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荷马史诗》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6-11-07 09:32:5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荷马史诗读后感

篇一:西方史学史 读《荷马史诗》有感

读《荷马史诗》有感

弗兰西斯·培根在其《论求知》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弗兰西斯·培根将“读史”置于众多求知方法之前,可见“史”的重要所在。“读史”必要研究史学,而世界各国史学之演进,最早还是要追溯神话与史诗。在文字创造以前,人们大多通过口耳相传的方法,保存先民对自然与社会最初的活动记录,文字产生以后,口耳相传的神话与史诗,逐被文人删改纳入诗歌戏曲,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各民族的神话与史诗,《荷马史诗》正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我同意史学史是由神话与史诗而开始的观点,神话与史诗反映了每一个民族在步入文明时代之前的一面镜子,不仅西方国家,中国也是这样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等。神话与史诗反映了人类处于萌芽状态的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等原始先民的最初意识形态。史诗并不一定是历史,但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以前,古希腊人把史诗当做历史来看待,著名的《荷马史诗》就被古希腊人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学习启蒙的教材。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创作,荷马,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古希腊最著名和最伟大的诗人。但对荷马其人在18世纪以前,学者们都认为历史上确有此人,18世纪以后西方学者有人质疑荷马的真实存在,并构成了西方学术史上的“荷马问题”。但如今学术界认为确实有荷马其人,荷马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古老神话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整理定型后记载下来,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史诗,用荷马本人得其《荷马史诗》名,编成后的史诗还在不断地进行增删补充。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荷马史诗》才能得以形成正式文字,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是公元前3至2世纪由亚力山大里亚的学者们编订的。《荷马史诗》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主题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与阿伽门农之间的争端。《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十年未果,而勇将阿基里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战死,乃与阿伽门农复合出战,并与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英勇作战,赫克托尔战死,特洛伊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王子葬礼,但特洛伊城仍严防死守,希腊联军无法攻克,最终想出以“木马”献于特洛伊人,即木马大战的方法攻陷特洛伊城。特洛伊人好大喜功,减轻防御措施,相互庆祝,最终导致希腊联军攻陷特洛伊城进行大规模的屠杀活动。至此《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结束。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修斯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本篇至此结束。

在《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阅读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伊利亚特》,《伊利亚特》中包含了我最喜欢的众多故事,如帕里斯与“金苹果”的故事。特洛伊最小的王子帕里斯从小被父母遗弃,最后堕落成牧羊人,一天赫尔墨斯让帕里斯做评判,将写有“送给最美丽的”字样的金苹果送给谁。各女神纷纷向他贿赂。赫拉允诺他给他无上的权利,并保

佑他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雅典娜愿意赐给他智慧和力量,鼓励他有勇气去冒险,闯出一条英雄般辉煌的路。阿佛洛狄忒答应让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爱上她,并自愿做他的妻子。帕里斯被阿佛洛狄忒的美丽迷惑,他觉得权利和统治他继承王位就可以得到,英雄的道路他能靠自己去闯,但美女却不一定了,于是帕里斯就将金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赫拉和雅典娜恼怒地转身离开,发誓要向所有的特洛伊人报复,并让他们毁灭,尤其是赫拉,她从此成为了特洛伊的仇人。而当帕里斯造访希腊时,古希腊第一美人海伦在顷刻间就爱上了这位特洛伊王子,这正是许多年前爱神阿佛洛狄忒向他许诺的誓言,但当帕里斯将这位世上最美丽的女子带回特洛伊时,他带回的不仅是美丽,更是战争。海伦的丈夫,也就是斯巴达的国王墨涅拉俄斯听到被劫走的消息后,怒不可歇,他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哥哥阿伽门农,他们两人都为海伦被劫走感到痛苦与屈辱,兄弟两人奔走与希腊各地,鼓动所有的王子都参加讨伐特洛伊的战争,然后雅典娜亲自示范,教斯巴达人用木马计对付特洛伊,而赫拉则动用特权,派人偷袭了战神,以阻止阿佛洛狄忒引诱战神自出马参与作战,赫拉又拉拢丈夫宙斯威胁众神,不准帮特洛伊人,特洛伊战败,帕里斯被杀,而这所有的一切就只因那个给阿佛洛狄忒的金苹果。

由此可以看出荷马所著的《荷马史诗》带来年浓厚的神话色彩,同时在《荷马史诗》中的神都具有人的一些特性,贪图虚荣,好争好妒,神也同人一般拥有自身的缺陷,神只不过比一般的普通人拥有了一些更多的能力,技能,神也同人一样的自私自利。这一点众神之道庙斯体现得淋漓尽致,庙斯的蛮横,对妻子,儿女毫无亲情可言。对妻子赫拉更是怒极而骂,毫无丈夫对妻子应有的关爱,对子女更是铁石心肠,毫无父爱,一幅出庄严不可侵犯状。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宙斯尽然与自己的姐姐成婚,这种为东方人看来的大忌,在古希腊那个时代却并不以为忌。在西方的神话与史诗中,神的长像与人一样,他们与人生活在一起,他们与人一样具有美丽的一样也同人类一样,拥有丑陋的一面,西方世界的神并不完美,他们的神更具人性化,全面化,而在东方的神话中,神是万能的,是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之上的,他们拥有我们所无法拥有的神力,承担着我们所希望自己能拥有的一却,美丽,长生不老,腾云驾雾等,我们的神是完善的,无私的。

读了《荷马史诗》将西方的神话与东方的神话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东西文明的差异性,西方文明的人性化与宽容性是东方文明中很难体现的,对方的伦理道德,完美主义也是其独到的体现。但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他们之间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就是双方在史学史基础上都是发源于神话与传说,这是社会逐步发展的规律所制的。文字创造前,祭神巫祝、行吟歌手,世代口耳相传,文字产生之后,为了记录和研究前人的事迹而记录成册,成为神话和史诗。《荷马史诗》在西方,乃至世界社会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不愧为“希腊的圣经”,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

我认为《荷马史诗》另外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它创造了英雄史观。 《荷马史诗》创造了众多的英雄,描写英雄必然描写战争,战争场面为英雄们提供了一展英姿的天地,英雄们把血腥的战争当作展现其英雄品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荷马史诗》通过对英雄战争的描写也被人们赋予了“英雄史诗”的美誉。英雄史诗都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的,通过《荷马史诗》向我们展示的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时希腊人的社会状况、以及希腊人从氏族公社进入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形态,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在从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暴力干扰,古希腊的国家组织纯粹是通过私有财产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直接从氏族公社中产生出来的。在《荷马史诗》中对英雄的描写都充满了神话传奇色彩。《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他们在历史篇二:《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

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杀死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奥得修斯》突出了希腊印象奥得修斯的智慧,并通过他讲述的惊心动魄的漂流经历,展现了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其中包含了许多远古时候的神话。《奥的修斯》前半部分写海上遭遇,富有浪漫色彩;后半部分写家庭生活,富有现实色彩。如误入巨人岛,用智慧杀死独眼巨人――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将他的大勇大智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当他回宫后并不是毫无防备的扑入妻儿的怀抱,而是仔细拟订了向求婚的贵族子弟们复仇的计划。

史诗展现的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让我们感到既陌生又羡慕的时代。对英雄的重视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顶峰。英雄的交锋包含着最独到的理解、最大的温柔和最极端的残酷。如得胜的阿可琉斯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拖在车后,绕城示威。但在9天后特洛伊的老王前来哀求归还尸体时,他被这位老人的哀伤打动了,将他儿子的尸体还给了他。特洛伊人悲痛而隆重的埋葬了自己的英雄。同时这个时代也让现代人困惑不解:人像牲口一样被屠杀和买卖,女人被当作财产一样转让,神与神之间彼此猜忌和互相斗争。

史诗的结构异常精美。两部史诗的时间跨度都长达10年,但前者只描写了4天的战斗、21天的埋葬仪式和26天的空闲时间共计51天;后者也只集中描写了41天的活动。与主题有关的事件构成核心故事,其它的社会活动、贸易往来、宗教活动和生产作为穿插。

史诗以自然的质朴的口语写成,运用了大量“荷马式的比喻”,这些比喻新鲜、奇特,极富表现力。世俗刻画人物简洁明了,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并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荷马史诗》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篇三:荷马史诗的读后感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读后感

伟大的荷马,伟大的史诗,就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背着七弦竖琴的荷马,双目失明的荷马,四处漂泊的荷马,亦说亦唱的荷马。特洛伊古城曾经的悲壮、帕特洛克的生死度外、赫克托父亲的眼泪、阿喀琉斯致命的脚跟、胜利之后的杀戮掠夺......一部《伊里亚特》让她动容,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因一己私欲伤及无辜。

《荷马史诗》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保留在全体希腊人记忆中的历史。英雄史诗都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的。《荷马史诗》就向我们展示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时希腊人的社会状况、以及希腊人从氏族公社进入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形态。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在从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暴力干扰;古希腊的国家组织纯粹是通过私有财产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直接从氏族公社中产生出来的。《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往往就能够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英雄史诗所宣扬的是一种英雄史观。

但是,史诗中的英雄主要是为了掠夺和加强个人的权势而战斗的。史诗中的英雄观念也和氏族中的等级观念相适应。这些英雄已和英雄传说中的英雄不同,后者多是群众的理想和经验的化身,前者则是高踞于群众之上的骄横的贵族,仗势欺压本部落的平民。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等人就是这种英雄的代表。《伊利昂纪》所描写的战争就是一次在神话的动人外衣掩盖下的掠夺。当时,由于氏放部落内部发生了分化,贵族和平民对战争的态度已有所不同。在氏族内部分化的情况下,他们是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英雄。平民的代表忒耳西忒斯则被丑化为懦夫而受呵责。事实上,他敢于面斥联军统帅和氏族首领,号召希腊士兵不再为首领卖命,并毅然返回家园,他应是平民中的英雄。在这种条件下,史诗对战争和贵族的歌颂也是从贵族的利益出发的。在特洛伊方面,氏族平民由于城邦面临毁灭而同仇敌忾地支持贵族,但他们也只是作为陪衬英雄的背景而出现的。

《伊利昂纪》描写的战争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全书以英雄的业绩为中心,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人物的情绪都很激烈,全诗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气息。史诗中的性格描写很出色。英雄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阿喀琉斯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在战争开始前就垂涎特洛伊的财富。他在史诗里拒绝参战,就是因为他个人在物质利益和权势上受到了双重损害,以和最高统帅决裂作为反击。他暴躁如雷,凶猛可畏,是氏族首领中蛮勇的典型。

赫克托耳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首领。他预感到特洛伊注定要毁灭,对妻儿所面临的悲惨命运感到难过,心情沉重,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悲哀,毅然负起保卫家国的责任。他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史诗中其他主要人物的形象也很丰满,言谈举止和内心活动都写得活泼生动。他们的性格常通过戏剧方式在对话和行为中表现出来,但一般是固定静止的,缺少变化。《伊利昂纪》还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生活、生产贸易和体育竞技等活动。其中比较有名的一段,是描写铁匠神赫淮斯托斯为阿喀琉斯锻造甲胄,心里充满劳动的喜悦。他刻在盾牌上的图画,反映了日常生产劳动的情景。

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又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平现象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思想,充满乐观精神。在后世作家的描述中,希腊神话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神话是古希腊文学的土壤,此后的诗歌、悲剧等都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它对于后代作家也有重要的影响。

篇二:《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杀死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奥得修斯》突出了希腊印象奥得修斯的智慧,并通过他讲述的惊心动魄的漂流经历,展现了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其中包含了许多远古时候的神话。《奥的修斯》前半部分写海上遭遇,富有浪漫色彩;后半部分写家庭生活,富有现实色彩。如误入巨人岛,用智慧杀死独眼巨人――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将他的大勇大智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当他回宫后并不是毫无防备的扑入妻儿的怀抱,而是仔细拟订了向求婚的贵族子弟们复仇的计划。

史诗展现的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让我们感到既陌生又羡慕的时代。对英雄的重视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顶峰。英雄的交锋包含着最独到的理解、最大的温柔和最极端的残酷。如得胜的阿可琉斯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拖在车后,绕城示威。但在9天后特洛伊的老王前来哀求归还尸体时,他被这位老人的哀伤打动了,将他儿子的尸体还给了他。特洛伊人悲痛而隆重的埋葬了自己的英雄。

同时这个时代也让现代人困惑不解:人像牲口一样被屠杀和买卖,女人被当作财产一样转让,神与神之间彼此猜忌和互相斗争。

史诗的结构异常精美。两部史诗的时间跨度都长达10年,但前者只描写了4天的战斗、21天的埋葬仪式和26天的空闲时间共计51天;后者也只集中描写了41天的活动。与主题有关的事件构成核心故事,其它的社会活动、贸易往来、宗教活动和生产作为穿插。

史诗以自然的质朴的口语写成,运用了大量“荷马式的比喻”,这些比喻新鲜、奇特,极富表现力。世俗刻画人物简洁明了,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并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荷马史诗》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

篇三:《荷马史诗》读后感

有一本书,名叫《荷马史诗》,它包括了两个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我最喜欢《伊利亚特》这个故事。 《伊利亚特》叙述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希腊人为夺回海伦,组成十万联军,远征特洛伊城。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年。希腊最勇猛的将领阿基疏斯面对节节失利的危急局面,抛开与主帅的个人恩怨,奋勇作战,扭转了战局。最后,希腊人用木马计智取特洛伊城,大获全胜。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人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世界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这两篇故事都是古希腊盲人歌手荷马所作,因此统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个故事歌颂英雄的威武勇敢,赞美希腊民族历史。阿基疏斯是个不完美的英雄,他勇敢、富有同情心、重视荣誉,同时有具有固执、易怒等弱点,这些弱点往往会酿成大错。

向上的力量。 《荷马史诗》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世界文学殿堂。 《荷马史诗》叙事生动明确,语言流畅。书中的英雄人物热爱生活,给人一种


《荷马史诗》读后感3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03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