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戏说国学

时间:2016-10-27 11:00:3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戏说国学

戏说国学

逗:谢谢大家的掌声

捧:谢谢

逗:这个相声大赛啊,是一个很好的展现我们大学生自我的平台

捧:锻炼机会嘛

逗: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捧:好处不少

逗:主题也好

捧:爱国主义,永远不老的话题

逗:咱们爱国啊,得爱人民,爱祖国的大好山河,爱祖国的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发展文化事业,所以文化尤其重要

捧:不错

逗:问您个问题

捧:什么问题?

逗:国学懂得多吗?

捧:略知一二

逗:那你就比不上我了

捧:国学你懂吗?你这说你懂相声我信,你这国学——

逗:好了好了,好了好了,你没听人家讲吗,这相声学问,在相声之外——

捧:是,可我还是没见你学过国学啊。

逗:老先生都说了,相声肚,杂货铺,什么都得知道,什么都得了解。

捧:你甭听他在这儿吹。

逗:哎,这里都是五经四书。

捧:真有学问?

逗:当然了,大家都在学国学嘛。孔子就得学嘛。

捧:对。

逗:不但得学到学问,还得以身作则。

捧:得学孔子。

逗:得学孔子,学孟子、庄子。

捧:你还可以学学孙子。

逗:庄子、孙子,装孙子,这俩还不能一块说,不能一块学。不好听。

捧:您这学问大,诸子百家您全研究。

逗:当然了。

捧:真没想到,您这学者。

逗:呵呵呵,咱可以探讨探讨。

捧:不敢。跟您就是学。

逗:研究研究,咱就研究研究。

捧:哎好,研究研究,研究研究。

逗:我问问你,大家有知道的也可以说啊,互动嘛。孔子知道吗?

捧:姓孔,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对了吧。

逗:哪年生的?

捧: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逗:活多大岁数?

捧: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这老话讲啊,73 ,84阎王不叫你自己去。就这么来的,说的对吗?

逗:哦~~你多大岁数?

捧:20。

逗:好好活着,好好活着,阎王这还不叫你呢。没事。

捧:整我这来了。

逗:孔子有多少学生?

捧:这还用问吗,3000弟子。

逗:三千徒弟子,对,3000弟子,那你说,三前徒弟子,有多少在职的,多少下岗的。 捧:那年头有下岗这一说吗?

逗:这就是研究的新课题。

捧:您研究出来了吗。

逗:那时候虽然没有这个词,但甭管什么时候,什么年代,都有这种现象存在。 捧:那今天要跟您讨教一下,你给说说,这三千徒弟里,有多少下岗的。

逗:这书里写的很清楚,有72个下岗的。

捧:您从哪儿根据的。

逗:三千徒弟子,这是上句。还有下句呢,七十二贤人。

捧:是这么说。那怎么下岗呢?

逗:闲人啊,就是闲着呆着没事,在家下岗啊。七十二贤人,下岗啊。

捧:哦这闲人,没事干下岗啊。听着可够新鲜呐。高人啊。

逗:还有问题,我再问问你,72闲人中,有多少结婚的,有多少没娶媳妇的。

捧:嘿,这就更不知道了。

逗:七十二闲人中,有30个结婚的,42个没娶媳妇的。

捧:您这有根据嘛。

逗:有啊,论语讲,童子六七人,童子,就是童男子啊,没结婚。

捧:那怎么出来四十二了?

逗: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

捧:哎呀,您这国学里还有乘法啊。

逗:这就长学问了不是。

捧:真是。

逗:我在问问你,孔子的喜欢是什么啊?

捧:著书立说,教徒弟啊。

逗:那是工作,我说的是性格,业余爱好。最喜欢的,按书上的挤在,最喜欢听相声。 捧:这孔子跟在座一样都喜欢听相声啊。您这有根据?

逗:这《三字经》写的清楚啊,性相近,就是他的性格与相声接近。

捧:性相近是说相声说接近啊。

逗:对,为什么写《论语》啊

捧:为什么著书写《论语》啊?

逗:往深层研究一下。

捧:深层什么啊?

逗:论语就是相声。

捧:论语是相声?怎样讲的?

逗:论语吗,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吧。对啊,说相声,你一句,我一句,我一句,你一句,我说完了你说,你说完了我说,论者说话,论语嘛。

捧:哦,感情我们这对口相声是论语啊。

逗:哎,轮着说吗,论语。

捧:哎呦朋友们呐,今儿这算来着儿了。您不光看到这相声比赛了,还长学问了,反正我长学问了。刚才我们拿他当个学者,这看来我这是不对了。说实在的,跟您这么一交流啊,刚才说您学者真是低看您了。不对,您不是学者,您是半仙啊。

逗:不说了,不说了,咱这不说了。

捧:哎,别别别,别别别。

逗:什么意思你这。

捧:您这刚才说这么多学问,还面红耳赤了。朋友们爱听,您鼓个掌。

逗:我的意思这——

捧:朋友们您这喜欢听吗,喜欢听我接着跟他探讨。好,刚才我说错了,先生我这不懂规矩,我这还好多不懂的地方儿呐。

逗:问吧。

捧:跟您讨教一句啊。当初我听说,圣人给人讲课,有这么一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有这句吧。

逗:对,有这么一句。

捧:但怎么讲,我这后人呐,不太清楚。您能清楚吗。

逗:您是问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捧:对,怎么讲。

逗:一句一句讲。

捧:那您一句一句讲。

逗:哎对,一句一句探讨。

捧:先说君不君。

逗:君不君,程咬金。

捧:怎么闹到程咬金了这。

逗:就是程咬金。

捧:怎么讲啊。

逗:程咬金,瓦岗寨三十六友

捧:是啊,混世魔王,大哥天子

逗:大哥天子,是君不是

捧:是君呐

逗:是君,那后来投了李渊,唐王驾前为臣,是臣不是

捧:那就是臣了

逗:哎——,后来当了臣了,就不能算君,君不君,程咬金

捧:那臣不臣呢?

逗:臣不臣,大火轮。就是货轮船

捧:怎么讲呢?

逗:货轮船,千吨的万吨的,你说沉不沉?

捧:沉

逗:沉?沉怎么在水面上漂游着?

捧:那就不沉

逗:不沉?不沉你把它扛起来

捧:我哪儿有那么大劲啊

逗:说它沉它在水上漂着,说它不沉又千吨万吨,沉不沉,大货轮

捧:国学里面还有哲学,而且还有辄韵,听着这么好听,那父不父呢? 逗:父不父,扎彩铺。彩铺知道么?

捧:知道啊,就是以前亡人死人呢,彩铺就糊些纸活

逗:哎——什么天堂电视,天堂别墅,天堂外钞,天堂iphone 捧:怎么还有苹果的事儿啊?

逗:跟随时代潮流嘛,反正什么都有,你说富不富呢

捧:富啊

逗:一文不值

捧:这倒是

逗 :所以富不富,扎彩铺

捧:子不子怎讲?

逗:子不子,大茄子。

捧:这还有蔬菜的事呐?大茄子?这怎么说。

逗:家里买个茄子,什么颜色?

捧:紫的啊

逗:拿起菜刀,一刀切下去,什么色儿的?

捧:白的

逗:哎——说它子肉是白的,说它不紫,皮又是紫的,紫不紫,大茄子 捧:就这个呀!

篇二:戏说国学

甲:现在呀,国学热

乙:现在我们中国掀起一场国学热

甲:应该呀,应该,国学嘛

乙:对

甲:中国的文化

乙:是

甲: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史有很多闻名的文化,对不对

乙:对

甲:唉,你有研究吗?

乙:您说国学啊,不敢说有研究,但是我们既然讲相声或许应该懂一些国学

甲:应该,这不是最近中央电视台找我吗?想把我请去,尽我所知,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讲一讲,讲一讲国学,讲一讲我的体会,讲一讲我的认识

乙:(笑)朋友,您别乐,我替你说这句,人在座的老观众乐你了,人家了解你,你要到电视台怎么着

甲:给大家讲一讲国学啊

乙:《百家讲坛》讲国学?

甲:不敢说是《百家讲坛》反正有的栏目请我

乙:不信

甲:我专门研究孔子,而且专门研究孔子和相声的关系,怎么样

乙:有论据有论证?

甲:当然了

乙:孔子与相声关系

甲:我先问问你,孔子你了解吗?

乙:那看怎么说了,你问的什么问题?

甲:哪的人

乙:这我说的上来,朋友你听的对不对,孔子孔老夫子那是山东曲阜人,对吧,有孔庙啊 甲:孔子哪年生人

乙:生人哪!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甲:哪年走的呢?

乙:死于公元前479年

甲:活了

乙:73岁,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有句老话常说啊,73,84,阎王不让自己去,在这留下的,大家都了解,朋友我说的对吗?

甲:对对对,很好

乙:谢谢您

甲:还要继续研究,孔子爱好是什么

乙:孔子爱好,孔子这一生就是著书立书教徒弟传学

甲:那是事业,那是他的工作

乙:你问的?

甲:他的个人爱好

乙:业余爱好

甲:对

乙:孔子业余爱好没研究过,您说

甲:记住了

乙:爱什么?

甲:孔子的爱好跟在座的观众一样

乙:是吗?爱相声?

甲:爱听相声

乙:那年头就有相声

甲:要不这些观众都有可能成为孔子可能,都在这了,他爱听相声啊

乙:你说这有根据吗

甲:当然有根据了

乙:哪儿的根据啊

甲:三字经上就有,一开篇就有

乙:那句啊

甲:性相近,有这句吧

乙:有这句,什么意思

甲:孔子说,性相近,我的性格与相声接近,对不对,大家爱听相声,性相近,爱听相声 乙:这就跟相声接近

甲:对,性相近,我再问你,他写的最好的书是什么书

乙:最好的是《论语》

甲:论语是什么

乙:论语就是一本书啊

甲:不对,据我分析跟我研究举出结论《论语》是相声

乙:这我们可较真了,朋友们,他说《论语》是相声

甲:当然了

乙:论语怎么能是相声呢

甲:相声就是对口相声啊

乙:怎么呢

甲:对口相声,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你说完我说,我说完你说,俩人这样轮着说吧 乙:是啊

甲:轮着说论语啊

乙:这么个论语啊

甲:轮着说对不对啊,怎么样

乙:哎呀你啊,说实在的,刚才一上来我认为你是个学者风范

甲:不敢当

乙:咱还真拿他当学者,通过您这么一讲啊,我认为刚才您学者小看您了,你哪是学者啊 甲:那我是

乙:用我们徐州话来讲,你就是稍熊

甲:稍熊,什么乱七八糟的,各位观众我下去了,不说了,不说了

乙:什么不说了,捣乱

甲:什么叫稍熊

乙:这论语就是轮着说啊

甲:这是分析啊。研究嘛,对不对,不,你可以研究

乙:你乐意听吗,乐意听啊,好,行朋友乐意听,我也乐意听,我们再学点啊,这可是新知识啊,还跟你探讨一句

甲:你说

乙:有这么一句话

甲:哪句?

乙:在大学有这么一句,老先生知道这句,叫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在明明德,就这句我不懂

甲:要我怎么研究孔子和相声的关系,这不就说的是你吗

乙:这句话说的是我?

甲:说你们相声演员具体指的就是你

乙:这我就不明白了,怎么叫大学之道啊

甲:当然啊,我问你,你生下来会说相声吗

乙:我生下来哪会说相声,我连话都不会说

甲:对啊,谁生下来都不会说话对不对,有这样的吗,生他的时候他母亲在病床上躺着,产床上躺着,他一出来,就逗他妈乐,说个相声,拾个包袱,还是外面凉快

乙:去,有这事吗?没这事,小时候话都不会说

甲:相声呢

乙:更不知道

甲:那当然,你什么时候学的相声

乙:我十几岁学的

甲:大了以后知道没有相声

乙:大了才知道

甲:大了学了知道,大学之道吗?

乙:这个大学之道,大了学了知道,这为大学之道,底下还得给你探讨

甲:你说

乙:底下这句,在止于至善怎么讲,这句怎么讲

甲:这是什么

乙:这是扇子

甲:纸扇吧,这现在是你的什么东西

乙:这是我们演出道具啊

甲:道具,这就是工具,用现在话讲就是logo标志,对不对啊,我问你你用纸扇说相声以此为生吗?

乙:指着他呢?

甲:在座的观众是你的

乙:衣食父母

甲:指着他,

乙:对

甲:在指着扇子说,在止于至善

乙:这么个在止于善,那么在明明德呢

甲:那更好讲了

乙:怎么讲呢

甲:在明明德吗,你在这没有

乙:我在这了

甲:明白了没有

乙:明白了

甲:得了吧

乙:得了吗?

篇三:国学经典可否戏说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国学经典可不可以被戏说?对于什么是国学经典,我想大家的想法是统一的。它主要是指包括经史子集在内的以及一些其它的永久流传的古代文献。对于这个概念,我认为无需做更多的讨论。下面,我们看下,何谓戏说呢?辞海中给戏说的定义是 “戏说是一种在尊重事实、合理想象的基础上戏剧化地处理某种题材的具体细节过程,使得最终成品更加生动形象、丰富精彩的艺术表现手法。”那也就是说,戏说本身被赋予的特点就是,它是对原作的一种重新解构,其以艺术虚构为主,原作事实为辅的。 那么由此,国学经典可以去戏说吗?我方观点认为,国学经典可以戏说,为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学经典本身,它代表每一个时代的精华,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巨大。可是,这种价值不仅是服务一些需要内在研究的学者教授,这不像科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哪怕“世界上只有三个半人懂得相对论”,也无碍于爱因斯坦发挥作用;但思想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人,不能被人接受,就不能实现价值。因此它也更需要被普罗大众所接受,服务更多的普普通通的人群,那么,我们靠一种怎样的寓教于乐的形式,让那些阳春白雪的国学经典,贴近大众,使大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呢?戏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毕竟我们现在与国学经典创作的时候不是一个时代的了,我们需要有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方式来传播理解我们的国学经典。而戏说,不是歪曲经典,更不是篡改经典,

它是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经典,让更多的人对其认识,甚至感兴趣,这样,何乐而不为呢?而且,戏说起的一个传播的作用,它和原作本身的意义是不同的。它们分为学术和传播两个层面,戏说是对后者负责,而如果要较真,保证严谨苛刻的态度,那是研究。而戏说,它有自己特有的受众群体,并且还是个大的群体。

更进一步,我们从逻辑层面来看,我们今晚讨论的是国学经典可不可以戏说,是可不可以,而不是应不应该。那么,我们并...

没有否认戏说可能性的带来的一定的消极的影响,和可能存在本来就不成功,不好的戏说,但是,这不能为对方全称命题“国学经典不可以戏说”提供有利的论证。正如,网络、电视等都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那我们就可以说网络、电视就不可以有吗?戏说,它本身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我们不能有因噎废食的观念,因为它可能带来的不好,或存在有害群之马,就说它不可以有,这显然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今晚讨论戏说,不是正说,它本身就是一种闲暇文化,都过通俗易懂,丰富有趣的情节,吸引读者,让读者了解国学经典,或更从而激起读者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综上,国学经典是所有中国人的财富。不是某一个群体的私有物。戏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国学经典的传播。所以,我方认为,国学经典可以戏说! 谢谢。


戏说国学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20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