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复仇》思考50字

时间:2016-11-07 09:32:3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关于“复仇”情结的解读与思考

关于“复仇”情结的解读与思考

肖建乐

《王子复仇记》又称为《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讲述了丹麦王子复仇的曲折故事。无独有偶,东方文化中也有深深的复仇情结。中国的传统武侠小说开篇大致分为复仇类和抢夺财宝类,复仇类又大致分为夺妻之恨与杀父之仇两大类别。

所以,古今中外,复仇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题材,更是大众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存在着一些“斩草除根”“斩尽杀绝”等用以防止复仇发生的诸多词语就不足为奇了。

但止于写就本文之时,笔者尚未发现对古今中外广为流行的复仇情结深入探讨的文章。我拟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复仇情结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总结对当今启示。

在现代法治国家或者说民主国家产生以前,国家力量对民众权益的保护可以说是极为有限的。为了保护各自的权益,西方中世纪实行的是城堡制,部分民众集中起来在城堡之中以求自保;而中国自古以来的庄园制和魏晋兴起的坞堡也具有同西方城堡雷同的功能。人人具有利己的内在特征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人们追求自身财富的增长大致有两种手段,一是通过勤劳与智慧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逐渐积累;二是通过一些方式改变财富的所有权,即将别人的财富转变为自己的财富。显而易见,后者比前者在积攒财富中更具优势。在法治不够健全的传统社会,后者成为许多梦寐以求改变自身命运人的一条捷径,铤而走险就变得顺理成章,中国历代的绿林好汉、西方的强盗大致也是由此原因而产生。但是,不管是中国的绿林好汉还是西方社会的强盗,都是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所不容,成为政府集中打击的目标。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平时为良民,由于抵挡不住物质的诱惑而一时铤而走险霸占别人的财产,这一类的人大多与官府保持着较好的关系,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就属于豪强大户或者具有官方背景。他们通过种种手段残害有产者的身体、抢夺他人的财产,这在法制不健全的过去是一种一本万利或者说无本暴利的生意。用现在的经济学术语来说叫做收益很高、成本很小。这种事情发生的后果大多也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束。在以血缘关系和宗族关系为纽带的过去,家族互保成为中外的一条通行规则。所以施暴者为了避免受到报复,往往采取极其残暴的手段对受害人的家族进行灭绝。而一旦受害者有一后人侥幸逃脱(这种情况无论在文学作品还是现实中均比比皆是),事情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次性博弈转变为重复博弈,即施暴者的成本大大增加,与收益之间的差距将会大大减少。这也是中外社会默许乃至宣扬复仇的根本原因所在,复仇一方面使重复博弈代替一次性博弈,改变了一次性博弈的结果;另一方面加大了施暴者的违法成本,并形成了一定的内在约束机制,使很多人欲想违法乱纪而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所以,古今中外深深的复仇情结固然有血腥的暴力一面,但从整体而言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的,这也是复仇情结广为流行的根本原因所在。

正如前文所言,复仇情结广为流行在法制不够完善的传统社会是有着深厚的土壤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家强制力对一般民众保护较弱的现状,一定程度上用私权来代替公权的暴力职能。这对正在进行剧烈社会转型的当今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那就是要健全相关法律并且严格执行,切实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各种不必要暴力事件发生,共建和谐社会。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邮箱:[email protected])

篇二: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分析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分析

【作者】肖旭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塑造的最高成就。这里就如何深刻理解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作一些简明的提示。

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者。我们从剧本中看到,哈姆莱特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教育,他具有当时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思想:对人类未来有着美好理想,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无视封建规范和习俗,重视友谊、爱情,主张人们应该平等互爱,例如当友人霍拉旭称他为“大人”时,他说:“先生,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同你交换这种称呼”;他对跑码头的戏子比对宫廷大臣尊敬得多;他对土兵也平等相看:“我爱你们似你们对我一样”;他批判暴君,提倡贤明政治。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到老王时,认为“把他的一切一切总起来说,他可算得是一位人物。”“人物”应是人文主义者对“人”的最好的评价了。而对克劳狄斯的暴行则加以批判,指斥他的统治把丹麦变成了一个“大监狱”。从这些材料我们得到的印象是: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起初表现为善良、乐观,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比较接近人民也受到人民的爱戴。他目光敏锐,善于思考,因而一回国很快就发现了克劳狄斯的罪恶和社会的混乱黑暗,感觉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我们还可从全剧的中心矛盾来看,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表面上是王子为父亲向弑君篡位的叔父复仇,我们必须分析哈姆莱特复仇的买质。

哈姆莱特之所以尊重父亲,并不仅仅因为他是国王,主要在于他是一个理想的好君王,而他痛恨叔父,是看出了他是一个“微笑的坏蛋”、“一个盗窃帝国和王位的扒儿手”,一个弑君乱伦者,并且在这个集封建暴君和资产阶级两面派、阴谋家于一身的反动势力代表的统治下,丹麦宫廷荒淫腐败,国王阴谋成性,朝臣见利忘义,人民生活无着落,只要义旗一举,人民的反抗就“比大洋中的怒潮冲决堤岸、席卷平原还要汹汹其势”。面对这样的统治,哈姆莱特发出了愤怒的呼喊:“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歌德在评论《哈姆莱特》时极为精辟地指出:在这句意味深长的慨叹的话里面“可以找到哈姆莱特全部行为的关键”,我们也可由此理解哈姆莱特的复仇并不在于家族私仇,而是与“重整乾坤”紧紧联系着,是要改变“颠倒混乱的时代”。显然,他与克劳狄斯的冲突实质上是人文主义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同黑暗罪恶势力的斗争。剧本写的虽是丹麦的历史故事和丹麦的王子,实际上揭示的是十七世纪初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王子地位的人文主义者,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文主义者。

哈姆莱特又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文主义者,剧本在尖锐的矛盾冲突的发展中显示了他丰富复杂的思想性格。他主要的特征是:深入思考人生的探索精神,思想上忧郁、行动上延宕而又勇于行动的矛盾的统一。如何从剧情的发展中来看哈姆莱特的思想矛盾和探求?他为什么会忧郁?忧郁与行动又如何统一呢?剧本除了表现哈姆莱特对周围许多人和事物的矛盾,朝臣们朝秦暮楚,同学们卖友求荣,母亲匆匆改嫁,情人被王室利用,哈姆莱特原来相信人间有高贵的人性,忠诚的友谊,坚贞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如今,这些人文主义尊重的道德和理想却开始

破灭了,“快乐的王子”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忧郁,他孤独、怀疑、失望。但他又面临着父仇必报、邪恶必除,必须“重整乾坤”的重任,因而伴随着他的忧郁和痛苦,他紧张地剖析人生,冷静地思考问题,坚持为实现理想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剧本侧重于表现人物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激越不安的思绪,展示他在对社会一切隐秘的罪恶揭发过程中内心的苦闷和哲理性的思考,如他在独白中思索人生的价值、生存还是毁灭;宿命的力量,也在独白中谴责自己“胆小如鼠,缺少胆计”、“虚度了时光、冷淡了热情、搁置了严命、耽误了迫切的大事”等。他的思考越深入,心情越忧郁,对于改革现实的要求就越清醒,也越急于为完成复仇目的而行动。因此,哈姆莱特的忧郁是理想与现实矛盾、个人面对艰巨的复仇任务孤掌难鸣所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也体现着时代的忧郁和悲哀。与他的忧郁密切相关的行动上的延宕则是由于一时找不到行动的有效途径,正如黑格尔指出的:“他犹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怎样做”。但必须注意的是,尽管他无法确定复仇的正确手段,他要“重整乾坤”的决心是坚定的,因此,他始终行动着,一个计划接着一个。例如戏中表现他分析现实,装疯作傻,设计“戏中戏”,揭发克劳狄斯的罪行,寻找适当时机,误杀波洛涅斯,在放逐中机智地归来,谴责自己的“懦怯”,与克劳狄斯由暗到明地进行交锋,直到比剑中识破诡计,果断地杀死克劳狄斯。显然,哈姆莱特从未放弃过行动,《哈姆莱特》的整个情节就是这样一个要凭着个人力量探求改造现实途径的行动的整体。行动上的延宕是出于未能找到行动的正确道路,哈姆莱特的确思考多于行动,剖析偏于哲理,他要完成复仇大业而无法找到正确的手段,他急于完成复仇的目的而在忧郁的心情下缺乏必胜的信念。人物的积极探索、勇于行动,他的忧郁和行动过程中的延宕在不同阶级的表现各有侧重,但它们是彼此渗透而统一的。

哈姆莱特的结局是和敌人同归于尽,他未能完成“重整乾坤”的重任,因此他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在与强大的邪恶势力的斗争中是失败了。对于他的悲剧,我们总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客观上是历史条件的限制,那个时代封建势力还相当强大,主观上则是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哈姆莱特始终把复仇的艰巨事业当作个人的任务,他当然不可能依靠群众,他还害怕群众,他对于当时主客观的情势也有自我意识,因而模糊地感到自身悲剧的必然命运,他说“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说明他缺乏胜利的信心,他又把成败归之于宿命:“可见随我们怎样琢磨来琢磨去,结果还是靠天意”。歌德揭示了作者想表现的主旨:“莎士比亚的意思是要表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胜任的人身上的结果”,“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他既不能负担又不能放弃的重担下被毁灭了。每一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我们体会到哈姆莱特的失败说明这—时代还缺乏先进人物必然胜利的社会条件。恩格斯指出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哈姆莱特的悲剧具有重大意义,它反映了时代精神,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提出了现实世界不合理,必须改革的根本问题,而主人公本身也由于其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性格,成了莎士比亚人物塑造上的不朽典型。

篇三:哈姆莱特复仇延宕原因简析

哈姆莱特复仇延宕原因简析

内容提要:从哈姆莱特接受父亲鬼魂的复仇重托到哈姆莱特最终将仇人杀死经历了漫长的几个月的时间,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他复仇延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当时的社会环境、他独特的性格特征、哈姆莱特对生命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以及他对母亲深深的爱起了重要作用. 哈姆莱特的性格独特,甚至是矛盾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国内、国外的形势都不稳定,他又受过高等的教育,对生命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比常人更全面更深刻,并且无论什么情况下他都一直深爱着自己得母亲,以上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他行动上的延宕,本文也是从以上几点入手进行分析.

关键词: 社会环境 性格特征 生命价值 社会伦理 爱母情节 首先社会环境方面,国际上,前丹麦王也就是哈姆莱特的父亲杀了前挪威王并占有了挪威王的土地,前挪威王的儿子福丁布拉斯,一个血气方刚、有胆识、有仇必报的青年,正在国内招募士兵,训练军队,等待时机,随时准备报仇,战争一触即发.国内方面,丹麦老王突然去世,其弟克劳狄斯继位,并娶前王后为后,王子得知父亲死讯,匆忙从国外赶来,国内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不定.所以就是在这样的紧张局势下,假如哈姆莱特将国王杀死来报仇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哈姆莱特不是庸俗的凡人,他是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熏陶的人,当时的局势他应是明白的,虽然仇恨充塞着他的内心,但他还没有失去理性,他应该知道他的行动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他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动上的限制,这点在文中也有显现,在第一幕第三场中雷欧提斯对奥菲丽娅这样说道:“他有这样高的地位,他的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为他自己也要被他的血统所支配;他不能像庶民一样为自己选择,因为他的决定足以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危.”作为王子哈姆莱特也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造成他行动延宕的社会因素还应包括他行动上的外部困难(1).他的仇人是当今的国王,身边应该是朝臣簇拥,而且还应有许多卫兵,虽然哈姆莱特懂一些剑术,但想越过这么多阻碍将仇人杀死显然是有难度的.他又不能公开指控他的仇人,因为除了一堆谁也不会相信的鬼魂的话他没有任何其他的证据, 他要做的是复仇,但他也必须考虑到复仇的代价以及复仇应采取的方式,他若贸然行动的话只会使得自己的境遇更加糟糕,到那时别说是复仇,自己连自由都可能失去,甚至有生命危险. 所以哈姆莱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筹莫展,能做的只有耐心的等待,也便是我们所说的“延宕”.

哈姆莱特的性格方面,他独特的性格特征可能是造成他行动延宕的最重要的因素.纵观全剧,不难发现他的性格是复杂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他思维缜密但又多虑,嫉恶如仇但又内心忧郁.当鬼魂要告诉他事实的真相时出于对父亲的敬爱他显得十分的激动,当时他是这

样说的:“赶快告诉我让我驾着像思想和爱情一样迅速的翅膀,飞去把仇人杀死.”但他并没有像自己所说的那样迅速地行动,这就源于他思维的缜密,他并没有完全相信鬼魂所说的一切,他还不能确定那个鬼魂是他的父亲,在第二幕结尾时哈姆莱特这样说道:“我所看到的幽灵也许是魔鬼的化身,借着 一个美好的形状出现,魔鬼是有这种本领的,对于柔弱的灵魂它更容易发挥力量.”所以在和鬼魂对话之后的很长时间他都在寻求能够证实鬼魂所说属实的证据,终于一个戏班的来临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他的思维是如此的缜密,他不仅要自己亲自观察国王看戏时的反应,他还让霍拉旭在一旁紧盯着国王的脸.后来国王的反应已经证明了鬼魂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而且他也曾有机会在国王独自一个人祷告的时候趁他毫无防备把他杀了,但我们的王子还是没有下手,这恐怕要归因于他性格的多虑.第三幕第三场当哈姆莱特看到独自祷告的国王时有一段这样的独白:“他现在正好在祷告,的正好下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不,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了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待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 ”可见正是他对仇人可能上天堂的多虑使他错失了绝好的报仇机会.还有便是他性格的忧郁,遍看全剧我们会发现他忧郁的最重要的根源并不是他父亲的死,而是他母亲的匆匆改嫁,使得他心目中的慈母的形象被完全破坏.这就造成他报仇的欲望不够强烈,甚至可以说当前的国王还没有让他痛恨到想要一剑把他结果掉的程度.实事求是地说,当今的国王对哈姆莱特还算是不错的,他本来是没有斩草除根的念头的,这一点从开始时国王想留哈姆莱特在国内以及当得知哈姆莱特要邀请他看戏的欣喜中都可以看出.他对哈姆莱特也总是彬彬有礼,称他为“亲爱的儿子”,是他王位的“直接继承人”,对哈姆莱特从未恶语相加,而且他对自己的行为也是忏悔过的,或许他内心更多的是对哈姆莱特的愧疚,所以即使是在哈姆莱特激怒他的时候他也没有当面责备哈姆莱特.虽然哈姆莱特并不十分喜欢自己的叔父,甚至经常对他咒骂,但他也是有感情之人,叔父对他的态度不可能使他无动于衷,这就造成了他报仇决心根本上的动摇.直到后来哈姆莱特让国王感到了威胁,决定送他出国并除掉他,也正是在哈姆莱特得知国王此时的险恶用心后才再一次彻底下定了复仇的决心.但可惜的是,这时国王已经意识到了威胁,提高了警惕, 使哈姆莱特复仇行动客观上的阻力更大,使哈姆莱特在确实想报仇的时候又不能得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征对他的行动起到的巨大作用.

另外, 哈姆莱特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也对他的行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哈姆莱特已经近三十岁,已经是一个很成年的人了,又受到了多种文化的熏陶,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他是王子,他每天沉溺在自己的思想之中,陶醉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涉世未深,虽然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但还不够成熟.他本来还是一个求学的追求自己理想的青年,但几

个月间他便经历了父亲的猝然离世,母亲的匆匆改嫁,爱情的挫折,友谊的破裂,鬼魂复仇的重托……这些都使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破灭了,一下子陷进了迷茫之中,他内心的迷茫可以从第三幕第一场他的“生存还是毁灭……”的经典独白中看出,这一段独白将他内心的迷茫和痛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不得不对人生对生命进行新的思考.他已经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人生的易逝,他要思考自己到底有没有结束别人生命的权利,即使他要杀的那个人是自己的仇人.他的思绪已经开始混乱,已经陷入了心灵的沼泽,这使得他言语前后不一,他一会说要“马上行动”,一会又说要“等一下”.所以他一直不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

还有就是社会伦理方面,这不是一件简单的报仇事件,他还牵扯到社会的伦理问题,杀父仇人固然可恨,他夺走了父亲的一切,但当这个仇人是自己的叔父时事情就要另当别论了.如果说杀兄的人罪无可恕的话,那么杀叔父的人呢?从当时的社会眼光来看,哈姆莱特还不清楚他杀了自己的叔父报仇会不会违反社会伦理. 哈姆莱特对社会伦理是十分看重的,这一点可以从他对他的母亲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一向尊敬他的母亲,但母亲的匆匆改嫁确实使他苦恼不已,心中的慈母一下子变成了乱伦的淫妇,所以他对她唇枪舌剑,尤其是在第三幕第四场,他对他的母亲说了这样的话:“你的行为可以是贞洁蒙羞,是美德得到伪善的名称,从春节的连请的额上取下娇艳的蔷薇,替他盖上一个烙印,使婚姻的盟约变成、博徒的实验一样虚伪,啊!这样的一种行为,简直使盟约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神圣的婚礼变成一串谎妄的狂言.”可见他对违背社会伦理的事情是多么的厌恶,所以违背社会伦理的事情他是不会轻易做的,显然杀叔父的行为确实是极有可能违背社会伦理的,一面是血海深仇,一面是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他在伦理道德的旋涡里挣扎,找不到解脱的方法,在他复仇之前他要确定自己的复仇是正当正确的,但他一直无从确定,所以他一再延宕.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那就是他对母亲的爱,可以说他是十分敬爱他的母亲的,同样他的母亲也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谓母子情深。对于他对母亲唇枪舌剑的话语,我们不难理解,他后来对母亲如此的粗暴正是由于他对母亲深深的爱,母亲的改嫁确实使他难以接受,但无论他对母亲前后的态度反差有多大,至少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那便是他深爱着自己的母亲.正是由于这一点哈姆莱特实施自己的报仇计划的时候必然会考虑到他的母亲的感受.她已经经受了一次丧夫之痛,他曾伤心得像个“泪人”,女人是脆弱的,若再让他失去一次丈夫的话她或许已经不能够再承受这样沉痛的打击,杀了现在的国王会使他的母亲陷入两难的境地:死的是自己的丈夫,而凶手却是自己深爱着的儿子,他要控诉自己的儿子吗?那他有可能连这唯一的亲人也要失去,显然,这是哈姆莱特不愿看到的。所以从母亲的角度出发哈姆莱特也不能轻易将仇人自己的继父杀掉.

纵观全剧,虽然造成他行为延宕的原因有很多,但这些原因也不是孤立的,他们是共同起作用的,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所起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哈姆莱特的心理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任何将这些因素孤立起来的理论都是行不通的。

故事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但至今仍有着它的现实意义。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有着美好的理想,品格高尚,受人敬仰。哈姆莱特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对于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看法。对各种人、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等有新的看法;感情忧郁与精神迷茫,行为上的迟疑与延宕是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的表现。父死、母嫁,友谊、爱情的破灭,现实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相悖,思想危机的阶段也是思考与探索的阶段,他所思考的不单单是复仇的事,还有人的价值、实现理想的道路等,其中有许多东西都会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对人生的意义,对社会的形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泛滥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多少人能够对生命对人生进行冷静深入的思考?在各种事物面前我们是否也曾延宕,我们是否也曾因自己不及时的行动付出了很惨痛的代价.当我们在思考哈姆莱特行动延宕原因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分析一下我们自己的延宕呢?不然我们的人生岂不也会变成哈姆莱特人生一样的悲剧.

(1)安·塞·布雷德列 《莎士比亚悲剧》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年8月第1版 P83


《复仇》思考5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03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