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国学经典论语

时间:2016-10-25 10:16:1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国学经典名句之论语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论语)

2.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

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论语)

5.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论语)

8.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论语)

9.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论语)

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论语)

11.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论语)

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论语)

1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论语)

14.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论语)

15.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论语)

16.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论语)

17.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论语)

18.直不犯祸,和不害义。(论语)

19.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论语)

20.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论语)

21.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论语)

22.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论语)

23.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论语)

24.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论语)

25.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论语)

2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论语)

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语)

2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0.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3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3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3.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7.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论语)

3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3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4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论

4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42.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43.见其过而内自讼。(论语)

4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4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48.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49.克己复礼以为仁。 (论语)

50.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5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论语)

5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53.君子以文会友,以反辅仁。(论语)

5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55.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

56.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5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论语)

58.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论语)

5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60.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论语)

6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论语)

62.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论语)

6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论语)

6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论语)

65.无心者公,无我者明。(论语)

66.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论语)

67.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68.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69.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70.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71.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

72.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7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论语)

7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7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中庸)

7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中庸)

77.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中庸)

7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大学中庸)

79.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大学中庸)

80.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大学中庸)

81.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于信。(大学中庸)

82.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大学中庸)

83.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中庸)

8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中庸)

85.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中庸)

86.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中庸)

87.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大学中庸)

88.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大学中庸)

89.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中庸)

90.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

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大学中庸)

91.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大学中庸)

92.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大学中庸)

93.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大学中庸)

94.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大学中庸)

9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中庸)

96.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大学中庸)

97.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大

学中庸)

98.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中庸)

99.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大

学中庸) 100.「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大学中庸) 101.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大学中庸)102.「忠怒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 (大学中庸)10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10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10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106.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10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10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109.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110.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1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114.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11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1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1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1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2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1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1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12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1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1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3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13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13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13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13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13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13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13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13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13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140.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14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14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14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1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14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1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14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4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4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5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5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52.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5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5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5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5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5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5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5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6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6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6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63.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6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6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66.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67.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6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6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7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7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7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7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7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7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7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7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7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17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8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8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8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8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19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19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楚辞)

19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楚辞) 19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诗经楚辞)

19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楚辞)

19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楚辞)

196.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篇二:国学经典(论语拼音+注释)

目录

xu? ?rdì yī

学 而 第 一

w?i zhang dì ar

为 政 第 二

bāyìdì sān

八 佾 第 三

lǐr?ndìsì

里 仁 第 四

gōng yě cháng dìwǔ

公 冶 长 第 五

yōng yědìliù

雍 也 第 六

shù?rdìqī

述 而 第 七

tài b?dìbā

泰 伯 第 八

zǐhǎn dì jiǔ

子 罕 第 九

xiāng dǎng dì shí

乡 党 第 十

xiān jìn dìshí yī

先 进 第 十 一

yán yuān dìshí ar

颜 渊 第 十 二

zǐ lù dì shí sān

子 路 第 十 三

xiàn wan dìshí sì

宪 问 第 十 四

wai líng gōng dìshí wǔ

卫 灵 公 第 十 五jì shì dì shí liù

季 氏 第 十 六

yáng hu? dì shí qī

阳 货 第 十 七

wēi zǐdìshí bā

微 子 第 十 八

zǐ zhāng dì shí jiǔ

子 张 第 十 九

yáo yuē dìarshí

尧 曰 第 二 十

第一章 论语学而篇

zǐ yuē xu? ?rshí xízhī bùyì yuahū yǒu p?ng zì yuǎn fāng

子 曰: 学 而 时 习 之,不 亦 悦 乎。有 朋 自 远 方 lái búyìlahūr?n bù zhī ?r bú yùnbú yì jūn zǐ hū 来,不 亦 乐 乎。人 不 知 而 不 愠,不 亦 君 子 乎。

【注释】子:《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敬称。

时:时时,经常。 习:演习,复习。 说:同“悦”,高兴。 愠(yùn):恼怒,怨恨。

【大意】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yǒu zǐyuē qí w?i r?nyě xiào tì ?rhào fàn shàng zhěxiǎn yǐ

有 子 曰:其 为 人 也 孝 悌,而 好 犯 上 者,鲜 矣;

bù hào fàn shàng ?rhào zu? luàn zhě wai zhī yǒuyě jūnzǐ wùběn

不 好 犯 上,而 好 作 乱 者,未 之 有 也。君 子 务 本,

běnlì?r dào shēng xiào tìyězhě qí w?i r?nzhī běn yú

本 立 而 道 生;孝 悌 也 者,其 为 仁 之 本 欤。

【注释】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弟:同“悌(tì)”,弟弟尊敬、善事兄长称为“悌”。 好(hào):喜欢。 犯:冒犯,抵触,违反。 鲜(xiǎn):少。

未之有:“未有之”的倒装形式。古代语法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放在动词前。

与:同“欤”,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都写作“与”。

【大意】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爱造反,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情,基础树立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道?的基础吧。”

zǐ yuēqiǎo yán lìng sa xiǎn yǐ r?n

子 曰:巧 言 令 色,鲜 矣 仁。

【注释】巧言令色:以好话和做出来的和善面色来讨好别人。

鲜(xiǎn):少。

【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得和颜悦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

zēng zǐ yuē wúrì sān xǐng wú shēnwai r?n m?u ?rbú zhōng hū

曾 子 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yǔ p?ng yǒu jiāo ?rbú xìnhūchuán bùxíhū

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传 不 习 乎?

【注释】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他的弟子也称曾参为“子”。

三:约数,表示多次。 省(xǐnɡ):反省。 信:诚实。

传(chuán):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实习。

【大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zǐyuē dǎo qiān shang zhī gu?jìng shì ?rxìnji? y?ng ?ràir?n

子 曰:道 千 乘 之 国,敬 事 而 信,节 用 而 爱 人, shǐ mínyǐ shí 使 民 以 时。

【注释】道:同“导”,治理。

千乘(shènɡ)之国:就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算不上大国了。千乘,四匹马拉的车称一乘,车辆数目能表现国家的强弱。 敬事:认真对待国家大事。

人:古代人广义指所有人群,狭义指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这里是狭义的用法,与下面的“民”呼应。

【大意】孔子说:“治理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认真地办理国家事务,严守信用,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人民要按照农时的忙闲。”

zǐ yuē dìzǐrùz? xiàochū z?tìjǐn?r xìnfànài zh?ng

子 曰: 弟 子 入 则 孝,出 则 悌,谨 而 信,泛 爱 众, ?r qīnr?nxíng yǒu yúlì z?yǐxu? w?n 而 亲 仁;行 有 余 力,则 以 学 文。

【注释】弟子:一种意思是年纪幼小的人,另一种意思是学生。这里是第一种意思。

弟:同“悌”,敬重兄长。 谨:谨慎寡言。 汎:同“泛”。 仁:有仁德的人。

【大意】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离开自己家便敬重兄长,谨慎寡言,说话诚实守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

zǐ xià yuē xián xián yìsashì fù mǔ n?ng ji?qílìshì jūn n?ng

子 夏 曰:贤 贤 易 色,事 父 母 能 竭 其 力,事 君 能

zhìqí shēnyǔ p?ng yǒu jiāo yán ?ryǒu xìnsuī yuē wai xu?wúbìwai

致 其 身,与 朋 友 交,言 而 有 信。虽 曰 未 学,吾 必 谓

zhīxu? yǐ

之 学 矣。

【注释】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bǔ),名商。

易:交换,改变,也有轻视、简慢的意思。 致:奉献。

【大意】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奉献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zǐ yuē jūn zǐbú zh?ng z?bùwēixu? z?búgù zhǔ zhōng xìn

子 曰:君 子 不 重 则 不 威,学 则 不 固;主 忠 信, wú yǒubùrú jǐzhěgu?z?wùdàn gǎi 无 友 不 如 己 者,过 则 勿 惮 改。

【注释】君子:这里指的是士、大夫国君等上层人物。

固:巩固。

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一句的解释古人多有不同。无,同“毋”,不要。

惮(dàn):害怕。

【大意】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也不巩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别怕改正。”

zēng zǐyuēshan zhōng zhuī yuǎnmín d?guī h?uyǐ

曾 子 曰:慎 终 追 远,民 德 归 厚 矣。

【注释】终:父母的死亡。

追远:追念祖先。

【大意】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祖先,就会使百姓道德归于纯厚了。”

zǐ qín wan yúzǐ g?ng yuēfūzǐzhì yúshì bāng yě bìw?n qí

子 禽 问 于 子 贡 曰:夫 子 至 于 是 邦 也,必 闻 其 zhang qiú zhī yú yìyǔzhī yú zǐ g?ng yuē fūzǐwēnliáng gōng 政;求 之 欤,抑 与 之 欤?子 贡 曰:夫 子 温、良、恭、 jiǎn ràng yǐd?zhīfūzǐzhī qiú zhī yě qízhū yìhūr?n zhī qiú 俭、让 以 得 之;夫 子 之 求 之 也,其 诸 异 乎 人 之 求 zhīyú 之 欤。

【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有观点认为是孔子的学生。

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抑:表示选择的连词,“还是……”。

与之:给他。与:同“欤”,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其诸: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或者、大概的意思。

篇三:国学经典看论语

国学经典看论语

从半部论语治天下到08年奥运会开幕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再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我们看到了论语千年颠扑不破处事真理的闪耀光芒。近年的于丹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人对论语的崇拜之至,论语里面有很多的智慧,其中就有很多对学习的讨论,下面是我在浩浩经典的论语中总结到的几点关于学习方面的见解,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以哉!”每个人都有向学的心愿,但是要有一个理想的可学之境,却是很难达到的,孔子在论语里提到的这样的一个学习的心境,他讲到一些人天天与人待在一起熙熙攘攘的,虽然每天都是与人侃侃而谈,议论地不亦乐乎,但是说的却都是些不痒不痛,言不及义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难有所成就的。还有就是那些喜欢说一些小聪小慧的话,好卖弄聪明的人,这类人实际上是很难形成大格局的。所以,有的时候并不是说与一群人天天在那说议,谈论,就能学到很多智慧,像这样的论语里提到说是“难以哉!”意思就是难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当下我的大学大致就可以用这样的两类人的生活来描述。课下群居终日,课上好行小惠,碌碌终日,同时也是毫无所获。人说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学习黄金时光,黄金时间尚且是如此荒禄,而在以后的工作阶段,那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对此;我不敢想象。

就现在看,论语里说到的可学之境应该是:学而时习之,

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论语里一个深为大家熟知的成语。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他的知识在那个时代真可谓是渊博浩大,但孔子的这些知识,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到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孔子好学,同时他也好问,他曾今为了得知太阳在什么时候隔自己最近去问两个童子,最后还是落着个摸不着头脑,为此还被人耻笑。他通过向那些在一些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问问题学到了很多知识。他曾说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孔子在自己学习中总结到的,但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孔子从不放过,于是他不耻下问,遇老而尊,遇幼则俯,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博闻强识,最终成长为一代圣贤。不耻下问,并不是意味着遇到什么问题就放开了的去问,还有一方面就是要求自己要想;想出问题的缘由,找到关键所在,通过自己积累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于是,温故而知新,就是孔子提出来如何更好地学习的方法,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温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知识的探求,当下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在不断更新,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海洋里攫取到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再次回忆那些过去的所学,根据这些来分辨,最终得到可靠而有用的信息。

当然,在《论语》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还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

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国学经典论语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98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