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永恒信念

时间:2016-11-03 09:34:4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永恒的信念》观后感

《永恒的信念》观后感

11月2日晚7点30分,《永恒的信念》作为党的十八大的献礼片,在我院重磅推出,这部以“信念”为主题描绘井冈山战斗壮烈的电视专题片,全景展现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红军先烈们在井冈山斗争史中浴火奋斗,不畏艰险,创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这个血与火铸成的革命奇迹,真实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战斗的艰辛与不易。从不同角度深刻阐述了“信念”这一主题。

在电视剧的开篇写到:信念是一种引领人生航程的力量,信念是一束燃烧生命激情的火把;信念是一面政党治国的旗帜;信念是一座指引我们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航标。精辟地诠释了“信念”二字对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追求理想目标的重要意义。

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决革命,勇以牺牲”的坚定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浴血奋战,面对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暗无天日的白色恐怖,经过腥风血雨的洗礼和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让井冈山星星之火遍地燎原,取得了新中国建立的伟大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迎着国内外严峻形势的考验,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在跨入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自一九二一年七月建党以来我们党已经走过了九十一年的历程,由建党时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八千多万党员,成为世界第一大政党。近百年来,我们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在经济、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彻底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带领全国人民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完善。这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处的形势,认清党的执政地位所面临的挑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西方反共浪潮甚嚣尘上,社会主义阵营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而我们党内,党员队伍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部分人“信仰危机”、“信念危机”、“信心危机”,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不信马列信邪教,不信科学搞迷信;一部分人宗旨意识淡薄,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私心重,做事不是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千方百计地维护和谋取自己的“名利”;还有一部分人不能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组织纪律,不讲党性原则,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盛行,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有极少数党员思想政治变质,腐败堕落,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我们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她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成功之路。毛泽东同志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加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把党员教育和锻炼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可见,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失去了力量之源;偏离了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党就失去了奋斗目标。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共产党员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许许多多共产党员所以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都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

在当今时代,理想信念与道德的缺失成为了一个社会话题,对于个人而言,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他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的执政党而言,要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的,就必须坚守共产主义信念,坚守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带领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继而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观看融艺术、教育一体的专题片《永恒的信念》后,让人在感动与震撼的同时,明白井冈山的光荣奇迹是在革命先辈在强烈信念的支撑下所创造的,理解了信念的价值与力量;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革命先烈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主义信念,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真正做人民公仆,同人民血肉相连,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2013年11月3日

篇二:信念永恒

信念永恒 信念就其内在产生过程来讲是指人们对基本需要与愿望强烈的坚定不移的思想情感意识,或者就外在表现来说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对相应目标事物所具有的坚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信念信念是一种心理动能,是意志行为的基础。

泰戈尔说:“信念,这强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虽然凶险的环境在阴影中潜行,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古希腊传说中有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很好的诠释了信念的力量。

希洛深爱着对岸的少年利安得尔。她每晚总要在楼上点上一盏灯,为利安得尔引路,使他安全游过赫里斯海峡。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她点燃的灯被风吹灭了,利安得尔因此而溺死在大海里。

希洛点燃的仅仅是一盏灯吗?不!她点燃的是一种信念。人一旦失去了信念,就会迷失方向,就会折损勇气,一颗追求的心由此就可能永沉海底。

还有一个靠信念支撑着挣脱死神之手的故事,同样意义深刻。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来到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他们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就像烧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他们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这时,探险队队长拿出一支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于是,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最终,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但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由此可见,信念是脊梁,支撑着不倒的灵魂;信念是明灯,照耀着期盼的心灵;信念是路标,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让我们牢记美国成功学奠基人奥利森·马登的教导:“你的体内有着伟大的力量,如果你能发现和利用这些力量,你就会明白,你所有的梦想和憧憬都会变成现实。”

篇三:永恒的信念

永恒的信念

小时候一直有个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那时候想法特简单,总觉得老师威风、神气。直到自己从师范毕业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才懂得了个中的酸甜苦辣。人们都说: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就是选择了付出,就是选择了平凡。人活在世上总是要有所追求的,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金钱,有人追求地位。而我只渴求在三尺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雨果曾经赞美过叶的事业,因为叶的事业平凡而谦逊。这一生我甘愿做从事叶的事业,在平凡中实现自己永恒的信念------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1990年我正式走向教师的工作岗位,由于我踏实肯干和虚心学习,很快就适应了教学工作。在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欲。课堂上严格要求,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成个人永久职业,人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学习”“终身教育”就成了它的注解。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知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区教文局组织的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

习内容。“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在教学中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我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学习各种音乐教育理论,利用间隙时间练习声乐技巧,为教学工作做好充实准备。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

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是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它完成好。这些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带领学生参加市里、区里的各项文艺比赛和活动,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为了帮助年轻教师成长,每当学校有教研课或者教学比赛,我都会极尽所能,帮他们修改教案,指导他们上课,一次又一次的完善他们的课堂。学校很多年轻教师在我的帮助下参加各项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相信,用我百分之百的热情来感染年轻一代,就能让他们及早成长为优秀教师!

回首从教风雨二十三年,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记。我不曾为我的汗流浃背而后悔,也不曾为我的早出晚归而遗憾。因为在学生身上看到了付出所开的花,所结的果。在苦与乐并存的情感里,我依然钟情于我的教书生活。教育工程博大而精深,教育伟业光荣而艰巨,人生有限,追求无悔。我将一如既往,兢兢业业。继续追寻我那永恒的信念。


永恒信念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74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