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公共危机管理

时间:2016-10-31 11:52:5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公共危机管理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

1. (答案:A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D、基本方针)。

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B、6章)。

4.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立法的最首要的目的是(B、保护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D、11月1日)起施行。

6.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7. 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D、承办单位)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8.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C、县级)为基本行政单元。

9.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属于(答案:B B、重大事故)。

10. 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答案:C C、10-29人)。

11. 保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的危机周期阶段是(答案:CC、缓解期)。

12. 不论政府还是企业的任何预案,要经过(答案:CC、第三方)的评估认证后才有实效。

13. 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答案:BB、分类管理)。

14. 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属于(答案:B B、较大事件)。

15. 城市人口中将闲置不用的物品

捐献出来帮助困难人口的社会捐助制度属于(答案:CC、经常性捐助)。

16.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除了取决于公共管理机构特别是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外,还取决于(答案:B B、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

17. 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答案:A A、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

篇二: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的问题就是对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危机,应对公共危机,最基本的挑战就是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管理。政府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应该在危机的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应对、处理、解决公共危机,有针对性地展开公共危机的预警、处理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还关乎着国家的兴旺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

关键词: 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公共危机管理危机应急能力

所谓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危机的事件。危机管理是指政府组织社会力量,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制定应急和处理的方案、办法与对危机的萌发、形成、爆发和扩散作全过程的监测、预警、反应、报告和处置的控制过程。突发公共危机一般称作紧急事件。突发公共危机原则上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等四大类。而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1、公共危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突发性

危机事件一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这些事件容易带来混乱和惊慌,使人措手不及,如果对事件没有任何准备就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1.2难以预测性

危机往往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难以预料的,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预测性,会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特别是外部的原因造成的危机,如自然灾害、国家政策的改变、科技新发明带来的冲击等,它们往往是始料不及并难以抗拒的。

1.3严重的危害性

无论是伤人损物的危机还是形象危机,对社会都会造成相当的损害。它不仅会破坏目前正常的生产秩序,陷入混乱,而且还会对未来的发展、经营带来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发生了人身伤亡事故之后。从社会角度看,危机会给社会带来恐慌,有时还会给社会造成直接的物质损失,给人造成终生的残疾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1.4舆论的关注性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十分发达,危机常常会成为舆论管制的焦点、热点,成为媒介捕捉的最佳新闻素材和报道线索。有时候它会牵动社会各界,乃至在世界上引起轰动。所以说危机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和广泛的。

2、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根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几年中:2003年全国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损失500亿元,共计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我国GDP的6%。

2004年中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全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

2005年发生灾害突发公共事件540万起,比上年减少21万多起;造成大约20万人死亡,比上年减少了1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253亿元,比上年有较大幅度降低。 2006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受灾3.16亿人,死亡2006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6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到10万平方公里。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2011年7月23日发生的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更是触目惊心,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

追尾事故,后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约200人受伤。初查称脱轨原因是D3115次列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D301次列车追尾。7月28日,动车追尾事故国务院调查组全体会议召开,上海铁路局长称信号灯错误导致动车追尾。9月20日,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公布了事故调查的进展情况,初步认定这次事故既有设备缺陷和故障的原因,又有设备故障后处置不力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下一步调查组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深入调查各方面的原因,严格界定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严肃提出事故处理及相关整改意见,并及时向社会发布事故调查进展。

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比如说,事故发生后之后,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打击。过去各种危机、救灾、抗灾考验了我国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办法,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

2.1危机防范意识不强

政府和公众缺乏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对全球化所滋生的各种风险和危机认识不足,对现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危机缺乏分析判断机制,缺少风险评估机制,导致危机不能及时预测和有效防止。

2.2危机应对法治缺位

社会无论处于常态还是危机状态,依法行政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我国虽然已制定了若干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规定,但是没有形成纲领性的公共危机应急处理基本法;我国宪法虽然明确了戒严和战争状态,也制定了戒严法,但未确立国家紧急状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应对公共危机,政策和行政手段还代替着法律的功能。

2.3行政管理体制不畅

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不高、协调不畅等弊端,难以形成快速有效的危机反应机制。目前,政府系统纵向信息网络已经畅通,但各职能部门之间基本没有建立横向信息网络,缺乏日常的沟通,在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时,仍然习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上报,缺乏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信息报道政府部门后,又要返回到

相关部门协查、会审或会签,严重影响了处置效率。

2.4应急预案制定滞后

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但与国外的防灾规划或应急事务规划相比,我国的应急预案还是以简单的条条框框为主,难于实际操作。同时,各地区、各部门缺乏详细具体的应急预案,有的还处于纸上谈兵状态;已经形成的应急预案之间、专项预案之间,还缺乏有效地衔接、协调和演练。

3、加强公共危机管理

卓越高效的国家危机管理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危机出现前的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其次是危机应对中的时不我待、“矫枉过正”;最后是危机过后的开诚布公“以德报怨”。

2010.10.15日发生的智利矿工营救事件,很好地体现了智利政府危机突发时成熟与高效。在人文关怀方面,智利政府首先保障受困矿工在矿井下的日常生活,不仅仅是保障他们的生存,而且还照顾到了矿工的精神文化方面,如智利政府在救援过程中给受困矿工们送去了DVD、游戏机等娱乐工具,这是政府人性化救援的一个方面。而智利总统在得知矿难发生后,第一时间中断了在哥伦比亚的访问迅速回国赶到矿难发生现场,给受困矿工打气。智利政府在遇到突发性事故时对人的全方位照顾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另外,制度管理也是智利矿工营救事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智力的矿洞开采时建设人性化,当事故发生后,受难者能迅速找到相应的避难点,而且避难点的通风环境符合标准,这说明制度对人员生命安全的严格要求。此外当危机发生时,智利政府立刻向有经验的国家请求设备、技术以及措施上的帮助,政府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能够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全力进行营救。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完善的监督制度和应急制度上。

政府的危机管理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地危机管理机制。所谓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指以国家政治机构为核心,按照相应组织运作从而对危机事态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的组织体系。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壮大,面临的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致灾因素越多,灾害损失越大,危机后果就越严重。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城市公共危机管理质量,保障城市发展的安全。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特别是中小城市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现状,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

吸取血的教训,其实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要抓紧建立全社会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的指示。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3.1要提高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

全新的现代危机管理理念,其中包括不惧怕危机意识、积极寻求应对危机的办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团结一致克服危机的协作精神等。政府要注意把应对危机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牢固确立政府是社会公共服务责无旁贷的供应者的理念,搞好公共事务管理。危机管理首先要求我们要避免就危机谈危机,就危机管理谈危机管理的做法。事实上,导致危机发生的正是某些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尽管不能消除危机,但是人们可以消除危机产生的原因,防止危机的扩大和恶化。应把危机管理的策略有机地整合到国家方方方面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中。

3.2建立高效灵敏的中枢指挥机制

政府要实行严格的危机决策和指挥责任制。根据我国的城市特点和现状,应按照属地化为主的原则,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主管部门为主、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同时,明确指挥机构的职能和任务,建立决策机制、请示报告制度、信息分析、专家咨询、损失评估等一系列程序。应成立应急报接警处理指挥中心。在属地分级管理体制框架下,政府通常处于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线,应将有关应急管理资源整合,形成强有力的指挥和应急联动机制,直接处置突发事件。

3.3建立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

制定统一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加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立法是公共危机应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也要依法规范市民在危机中的责任。当危机来临时,仅仅靠公民自觉地社会责任是不够的,为实现公共利益,就要以法律来规范公民在危机使得权利与义务,以法律来调整紧急状态下的各种社会关系。

3.4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处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单靠政府是不行的,应建立责任共担机制。要培养和加强市民应对危机的意识,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社会组织,为市民参与突发公共危机管理

篇三:公共危机管理

1. 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危机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

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2. 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3. 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

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4. 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

理的世界性趋势(√)

5. 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参加政党、社团、

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6. 危机治理与危机管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内涵上的重大区分(√)

7.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配合与执

行地位(×)

8.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属于非常态法制,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

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9. 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

10. 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

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

11. 根据公共危机发生的动因不同,可将公共危机分为自然性公共危机和人为性公共危机

12. 按照形成损失的原因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风险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和

政治风险

13. 20世纪80年代,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未来学派,试图建立综合社会预警研究模

型,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客观系统网络

14. 不管发生任何形式的危机,都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这体现的公共危

机应急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原则)

15. 美国的国家安全最高决策机关是(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

16. 根据公共危机的影响范围,可将公共危机分为(全国性公共危机)和地方性公共危机

17. 2003年在我国发生的SARS危机迅速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对公共危机预警管理的关注

18.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监管局)

19. 公共危机培训的对象可分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对普通公民的培训)

20. 1983年和1989年理查德·乌尔曼和杰西卡冯修斯分别在《国际安全》和《外交》上发

表(重新定义安全)的文章,提出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概念应该扩大

21. 根据公共危机对社会带来的后果成都可将公共危机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危机事件、较

大危机事件、重大危机事件、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22. 进行风险评估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有(相关性原理、相似性原理、统计原理)

23. 公共危机预警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危机保障系统、危机监测评估系统、危机预控

系统、危机预警系统)

24. 政府应急管理的一般过程包括(准备、应对、恢复、重建)

25. 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职责分工)

26. 在我国,(国务院)是全国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27. 大众传媒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具有(促成与促败)的双重作用

28. 美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绩效评估是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牵头进行

29. 20世纪60—80年代,西方危机管理的研究出现了一次高潮,危机管理成为一门学科,

形成了企业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两个及独立发展又相互融合的学科分支

30.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人类处于转折点》等报告预警了人类社会

面临的某些非军事性灾难

31. 按照是否有获利机会为准,风险可以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32.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选用(911)作为统一的社会紧急救助特殊服务号码

33.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中国地震局)

34. 俄罗斯在长期应对各类危机的实践中,形成了以总统为核心主体,以负责国家安全战略

的(联邦安全会议)为决策中枢的危机管理权力机关

35. 批评性安全研究者呼吁将研究重点从(主权国家的安全)转向关注社会安全和人的安全

36. 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的信息系统,包含的主体有:(国务院及其有

关部门、县市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

37. 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有实用性、科学性、标准化、可扩充性、安全性原则

38. 公共危机管理绩效评估的特点包括(评估目标的公益性、评估内容的全面性、评估历程

的长期性)

39. 在当代危机理论研究中,分层研究采用了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通常在三个层次上

展开(个体或微观层次研究、一国或国内危机研究、国际危机研究)

40. 非传统安全具有以下重要特征(问题的始发性、成因的潜在性、传递的扩散性、表现的

多样性、治理的综合性)

41. 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

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速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

42. 公共危机:是指在某种情况下由于缺乏准确预测或者有效预防而发生的某一突发性事

件,对社会公共秩序形成巨大冲击,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对不特定人群的生命、财产等构成巨大威胁,危及公共安全,并要求政府组织社会共同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的危险状态或危险事件

43. 公共危机管理保障体系:是指政府运用专门后勤力量,在处理紧急和意外事件行动中,

对特定对象进行的保障

44. 简述中国转型期的危机特点: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多元化;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大规

模;危机事件的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强;危机事件国际化

45. 公共危机的类型主要有哪些: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危机、社会安全危机、经

济危机、文化信息危机

46. 危机管理主要有哪几个阶段:危机预算及危机准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

危机后处理

47. 简述危机控制处理的策略:(1)危机终止策略;(2)危机隔离策略:危害隔离、人员隔

离;(3)危机消除策略;(4)危机利用策略

48. 试述转型期我国危机诱因有哪些:

(1) 社会及组织层面:

① 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个人、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扩

大;国际新旧秩序的矛盾与冲突

② 政治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政府管理问题、来自信息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市场化浪潮的影

响、法治问题

③ 传统道德文化体系的失稳

(2) 个体行为层面分析

① 个人主观满意度

② 不满宣泄渠道的建设

49. 公共危机:就是指在某种情况下,由于缺乏准确预测或者有效预防而发生的某一突发性

事件,对社会公共秩序形成巨大冲击,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对不特定人群的生命、财产等构成巨大威胁,危及公共安全,并要求政府组织社会共同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的危险状态或危险事件

50. 公共危机预警管理:就是指对可能引起公共危机的各种因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危机信号

和危机征兆进行严密监控,对其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等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判断,发出正确的危机警报的一套有效运行体系与管理方法

51. 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是指政府内部各组成部分为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目标而进行分工

协作,在职能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52. 公共危机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各个要点详细阐述)

第一, 风险评估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依据

第二, 风险评估有助于降低公共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 风险评估有助于降低公共危机造成的危害

53. 简述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4R”模型的主要内容:反映的是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即

减少、预备、反应和恢复。这四项主要内容同时也构成了危机管理的阶段过程:第一阶段主要是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尽量通过风险评估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使企业组织减少危机成本;第二阶段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预警系统,制定危机管理制度,构建危机管理团队,做好危机应对的预备工作;第三阶段是危机的应对过程,需要利用沟通、媒体管理、形象管理等方法,使危机得以顺利解决; 第四阶段的恢复过程,既包括生理的恢复,也包括消除精神方面的影响,以维持组织的正常秩序和持续发展

54. 简述国外公共危机预警管理体系的借鉴经验

国外公共危机预警管理体系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为我国现阶段完善公共危机预警管理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第一, 预警管理理念和机制的积极转变

第二, 注重建立系统的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政府危机管理行为提供法律保障和

制度规范

第三, 强调建立拥有一定决策权力,以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核心的中枢指挥系统 第四, 建立一个常设的、权威的、具有独立地位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

第五, 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55. 简述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特点:

现代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第一, 政府部门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能够互相协作共同应对危机 第二, 必须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体制和独特灵活的应急组织体系

第三, 建立现代化的应急支持保障系统第四,拥有健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第五,高效可靠的现代化信息系统 第六,政府有效的强制干预措施

56. 试联系实际论述当前中国安全形态的总体特征

第一,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公共危机类型的重心从高政治向低政治或非传统

事务转移公共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多元化

第二, 非传统安全越来越成为安全的重要议题

第三, 安全问题常态化,公共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大规模的特征和常态化的趋势 第四, 安全问题的后果日益严重,公共危机事件的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加强 第五, 安全问题的跨区域特征正在强化,公共危机的波动方式已呈多元化,震动频度

不断增大

第六, 安全问题越来越具有国际互动性


公共危机管理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470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