的味道。一旦它们发现这片寒冷的土地使它们毫发无损,且能保持其明艳的肤色时,它们就一改矜持的姿态,沸沸扬扬地腾空而下,把大地染得一片洁白、一片苍茫。

雪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时的北方大地寸草不生,看不到一抹绿色,所有的植物都成了寒冬的战利品,被彻底地俘虏了,无声无息。我童年记忆中的北方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新鲜的绿色菜蔬的。不似现在,运输的畅通和市场经济的发达,数九天气也能吃到来自南国的蔬菜。

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她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秋季是北方人腌菜的时节。家庭主妇们把还新鲜的豆角、辣椒、芹菜、黄瓜、萝卜、芥菜等等塞进形形色色的缸里,撒上一层又一层的盐,做成咸菜,以备冬季食用。北方人爱吃的、一直以来被大张旗鼓腌制的酸菜,更是缺少不了盐。盐被白花花地撒向缸里的时候,会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盐在唱歌。在秋天,山间的蘑菇也露出毛茸茸的头了,蘑菇除了晒干外,还可以用盐腌渍在坛子里存储起来,冬天时用清水漂出它的盐份,吃起来味道仍是鲜美的。

所以盐在秋季是撒向北方土地的最早的雪,它融化了,融化在菜蔬最后的清香中。如果你问一个北方人,你们的灶房里什么物件最多?我猜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冲口而出:咸菜缸!的确,腌酸菜的大缸,腌萝卜和芥菜的中等型号的缸,以及腌糖蒜和韭菜花的坛子等等,就像乐池上摆放着的形形色色的乐器一样,你一进灶房它们就会扑入你的视野,并且在你不小心碰撞了它们的时候,为你奏出或沉郁或清脆的乐声。

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正宫娘娘,在寒风呼啸的日子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因而北方人也较其他地区的人摄盐量大,形成了口重的习惯,似乎不多加盐的食物都是寡淡无味的。北方

人对盐有种近乎崇拜的心理,认为它是力量的化身,所以民间流传着吃盐长力气的说法。那些靠力气而生活的伐木工及家庭主妇,对盐的青睐可想而知了。记得童年时看电影《白毛女》,看到白毛女在山洞里因为多年吃不到盐,而过早地白了少年头的时候,盐在我心目中还具有了乌发的作用,这印象一直延续至今,根深蒂固。

现代膳食讲究低盐少糖,这与北方人对盐的巨大热情是背道而驰的。北方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江南,其气候的寒冷与摄盐过量无疑是两大元凶。尽管如此,北方人对盐仍然像对老朋友一样紧紧相拥,人们并未将它当敌人一样警惕着,虽然冬季可以从副食品商场购得新鲜蔬菜,紫白红黄地点缀着餐桌,但在餐桌的一角,总会有几碟颜色黯淡的酱菜与之唱和着,有如一部歌剧在结尾时撒下的袅袅余音,它们呈现着旧时阳光的那种温暖与美好,令人回味。

在过去的岁月中,当我们吃着腌制的酱菜望着窗外的雪花、听着时光流逝的声音时,浓云会在深冬的空中翻卷,海水会在遥远的天际涌流。而当我们为着北方的冻土上所发生的那些故事无限感怀时,泪水便会悄然浮出眼眶。泪水一定来自大海,不然它为什么总是咸的?

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


1000字散文关于北方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11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