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xx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科学抗洪 忘我救灾
——xx同志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xx,男,37岁,中共党员,xx水务局水利管理和技术推广站站长。作为全县防汛值班组长,他长期坚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探索建立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防汛指挥系统,为科学救灾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共产党员,他在洪灾来临之际,不顾个人安危,连夜冒雨赶赴防灾现场,带病连续坚持工作,避免了人员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作为机关干部,他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常年忘我工作,先后被评为xx水务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2012年度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
一、科学抗洪,为确保全县安全度汛夯实基础
xx河流众多,长沱二江穿境而过,已建成水利工程15697处,其中,中小型水库就达131座,受上游来水及水利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等制约,如何安全度汛是长期困扰水利人的老大难问题。xx同志坚持防抢并重,牢牢把握水库、城镇及渠系水工建筑物三大防洪重点,主动作为,每周深入水利工程现场调研、检查不少于1-2次,掌握了全县抗洪救灾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4.20”芦山地震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全县水库、集中供水站及位置重要的山坪塘、主干渠进行全面排查,督促整改隐患56处,指导开展防汛演练10余场次。
“病险水库下游的群众,一遇下大雨睡觉都睡不踏实,生命
财产随时都可能受到威胁,为他们排危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他把病险水库监测、整治作为安全度汛的重中之重。为了抢抓汛前工期,他通过“例会定期开、专项议题现场开”的形式,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督促参建各方人员狠抓质量、抢进度、保安全。主持召开研讨会9次、现场会16次,解决施工中的难点、关键点60余处,确保了12座重点小⑴型水库和19座一般小⑵型水库在汛前全面完成了除险加固任务,并得到xx的签字表扬,为成功抵御“7.1”暴雨洪灾、确保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忘我救灾,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续奋战
今年xx“7.1”暴雨洪灾来势凶猛,全县6小时平均降雨量达120.8毫米,雨力强、雨量大。深夜11时许,xx镇电话报告:xx桥水库水位上涨迅猛,水位已超设计洪水位并逼近校核水位、马道部位渗水、溢洪道左侧墙单薄有可能垮塌。
“险情就是命令。”正在防汛指挥中心与防汛指挥人员研讨汛情的xx同志主动请缨,迅速带领相关人员连夜赶赴现场。因溢洪道人行桥损毁无法上坝,xx带着站内技术人员冒雨摸黑顺着水库下游的崎岖小路、穿过齐脖高的杂草丛来到大坝,对溢洪道左侧墙(右侧墙靠山体)、大坝进行仔细检查,就着电筒光挥舞镰刀将渗水的40多米坝体上的杂草及时清除,脚磨破了、手划伤了,他顾不上处理,而是与相关技术人员一起仔细观测、认真分析,最终解除了溃坝安全隐患。同时,溢洪道侧墙条石风化严重、砂浆标号低、墙体单薄,一旦垮塌洪水将直接冲刷坝肩,
后果十分严重,他果断组织抢险应急分队对大坝进行内坡铺设防渗膜、外坡导流排渗简易处理,对溢洪道侧墙墙背采取袋装土石加固重点防范,并立即组织防汛物资严阵以待,督促镇、村、社干部转移下游群众。经过近十小时的连续奋战,太平桥水库的险情基本排除。100余名下游群众安全度过了主汛期,实现了无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抗洪目标。
“抢险就是抢时间!”他一边现场指挥抢险,一边还电话了解着其他抢险现场的情况,哪里需要排危了,哪里需要转移群众了,他都一一叮嘱。xx水库的险情刚排除,xx又转战奔袭长江边的一个在建重点工程——xx桥集中供水站。“该工程泵站建在长江边,厂区、进厂公路属高边坡开挖、回填,工程险段多,必须及时排除隐患,否则可能发生险情。”他深知一旦工程损毁,对这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重点项目意味着什么,在他的督促指导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完成了加固除险,经受住了大暴雨的袭击,确保了该工程的安全度汛。
三天两夜,暴雨不停,xx始终坚守抗洪一线,奋战不止。常常就着矿泉水,啃着面包就草草应付一顿。全然忘却了自己衣服已经湿透、高烧连续不断、关节疼痛不止……
三、恪尽职守,为确保全县水利长治久安时刻待命
作为全县防汛值班组长,xx带头坚守岗位,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雨情、水情的监测,加强综合分析,积极为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加强防汛值班日常管理工作,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对各镇防汛值班情况的抽查,确保了防汛信息全面、
及时、准确的传送。
长期坚守抗洪一线,xx对县内大大小小的水库、堰塘、渠系等水利设施都了如指掌,只要刮风下雨就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一旦有工作需要,无论是顶狂风还是冒大雨、无论是乘车还是走泥泞小路,他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工作现场。
工作的时间多了,照顾家庭的时间自然少了。为了工作,他总是顾了“大家”舍了“小家”,经常“5+2”、“白+黑”地工作,甚至连续几个晚上加班也是常有的事,但他从来没有叫一声苦和累。今年暑假,女儿因患病住院一个周,他却因为工作任务重,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从单位到医院只需走过几条街花上几分钟,但他却把宝贵的时间献给了工作,一次也没有去过医院看望女儿。
多年来,xx积极发扬水务人“求实、献身、奉献”的行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无私奉献,为xx的抗洪救灾工作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忠诚于党,服务于民。
篇二: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李新彦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7.16”特大洪灾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反应迅速,决策果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投入抢险工作,很快顺利有效地控制了险情,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抗洪赞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涌现了很多动人的英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工作的赤胆忠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李新彦,男,宝轮镇龙鑫公司一名普通的职员,在抗洪救灾中他是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不畏艰险的先进典型,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的伟大抗洪精神。
7月16日上午11时,暴雨中洪水渐涨,在河岸围观的几百群众似乎并没有意思到洪魔正在逼近,眼看汹涌的洪水掀起一次次浪潮,极易可能吞噬群众的生命,险情就是命令,正在值班的李新彦发现险情后,立即组织公司的两名职工向群众喊话,群众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没有主动的配合,当发现洪水已冲垮了上游的河堤,源源不断的涌向河堤内时,惊恐万分的群众争先恐后的向岸边涌去,极易将河堤边的群众挤向滔滔的洪水中,“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得过去”“让小孩子和老人走前面”“照顾一下那位大爷”……。他一边向群众喊话一边让自己站在险要的地方保护着群众安全上岸,大雨还在继续,水位还在上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每一个群众都安全的转移。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喊话,终于将群众安全的转移,他的声音变的沙哑了,雨水已经打湿透 - 1 -
了他的衣服,此时洪水已经击垮了几处河堤,淹没了石桥村外的大片土地,但没有一人受困。
龙鑫公司组织了一支抗洪救灾队伍,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排查隐患、疏通道路、疏散群众,他一直跟随着这支队伍奔波,冒着大雨,他湿透的衣服一直紧紧的贴在身上,但是他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一直坚持在抗洪救灾一线。
7月16日晚上8时,位于石桥村的采砂场上17名工人被洪水围困,险情就是命令,得知这一情况后他马不停蹄地赶赴现场,此时镇党委、政府领导已经谋划了营救方案,时间就是生命,得知在施展营救工作的过程中将要把河岸的绳子送至河对岸的时候他主动请缨,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水中,此时水位还在不停的上涨,已经高达1米2左右,他的身体随着一个个洪浪起伏,经过十多分钟的拼搏他终于将救助的绳子送到了围困人员手中,帮助一个个围困人员安全脱离险境,当成功的解救了围困人员后他是最后上岸,此时已是凌晨2点,他又拖着疲倦的身子随同公司的抗洪抢险应急队投入到昼夜的巡逻执勤中。
灾后防疫工作迫在眉睫,位于我镇石桥村的东林、瑞昌两家养殖公司在洪灾中淹埋了许多家禽,而到两家公司的道路不同程度的受洪水破坏,洪水退却后道路上滞留了许多大石块及淤泥,给我们的消杀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新彦立即组织石桥沙场的几名工人展开清理道路工作,被洪水冲起来的粪便已臭气熏天,在炎炎烈日下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 2 -
但他没有半句怨言,更没有退缩,将一块块石头移走,将道路上的粪便进行了清理,防疫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确保了大灾之后无疫情发生。
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司职工,但他却真诚、执着,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为我镇抗洪救灾史上增光添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 3 -
篇三:派出所民警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派出所民警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7月23日,xxxx镇xxxx村xxxx组仍是满目苍夷,碗口粗的大树被连根拨起,曾经的菜园在几天内经历了池塘到沼泽的转变,太阳暴晒下,山谷里不时飘来阵阵恶臭。河啸形成的堰塞湖里,两个警蓝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一前一后划着小舟,手中的长竹篙用力拨开水面上漂着的层层垃圾,距“7.16”特大洪灾发生已有8天,但他们仍在仔细翻找着最后两个遇难者的遗体。坐在自家的阶基边,邓家奶奶目不转睛的盯着湖里移动的身影,脸上满是牵挂。洪灾发生后的短短几天,乡亲们早已把xxxx派出所民警当成亲人。
凌晨五点抢险
7月15日,大雨滂沱。这一晚,xxxx派出所教导员罗安军睡得特别警醒。基层工作二十几年,参加过多次抗洪抢险,连日的雨水让他担心,人虽然躺在床上,耳朵却时时接收着窗外的雨声,起来看了三四次以后,索性起身来到所里值班室,见到所长邓习文,两人会心一笑,对着辖区的地图开始过滤前阵子掌握的各村组防汛情况,看着越来越猛的雨势,对所里的防汛、值班工作重新作了分工。
16日凌晨5点20分:蒋坪村雷山组报警求助!罗安军与副所长李镇武迅速出警。一路上,透过沉沉黑幕和如注的雨帘,借着车灯,罗安军急速的察看了一下沿线的情况。赶到受灾现场时,仍是伸手不见五指,罗安军打着手电仔细查看了一下周边的情况,发现三栋民房的一楼已经进水四五十厘米,是公路边的涵管排水不及,导致水溢到了村民家中。雨还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群众的安全第一!他果断提出将大家转移到地势高的地方去,看到年近七十的老人瘫坐在床上,李镇武轻声说:“老人家别担心,我马上送你到安全的地方”,将雨衣披在老人身上,俯身背起他,深一脚浅一脚将老人送到了村支书的家中安顿好。转移物资,联合村干部各家各户提醒??待把所有事情理顺,已经是2个多小时后,全身湿透的民警刚刚赶到所里换下衣服,就接到了澄坪村的求助。
荒山突围赴现场
16日8点10分,邓习文、罗安军赶往受灾的澄坪村让家组。让家组因大雨致山体滑坡,发生泥石流,已损毁房屋四栋,人员伤亡情况不明。派出所离该村有二十余公里的路程,车刚驶出10多分钟,就发现因道路塌方被堵,车辆无法通过,两人赶紧下车步行。一路上,大雨如注,常有泥水裹着落石呼啸而下,赶
到塌方现场外围,乡亲们看到浑身是泥的民警,第一句话就是:大灾面前首先想到的就是你们。
湿透的全身因这句话感到了阵阵暖意,可来不及回味,民警立马观察现场情况,滚滚的山洪早已将原路冲毁,要想前往塌方现场,唯有翻过不远处那座平时人迹罕至的荒山。邓习文和罗安军在观察地形后,决定冒雨翻山前往塌方现场。“不能去啊,邓所长,这山里没路。”“这么大的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怎么办?”在大家的劝阻声中,两人仍然决定,翻山突围!抹一把脸上的雨水,他们说:“受灾的群众可等不得,我们早到一秒,他们的希望就多一分”。爬上满是荆棘的山岭,衣服被割破了,手被划烂了,他们迎着风雨顽强地前进,硬是踩出了一条山路,磕磕绊绊地到达了中心现场。中心现场的惨状无以言表,倒塌的房屋混合着泥石堆积在一块。抛开心中的震撼立马投入战斗,走访调查,查清失踪人数、被损房屋情况。由于部分移动基站被毁,手机信号断断续续,民警一面将这里的情况简短地向县局、政府汇报,一面组织村干部、青壮年劳力开始救援、转移。
亲历山体滑坡
“快往后山跑??”随着一声声惊呼,整个xxxx村xxxx组滑坡的半边山体坠入江水,激起几十米的巨浪,河啸又冲向对面的房屋,雨声夹杂着轰轰的河啸声响彻上空。
12点50分,来不及换下湿透的衣服,邓习文、罗安军、李镇武第一时间赶到了xxxx村xxxx组。现场山体塌方情况严重,到达现场时仍时有险情发生。刚下船,旁边的山体又发生崩塌,泥石滚入河中掀起巨浪,把一条机船掀了个底朝天,周围的人吓得四处躲避,在这危急时刻,邓习文一边大喊“不要惊慌”,一边带领大家跑向山后。待险情排除,民警干脆脱下鞋子,高高卷起裤腿,淌着近一米深的泥浆赶往中心灾区。灾区的情景令人唏嘘,原本好好的数栋房子,在大自然的力量下,片瓦不留。整个山湾一片狼藉,距离数十米的河中间,可以清晰地看到漂浮着拦腰折断碗粗的杉木。
中心灾区仍不时有地方发生塌方,前一秒还是平地,下一秒就被堆成了土包,为尽可能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民警仔细标出危险地段,来回巡逻,提醒、护送转移群众,确保安全。同时,民警迅速对损失情况进行调查,查明了当时xxxx村因泥石流导致2人死亡, 9人失踪,5人受伤,另8栋房屋完全损毁,7栋房
屋严重受损。
下午,县局主要领导赶到了现场,所有救援人员聚在一起,研究第二天的救援工作。直到晚上8点,民警才抽空吃上第一口饭。凌晨,疲惫的民警和衣而睡。
入殓遇难者遗体
7月
17日早晨5点半,天未破晓,民警就起床。根据指挥部的安排,在现场搭一个临时木棚,以便找到失踪人员有临时存放点。选好位置后,民警带领大家一起到河里拖木头、扛木板,将棚子搭好。第一具遇难者的遗体找到后,乡亲们的情绪十分激动。在水里泡了数小时,遇难者遗体已面目全非,胆小一点的亲人都不敢上前。现场的气氛如天色一般昏暗低沉,搜救工作还要继续,遗体急需处理。怎么办?没有半点迟疑,李镇吾第一个站了出来,短暂的默哀后,他仔细地用白布条将遗体包裹好,抬到指定地点。
闻讯赶来的遇难者家属越来越多,情绪也十分激动,民警急忙上前一一安抚。正忙碌着,山坡下码头边一阵骚动,原来是省领导赶到现场视察灾情来了。窄窄的临时码头一下子多出了许多人,民警赶忙到码头边维护秩序。临时码头本就不宽,四处泥泞,随时可能会再次发生安全事故,民警来来回回做工作,维持现场秩序,确保了省领导顺利视察现场情况,保证了现场群众的安全。
下午,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做现场采访,看到嗓子嘶哑、满身是泥仍在忙碌的邓习文和李镇武,镜头对准到他们俩,他们说:直播时间有限,请多播灾情,多播河里打捞的群众。然后默默走开。
这一天,一共搜救出三具遇难者遗体,李镇武带领大家仔细包裹、安置遗体,直到凌晨一点才抽空啃上几口干粮。
心系灾区不放松
7月18日开始,县局巡特警大队7位民警进驻xxxx派出所,承担了全镇的接处警等日常工作。熟悉辖区情况的xxxx派出所民警则兵分两路,驻守在xxxx村、澄坪村两个受灾最重的村,开展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积极搜救遇难者,发现遗体及时入殓,24小时巡逻值班,全力排忧解难??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民警们用扎扎实实的行动温暖了乡亲们的心,也得到了乡亲们极高的赞誉。灾后救援与重建工作仍在继续,民警仍在努力。
编后:警爱民,民拥警。灾情发生后的这几天,警民鱼水情得到了最好的诠释。xxxx村的老党员刘共书说:“山洪发生这么多天,派出所的民警一直在村里,把人员安排好就搜救被埋的村里人。每天从早忙到晚,有险情他们都是冲在最前面,被埋的村里人挖出来他们都是像对待亲人一样料理后事,比亲人还亲。我们是受灾了,但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对以后恢复有信心,有他们在,我们安心。”
资料来源:http:///data/grcl/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88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公务员申论范文
- 下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