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
工商管理专业
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分 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中文摘要
摘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作为最具
活力、最具发展前景、最具收益的战略资源,成为企业参与竞争和谋求发展的主 导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资源。本文通过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等方 式对浙江民营企业的人员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措施等人力资 源管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处于传统人事 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定位低,对培训投入严重不足,且缺乏有效的激励 机制。导致的原因有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受传统中国人 情关系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不清,各种管理手段效果不佳。且民营企业 生产部门效率不高、不能及时补充货源,销售部门应收帐款回收情况不理想等问 题都可以归结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解决。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提高认识,而 且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员工激励、人员配置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 下功夫。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建议
II
目录
目录
1 引言
2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 4
1 ·······································································
2.1 民营企业概念与特点 ································································································· 1
2.2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其内容 ··············································································· 2
3 民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 3
3.1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作用 ························································································ 3
3.2 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4
3.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4
3.4 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 4
4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 5
4.1 A 公司创业及发展历史 ······························································································ 5
4.2 A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6
4.2.1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挂在总经理办公室 ······································································7
4.2.2 人力资源制度分散在各岗位制度中 ·········································································· 7
4.2.3 有较为明确的薪酬奖励体系······················································································ 7
4.3 A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原因·············································································7
4.3.1 民营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和观念问题 ······································································7
4.3.2 缺乏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 7
4.3.3 机构设置不到位,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8
4.3.4 企业薪酬激励约束制度不到位·················································································· 8
4.3.5 民营企业的人员流失严重并缺乏控制 ······································································9
4.3.6 家族式管理模式使人力资源获取存在封闭性 ··························································· 9
4.3.7 对职位没有进行详细的工作分析············································································ 10
5 民营企业走出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的对策 ······················································ 10
5.1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 10
5.1.1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10
5.1.2 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 ······························································································· 11
5.2 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结合的招聘方式 ································································ 11
5.3 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 12
5.2.1 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3P模式 ··········································································· 12
5.2.2 对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 ··························································································· 13
5.4 民营企业管理资源不足,可实施人事外包························································ 14
5.5 建立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 14
III
目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 ·································································································································· 16 17
18 ·····························································································································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大批“风光一时”的企业和企业
家。但随着大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经济现象中走出“倒U曲线”,一批又一批
IV
的企业家也就随风而逝。从整体看,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比国营企业在许多方面 甚至还要艰难些,很多企业都呈现出“昙花一现,步履维艰”的现象。进入知识 经济时代后,我国的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但是企业自产生时就由于 各种历史原因导致企业本身先天不足,而在其发展中又由于低水平的管理模式, 落后的人才观念,不完善的薪酬制度,缺乏沟通与交流,忽视员工的学习、培训 及人才自身事业的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还有企业主的人格缺陷等使得企业的发 展受困于自身的“人才陷阱”。即一方面急需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在得到高 素质的人才后很难凭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较长时间内留住人才,并发挥其最 大潜能。
民营企业独具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其无论是在企业数量还是提供就业机会 上都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民营企业在如此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忽 视的贡献,但由于其自身的、历史的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急需规范管理。目前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众多的问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 义上的人力资源战略体系。据统计GDP的50%以上,社会就业岗位的70%以上都
来自民营民营企业。而据对民营企业调查,被问到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时, 63%企业主认为是融资,47%回答是产品销售,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
的企业主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放在迫切需要解决议程上。这种人力资源管 理上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大难题。
通过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等方式对浙江民营企业的人员招聘、培训、薪酬管 理、绩效考核、激励措施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浙江民营企业 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行有益的探索。
2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2.1 民营企业概念与特点
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这是现在对民营企业最普遍的定 义。
但不同的学者对民营企业还有很多他们自己的看法:
何芳英(2001)认为民营企业是指个体、私营企业、自然人和私营企业控股 或由其运营的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而民营经济广义地讲即为各类民营企业的统
1
篇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姓名:
类 别:
专 业:
班 级:
(教学站)
姓 名: 毕业论文 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研究 工商管理
摘 要
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激励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国有企业的竞争也由物力资本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本竞争,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问题的挑战。本文从常用激励机制的方式着手,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现状。认为在理论上,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在实践中,企业运用激励方式不灵活,也不全面,不能形成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国有企业建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具体对策,包括合理的物质激励,适度的精神激励,目标型激励,参与型激励,差别化激励与奖惩并用等激励方式,以构建我国国有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使人力资本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本,国有企业
ABSTRACT
The human resources are the strategic resources of modern enterprises, encourage the important content that is the human resourc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ese marketization,the competition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rises has changed from capital to human resources.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ris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of human resources. Starting from introducing incentive mechanism form, the text analyzes the status of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hinese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theory studying on incentive mechanism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tarts late, while the practice of incentive methods is not flexible nor comprehensive to form a complete incentive mechanism.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text suggests constructing incentive mechanism from such aspects as reasonable material awards, moderate spirit awards, objective - based awards, participation - oriented awards, diversity award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 etc.
Key words: incentive mechanism,human resources,state owned enterprise
目 录
前 言 ...................................................................................................................................................... 1
1 建立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
2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
2.1 管理意识落后,存在盲目激励现象 .............................................................................. 3
2.2激励机制不科学,层次单一,针对性不强 .................................................................. 3
2.3激励机制不系统、动态性差,缺乏可持续发展思想 ................................................. 4
3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
3.1 企业管理人员认知能力、管理思想存在缺陷 ............................................................ 4
3.2 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不足 ......................................................................... 5
4 建立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措施 ................................................................................... 6
4.1塑造良好的企业激励机制制度环境 ................................................................................. 6
4.2 建立科学、系统、动态的员工绩效考核与报酬制度 .................................................. 8
4.3 重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施差别化激励 ........................................................ 11
4.4 精神激励 .............................................................................................................................. 14
结 论 .................................................................................................................................................... 16
致 谢 ...................................................................................................................................................... 17
参考文献 ................................................................................................................................................ 18
前 言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简而言之,激励就是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激励者的行为向提供激励者预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可以理解为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和个人目标得以实现。国有企业能够更好的运转经营,离不开员工的能力、态度、素质等重要因素,而要使这些重要因素向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去发展,就要解决好人力资本问题。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重要作用。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强化激励手段,建立起多层次、多方位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以及提高员工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管理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默里的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麦克莱兰的成就激励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另一类激励理论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过程型激励理论。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的研究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一般仅需发挥潜力的20% - 30%就能保住基本收入,但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可发挥出潜能的80% - 90%。
本文结合激励的一般性研究,对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激励的相关对策。
篇三: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目 录
中文摘要????????????????????????????? 02 专题论文????????????????????????????? 03
一、企业绿色管理的基本含义?????????????????? 03
二、我国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战略的重大意义???????????? 04
(一)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04
(二)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战略是创造国民良好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基
本保障???????????????????????????? 04
(三)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05
(四)绿色管理是适应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05
(五)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绿色管理???????????? 05
(六)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 05
三、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的影响因素?????????????? 06
(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影响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实施??????? 06
(二)绿色消费浪潮决定了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的必然?????? 06
(三)企业的传统模式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06
(四)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保障??????? 06
(五)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是企业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06
四、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07
(一)树立企业的绿色品牌观念????????????????? 07
(二)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 07
(三)积极开发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领域???????????? 08
(四)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08
(五)国家积极促进绿色产品标志监管体系???????????? 08
五、绿色营销观念的大力推行?????????????????? 08
(一)培植绿色文化,引导绿色消费??????????????? 08
(二)重视绿色产品设计???????????????????? 09
(三)建设绿色市场,实施绿色营销??????????????? 09
(四)建立绿色服务通道???????????????????? 09 参考文献????????????????????????????? 10 致谢语?????????????????????????????? 11
浅谈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摘 要】企业绿色管理是指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为核心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绿色管理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反映,是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途径。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绿色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式,必将成为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绿色管理;可持续发展;绿色品牌;绿色营销
浅谈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们向自然环境无节制地索取了大量的有限资源,同时向环境排放过多的有害物质,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各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耗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并引起了一系列环境灾难。江河水质下降,生物种类减少,缺水面积扩大,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环境被破坏,生态环境安全与人们身体健康到严重威胁。值得重视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与不安,“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等呼声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了,所以在企业管理领域,绿色管理理论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蔚然成风。
在我国,环保已成为国家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经济发展中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已明显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环境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的危机。因此,在这个宏观背景之下,我国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已不容质疑。
一、企业绿色管理的基本含义
“绿色”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虽然学术界没有给出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一般认为“绿色”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一个概念,用来指代较高质量环境以及有益于环境的观念、行动和成果。国内关于“绿色管理”的研究形成了几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绿色管理是以树立企业的绿色价值观为灵魂,以使用绿色技术为核心,以开展绿色营销为关键,以获取社会相关部门颁发的绿色认证为标准,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为目标的一种全过程管理;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绿色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树立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第三种观点认为,企业绿色管理的含义是注重对生命、资源、环境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消除污染、节约资源,并推出绿色产品及服务,扩大绿色市场份额,树立绿色公司形象。第四种观点认为绿色管理是指企业以消除和减少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前提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几种观点的共同点是绿色管理意味着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始终考虑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减少和降低污染作为绿色管理的中心。
总而言之,企业通过实施绿色管理,建立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绿色经营管理
策略,制定绿色营销方案,开发绿色投资,实行绿色会计,执行绿色审计才能加快企业绿色企业文化的形成,推动企业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生产出满足公众绿色需求的产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国民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我国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据世界银行测算,从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贡献率为14%,但中国也由此付出了资源消耗、高能耗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2007年环境绿皮书指出,我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城市水域受污染率达到高达90%以上,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环境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约占GDP的10%左右。我国耕地面积以平均每年约16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另据统计报告,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使中国面临严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国家卷)》指出:中国能源和资源被超常规利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2006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相提并论,即“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必须实现“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总纲”同时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战略是创造国民良好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据2007年环境绿皮书披露,我国工业产生的废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讲河湖库,8亿农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全国至少3.2亿人的饮用水不安全,接近1/4的河流因污染而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西方国家预测200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目前国内2/3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约25%的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其中主要来源于工业烟尘排放量。
(三)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冲破关税壁垒只是时间问题,但非关税壁垒特别是国际上对环境标准的要求很高,在WTO框架中,几乎所有行业都渗透着对污染程度和允许的资源开发方法、数量加以限制的要求,即“绿色壁垒”。我国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因此而受到冲击,如2003年我国有39%的出口产品遭遇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约170亿美元,其中我国的冰箱、空调等数百个产品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使用氟利昂制冷剂,违反了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受到限制出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加入WTO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在一个低环保标准的国度,无法开发出高环保标准的有竞争性的产品,环保问题还可能演化为贸易争端。企业必须进行清洁生产,切实执行ISO14000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大幅度提高绿色产品的比例,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尽可能减少“绿色壁垒”对我国企业造成的损失。
(四)绿色管理是适应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亦即要求绿色消费。
(五)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绿色管理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即“绿色回合”。由于WTO允许各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因此,绿色壁垒将必然存在,而且会成为最重要的“变相贸易壁垒”。为了遵循这些绿色贸易规则,冲破绿色壁垒,免遭贸易制裁,企业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才能求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六)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开展绿色经营,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塑造绿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的影响因素
《工商本科毕业论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79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 下一篇: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