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记王忠肃公翱事整理
加点字解释
1. 嫁为畿辅某官某妻畿:京城管辖地区
2. 婿固不遣 固:固执
3. 恚而语女曰恚:发怒女:妻子
4. 则汝朝夕侍母 朝夕:从早到晚
5.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且:况且
6. 而固吝者何而:但是
7. 夫人一夕置酒 夕:晚置:摆
8. 跪白公 白:禀告
9. 旬乃还第
10. 婿竟不调
11. 公为都御史
12. 与公甚相得也
13. 太监泣别
14. 公固辞
15. 今以半别公
16. 公固知某不贪也
17. 纫之
18. 公劳之曰
19. 若翁廉
20. 若辈得无苦贫乎
21. 皆曰:“然。”
22. 如有营
23. 予佐尔贾
24. 特示故人意耳
25. 公屡促之
26. 必如约
27. 乃伪为屋券
通假字解释
1. 而翁长铨
2. 内所著披袄中
3. 列贾五百金
4. 封识宛然
5. 皆阳应曰
词类活用
1.二子心计
特殊句式
1. 驾而宿于朝房旬:十天第:府第竟:终究 为:做 相得:相投和别:告别固:坚决以:拿固:本来贪:贪婪纫:缝劳:安慰若:你们的廉:廉洁辈:类得无……乎:恐怕……吧 然:对如:如果 营:经营佐:帮助 贾:做买卖特:只是 示:表示 故:旧屡:屡次促:催促如:按照乃:于是 而:通“尔”,你的 内:通“纳”,放入 贾:通“价”,价钱 识:通“志”,记号 阳:通“佯”,假装 心:在心里(名作状) 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
2. 赠大珠四枚 定语后置 赠给大宝珠四枚
3. 是非贿得之 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
篇二:记王忠肃公翱事
记王忠肃公翱事
李川 (东莞市 东莞市塘厦中学)
教学的主要过程 :
一.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了解作者及作品主人的有关情况。
二.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正音。请一学生读课文,后由其他学生纠正,老师指导学生学会正确朗读课文。
三.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并借助工具书,大致弄清课文大意。
四.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预习提示,明确各段主要内容,并复述课文内容。
五. 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下列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①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内,纳
② 而翁长铨--而,尔③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贾,价 ③ 封识宛然--识,志
2、一词多义
固:
① 公固知某不贪也--本来.
② 婿固不遣--坚决.
③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巩固
别:
①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告别
② 某得八焉,以半别公--赠别
③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另外
④ 内外有别--区别
白:
①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告诉
②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白色
③ 真相大白于天下--清楚明白
3、固定结构:
"得无......乎"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的的固定结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意思是"恐怕......吧?""莫非 ......吧"
4、"某"的用法,一般是虚指代词,可代人/时间/事物/处所等,也可以作称代词,代替称名。例如:
公一女,嫁为辅某官某妻--第一个"某"指代王翱女婿的官名,第二个"某"指代其女婿的名。
公为都督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代太监姓名。
某得八焉--代我,太监自称。
某启,昨日蒙教--代王安石的名字。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前指写作日期,后指王安石的名字.
六.学生分组讨论:
本文两件事表现了王翱什么品质?本文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写王翱断然拒绝夫人请求,不调女婿任京职轶事,表现了他严格刚正、不徇私情的美德。第二件事写王翱代友藏珠,最后还珠于朋友的轶事,表现了他不贪非分之财,廉洁和忠实于朋友的美德。
七.学生分组探究: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选取生活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和采用白描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八.布置课后练习:(略)
篇三:《记王忠肃公翱事》说课稿
《记王忠肃公翱事》说课稿
无锡公益职业学校 朱 敏
一、说教材,明目标
《记王忠肃公翱事》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讲读课文。
1、从课文内容来看,本文原题为《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自明代崔铣的《洹词》卷五,课文节录后两事。课文主要选取明代前期名臣王翱拒婿求迁和受珠还珠两件小事,生动反映了其刚正不私、廉洁自持、忠于朋友的可贵品德。这在弊端如山,贪官污吏横行,贿赂成风的封建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是在今天,对那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搞不正之风的人来说,也还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所以教授本文,我将从整体上把握其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刚正自律的人文底蕴,引导价值观相对模糊的中职学生思考确立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真善美统一的人格。
2、从课文知识来看,本文文言记述比较浅显,课后注释详尽,例如生字(畿辅、恚、贿、纫)、异读字(语)、文言通假字(内、而、贾、识)等注释中有明确标注,学生容易自读把握。但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以及文化常识等还需要教师重点指导归纳,例如多义词(固、守、别、如)、古今异议词(迁、是非、心计、特)、词类活用词(长、泣、货、苦)、特殊人称代词(某)、固定结构(得无??乎,无从),介词结构后置句式(女寄言于母、驾而宿于朝房)。所以教授本文,我将立足本单元“进一步了解文言文词语的基本知识”这一重点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积累辨析,掌握部分常用文言实词的含义及古今词义的变化。
3、从课文特色来看,本文不是“正史”,而是笔记文学一类的短文,因此它不象“正史”那样,在详细介绍人物生平的基础上,选取重大题材去记载人物在政治、军事等重大方面的事迹,而只是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两个典型事例,从人际关系上不徇私,生活上不贪财两个不同的
侧面集中地表现了王翱奉公守法、清白廉洁的思想品格。可谓剪裁精当,以小见大。另外,本文文笔质朴无华,毫无雕饰。全文采用白描手法,以平实简洁的语言记事言情,随笔所至,随手拈成,而情节说得宛转,意思说得真切,作者的褒扬和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在描写人物方面,亦不事渲染,只疏疏几笔,略加勾勒,即形象突出,性格鲜明。如“拒婿调迁”一节,写王翱对夫人求情的反映,文章连用了“怒”、“取”“击”、“驾”、“宿”等动词,将王翱对女婿和夫人徇情营私的极大义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学习本文对于学生提高文言鉴赏和作文写作能力也有较大的帮助。
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了解王翱其人其事,识记生字和通假字,积累部分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结构、特殊句式;鉴赏学习本文精当的剪裁和生动的白描手法。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利用注释或工具书解读文言文的好习惯;教师适度引导,指引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比较辨析,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翱刚正无私,廉洁自持、忠于朋友的可贵品德,引导学生思考确立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
同时,考虑到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文言阅读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现状,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识记、辨析、积累部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特殊现象;而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鉴赏课文质朴的白描手法,并透过简单的形式充分理解王翱的魅力及其精神内涵引发的价值思考,因为在课文简短的记述中,主人公形象往往容易被学生简单理解。
二、说学情,明教学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根据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要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要注意学生的态度、兴趣、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现实学习中,部分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主能力差,学习不得要领。
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学习该做什么,学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怎么学。特别是对于知识内容庞杂,信息内涵宽泛的语文学科来说,他们更是无处下手。在本单元文言字词的识记、辨析、积累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指导自学,让学生明确任务,指明学什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教会怎么学,最终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帮助学生掌握一般文言文阅读中朗读断句、圈点注释,古今辨析等常用方法, 从而逐渐引导其对这一类学习材料形成一定的学习意识,养成一般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
此外,中职生语文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动力,他们乐于接受新信息,喜欢表现,却厌烦教师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他们擅长形象思维,爱好活动,但不愿意谨遵师嘱,死记硬背。相反,他们虽然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已有了独立思考的倾向和要求,有了求异思维的萌芽,有较强的“成人感”。他们也希望展现自我,并渴望被老师和同伴认可。所以,在本文落实鉴赏理解这一难点教学时,我将舍弃教师照本宣科的精细讲解,而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设置情境体验,并以学生交流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领悟,从而引导学生用自己打造的钥匙来解开学习的难点。
依据上述分析,本文拟用2教学课时
三、说过程,明步骤
第一课时:
布置课前预习,自读课文,生字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二
1、导入激趣:由时下新浪网当年明月的个人博客热门书帖《明朝那些事》说起,请同学们随意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明朝那些人”,以引起学生兴趣,然后介绍主人公王翱及作家崔铣。详见课文注释1和阅读提示(3分钟)
2、检查预习:朗读课文,一读正音,点名数位同学分段读,板书落实文中主要的生字注音(畿辅、恚、贿、纫)、异读注音(语)和通假字(内、而、贾、识);二读断句,学生集体读,重点明确“是/非贿得之” 的节奏停顿;三读韵
味,教师领读,引导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感受文言文抑扬顿挫的的韵味,并进一步熟悉感知课文。(8)
3、课堂自学:要求学生对照课后注释,梳理字词障碍,翻译理解文意;圈点自己认为重要的、陌生的、较难理解或暂时还不懂的字、词、句,培养学生积累字词的习惯。(10)
4、互相质疑,互相解答:首先请在自读中发现不懂问题的同学提出问题并由他自由指定一名同学帮助解答。然后随意点名数位学生交流自己圈点的重要字词句,每人至少说10个。检测学生自学掌握的程度和效果。(7)
5、指导辨析,分类归纳,当堂练习:教师讲解知识点,整理古今异议词(迁、是非、心计、特)、词类活用词(长、泣、货、苦)、固定结构(得无??乎,无从),介词结构后置句式(女寄言于母、驾而宿于朝房)。结合课后练习三、四,积累多义词(固、守、别、如)、特殊人称代词(某)。(17)
7、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五和《学习指导用书》的相关练习。
8、板书设计:归纳重点字词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再读课文,熟悉感知(2)
2、故事接龙,复述概括:
随意点名从某个学生开始,每人一句话接龙,表述本文记载的故事。教师注意检查学生对重要字词的把握并引导学生对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把握。最后,要求概括故事?明确拒婿求迁、受珠还珠。(5)
3、 分析人物,分析特色:
要求学生找出叙事中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句子。一般学生很快就能轻易找出“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 公固辞”“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 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引导学生分析描写特色:用笔节俭,形象生动。(3)
4、补充介绍: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拒婿调迁”一节,写王翱对夫人求情的反映,文章连用了“怒”、“取”“击”、“驾”、“宿”等动词,将王翱对女婿和夫人徇情营私的极大义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初中学过的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另外简单点出本文剪裁精当,以小见大的的特色。(7)
4、 合理想象,扩写补白,丰富人物形象
简洁生动的白描也为大家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故事的高潮部分王公大怒等情节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单招考试的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假设两个情境:“王妻求情,王公大怒”、“王公辛苦寻求太监后,王另一好友好言劝阻”,以同桌的两个同学一组,请大家展开想象,设计对话。(10)
5、角色扮演,情境体验,加深主旨理解
随意抽查学生当堂模拟对话,一方面结合单招要求检查学生语气,用词设计是否合理,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自拟的对话的内容中的价值内涵。一般在“王妻求情,王公大怒”的对话设计中,学生基本会想到王妻以家庭利益、爱女之心晓之以情,而王公会以国家重任,为官操守等斥之以义,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王公的刚正不私。另外,在“王公辛苦寻求太监后,王另一好友好言劝阻”的对话设计中,学生大都会设计王公不贪财,要对得起朋友等内容,教师亦可顺势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王公的可贵品德。(12)
《记王忠肃公翱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40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竞聘上岗演讲稿范文
- 下一篇:英语作文经典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