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奠基》观后感一千字

时间:2016-11-07 09:32:1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为生命奠基》观后感

观《为生命奠基》有感

人文学院 13汉语国际教育 杨洁2013064125

教育家说,教师的境界就是造就学生,成就自己!温总理说: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家,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多年实践经验的窦桂梅老师用“为生命奠基”作为自己的报告题目,提出语文教改中要实现3个超越: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

窦老师说到:爱岗敬业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所必必需的,尤其是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应该以生命投入,奉献青春、心血和智慧,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我们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的精神境界、职业道德必须高尚,否则我们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窦老师说:教育是爱,爱就是教育。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爱满天下,就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窦老师还说:我们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我们所从事的这项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是成长中的、充满生命活力的青少年,如果我们把“人的培育”而不是把“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教师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是在用生命歌唱,用生命实践!

窦老师的语言深深打动着我,窦老师的思想牵引着我,窦老师追求完美的境界感染着我,窦老师“为人女、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媳,同时更为人师,所尽责任必须尽”这些激情震撼着我 ,使我深深地反醒自我,突然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自己所应该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自己所努力的方向,一切都要有一个新的、良好的开端,我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学习;我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游戏;我要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做一个生活和工作中的有心人,与学生共同成长,奉献自己,同时也成就着自己!窦老师讲的另一个观点对于我来说也是受益匪浅。她说,教育要做到三个超越,但也有三个前提,既:要立足于课本,超越教材;要立足于课堂,也要超越课堂;要立足于课本,也要超越课本。在现在,很多老师都以为要超越课本,就忽略了前提,没有认真的钻进去,怎么又走出去的效果呢?当教师要有“宏观在胸,微观在握”的本领,首先必须对课本有个深刻的理解,对课本要非常的熟悉,才能上好课。同时,还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能仅仅用传统的方法,安排多少个课时就严格遵守这条硬标准,不懂哪里该重点讲,哪里该略读,哪里该跳读。这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使学生的知识面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加大负担的过程。读书就是一个好办法,既能增加学生的视野,也能减轻老师的负担。中国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在读书中,让学生自己感受,别有一番风味。其次,当老师的,在课堂上要学会扮演,要与学生成为一个平等的角色,能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所以就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居高临下,对于学生来说,这既会产生敬畏心理,对于学习效果来说,也可能不能达到最大的满意程度。

教师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这项工作所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充满生

命活力的青少年,教师若把“人的培育”而不是把“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而正因为我们应该怀着这样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去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应该要严格一些。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师范生乃至以后的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为祖国园丁事业增添光彩。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在我心目中,教育是一块圣土,教师是这块圣土上的耕耘者。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我们作为教师,永远都是过去和未来之间活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与恶习的最重要的社会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人物与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教师的职业与祖国宏伟事业紧密相连,和提高民族素质紧密相连,和家家户户紧密相连,和孩子的现在与将来紧密相连,因此,教师胸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应该以生命投入,奉献青春、心血和智慧,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爱岗敬业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所必必需的,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肩负未来生命的个体。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商人经商,工作若有失误,损失的可能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可重来,而我们教师的疏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生命不可能重来。

二、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最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文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教育是爱,爱就是教育。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爱学生,并不意味着姑息、迁就学生的缺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

三、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越越来越高,他们会提出许许多多出人意料的问题来问你,并且用充满希望的眼神看着你,渴求你给他一个满意的回答,你能做到吗?我的回答是很难。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底蕴,我们要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自我,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教学艺术,才能真正驾驭课堂,只有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真正胜任现代教师这一伟大的职业。但实际上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缺点。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改进自己。要不断地消除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即使是潜意识的某些不良想法也要尽量打消,力求做到真正的“完美”。因为它们回在不经意间就流露出来,从而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学生。这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看了这个视频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

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

“做一名小学教师真难!”,这是我在看了窦桂梅老师的演讲《为生命奠基》后的最大感受。我们小学老师,立足于平凡的三尺讲台,黑板是我们永恒的背景,粉笔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学生成了我们最近的亲人。我们是小学教师,这就注定我们的一生要在平凡和忙碌中度过,但我深深地明确压在我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身为人师,就要担负起授业传道的重任,要将丰富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还要处处给学生做表率,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一点遗憾。

篇二:《道德形而上奠基》读后感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后感

在并不是很长的时间简单、初略地看了下康德的《道德形而

上学的奠基》,并且借助网上查阅到的资料进行辅助阅读。大概

地读懂了其中的一些内容。

康德之前的道德理论都是他律的,就是说它们是从道德以外

的原则中引申出道德的。康德认为道德原则具有原则上的独立性

和自身价值,他所强调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在他看来,为了利

益、幸福、快乐等而去做道德的事是非道德的,只有为了道德而

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即便我没有做到康德所说的真正的道德,

只要我没有做不道德的事,我就不会妨碍别人和社会,并且非道

德也可能有助于别人与社会。现在不少人强调道德就是不做不道

德的事,就相当于把康德所说的道德与非道德都作道德来理解。

康德认为道德不仅崇高,而且道德规律是普遍的、必然的。

他认为道德规律以理性为基础,道德规律对所有理性存在物都有

效。并且道德规律是必然的,而不像以经验为基础的主观准则那

样具有偶然性。康德认为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它并不局限

于经验。我们的一部分知识是从认识能力本身产生的,这部分知

识具有先天的性质。经验的知识是个别的,因而是偶然的;先天

的知识则是普遍的和必然的。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实际上就是撇

开经验来探究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理性中的普遍的道德法则。大自

然给人配备了理性不是为了满足 人的感性欲求, 因为在这

种满足上人的本能比理性要更有用,人的理性是为了更 高

的理想,也就是实现“义务”这一包含着善良意志的概念。

对于这一点,每个 普通人单凭自己自然的健全知性即可领

会,所以“不须教导,只要解释就行”。但之所以需要解释,是因为义务和“爱好”经常混杂在一起,因而一个行为是道 德的还是仅仅是明智的, 仅凭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还不足

以区分,而必须提升到 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即从日常混杂的行为中把“出于义务”的成分区别出来。

道德形而上学 通俗的道德哲学总是与经验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它即使要立足于行为的动机 来考察其道德意义,

实际上却仍然把这种动机看作一种经验的事实,人们将陷入 有无真正的道德行为的辩证论。要摆脱这一困境,我们只有

坚决把 经验的事实排除在道德哲学的考虑之外, 不靠举任

何例子或榜样来说明道德的原 则。其目的在于先把道德哲学提升到形而上学的基础上,然后再从那个高度下降 到通俗的道德哲学,重新诠释它的那些例证,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否则我们即使 有了通俗道德哲学的一些法则,也不可能在日常实践中分清哪些是纯粹的道德因素。康德的命令可以分为技术的命令、实用的命令、道德的命令。技术的命令即技能性命令,技能性命令不管目的是否是理性的和善的,而只注意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做些什么。康德指出不少父母要求孩子掌握技能型命令,也就是使孩子掌握达到目的的手段,可是这些急功近利的父母忽视了培养孩子对目的的价值做出判断及修正所做的判断的能力。实用的命令也就是假设命令,是个体把追求自身幸福作为实际目的,这种把行为的实践必然性视为增进幸福的手段的假设命令是实然的。道德的命令也就是绝对命令,绝对命令不涉及行动的内容或其预想的结果,而是涉及行动的形式及其原则,这本身已是结果。绝对命令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尽管在实践上是必然的,也仍然是绝对的。

道德规律的普遍必然 性,可以百分之百先天地在纯粹而又实践的理性中找到自己的源泉: 1、全部道德概念都先天地坐落在理性之中,不但在高度思辨上是这样,在 最普通理性上也是这样。 2、它们决不是经验的,决不是从偶然的经验知识中抽象出来的。 3、它们作为最高实践原则,在来源上非常纯粹,并且具足尊严。 若是有人往这里搀杂经验, 那么,行为就在同等程度上. 失去其真纯和不受限制 的价值。 4、从纯粹理性中汲取道德概念和规律,并加以纯净的表述,不仅是单纯思 辨上的需要,同时在实践上也是极其重要的。

篇三:《奠基者》观后感

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部长。在川中会战失败之后,带领数万会战大军克服了无路、无粮、无房,以及天灾人祸等重重困难,在松辽展开了艰苦卓绝、历时三年的石油大会战,一举扭转我国石油工业的被动局面。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 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突然袭击。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在成都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 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视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余秋里召集干部、专家进行座谈,最终决定采用打破常规,甩开勘探,集中石油系统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镇附近为会战中心,在松辽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这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 在邓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党委关于开展石油大会战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王进喜等一大批优秀钻井队积极率队奔赴大庆参加会战。面对少数人的畏难情绪,余秋里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战斗口号。 1960年3月10日,萨66井喷出高产油流。余秋里连续主持召开党组会议,提出挥师北上,把主战场从大同镇附近转移到萨尔图地区。全国有关系统支援大庆建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萨尔图火车站,大批的转业军人作为石油工业的新生力量抵达大庆。王进喜率领井队人拉肩扛连夜把钻机和设备运到井场,并率先破冰端水保开钻。 余秋里将王进喜等树为会战的先进典型,并针对会战已经暴露的问题,边学习边分析会战的形势、任务和矛盾。在大庆掀起了学习毛著、学两论的高潮,统一了职工思想。 在随后而至的百年不遇的雨季中,余秋里、康世恩等带领全体石油人,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生存条件最艰苦的情况下,克服了克服了 无路无粮、缺房少人、天灾人祸接踵而中等重重困难,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于1960年的6月1日实现首列原油外运,打破了西方国家至少需要三年的预言。 中苏关系的恶化导致我国航空煤油进口基本被停止,空军的飞机全都趴窝,连陆军的战斗车辆也都被迫停驶。聂荣臻副总理亲笔致信余秋里,要求石油部迅速组织研制生产国产煤油以摆脱这种恶劣局面。余秋里部石油部石油研究院负责研制航空煤油项目。不久,研制获得成功,中国航空煤油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从此结束。 冬季将至,数万人如何过冬又成了摆在会战队伍眼前的最大难题。经过调查研究,余秋里听从了黑龙江省委欧阳钦书记的建议,充分发动群众,苦干4个月,在入冬前, 3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建完,做到了人进屋、机进房、菜进窖、车进库,保障了安全过冬。 各钻井队之间一味追赶钻井进度,使得钻井质量不断出现问题,连王进喜的标杆钻井队也出现了井偏现象。余秋里、康世恩重视地下狠心抓第一性资料,起草大庆长垣钻探和开发过程中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的调查提纲,形成了地质技术规范。


《奠基》观后感一千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03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