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领导讲话稿写作规范与技巧

时间:2016-11-04 12:23:1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领导讲话写作规则及技巧讲座

领导讲话写作规则及技巧讲座

说起讲话稿,要从会议谈起,会议是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一种经常的、广泛的活动形式。联社领导干部一年大约有1/5的时间在会议上。开会就要有人讲话,讲话就要写稿,讲话稿的质量往往决定会议的质量,传达会议的精神主要是传达领导的讲话。领导讲话在传达政令、布臵任务、指导工作和交流经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提高讲话稿的写作质量,文秘工作者迫切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成功经验的借鉴。讲话稿同公文是近亲,同属于公用文书,但它不是法定公文,两者有明显区别,不能用写公文的办法写讲话稿,也不能用写讲话稿的办法写公文。讲话稿在格式上比较自由和灵活,不象公文的格式那样统一和严格。在内容上,讲话稿侧重于写形势、认识和工作思路,以及对工作的部署和工作经验的介绍,而公文侧重于法规性和政策性的内容,更具有权威性。在语言使用上,讲话稿强调口语化,符合讲话的习惯。

今天和大家研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讲话稿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个问题,讲话稿的写作技巧。

一、撰写讲话稿的基本原则

讲话稿不同于法定公文,没有统一的格式,在写法上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可以说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也不是一团乱麻,无章可循。只要认真研究和疏理,还是可以找出

规律性的东西,供大家共同遵循的。这里,我把撰写讲话稿,概括为五个符合。

(一)要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领导的讲话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讲话内容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绝不能发表与其相悖的言论,这是一条政治纪律。有的人缺乏全局观念,从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利益出发,对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的小动作,这是不允许的。

在多数情况下,领导讲话对党的政策和上级指示贯彻不好,不是有意抵制,而是由于学习不够、理解不深造成的。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吃透有关文件精神。学不好就写不好,写出来也是牛头不对马嘴,也不能用。为了撰写好讲话稿,撰稿人应对有关文件先学一步,领导应允许他们阅读密级较高、按规定阅读不到的文件,并让他们列席有关重要会议,以领会领导意图,加深对有关文件的理解。这不是特殊化,而是工作的需要。

(二)要符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

强调写讲话稿要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是让大家照抄照转,搞上下一般粗,那不是真正贯彻党的政策,而是对党的政策的消极怠工。党的政策是管全局的,而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从实际出

发,因地制宜地贯彻党的政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有的同志写讲话稿不注意联系实际,只会在文件和报纸上抄,文章写的不短,自己的东西不多,通篇大话、空话、套话。这样的讲话被称为“通用牌”,这里讲也行,那里讲也行,放之四海而皆准,讲的话都没错,都能找到根据,没有什么风险,也不会犯错误,但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不沾边,也不解决什么问题,说了等于白说。说什么“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毛泽东同志说过,我写文章,不大引马克思、列宁怎么说,报纸老引我的话,引来引去,我就不舒服,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有人写文章满篇的毛主席语录,送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说,都是我的话,我不看了。现在这种遗风在某些单位还比较突出,写文章自己不动脑子,缺乏创新精神,习惯抄人家的。抄来抄去,还是那碗饭,没有新鲜感,罗嗦了半天,没接触主题,使人听了厌烦。

要把问题抓准、抓好,闭门造车不行,也不能凭一知半解就动笔,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通过调研,摸清底数,主要是把工作成绩、经验、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搞清楚,然后再动笔去写。

(三)要符合讲话者的意图和身份

首先要摸清领导意图,为领导写讲话稿不同于自己写文章,自己满意就行。领导讲话要反映领导意图,即反映领导

对上级精神的理解,及结合本地实际贯彻上级精神的想法和思路。必须让领导满意和认可,稿子才可通过,领导不满意,就要翻工。了解领导意图一靠当面谈,就是在写稿之前请领导谈观点,谈思路,谈意见。领导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有时谈一次不行,可以多谈几次。领导讲话虽然由一个人去讲,但代表的是党委、政府,有些重要讲话需要整个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二靠平时接触、观察,揣摸领导的意图,秘书与领导朝夕相处,时间长了,对领导的观点思路,要讲什么话,摸得比较清楚,写起稿子就比较得心应手。三是通过研究会议的主题、内容和出席会议人员的身份,把握领导意图。有经验的秘书,看一看开的什么会,研究解决什么问题,就知道领导要讲什么话。

写讲话稿,应先搞清楚讲话者的身份,是分管领导还是业务部门的领导,是主要领导还是副职领导。领导的身份不同,讲话稿的内容、角度、口气应有所不同。因此,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就要进入“领导角色”,暂时把秘书的角色放在一边,时时想到我要是某某领导,要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只有站在领导的角度,才能写出符合领导意图,让领导满意的讲话稿。如果一个会议既有领导讲话,又有业务部门同志讲话,讲话内容要有明确分工。领导是管宏观的,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侧重于讲形势、讲认识、讲大政方针。业务部门是管微观的,应多讲业务问题和具体的方式、方法

问题。

讲话稿还要与讲话人在会议上扮演的角色相适应。演一台戏,有唱主角的,有唱配角的,也有跑龙套的,他们的动作和唱腔应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相适应。开会也是一样,有的会议,特别是比较大型的会议,有做工作报告的,有大会发言的,有介绍经验的,也有领导作指示的,这些讲话从内容到形式各具特色。工作报告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篇幅相对较长;大会发言多是介绍某一方面的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篇幅一般较短;经验介绍,应用汇报的口气,介绍本单位、本系统某一方面的工作经验;领导作指示的讲话,主要是从宏观上提要求、作指示。

有些大型的会议,主报告可以长一些,讲得全面一些,充分一些,其他人可以少讲或不讲,如果要讲,角度要新,文字要精炼。现在的情况是,有些人习惯讲长话,动则几十页,洋洋数万言。有时开会,张主任讲了,李主任讲,赵主任还讲,一样的内容,一样的角度,一样的面孔;有长度、没力度,有厚度,没深度,就像毛主席说的“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下面传达,一天都读不完,而且把有用的东西淹没在无用的东西之中,实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四)要符合与会者的职业特点和接受能力

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怎么样,要拿到市场上检验,让消费

篇二:领导讲话稿写作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一)要“吃透两头”,“把握中间”。即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

1.所谓“吃透两头”,即熟悉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改革的重大举措以及上级的有关精神;掌握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写讲话稿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

一是基础性材料。

二是主体材料。

三是相关材料。

四是辅助性材料。

如何获取材料?总的要求做到“四勤”:脑勤、眼勤、口勤、手勤。

获取资料的主要途径有:

一是上级的文件,包括各种改革性文件和中央领导、上级领导的重要报告、讲话。

二是下级基层的汇报材料。

三是综合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简报或内部资料。如统计月报、季报等。

四是一些专业会议的材料。

五是报刊杂志刊载的有关资料。

六是自己进行实地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

2.所谓“把握中间”,就是要准确地理解和领会领导本次讲话的意图和重要观点。

第一,明白领导意图的主要途径。

(1)学习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重要规定,了解每个时期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

(2)主动捕捉机会,参加一些会议,了解一个时期上级领导拟安排的工作重点、原则、要求、措施,掌握领导层活动的意向和动态。

(3)积极参与领导参加的活动,留意领导常谈论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连贯思考,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就会有系统、具体的了解。

(4)直接具体地领受领导指示,最好是当面征询领导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有关解决措施,对一些模糊问题要及时予以澄清。

第二,把握领导观点要从深处开发。对领导提出的比较原则、抽象、零碎的思路要进一步深化、拓展、提炼。

第三,实现领导意图要先“进入角色”。

第四,要熟悉领导的特点。

(二)要确立主旨,搭好框架。

第一,重点要突出,详略要得当。

第二,层次要清晰,逻辑性要强。

第三,要避免开“中药铺”。

(三)要精心选材,用好典型。

第一,要围绕讲话的主旨、观点选择材料。

第二,要选典型的材料。

第三,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第四,要选择生动、新颖的材料。

(四)要认真修改,规范制作。

第一,要看讲话稿的主旨是否鲜明、深刻,是否体现了领导的意图。

第二,要优化结构和层次。

第三,要把好政策关。

第四,要核实情况和数字。

第五,删繁就简,校正标点。

(五)撰写讲话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讲话稿的内容要符合领导者的身份。

2.讲话稿要力求适合领导者的“口味”。

(1)朱镕基鲜明的演讲风格。

(2)温家宝的“温式讲话风格”。

(3)自治区领导的讲话风格。

3.讲话稿的内容要适合听众的需要。

4.讲话稿的语言要体现领导特色。

(1)准确。(2)生动。(3)简短。(4)用典。

(5)幽默。 (6)通俗。 (7)讲“诗”话。

5.讲话稿要善于运用群众语言。

6.讲话稿要注意运用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三、领导讲话稿写作的谋篇布局

(一)标题的写法。

1.大标题的写法。

(1)简式标题。(2)复式标题。

2.小标题的写法。

3.标题写作的要求。

(1)题文一致。(2)立意要高。(3)准确恰当。(4)具体明确。(5)简洁精练。(6)符合规范。(7)新颖别致。(8)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二)称谓的写法。

称谓写法要求:一是合乎常规。二是照顾被称呼者个人习惯。三是入乡随俗。在政务交往中除上述称呼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职务。二是地位较高者称“阁下”。

(三)正文的写法。

1.开头的写法。

2.主体的写法。

主体的结构形式:

(1)板块式。(2)自然式。(3)提纲式。

主体部分的写法:

(1)主旨鲜明法。(2)内容概括法。(3)入情入理法。(4)

层次清晰法。(5)结构严密法。

3.结尾的写法。

结尾的写法:

①将讲过的内容要点作一个简单的总结,以加深听众的印象。 ②用激动的情感号召人们采取行动,鼓励人们努力奋斗。 ③设计一个含蓄意味深长的结尾方式,令听众回味无穷。 结尾的写作要求:

(1)实在。(2)新颖。(3)针对性。(4)富有动感和节奏感。(5)简洁、有力。

篇三:领导讲话稿写作常识及技巧

深刻领会领导意图

综合运用各种技巧

——领导讲话稿写作常识及技巧

一、概念、种类及特点

讲话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讲话稿是人们在特定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狭义的讲话稿即一般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带有宣传、指示、总结性质讲话的文稿,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领导讲话稿不同于演讲或一般性发言,主要在于不仅讲话人的身份限于领导人,讲话的内容也总是具有一定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号召性,所发表的意见体现着领导机关的意图和旨意,是领导者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传达政令、布置任务、指导工作和交流经验的常见方式和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综合性文稿,领导讲话稿仍属于行政机关公文范畴,但又与其他法定公文有所区别,他涉及面广、灵活性强,是最难写好的公文之一。

从内容上讲,讲话稿有导向性、指导性、总结性等区分;从形式上,讲话稿讲有会议类、宣传类、礼仪类等区分。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3 类 22种。

(一)会议类讲话稿

指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的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绩、经验、缺点等进行归纳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等进行研究部署的讲话稿。要求态度鲜明,目的明确,内容单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语气坚定,针对性强,号召力大,简洁明快。

1.大会报告。多用于党代会或人代会,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结构上多采用两段式或三段式:两段式即工作回顾和工作安排,三段式即工作回顾、任务目标和工作安排。

2.会议开(闭)幕词。一般适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或重大的活动。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具有宣告性、引导性和鼓舞性等特点,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构上多用三段式(开场、背景、开幕)。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会议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

闭幕词与开幕词一样,具有简明性和口语化两个共同特点,其种类与开幕词相同。凡重要会议或重要活动,与开幕词相对应,一般都有闭幕词。闭幕词通常要对会议或活动作出正确的评估和总结,充分肯定会议或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强调会议或活动的主要精神和深远影响,激励有关人员宣传会议或活动的精神实质和贯彻落实有关的决议或倡议,具有总结性、评估性和号召性。内容一般包括意义、领导关怀、会议成果、感谢、展望、结语。

3.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对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富有总结性、号召性。一般包括会议总体评价(主要内容、效果等)、重点强调或补充、贯彻传达要求。

4.工作会议讲话稿。安排工作常用文稿,内容一般包括前段工作总结、形势分析、下步工作措施及纪律要求。

5.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同时对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其他还包括动员会议讲话稿,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专题报告会的报告,碰头会、汇报会

讲话稿,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

(二)宣传类讲话稿

指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

1.通过广播发表讲话。这种讲话形式在战争时期经常运用,毛泽东、朱德等都曾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解放区军民,对全国同胞,也对敌军发表过多次广播讲话。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同志也经常采用这种讲话方式。广播讲话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通过电视发表讲话。这是电视普及以来不少领导同志经常采用的一种讲话方式,主要是用于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有时也由领导同志搞电视讲座,讲授某一方面的知识。除讲座可以稍长一些外,电视讲话也要求简短、通俗。

3.通过报纸发表书面讲话。这也往往是为了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而发表。要篇幅简短,措词严谨,富有文采。

4.通过现场散发书面讲话。如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在机场散发书面讲话。主要是阐明对某项行动、某件事情的观点,要求简明、准确、适当。

(三)礼仪类讲话稿

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

1. 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这种讲话主要是对所签合作契约予以积极评价,对合作方表示感谢,对合作事项充满信心、寄予厚望。要求简短、礼貌。

2.接见、会见讲话稿。接见下级单位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主要是表示某种褒奖、慰问和鼓励;会见客人,主要是表示友好和友谊。要求简短、亲切。

3.文艺演出、文艺界联欢前的讲话稿。主要是为了庆祝节日和表示友谊。要求简短、富于激情。

4.致辞。包括欢迎词、感谢词、答谢词、慰问词、祝贺词等,用于专门的仪式或宴会等场合。作为“致辞”,必须有别于一般的讲话,要求措词严谨,具有文采,短小精炼。

二、写作基本程序

(一)写作前

单纯从写作角度去讲,写领导讲话稿是“受命而作”,是纯粹的“命题作文”。常言说:“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受命于谁,文章思维和特征服从于谁,这是授命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他又不完全等同于平常的命题作文,因为写领导讲话稿仅仅是“代言”行为,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有点“在不其位而谋其政”的味道。形象地讲,写领导讲话稿,就是要关起门来当领导。既然是“代”领导写,那么我们就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必须融会有关政策、精神和理论,而应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假设自己就是领导,即将在某个会议上讲话,该讲些什么,该怎么讲?怎样写出领导的高度、深度甚至风度,只有这样才会切合领导的“口味”,才能写出让领导满意的文稿。“站在领导的角度”,这既是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又是领导讲话稿写作的最高境界。只有把握好领导角度,站在领导的高度,文章才会变得有深度、厚度。

1.领会领导意图。领导意图即会议的目的,通常包含“为什么开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部署哪些措施?”等问题。“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定位不准,累死三军”。能否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讲话稿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写作中必须把握领导思想,表现领导主张,体现领导要求。掌握领导意图的具体方法有:

⑴吃透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上级是什么角度,领导就是什么角度,这是一条铁的准则。领导的角度,存在领导的头脑里,比较抽象,能自己真切感知的东西比较少。但上级精神,有会议、有文件、有批示、有报道,这些东西客观、具体,通过学习,就可以吃透上级的精神。上级有什么新的方针、政策、措施,通过会议和文件传达下来是最普遍、最基础的形式。因

此,如何通过领导、文件或其他形式吃透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领会上级指示,是写领导讲话稿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吃透并忠于这些精神,并站在领导的角度加以传达、贯彻和强调,讲话稿才具有时代性、政策性、指导性。比如一年一度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在草拟领导讲话稿前,必须先吃透中央1号文件及农业农村工作、经济工作以及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对照往年看有哪些新的政策措施,这是写好讲话稿等前提。需要强调的是,大家一定要改变一个观念,写领导讲话稿,绝不是把往年的讲话稿拿出来随便修修补补,改改时间,换一下开头,处理一下结尾就了事,那是文章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表现,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吃透各级会议精神,也不是简单看看相关领导的讲话稿就行,应该多留意各大媒体对相关会议关注和报道的焦点、热点,多听听领导参会后的感受和想法,看看领导参会所作的相关笔记。 ⑵把握领导近期工作重点。领导的行政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形式,了解了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要领会领导意图,必须主动扑捉机会参加一些会议、调研、督查等活动,了解一个时期领导拟安排的工作重点、原则、要求、措施,掌握领导层的活动意向和动态。如2007年全县工业经济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前,相关领导都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作了一些督查调研。我事先了解了这些信息,并参与了领导的调研活动,找准工业经济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为写好领导讲话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直接具体领受领导指示。从程序上讲,讲话稿的写作是要求领导必须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但实际工作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大多数讲话稿都是办公室直接抄刀。因此,要想克服自身理论水平、知识水平等的不足,写好恰当的讲话稿,写作前与领导做好交流和沟通是必要的前提。平时要主动与领导常谈论一些问题,了解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会前更要主动汇报,聆听领导的一些具体想法和安排。最好是让领导提供书面或口头上的提纲,对讲话稿思路、要求或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要积极主动找领导请教和沟通,写作中根据领导提出的见解和思路或要点,整理、转化成顺畅的文字。比如在草拟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前,我事先征求了陈实县长的意见,尤其在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政府绩效考核方面,都是县长提出的思路和要求;再如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六大园区”就是根据县长事先的思路,结合办公室调研情况提出来的。

(4)熟悉领导者的习惯。熟悉领导者的习惯即熟悉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常用工作方法和讲话习惯。这里所要讲的并不是习惯的好坏问题,是讲话者自身一些特有的东西。讲话和报告类的文字材料,由于是领导者亲自讲,因而要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要通过听、谈、议、读等渠道,从领导者讲话中了解个人的特点,然后再将这些特点反映到文稿中去。否则,文与人的习惯特征不统一,领导者和听众都会产生一种陌生感或不习惯的感觉,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文稿特征与领导习惯相差太远而不被领导者看中和接受,也很难完成任务,对起草者的影响也不好。熟悉领导的思维和讲话习惯并不难,只要留心亲耳仔细听几次领导者脱稿讲话,就会熟悉基本特征,再琢磨分析一下,一般都会适应。如陈实县长的讲话稿,开头要求简明扼要交代会议目的就行,对一些不必要的会议程序、观点等,则从不要求写在文稿中。再如柳盛明书记的讲话稿,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思路清晰,善于运用数字分析和论证问题,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2.收集基础材料。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有人对收集材料觉得并不重要,不当回事,而在写作运用时却常常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它的使用价值了,后悔没有积累,再找时间来不及了,甚至无法找到。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这个材料没有白白

积累。因此积累时不可嫌多,运用时又不可能很多,这也许就是素材积累与使用之间的一个特点。比如:要写好经济工作调度会的领导讲话稿,就必须系统分析和总结当前经济运行形势,这就要求拟稿人必须认真收集并掌握全县经济工作本季度与上季度、本季度与去年同期以及本县与其他县市等之间的数据对照,认真分析并总结运行特点,找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达到调度的目的。从收集途径方面讲二点:

一是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常言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通过调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要真实掌握基础材料,必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沉下去,摸实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上,不唯书,坚持真理,不看风使舵,不随风倒,更不能带着各种框框去找材料,削足适履,歪曲事实。要客观地倾听,平等地讨论,适当地提问,注意点面情况的结合,对调查的材料要做必要的核实。举个例子,不到实地,你很难了解到当前全县烤烟生产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烟农户为什么比年前急剧下滑?育苗管理费收取为什么有的乡镇完成很好,有的乡镇却一筹莫展?

二是广开材源,积累经验。积累一些与文稿写作有关的公文,包括法规、政策、文件、讲话、纪要等,甚至收集一些古今中外的精辟议论,作为形成文稿观点和进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同时,报纸、文件、会议材料,信息、简报等与工作有关的材料等等,都可及时记下来,分门别类,积累起来,用时非常方便。我们常常讲写作不能照搬照抄,我想,“抄”不行,但“搬”是可以的,关键是看怎么搬。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经典语句、俗语警句有何不可?引用上级领导或其他有关认识的先进观点、经典言论或理念有何不可?借鉴其他地方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何不可?答案是肯定的,不仅可以,而且非常有必要的。关键是要学会引用,既不能全文偷袭,也不能整段搬移,东拼西凑,而是要适当的引用和借鉴,学会创造性地引用和运用(这一点后面再展开讲)。这就需要广泛的学习,大量的积累以及结合实际的思索和整理,方能在写作中做到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天衣无缝。不然就只能苦思冥想,空有一些若有若无的想法而又迟迟下不了笔。

(二)写作中

1.拟定提纲。即谋篇布局。起草文稿好比做衣服,即使有了必要的材料,如果不事先构思好结构样子,仍然做不出好衣服来。一个写作任务下来,撰写者首先应当在谋篇布局方面下功夫,不能一见任务就作战术考虑,马上钻到具体材料的遣词造句的技术工作中去。报告起草常常见的大返工,往往出在内容及主体结构上。所以,撰写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拥有领导方略,会谋篇布局。谋篇布局说白了就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问题。结构就是言之有序,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即构思、谋篇。作为公务活动的领导讲话,主要用逻辑思维,而不是形象思维,善于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人,感染人和说服人。 安排结构的基本原则是:不死板,不杂乱。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个段落和层次,哪些该详,哪些该略等;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即怎样衔接和过渡,前后如何照应等。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斯大林称赞列宁的演说有一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就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毛泽东同志说过“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一篇讲话稿,通常分几个层次,也就是分几个部分,层次与层次之间有并列的关系,也有递进的关系。分层的方法常见的有用“首先”、“其次”、“第三”或者用“一是”、“二是”、“三是”来处理。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安排结构要考虑到以下四点:第一,全面考虑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第二,层次段落要围绕主旨,按照表现事物本质和特征的需要来安排。第三,条理清楚,方便表述,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便于领会和接受。第四,各部分、各层次之间有正确、严密的逻辑和

照应关系,通篇浑然一体。

布局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列书面提纲。提纲是详是略,应根据文稿内容需要和作者的行文习惯而定。一般搞文字工作的人都有体会,重要讲话,诸如大型会议上的领导同志讲话,提纲应尽可能列得细一些,甚至可以细到每段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阐明什么问题以及精彩的阐述语言等。这样,再稍加扩充、润色、归整,就可以成为一篇象样的文稿。二是打腹稿。虽没布局成文,但中心有个轮廓勾画,短一些、急一些的文稿多采取这种办法。

一般来讲,领导讲话稿可分为五部分,即标题、称谓、开头、主体、结尾。需要重点研究的是它的主体部分。其主体部分通常又具有三种结构形式:

(1)并列式。即几个板块之间没有递进关系,只是并列关系。如邓小平 1979 年 11 月 2 日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所作《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挥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讲了三个问题:⑴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⑵认真选拔接班人;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这三个问题之间显然是并列关系。再如柳盛明书记在全省仡佬学会三届二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从务川仡佬文化的历程看人类文明的走向》,文章分四个部分:务川仡佬文化发展掀起的四个阶段高潮、务川仡佬文化的特点、务川仡佬文化的当代意义、把务川打造成为仡佬文化中心,四部分之间没有意义上的递进或转折关系,而是并列存在的平等关系。

(2)纵深式。即前后几个板块的内容是由浅入深发展的关系。如邓小平 1978 年 12 月 13 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四块小标题分别是:⑴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⑵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⑶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⑷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四个部分明显地表现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再如柳盛明书记在县委六届二次全体会议上作的《突破工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力实现务川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讲话,五块小标题分别是:务川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发展的关键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在项目、项目的关键在环境、环境的关键在人。又如柳盛明书记在在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四块小标题分别是:为什么要跨越式发展、怎样才是跨越式发展、科学认识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几部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逻辑性、严谨性强。

(3)自然式

即讲话不分板块,只分若干个自然段,多数是依照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多用于座谈会等。

2.草拟初稿。

(1)起草方式。公文起草一般有四种起草方式:一是办公室起草;二是部门起草;三是组成起草小组起草;四是领导亲自起草或主持起草。不管采取那种起草方式,其实无外乎三种模式:即个人承担、群体承担、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方法。

对特别重要的讲话,采用起草组的方式,如党的十六大报告,胡锦涛同志亲任起草组组长,组织各路好手,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起草修改工作,拿出了高质量的报告,体现全党的意志、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成为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除此之外,对于比较简单的一般性的讲话,可采用个人承担的办法;对于政策性、全局性、指导性较强,对某一方面工作有全局指导性的重要讲话,则应当采用群体共同研究的方法;有时对一些工作汇报等由许多单项内容汇总起来的讲话材料,可采用个体分头起草,集体研究修改的方法。具体采取哪种形式,要根据工作要求和文秘人员的情况来确定。一篇较大的领导讲话稿往往需要几名撰写人员承担完成,这也叫分块负责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能够有效及时地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分块负责与统稿的关系至关重要。有效的统稿过程既是一种有益的工作程序,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同样有助于提高统稿者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助于统稿者对自己的文字能力、思想方法以及综合协调水平的再认识。作为文稿起草的主持者在进行有效的统稿时,要使撰稿者


领导讲话稿写作规范与技巧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877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