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时间:2016-10-25 10:15:2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代诗人苏东坡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话,意思是: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用。积之于厚,发之于薄。这“薄”是从“厚”中提炼出来的最精粹、最美妙的一层,任岁月冲刷,而永葆青春。这一厚积与薄发的辩证法恰恰表述了一切事业成功者和求知者的一个共同特点,即都要勤于积累和精于应用。

我们可以这么说,一切名人并非神灵所附,天赋独具。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煌煌伟业,乃是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开始的。不畏琐碎、持之以恒地积累资料,就是成功的“秘诀”之一。“发明大王”爱迪生有随身带个小本本的习惯,每有所感,即记入本本中,有时一天竟记上二十多条。积累的资料,犹如点点火星,不时触燃起发明创作的“灵感”火花来,著名学者顾炎武,每日读书时都随时记下所感所得。天长日久,他的读书札记竟积成了浩浩三十二卷《日知录》。中外文学史上的“厚积”功力,是颇为启迪人思的。为求得“薄中见厚”,鲁迅“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写成速写,决不将速写的材料拉成小说。”唐代诗人贾岛用功苦吟,留下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列夫·托尔斯泰时时注重积累创作素材,写了50多年的日记,一直坚持到临死前的第四天。为塑造艺术典型的“这一个”,高尔基从20个到50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商人、官吏、工人的每个人身上抽出他们最有特征的阶级特点、癖性、趣味、动作、信仰等等,把这些东西抽取出来,再把他们综合在一个商人、官吏、工人身上。凡是卓有贡献的名人,都有一种感人的“痴劲”。王献之见父亲书法技艺高超,便去请教成功秘诀,王羲之指着家中的十八口大水缸答道:“成功的秘诀就在这十八口大水缸里。你就用这些缸里的水研墨练字,待你把水都用完,自然就明白了。”

正因为在事业上做出成就的一切“求知者”,都精于积累,所以他

们都有渊博的知识。读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人,都会对恩格斯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深刻的哲学见解留下难忘的印象。早在学生时代,恩格斯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他除了认真学习一些国家的文字外,还用相当多的功夫钻研数学和物理。他钻研了大量化学、物理学、电学、热学、天文学等科学著作,几乎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他都了如指掌,并且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李时珍在他整理的《本草纲目》中,不仅全面概括了当时医药方面的成果,而且也总结了包括生物学、矿物学、化学在内的多方面知识。

当然对我们普通同学来说,不能笼统地不加选择地要求“博览群书”。在勤于积累、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还需要“专”,需要“约”,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由博反约”,做到“薄发”,亦即将广博的知识有效地得心应手地用到学习中去。古人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就是讲,博学了,又详细地解说最为简要的道理,即“由博反约”。所谓“积学以储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不透,多亦无益;然亦未有不多而能透者”,这都讲明厚积与薄发、博与约的辩证关系。

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又要广博,又要精通,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二者是统一的。知识是互相联系的,要精通一门,就要从其他各门知识的联系中去理解所要精通的一门。知识越多,越容易精通一门。单攻一门,表面上看来好像很专了,其实由于知识面狭小,不会从联系中去把握知识,这样所谓的“单攻”一门,是攻不下、钻不深的。这正如宋代学问家王安石在谈到他治“经”的经验时说的:“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他自己除读经书而外,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诸小说,无所不读,这样才使他对于经书“知其大体无疑”。这说明,广博为精深创造了条件。而精通了一门学问,又可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便于获取广博的知识。所以,博与专,是相辅相成的,既要广“博”,又要反“约”;既要勤于“厚积”,又要善于“薄发”。西方有句俏皮的谚语:“谨防专攻一书的人”,意思是说,在博学基础上又有专攻的人,是很了不起的,这很有道理。

那么,在实际学习中,同学们究竟应重点积累些什么资料,又该如何去积累呢?我们不妨提出一些意见,谨供参考。

同学们正在求学阶段,自然主要是学习所开设的各门功课。积累资料不必花很多时间,也基本上应当围绕基础知识的学习来考虑这一问题。比方说,可积累点带有指导性的学习资料。这是一种基本理论的指导,如关于如何读书的论述,关于各门学科的学习指南,关于一些基本教育理论的阐述,关于党的教育工作方针的基本知识。另一类是直接的参考资料,如各门功课的参考材料,习题解难,作文指导,学习经验介绍等等。还有一类是“因人而异”的“各取所需”的专题材料,也就是根据同学自己的专长爱好,有选择地积累有关书籍,报刊资料等。

积累材料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存书籍:在力所能及条件下,购买一些有关专著和必要的工具书、资料性书籍。阅读时可随时加眉批旁注或把问题、页码标在书签上,夹进书里。

做剪贴:个人报纸杂志,可随时把自己需要的文章剪贴起来,定期归类整理。

写札记:用卡片、活页纸或笔记本都可以。俗话说:“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性。”手勤可享用长久。这是积累资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从文章内容生发开去,写心得体会;可写概括内容的摘要;可选择文章的精粹之处,抄录下来;可作评点批注。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须注明书名、题目、出处、日期、页码和作者名字等,以备来日查阅。到一定时候,再把卡片分门别类,装成专册。

编索引:一个办法是定期借阅国内出版的各种资料索引书,从中摘取所需要的文章的题目;一是随时随地把见到的文章、书籍名记录下来,而后按专题分类整理,研究问题时即依索引寻借。

记日记:把每日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简单记录下来。在每条日记旁按“类别”评注几个字,待以后查考。

这些工作看来似乎琐碎、细小、平凡,但坚持长久,却获益匪浅,

甚至可受用一辈子。经验证明:长期积累资料能显著地增强学习能力、有助于改进学习方法,有利于丰富知识,开启智慧。长期做好资料积累,要有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恒心与韧性。其次,要有明确的目的、可行的计划和合适的方法。不宜漫无边际地“兼收并蓄”。对所积累的资料要随时注重整理、阅读和消化;注意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补充、更新。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今天打好积累知识的扎实根基,来日方能筑起学问的高楼大厦。有道是:厚积而薄发,积学以储金。期望未来有所建树的同学,那就从小处着手,先从一点一滴的资料积累做起吧。

篇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专家创新工作室: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刘书会地球物理专家创新工作室举办新技术专题报告会

2015年12月18日,刘书会地球物理专家创新工作室新技术专题报告会在开发楼二楼电视电话会议室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油田高级专家刘书会、组织劳资部谢冰主任、地球物理室王长江主任、罗红梅、唐东、毕俊凤等创新工作室成员和来自各研究室的地球物理专业技术骨干近40人参加了报告会。

会议旨在针对近年来地球物理领域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研讨交流,增进地球物理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信息知识与成果共享。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油田高级专家刘书会率先作了《地震解释技术的进展及下步发展方向》的报告,对目前地球物理领域一些新方法进行了介绍,从微幅构造圈闭识别、低序级不整合面识别、蚂蚁体追踪提高地层接触关系的识别、地震DNA检测技术原理等新技术,到不同方位角的频率属性、多属性集群分析、人机交互技术等地球物理解释新方法方面的进展,深入浅出,精彩纷呈。

会议特邀地球物理室主任王长江做了《Matlab与地球物理技术研发》的报告,针对Matlab这一开源软件平台在地球物理技术研发方面的各种优秀特点做了生动而详细的介绍,鼓励大家在以后工作中勤于思考,转换思维,多多创新。

院专家罗红梅做了《叠前叠后联动属性解释与储层综合评价方法》报告,从叠前叠后联动方法的提出、四维联动解释环境的建立、改进遗传算法的属性优选、T-S模糊评价的储层识别到实际地质体应用效果分析做了详细介绍。滩海室副主任毕俊凤与地球物理室室工张娟,分别对叠后与叠前含油气性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总结,为今后含油气性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地球物理室室工杨培杰做了《基于岩石物理与地震反演的横波估计》报告,介绍了横波速度在叠前反演、AVO分析、储层流体识别方面的作用,及精细横波估计的重要意义。地球物理室高级工程师王庆华做了《Jason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及应用技巧报告》,从为什么要做地质统计学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到地质统计学反演参数设置做了详细介绍。

与会的报告内容丰富、技术研发针对性强、应用效果明显。极大拓宽了科研人员的视野,既让我们了解了当前地震勘探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又为地震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还让我们对已有技术方法的应用有了更深、更客观的认识,是一次“增进沟通、收获成果、展望未来”的报告会。报告引发了与会人员多个角度的热烈讨论,为创新工作室的顺利运行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油田高级专家刘书会针对工作室下步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和

要求,鼓励工作室成员及与会年轻人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灵活创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下午,罗红梅专家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头脑风暴”,围绕上午交流的新技术、新方法,针对各自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以及今后工作室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报告交流与讨论。此外,大家还围绕工作室建设畅所欲言,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提出意见建议,为今后大家工作的开展及工作室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撰稿人:张娟 审核人:罗红梅)

篇三: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比较教学促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指导使学生明了新材料作文从审题到完成作文所需要的思维过程

2. 明白写好作文需要长期的积累

教学设想: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我拟采用把新旧材料作文进行比较教学的方法,第一节课讲解90年代材料作文(为简便起见,以下统称材料作文)的写法,第二节课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写法,每一课时都配以作文训练,用学生的习作为范例。

教学方法:

比较教学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课前准备

跟学生讲清材料作文的一般要求和审题要领。

在正式写作之前,我还给学生讲了材料作文与读后感、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异同,特别强调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读懂材料、读透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精髓。根据材料中心准确立意,是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一定要全面考虑材料,分清主次,抓住精髓,多角度联想,选准最佳角度,确立中心后方可动笔。千万不可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偏离题意或完全脱题。

学生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进行写作后,我认真地批改了全班51名同学的作文,然后进行了一次小结。40分的满分作文能得到30分的只有7个同学,24分到30分之间的有20个同学,还有24个同学的作文在及格分以下。也就是说将近一半同学的作文是不符合要求的。这样看来,对于这篇作文如果不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只是在课堂上随便点评一下然后就发给他们是肯定收不到很好的效果的。我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深切地认识到怎样才能真正写好材料作文,在作文之外还得花多少时间还得干些什么才能在高考作文中稳操胜券。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总评这次写作情况(见上)

二、审题

学生训练的作文题是:

毛竹一生的最初几年中,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理想也是如此。但只要几年一过,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急速生长,并在几个月内直入云霄。

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魔法的,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那长长的根系。看上去默默无闻的毛竹一直都在地底下悄悄地壮大着它的根系。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但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从最佳角度入手提炼出材料的中心主旨,而把握材料主旨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找中心句。找中心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追究根源法,即找出材料中事情发展的根源。同学们仔细读这两段材料会发现:毛竹在后来的“几个月内直入云霄”是事情发展的“结果”,而导致这一“结果”发生的“根源”是“看上去默默无闻的毛竹一直都在地底下悄悄地壮大着它的根系。”所以材料的中心句就应该是这一句。毛竹之所以在几个月内直入云霄在于它花了几年的时间深深地扎根,充分地吸取养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所以,学生可以从“凡事应打好基础”这个点切入,指出人不能好高骛远;思想深入一点的作文,可从“厚积薄发”立意,阐述“积”与“发”的关系。

如果有同学从这一立意着手写大作文,即毛竹的成长既要靠先天条件,也要靠后天栽培,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直上云霄;人应该像毛竹那样,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毅力,其次应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才能形成高尚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那么就属于审题不严格了。

或者如果有同学把观点确立为“要谦虚”、“要战胜脆弱”之类等等,就属于叫做“另起炉灶”了。一个材料只能反映一至两个最中心的观点,审题时也只能选准最佳的一至两个角度。

我们选准了两个最佳角度即“凡事应打好基础”和“厚积才能薄发”后,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进行议论了。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如宋柳柳的《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李倩的《成功在于积累》、黄陈的《基础铸就成功》、袁亮的《谈积累》等等。

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掌握这一审题方法,我再举两个材料。

材料一:

宋人吕洞宾会用指头点铁成金,他给一位青年金子,这位青年不要金子,而要吕洞宾那个会点铁成金的指头。

审题:我们使用归因法分析,青年要指头的根源是什么呢?因为指头能点金。这位青年很聪明,他不要金子,而要点金术。因为点金术掌握了,就有取之不尽的金子,比喻到现实可引申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学习方法比仅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等等。反之,如果不善于分析根源,就会误以为这位青年是贪心不足,从而违背题意。

材料二:

春天,老公公与老婆婆种下一棵萝卜苗。由于辛勤管理。到了秋天,萝卜长的很大。老两口拔不起来,招呼小男孩、小女孩一起来拔还是拔不动。小花狗、小花猫也加入拔萝卜的队伍,结果仍然没有拔出来。小田鼠从地里跑了出来帮助大家,萝卜终于拔出来了。

审题:材料叙述萝卜终于拔出来的根源是什么呢?关键在于小田鼠的出现,小田鼠的力量虽微不足道,但在关键时刻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提炼出主旨“办大事不能忽视微小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把握住根源,而提炼出“团结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的观点,虽然不能算错,但总不是最佳角度。

三、选材和剪裁

确立了自己要行文的观点后,就要打开思路,搜集能证明此观点的材料了,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即论据,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比如古今中外哪些名人因善打基础而获得成功的,哪些名言是讲积累的道理的,为什么要打好基础,能分析原因吗?就是说这时我们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

同学们在我的调动下,当堂想出了许多材料,如:

蒲松龄在路边设茶摊与人闲聊,“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滋异,随人所知。”才使他接触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人物,了解了当时风土人情,才使他写出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名著。马克思在写《资本论》前,他做过摘要的书籍加起来总数超过1500种,而经过精细整理后的笔记有250多本。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法国科欢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在研究一个学问前总是大量收集材料。他去世后,人们在他书房里发现了他的笔记竟然达到了二万五千多本。齐白石小时由于家境贫困每天只能在田野间画画,日积月累后他对画画有了浓厚的兴趣,终于成了著名的大画家。托尔斯泰每天出门时都要带上铅笔和本子,与人谈话时定要记下好词好句,终于成了伟大的作家。

《劝学》中关于积累的道理。江郎才尽 的典故。还有当今社会一些急功近利的反面典型等。

写作前广泛地搜集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归类整理,把不能证明中心论点的材料剔除掉,把紧扣观点的材料进行有机组合,包括思考怎样用语言来组织这些材料,那么在写作时就能游刃有余了。

四、布局谋篇

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方法与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或读后感的写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文章的第一部分引述的内容不同。一事一议的文章开头要概述事件,读后感的开头部分要概述所读的书或文章的内容,给材料议论文的开头则要概述题目所给的材料。

这类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是:

⑴引——概述材料大意。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选择与下文即将提出的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材料,与中心论点无关的部分可略去不提。

⑵析——提出中心论点。这一中心论点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点提炼得不准确,文章就会跑题,后面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

⑶联——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充分阐明论点的正确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分析说理过程中既要广泛展开,阐述一般规律,又要联系实际,说清现实意义。

⑷结——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

希望要求。

特别提醒:材料作文中作文的主题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挖掘,并且材料必须运用到写作过程中。要不脱不粘,既不能脱离材料,也不能始终围绕材料。

五、请同学范读自己的习作

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

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能完美地完成。做人亦是如此,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吊儿郎当,要象毛竹一样----厚积薄发。

“积”是指平日里不断地积累,“发”是指发展、发挥出作用。说得简单点,就是“凡事应打好基础”,而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是两种做事方法,急于求成的动机虽然是好的,但由于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往失败,甚至会适得其反;而厚积薄发则指充分准备后才能将事情办好。只有基础雄厚,力量才强大。显而易见,这是较为稳妥且胜算较大的处事方针。

有则寓言故事,说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苗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里,它并没有结实,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时光飞逝,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并且很快就枯萎掉了。这个故事很好的说明了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的道理。

古往今来,急于求成必定导致失败,如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欲速则不达的致理名言,大跃进的惨痛教训。而厚积薄发则孕育成功,“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智”,诸葛亮因厚积才得以出山后两朝开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莘莘学子因厚积才能学业有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家们因厚积才能够采摘桂冠。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勾践终于兴越败吴;养精蓄锐,励精图治,刘邦终得天下。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打好基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求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我们要经得住诱惑,要耐得住寂寞,要象毛竹一样默默地积蓄能量,悄悄地壮大自己。要等到知识完全充足,如水之溢满,如满弓发箭,志存高远,这才能取得所希望的成就。愿以此与同学们共勉!

六、小结

苏轼在他的《稼说》一文中提出学习的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是说,读书要广博而善于取其精要,要有丰富的积累而谨慎地运用知识。对于同学们来说,写作技巧的掌握是容易的,但要使文章的内容充实、语言有文彩,则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毛竹之能冲入云霄在于它有深深的根系,同学们要想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就得在平时打下扎实的基础、广泛搜集材料、充实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取得成功.既要注意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获得真情实感,又要注意从阅读中积累写作内容、手法和风格。我们不仅要进行课内阅读,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了解生活的面貌、产生对生活的情感、获得对生活的见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辩能力。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我们在写作中才能做到既知道怎样写,又知道写些什么。

后记:作文指导后,我要求同学们重新写作这篇文章,目的是让他们巩固对材料作文的认识。第二次作文后,全体同学都达到了24分以上,实现了我预期的目的,他们不仅能把我上课时讲到的材料灵活得运用到写作中,而且还搜集运用了很多更鲜活的材料,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主旨更深刻了。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课前准备

让学生明了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特别弄清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特点,然后布置写一篇作文。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根据这种认识,我把新材料作文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接近话题作文的新材料作文

题目没有明确写作的话题,但我们在审题时可以归纳出一个话题。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这类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而且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可见,正确审读材料,仍然是作文立意的关键。

第二类是接近材料作文的新材料作文

在题型的设置上与材料作文有相同之处,都是给一则或多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这种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不同之一是:传统的材料作文是要求考生必须整体把握材料,抓住材料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多角度立意,要求往往是“请根据上述材料,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等等;而新材料作文往往是在材料中提供可以立意的点很多,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发表见解,要求往往是“上述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上面几种说法各有其道理,你是怎样认为的”等等。不同之二是,材料作文在文体上要求是写议论文,而新材料作文在文体上没有多少限制,可以叙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等等。可以看作是材料作文的新的演变形式。

对于新材料作文,仍然有整体把握材料的要求,要弄懂材料的意思,同时要兼顾材料后面的要求。只有材料和要求总体把握,才能达到审准题意的目的。

二、审题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镇给失业家庭发放50美元补助,一个镇宣布为“救济金”,一个镇宣布为“保险金”。前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太少,充满了抱怨,并期待安排工作;后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从此没有后顾之忧,开始努力去争取工作。50美元是同样的,但效果却是判若霄壤。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接近材料作文的新材料作文。理解材料首先要找准陈述对象,然后找准关键词。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本段材料有两个陈述对象,一个是“两个镇”,其实也就是镇领导,另一个是失业家庭。采用追根溯源的方法,我们明白,两个家庭之所以后来出现不同的结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98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