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1000字护理论文

时间:2016-11-07 12:16:1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大专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抢救 护理 大专护理毕业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笔者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男72例,女34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胃、十二指肠溃疡56例,肝硬化20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20例,胃癌4例,胆道出血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

2 抢救处理

在抢救患者时,护士必须保持冷静,头脑清醒,动作敏捷、熟练,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

2.1 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选择大号针头,血管宜避开关节,不易滑动,以利快速补液输血。遵医嘱立即为患者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做好输血准备。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血细胞比容;吸氧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适当用镇静剂,以免因患者紧张,引起更大量的出血。

2.2 积极止血: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或执行止血措施。①如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取的止血措施是胃内灌注冷生理盐水,收缩胃血管,减少胃粘膜血液量。采用灌注和吸出同时进行的方法,不但能协助止血,还能观察出血是否停止。②胃内灌注经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壁小血管的a受体,使其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③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生长抑素。

2.3 内镜治疗:内镜治疗的有效方法包括溃疡内注入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加1%polidocanoL(硬化剂)、乙醇等,或热探针烧烙术,单电极电烙术或YAG激光。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常可重复一次,增加成功率[1]。

2.4 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如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除应用止血药治疗外,必要时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插管时应向患者解释置放气囊导管是抢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争取时间,配合医生尽快插管成功,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3 加强观察

3.1 正确估计失血量:一般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10ml;柏油样大便提示出血量在50~80ml;胃内积血量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般失血量在400ml以上时,才有循环系统失代偿的现象。因此可根据症状、脉搏、血压、血红蛋白浓度等估计出血的程度。轻度出血:患者有头晕、乏力。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10%以

下(小于400 ml);中度出血:病人有面包苍白、烦躁、心悸、口渴、尿少等症状,脉搏100次/min左右,收缩压降至90~100mmHg,血红蛋白70~100g/L,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20%(1000ml左右);重度出血:患者除有面色、口唇苍白外,还有休克症状,脉搏细速、出冷汗、甚至无尿等。脉搏大于120次/min,收缩低于80mmHg,血红蛋白低于70g/L,估计出血量占总血容量30%(大于1500ml)[2]。

3.2 排除非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①口咽、鼻腔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拔牙而咽下血液引起的呕血与黑便。②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等导致的出血。③进食动物血引起黑便。④口服含铋剂或炭粉、中药等均可出现黑便,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

3.3 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大出血应用升压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出血量、血压等,一般15~30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根据血压情况,调节补液及升压药的速度,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吸氧。②注意观察患者休克状态有无改善,如患者面色逐渐转为红润,皮肤温暖,出汗停止,血压上升,则提示好转。③注意观察尿量,出现少尿或无尿者,则高度提示周围循环不足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故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有休克时留置尿管,测量每小时尿量,应保持尿量>30ml/h。④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大便潜血试验,以了解贫血情况,判断出血是否停止。⑤应结合患者的原发病进行全面的病情观察,如因胃粘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者,应观察是否伴有腹痛,有无胃穿孔等。⑥注意观察呕吐物,大便的性质、颜色、量、次数等,做好记录及床边、书面交班。

3.4 出血是否停止或再出血的评估:患者出血后黑便持续时间受排便次数的影响,因此根据患者一般情况,排便状况,测量血压,心率等综合判断出血是否停止。下列情况提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治疗。①反复呕血,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或胃管抽吸液持续为血性。②黑便持续存在,或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变成暗红色,伴肠鸣音活跃。③经补充血容量后,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无明显改善,或暂时好转又恶化。下列患者易出现再出血现象,应密切观察①本次出血量大。②有多次大量出血史。③24h内反复大量出血。④呕血患者的再出血比单有黑便机会多。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⑥有明显动脉硬化的老年人。⑦病变处有隆起的小血管或红色小斑点等。一般认为一次出血后48h以上未再出血者,再出血的机会明显降低。 4 护理

4.1 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护理。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床上大小便,防止晕倒、摔伤及因活动而加大出血。出血量大时,取休克卧位或下肢抬高30度,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同时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及药物,要做到“三及时”,即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理及时,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处理措施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

4.2 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突然呕血及便血,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所以特别要加强心理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关心体贴患者,科学地解释病情,并向患者详细说明各种治疗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4.3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对需使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使用前应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做耐心的解释工作,安定患者情绪,以取得配合。①插管前认真检查是否通畅,胃囊及食管囊有无漏气及气囊注气后膨胀是否均匀,并做好标记。②测试两个气囊的注气量,一般胃气囊充气150~200ml,压力在40~50mmHg,食管气囊充气100~150ml,压力在30~40mmHg。③注意插管后,注气时先胃囊,后食道囊,放气时先食道囊,后胃囊。④管子末端系上0.5kg的重物,利用滑轮作重力牵引,固定要牢固,防止滑入胃内达不到止血的效果,对燥动不安的患者,应严防自行拔管,如遇管子滑出,立即将气放出,以防气囊进入食道,喉部引起窒息。⑤置管后让患者取侧卧位,口腔内的分泌物应随时吐出,不宜咽下,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定时测量气囊压力,压力不足时应及时补充。⑥从胃管内抽吸胃内物,亦可注入药物,再用生理盐水少许冲洗胃管,以保持通畅。⑦出血停止24h后可经胃管注入少许流质饮食,充气6~12h放气30min,以改善局部受压粘膜的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压迫性溃疡。⑧一般置管72h,如出血不止可适当延长,如出血停止可放气,继续观察24h,确无出血可拔管,拔管前嘱患者少量饮水或口服石腊油20ml以润滑食道壁,并将气囊内气体全部抽出,轻轻将管拔出。

4.4 饮食护理:对出血量少,又无呕吐,临床表现无明显活动出血者,可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食,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而对急性大出血,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者应暂禁食。急性大出血停止后改为流食,半流质饮食逐渐改为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普食。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止血后1~2d即可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以避免诱发和加重肝腹水与肝性脑病。避免进食硬食和带刺食物、粗纤维的蔬菜、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等,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道及胃粘膜而再次出血。

4.5 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随时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消除口腔异味,避免口腔细菌繁殖,防止口腔内残留物或气味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应协助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护理时应避免刺激舌、咽喉、上腭等而诱发恶心、呕吐,协助患者用温水轻擦肛门部位,做好皮肤护理,迅速处理带血的呕吐物,便血或被污染的衣物,防止被患者看见,产生不安。

4.6 健康指导:①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医学知识,学会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身体活动,应暂禁食,并告知禁食的重要性。②讲解需要执行的治疗措施和辅助检查的配合,留置胃管,急诊胃镜检查或止血等相应措施执行的时机,操作过程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如急诊胃镜止血后,至少24h禁食,且不宜进食刺激性食物,否则易导致再次出血。③保持情绪稳定、乐观,避免紧张、恐惧心理,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应戒酒戒烟。④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乱用药物,以免诱发出血。定期复查。5 结果

本组106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全部康复出院。

6 讨论

6.1 抢救和处理及时:上消化道出血因出血量大、不易自止,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和抗休克治疗,是十分关键的。

6.2 观察和正确的判断:首先要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还要正确地估计出血量,

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来确定输液和输血的速度,同时注意观察呕吐物和大便的次数、性质和量,以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或是有再次出血,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以作出相应的处理。

6.3 精心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要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应避免患者因恐惧、紧张或饮食不当引起再次出血而加重病情。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止血治疗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篇二:护理学论文

毕 业 论 文

题目: 肾穿刺病人的护理

入 学 年 月_ _ _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学 习 中 心

指 导 教 师

完成时间_年 _ 月__日

肾穿刺病人的护理

[摘要]: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是目前国内外普及的肾活检方法,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肾穿刺的护理对提高肾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诊断意义、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卧床休息、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对肾穿刺护理进行探讨,从而找到适合临床工作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 术后并发症 护理

目 录

绪论................................................................ 4

一 诊断意义......................................................... 4

二 术前护理........................................................ 5

1.心理护理 ...................................................... 5

2.用物准备 ...................................................... 5

3.术前准备 ...................................................... 5

三 、术中护理....................................................... 6

四、 术后护理....................................................... 6

1一般护理....................................................... 6

2 饮食护理 ...................................................... 7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7

五、护理体会........................................................ 7

参考文献:.......................................................... 9

致谢词:........................................................... 10

绪论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是目前国内外普及的肾活检方法,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而肾穿刺的护理对提高肾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将我在护理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 诊断意义

肾病是十分复杂的。对于一个肾炎病例来说,目前一般有三种诊断,包括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免疫病理诊断。比如某些反复性血尿病人,临床诊断为隐匿性肾炎,病理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炎或局灶增生性肾炎,免疫病理诊断为IGA肾病。而后二种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疾病预后则更有意义。如肾病综合征Ⅱ型,病理上至少包括四种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这四种不同病理诊断,在治疗效应和发展趋势、转归预后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再如急进性肾炎病人,病理诊断为新月体性肾炎,而免疫病理又可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型与Ⅱ型、Ⅲ型的治疗及预后也完全不同。所以,通过肾穿刺,获取病人肾组织样品,经特殊手段,切片、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确立病理诊断,依靠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标检查,确立免疫病理诊断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说来,急性肾炎经治疗2~3个月不见好转者,应做肾穿,以排除可能发生的诊断错误和急性肾炎发展为慢性肾炎的倾向。急进性肾炎,进展极快,数周时间就可能发展为尿毒症,所以应及早进行肾穿刺,明确其病理诊断与免疫病理诊断,以制订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炎经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无效,也需要接受肾穿刺,这样才能明确病理类型,进行有区别地治疗,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至于隐匿性肾炎,有时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时也需要做肾穿诊断。但肾穿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临床上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认真排除禁忌症。一般说来,有明显出血倾向者,中度以上、重度慢性肾衰、孤立肾、马蹄肾、肾肿瘤、肾血管瘤、高度腹水、过度、精神病患者和极度衰弱的病人不宜做肾穿。

二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肾脏疾患病程长,反复发作痛苦大,加之患者对肾穿刺技术不甚了解,往往会产生某些消极的心理反应,如恐惧、忧虑等。心理素质差的病人更是顾虑重重,既想弄清病情,又怕加重肾脏损伤[2]。为此,术前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此项操作的目的意义、方法和优点,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其配合,特别是年轻患者的父母往往担心肾穿后孩子会留下后遗症,因此术前责任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肾穿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安全性、并发症及术中配合的重要性。并向患者充分说明术中需要配合的事项,特别强调配合的重要性,强调术后24~48h内可能出现腰痛、腹胀、排尿不习惯、镜下血尿等,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对医护人员信任。肾穿刺是一项创伤性检查,术前须签手术知情同意书,患者及家属往往因知识的缺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多巡视病房,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介绍手术医生的成功经验,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信心。组织年龄相当的患者进行交流,临床上鼓励已经做过肾穿的患者对即将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教,对于减少焦虑,取得配合,效果显著。通过术前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用物准备

穿刺包、穿刺针、腹带、纱袋、乳胶手套、利多卡因、胶布、标本固定盒。

3.术前准备

(1)配合医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有无出血性疾病。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物及扩血管药物。

(2)穿刺前协助医生完善各项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的时间测定,肾功能检查。查血型,备血。查B超了解肾脏的大小、位置及活动度。

(3)术前训练:让患者了解术中、术后配合要求。术前一天教会患者吸气屏气30秒,以确保穿刺瞬间肾脏位置临时固定,保证穿刺成功[3];教会患者床上排尿,以免术后不习惯床上排尿导致尿滁留。

篇三:临床护理综述论文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进展

孙丽霞

北京地坛医院 肿瘤科

【关键词】:癌症患者 疼痛 护理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日益受到重视。尽管癌痛的处理手段不断的更新、改进,但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Natie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2008)估计[2],在新近诊断患有癌症的患者中仍有25%的患者受疼痛的困扰,另有33%患者是因抗癌药物引起的疼痛,并且其中有75%的患者病情仍不断的进展、恶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提高癌性疼痛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1 疼痛的定义

目前最为广泛和公认的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给出的疼痛定义:即“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复杂结合的主观感受。”这一定义强调了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提示在评估疼痛强度时,应该以患者本人的主诉为依据[3] 。Marge. McCaffery[2]为护士们提出了一个更为实用的定义:疼痛是患者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说它何时存在,它就何时存在。护士必须能在患者的外貌表情、情感流露、或关键症状上发现患者的疼痛信号。

2 影响癌痛控制的因素

目前全世界约有1400万癌症病人,其中30一6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这当中又有50-80%的病人疼痛没有得到满意缓解。我国现有癌症患者约200多万,癌痛发生率为40—50%,其中25%的患者未得到治疗,63.4%的患者治疗不充分,而90%以上的癌痛是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护理来得到有效缓解的[4]。所有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离WHO提出的“全世界癌症患者无痛”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就其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2.1 患者及家属的因素

陆宇晗等[5]调查表明,患者及家属对于癌痛治疗存在顾虑。麻醉药物是控制癌性疼痛的主要药物,害怕对麻醉药物成瘾是直接影响有效疼痛控制的主要因素[6]。多数情况下,患者因为怕成瘾而忍痛,只是在疼痛无法忍受时才要求止痛。李漓等[7]调查显示,仅12.74%的患者会主动报告疼痛。这样会在医护人员对疼痛评估时造成误导,从而成为疼痛控制不充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是长期的过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很容易被忽视。尽管医护人员在疼痛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患者不汇报疼痛,疼痛治疗效果仍然不能见效。

疼痛不仅是患者的身心问题,而且也是家庭和社会问题[8]。患者与家属的和谐关系,有利于癌性疼痛的改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关系比较紧密,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影响对患者非常重要。因此可以说,尽管有多种因素影响着癌症疼痛患者的遵医行为,家庭功能仍然

是最值得重视的因素之一,家庭社会功能可以从多方面影响患者的态度、行为及治疗效果。家属在疼痛治疗中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家属在癌症患者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其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提示教育对象应由以患者为中心扩展到以家庭为中心上来,这不但对患者的疼痛控制有益,并对改善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有益[5]。

2.2 担心药物来源及经济负担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担心出院后疼痛加重拿不到药,因此在住院期间用止痛药时自行减量存起来以备出院后使用。首先应让患者了解出院后止痛药物来源,完善办理止痛药物的一些程序,保证疼痛治疗的连续性。癌性疼痛多表现为慢性持续性疼痛,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使用止痛药物,而临床上吗啡缓释片应用广泛,费用较高,部分自费患者经济负担重, 难以接受止痛治疗,造成患者忍受疼痛 。彭鹏[9]等调查表明, 28%患者疼痛治疗费用认为无法负担、负担较重。所以,治疗时要严格遵守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原则,根据癌症疼痛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合理选药,不追求新、贵、进口药物,使其既能长期坚持治疗,又不影响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止痛治疗的依从性。

2.3 护理人员的知识缺乏

治疗疼痛[10],准确有效的评估是第一步。临床护理中往往认为疼痛评分是评估患者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从生理、行为、功能等方面观察的综合评估。护理人员的不同态度及个人偏见也会影响疼痛的评估,如有的护士认为患者没有痛苦表情,就不存在疼痛;还有的护士不相

信患者的表述,认为患者夸大了疼痛的程度。临床对癌性疼痛患者缺乏连续性动态的评估与记录使得对癌性疼痛护理随机性极大。有文献报道[11],在最需要掌握癌性疼痛护理的肿瘤科护士有关癌性疼痛知识状况调查分析中, 仍有相当部分肿瘤病房的护士对止痛药的应用与效果评估缺乏足够的了解。但是,由于我国高级护理专业发展较晚,导致护士群体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从而影响了护士在癌痛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12]。

3 癌性疼痛的护理进展

3.1 评估疼痛方法

准确评估疼痛是有效止痛的前提,对疼痛的评估一定要相信患者的主诉,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估。疼痛程度的评估我国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以下四种。

3.1.1 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根据病人主诉评分法。将疼痛分为四级:O级:无疼痛;I级(轻度疼痛):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II级(中度疼痛):不能忍受疼痛,要求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III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汗、烦躁、休克)或被动体位,睡眠严重受干扰,需用镇痛剂。

3.1.2 数字评估法(NRS) 将一条10cm长的直线划为lO等分,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在直线上作标记。O:无痛;l一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一lO:重度疼痛。

3.1.3 视觉模拟量表法(VAS)该量表由一条10cm长的直线构成,直线两端标有文字说明,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体验在直线上标记,测量

从左端到记号的距离,所得数值就是疼痛程度。

3.1.4 疼痛影响面容量表法(wong—Baker)用6种面部表情(微笑悲伤哭泣等)来表达疼痛程度。

以上方法中以数字评估法(NRS)和视觉模拟量表法(VAS)对疼痛的评估最精确,临床使用较普遍;主诉疼痛法(VRS)更直接简单,但易受患者情绪认知等影响,不易发觉细微变化;疼痛影响面容量表法易于掌握,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更适合急性疼痛、老人、小儿表达能力丧失者。

3.2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国外有研究报道提高患者及家属疼痛相关知识,减轻顾虑的健康教育项目的有效性[13]。癌痛患者因缺乏癌痛相关知识对癌痛的治疗、用药和观念存在错误认识,对癌痛治疗有顾虑。临床工作中发现,家属在癌痛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对癌痛治疗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的态度和行为。所以,癌痛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包括患者及家属。通过健康教育,只有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的认知发生正向性改变,才能顺利接受癌痛的治疗与护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按时服药,及时准确汇报疼痛,根据患者疼痛强度,医护人员进行调整用药,达到癌痛的控制标准,缓解患者因癌痛带来的巨大痛苦。

3.3 癌性疼痛的控制方法及护理

3.3.1 药物治疗

3.3.1.1 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是国际上广泛认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只要按照该方案原则进行治疗, 可使85%-90%的癌痛得到满意控制


1000字护理论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10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