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李白,行路难,诗歌鉴赏

时间:2016-10-25 19:25:5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行路难 赏析 (含答案)

行路难

李 白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⒈ “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

“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

答:

5.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写景的对偶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

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8.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二.

⒈ 因为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平,倍感世事艰难。

⒉ 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这里指前途一片渺茫。

⒊ 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跟传说中的吕尚、伊尹一样,有朝一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⒋ “长风”句表现了诗人冲决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同学们用它作为赠

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

5.(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李太白全集李白唐

7.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8.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9.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乐观、积极、豁达)

11.D(现在在哪里呢?)

12.径直挂上白色的船帆横渡沧海。表明诗人自信必有远大的前程。

13.(1)Ⅴ (2)Ⅴ (3)Ⅹ(表现的是诗人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慨叹。) (4)Ⅹ(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悲

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但诗人同时又对前途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14.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篇二:行路难赏析及答案

《行路难》赏析训练(其一)

1、表现作者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 。

2、诗中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 。

3、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 。

4、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抱负远大、执着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 。

5、诗中用典故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6、诗中诗人展望未来,信心倍增的句子是: , 。

7、诗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8、诗中展示作者自信豪放、坚定执着个性的的诗句是: ,。

9、诗中用宗悫(què)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

10、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挂起风

帆、直渡大海的精神,让我们用诗中 , 两句共勉。

11、面对金融风暴,只要我们敢于直面危机,具有诗中, 的信心,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12、 诗中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

1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引用了姜尚、伊尹两人的故事,这样写的作用是

14、诗的前四句写了诗人 的情绪。诗中表现表现诗人

坚信自己总会有大展宏图的一天的句子是: ,。

15、诗中以连续动作写出作者内心苦闷与感情变化的诗句是:, 。

16、诗中化用前人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且反映作者内

心极度郁闷和感情激荡起伏的句子是:,。

17、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

这一特点?

18、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19、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与失败,如

同诗中所说:,。

20、诗人在诗中写山川的险阻以此来比喻世路艰难的诗句

是: , 。

21、“冰塞川”“雪满山”象征

2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而不能食?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24、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2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26、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27、诗中“欲渡黄河”、“ 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28、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9、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显然不同于其他诗句,请分析其独特之处及其表达效果。

3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3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赵朴初先生为“冰心馆”题词借用诗中名句,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33、诗中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 。”

34、诗中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相似的两句是: , 。

35、诗中表现诗人内心痛苦与忧愤的诗句是:,。 36、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慨万端,感情一波三折,既有

又有 ,还有 。回复跌宕,让人感叹,

37、请从语言表达和情感两方面,对“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更愁”作简单品赏。

38、有评论说“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散”和“弄”两个动词用得

精妙,请你大胆发表见解,说出你的认识。

3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自

信的豪情,请你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两句,抒写自己的豪迈之情。 ※ 参考答案

1~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或:积极;豁达;乐观)

13、表现自己坚信会被重用的信心。

14、牢骚(愤慨)与不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1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

行雪满山

18、“长风”句表现了诗人踏平险阻,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精神,同

学们用它作为赠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

充满希望。 19~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1、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2、奸佞闭塞贤路(奸人当道)使诗人忧郁和悲愤,因而酒不能喝,

馐不能食。

23、突出表现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

和乐观精神。

24、巧用历史故事,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跳跃式的结构。

25、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6、世道险阻

27、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 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28、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到能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豪迈的气概。

29、句子简短有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尾句是疑问句,写出了诗人面临的巨大困难;遭遇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30、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1、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32、中间小谢又清发。3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4~3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6、梦想不能实现的愁苦 重新振作的乐观隐逸遁世的情怀

37、此句诗作者借水砍不断,浇愁更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的愁思不绝,叠字(愁)的运用更强调了自己的忧愁难以排遣。

38、“散”写出了李白不羁的性格,他渴望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弄”显示出了闲适和悠然。两个字表现出了李白遁世思想,淡泊心态。

39、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篇三:李白《行路难》(其一)赏析

积极用世,执著追求

李白——《行路难》(其一)赏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形容酒美价贵。斗:古代一种容量单位,一斗等于十升,十斗等于一石(dàn)。珍馐:名贵的菜肴。直:同“值”。箸(zhù):筷子。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塞(sa):堵塞。垂钓碧溪:传说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钓鱼,周文王外出打猎遇见了他,后辅佐周武王灭商。乘舟梦日边:相传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汤委以国政时,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不久他就受到汤的重用。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南朝宋时宗悫(qua)少年有大志。他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渡。

【译文】

金杯里的美酒,一斗要十千钱,玉盘里的珍贵的菜肴,也值一万钱。我放下杯和筷,不能下咽,拔剑起舞环顾四周,心里却茫茫然。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闲来坐在碧溪边钓鱼,又想象梦中在日边乘船远航。行路难啊!行路多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处?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正解】

天宝元年,42岁的李白在道士吴筠的推荐下奉诏入京,本想有所作为,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被皇帝赐金放还,离开朝廷。组诗《行路难》就写在离开长安时,这是第一首。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而面对美味佳肴,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远大理想无法实现。此时坐在宴席上的李白忽然想起了吕尚垂钓的故事和伊尹梦日的情景,又增添了以后返回长安的希望,认为有朝一日会像吕尚、伊尹那样,在闲居之时忽然被皇帝重用,以实现“天生人我才必有用”的理想抱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当诗人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感到很迷惘,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与矛盾,都闪现于诗人脑海中:今后的路又在哪里呢?

最后两句,于积淀之中的火山爆发一般,横空出世,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以及乐观处世的态度。

全诗集中表达诗人感叹人生中的坎坷,而又从中得到人生哲理,即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情怀。也从侧面突出他对压抑人才的社会的反抗,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感。

【抠字眼】停、投、拔、顾,写出了作者的忧郁与苦闷。在这里,对于“停”字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李白心情极坏,把酒杯摔碎了;第二种是李白苦闷忧愁,把刚刚到嘴边的酒杯又放下了。我认为第二种说法较为贴切。冰塞川、雪满山,借景抒情,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

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会有时,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始作文。胸怀大志,豪爽自负,喜剑术。性格傲岸奔放,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约束;虽满怀才志,却不步科举入仕之途;蔑视权贵,尤其不把有权势的宦官放在眼里。他一生负志漫游,吟诗四方,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的诗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楚辞》以及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内容上主要表现为祖国山川的热情赞颂;向往着光明和自由;对统治集团的蔑视和鞭笞。艺术上吸取了古乐府健美、真挚、明朗的特色,结合诗人豪迈不羁的个性,形成自己清新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以古风为佳,变擅长五、七言绝、律。

【诗人小故事】 铁杵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李白听到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为他送行的歌,一边用脚踏出节奏。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这些老百姓对他实在太好了。他只觉得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就这样,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名叫《赠

汪伦》。诗的后两句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来送我的情谊深呀。”

这首送给汪伦的诗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动人,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呢?因为它抒写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与普通人之间纯真质朴的友情。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爱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力士脱靴

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唐玄宗看见李白仪表非凡,气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阳升起在东方。通过与李白亲切的交谈,皇帝发现这个李白可真是不简单,他的知识如此渊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这样一个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边,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即邀请李白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当时,谁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荣耀的事。更何况,皇帝还用满桌的好菜亲自招待李白呢。于是,有很多人羡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可李白才不怕别人嫉妒他呢,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潇洒狂放。李白喜欢喝酒,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曾经这样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首诗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诗,他倒在长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时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唤,他也不理,而自称自己是酒中仙。”

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当时得到皇帝无比的宠爱,就连皇帝的儿子们也称呼他“阿哥”,王公大臣们也要称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里总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谁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宫里横行霸道,老欺负那些被他排挤的小官员。他发现皇帝喜欢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还想着要找个机会整整李白呢。李白呢,其实早就看不惯这个欺软怕硬的太监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没想到李白会来个突然袭击。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力士当惯奴才的膝盖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就连千百年后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觉得痛快呢。


李白,行路难,诗歌鉴赏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04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