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音乐教育经验论文

时间:2016-10-15 10:26:5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音乐教学经验文章

音乐教学经验文章

邓晓舒

一、以现代音乐教育思想为指导的专业技能基础

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故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的手段,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故我们音乐教师应通过对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音乐学科各相关理论的学习,从而形成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并以之为指导,研究新音乐教育理念下音乐教学同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关系,加强对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认识并展开学习,奠定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坚实音乐专业能力基础,保障

音乐教学的基本需要。

(一)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演唱是一个优秀音乐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歌唱是人类原始的、本能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人类表达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方式。唱歌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以充满激情的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使他们逐步学会运用音乐的各种表情手段,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以及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伴奏乐器来表达歌曲的意境,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歌唱。

(二)乐器演奏技能

乐器演奏技能也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钢琴是音乐教学的首选乐器,故音乐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弹奏能力,能够根据歌曲旋律、曲式风格与情绪要求,正确选择和编配伴奏,不断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为创造性地音乐教学活动服务。而且器乐学习是学生参与实践、创造的重要手段。著名的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故教师应掌握一些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或了解其性能,帮助学生学习器乐,

以保障音乐教学和音乐课外活动的需要。

(三)识读乐谱技能

能够较熟练的识读乐谱是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读乐谱能使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也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音乐艺术。虽然音乐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对识谱教学作了新的规定,降低了识谱教学和音乐基本技能的难度,但这并不等于对音乐教师识谱技能要求的降低。相反,音乐新课程要求音乐教师不但要提高识读乐谱水平,

而且更要提高识谱教学水平。

(四)创作技能

音乐新课程增加了“创造”的教学领域,这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是指在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包括了一切创造性音乐活动(即兴音乐表演、自制简易乐器、编配伴奏音型、简单的歌曲创作等)。新课程对音乐教师不仅提出了音乐创作技能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创新能力是人类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突出要求。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要面向每个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

发学生多方面思维,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一个练习,可能会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会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教师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性活动,要善于用新观

点、新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创造,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五)指挥技能

指挥技能是音乐教师必备的音乐技能,包括合唱指挥与乐队指挥。合唱是音乐教学中的常见形式,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很普遍。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各种乐队日益增多,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不断提高指挥技能,以适应音乐教学和学校音乐团队活动的需

要,已是音乐教师的努力方向之一。

篇二:音乐教育毕业论文

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能力的发展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育让孩子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获得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对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音乐与幼儿健康、道德情感、个性发展、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幼儿多种能力发展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 幼儿 能力发展

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总目标。作为美育范畴的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是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道德情操,丰富其情感世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增强其自信心、成功感及合作能力,使他们感受到美的教育,音乐教育的这种独特功能是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在2001年9月起试行的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也明确的提出: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幼儿参与音乐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要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创造;在培养提高音乐能力的同时,全面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由此看来学前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版块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从不断尝试到步步改进再到实际运用,我从中深深的体会到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不该再是片面的理解为学几首歌、打几种节奏、跳几个舞,而是要通过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音乐教育,让孩子们从中得到美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那么学前音乐教育具体能促进幼儿那些方面能力的发展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1、 音乐教育与幼儿的健康发展

1.1促进大脑发展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它们分工不同,各有侧重。而整个大脑也只有在两半球机能同时高度发展并能够很好地协同活动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整体功能。但是,以往有些教育设计过于偏重语言学习、抽

象符号记忆、抽象思维能力训练,而忽视音乐、美术等以发展形象感知、思维能力为主的活动领域,以致使学前儿童大脑右半球的潜力不能得到应有的开发,进而最终影响到整个大脑工作能力的最优发挥。

艺术教育中的音乐对开发大脑有特殊作用。音乐能调动右脑积极活动,对训练幼儿思维的“多向性”能力起了积极作用。音乐促进右脑的听觉、视觉机能的发达,形成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它也是培养和发展右脑创造性思维中最重要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特效方法。由于乐曲的节奏、音调、力度的不同作用于幼儿听觉器官和传入神经,使肌体某些组织产生共鸣,进而激发丰富的想象力;音乐教育中的舞蹈活动也是让幼儿随着音乐曲有节奏地舞动身体,不但在形体上、体质上得到锻炼,更主要的是提高了脑神经的灵活性,促进了右脑功能的发展。

1.2提高运动能力

学前期儿童的音乐学习很少有完全脱离身体运动的。在各种伴随音乐进行的动作表演活动和乐器演奏活动中,儿童可获得锻炼身体各相应部分的大小肌肉、骨骼和韧带,提高神经系统反应的速度和协调能力,增强心肺等器官的耐受力。特别是经常参加韵律活动的儿童,更有可能获得健美的体形,端正的姿态和良好的发育。即使是歌唱活动,也能对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呼吸器官的发育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音乐教育活动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提高学前儿童的身体运动能力。

2、 音乐教育与幼儿的道德情感

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道德情感培养入手,可以促使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情感方面起着特有的功能。它的特点是寓教于自由活动、愉快纯朴之中,用声音去打动人心的美,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对幼儿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使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幼儿音乐教育与德育是融为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比如:以前在让孩子们认识国旗之后许多幼儿过一会就会忘记它有什么特征,然而通过学习《国旗红红的哩》这首歌,幼儿随着动听的音乐旋律,踏着进行曲的节奏,当他们唱着歌词“国旗、国旗红红的哩,五颗星星黄黄的哩??”,不但是增强了对国旗的认识,更促进了孩子们体验一种强烈、自豪的感情。记得有一次我教孩子们学会了这首歌,然后带他们到户外去活动,一个小朋友突然看到了操场上空飘扬的国旗,他马上学解放军叔叔的样子给国旗“敬礼”,还不停的唱起了这首歌,引来了其他的小朋友都一起唱了起来,大家围着旗杆又唱又跳,快

乐得不得了。后来听家长们说,有许多孩子平时在路上看见了国旗就马上开始唱歌,还会不停的给家长们讲国旗的特征,音乐让孩子们有了愉快的体验;《小小猴,真淘气》这首歌曲,孩子们也很喜欢,音乐旋律本来就很诙谐有趣,再加上歌词讲述了小猴乱仍果皮带来的不良后果——滑倒了别人和它自己,幼儿既喜欢唱又从中懂得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学习了歌曲以后我真的发现孩子们乱仍东西的习惯有所改进。可见,幼儿在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中学习到了很多良好的品质,情感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爱又是教育中的催化剂,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使之从小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丰富的道德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3、 音乐教育与幼儿个性发展

3.1促进个性意识倾向

学前年龄阶段,教育的目标着重在培养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事物的积极态度和广泛兴趣。音乐教育活动是可以在这一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的。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思考、大胆地探索其实质,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意向,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更加敏锐,记忆、想象能力提高,情绪变得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增强。幼儿园音乐教育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用他们所喜欢的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学习,使幼儿迅速地积累起大量的生活体验,不但使音乐活动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而且也辅助养成了幼儿对人和事的初步的积极态度。因此,我们可以说良好的音乐教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学前幼儿个性意识倾向性的发展。

3.2增强自信心

音乐活动是要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可是在以往的活动中总有一部分“老演员”,一部分是“老观众”的状况,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他们性格内向,胆怯而不愿意参与表现活动,产生自卑。但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所以应将音乐教育作为手段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所以我认为一开始不要对活动提出很高的目标,而是要从最浅的游戏开始,比如:听音模仿、结合音乐学做简单动作等等;或者把一节复杂的活动分解为两到三课时来进行,根据不同情况每次增加一些难度,着重是让幼儿在参与、胜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意识,为了幼儿的发展,创设鼓励的环境,使之具有安全感。音乐活动中尽量做到让每个幼儿有当“领头人”的机会,使每个幼儿感到自己很重要,能够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

人人动得起来,将自己以往的经历与生活经验重新组合,表达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认同自己、接受自己,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3.3促进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音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满足人的交往需要。音乐活动是一个群体活动,幼儿园音乐活动大多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如:合唱、集体舞、节奏乐队、游戏等等,因此要把个体的创造和群体的合作交往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要尊重个体发展,又要注意群体合作交往。比如在合唱中孩子们要习惯与同伴合作让自己的行为与别人保持一致,这就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及专注的学习态度;在集体舞或者表演时,孩子们又要相互适应配合,学会接受别人和被别人接受,学会摆脱自我与人交往。通过音乐教育追求实现多元价值,使幼儿自身价值获得提高,得到体现,在增长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自我完善,健全个性与人格。

4、 音乐教育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幼儿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其目的是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识别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卑下而领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误、美丑;培养幼儿简单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审美的情趣。因此,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影响幼儿审美兴趣和能力;一方面是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培养幼儿简单的音乐才能,这样才能为幼儿在音乐艺术中进行审美活动奠定基础。

首先要让幼儿主动积极的参加音乐活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其次在音乐活动中能逐渐扩大音乐经验,获得表现音乐的能力,如:幼儿能准确听出旋律、能唱准音高,体验不同节奏的乐曲所带来不同情绪等等。孩子们能用轻柔的音色表现《摇篮曲》、能用有力的声音和有节奏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玩具进行曲》、能在欣赏《小兔和狼》时,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动物们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促进了其对音乐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发掘了幼儿的潜在能力,他们在接触大量不同性质、风格、体裁的音乐作品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审美的内容和能力。

5、 音乐教育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现代科学的进步已逐步使人们认识到:想象、联想能力是思维活跃的创造性人才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良好的艺术教育中培养起来的想象力,对于科学理论的学习乃至进行科学研究、发明活动以及其它的社会实践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音乐活动往往离不开想象,而想象也同样是学前儿童从音乐活动中获取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训练,而应更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艺术思维,因为音乐活动是一个运用脑力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比如,有一次我在教幼儿学习《小树叶》的歌曲时,先让孩子们欣赏歌曲根据一、二段不同的节奏和歌词含义,让幼儿自己想象:是怎样的情景?该怎么去唱?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分辨出第一段是“小树叶舍不得离开妈妈的情景”,第二段是“小树叶满怀希望要重回妈妈怀抱的喜悦心情”,他们在熟悉了音乐之后,第一段用了悲哀、难过的情绪来演唱,第二段用了愉快、兴奋的情绪来演唱,而且自己还加上了动作进行表演,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在学习歌曲《大雨小雨》时,这首歌是一个训练强弱对比的曲子,在熟悉以后我让孩子们自己想象“还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可以有强弱对比?”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想到了“大鼓和小鼓”的声音不同、想到了“火车开来了又开走了”我们听到的声音所以不同、还想到了刮“大风和小风”时不同的声音??于是我引导大家一起把歌词改了再唱,孩子们不但不会厌倦还比以前更认真,觉得更有趣,而且很自豪,因为他们自己创编的歌词得到了肯定。

在音乐活动中不只是歌词可以自由创造,还可以让他们自由创编舞蹈动作、自由为音乐配奏打击乐器、自己改编音乐游戏的玩法等等,音乐活动不象计算题那样有完全的对或错,只要是孩子们愿意参加,只要是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只要是幼儿自己能想到的没有完全违反常规的东西,我们都可以认同和接受,让孩子们更多的受到赞扬和鼓励,肯定和保护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与艺术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在游戏、玩耍的时候本能地哼着歌;也常会看到刚蹒跚学步的婴儿听到音乐就会扭动身体、手舞足蹈;还有些不会讲完整句子的孩子却能哼唱完整的乐句……可见,音乐与儿童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儿童天生就带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音乐也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加上音乐本身对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前幼儿音

篇三: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智力产品。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确有着其它学科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从音乐的本质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通过演唱、演奏或欣赏音乐作品,感受真、善、美的音乐形象,给人的情感领域以无形的巨大的影响。人的创造的动力系统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内驱力、情动力、意志力。情动力是整个系统中起着中间桥梁的重要作用。“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

2、从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看,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形象通常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奏、演唱或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

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进行二度、三度创作,能直接而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然而,当前音乐的教育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弊端。

二、当前音乐教育的弊端

1、没能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2、音乐课缺乏创新性。有些创新课脱离了音乐艺术的特点,打着音乐的旗号上成美术课或手工课。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就让他们进行想象画,使学生的想象脱离了音乐情境而作漫无边际的幻想。把音乐之美置于创新之外,使创新成为一种虚设形式。

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一味地迎合教学考核标准,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此外,学生缺乏创新的自信,缺乏竞争意识;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流于形式,没有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特点去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当,影响师生情感交流,限制了思维的灵活性等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因此,音乐创新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经验、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来进行。

三、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 、启发想象,唤起创新。

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 来重新塑造音乐形象,创造音乐情节,从而更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生理听觉为基础,心理想象为出发点,有思考地听赏音乐,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

2、设置情境,引发创新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与音乐情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觉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方式有:

3、树立自信,肯定创新。

每个人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才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许。但在创作时,他们又都觉得音乐艺术是那样的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这就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尝试成功的滋味,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学生对于音乐形象的描述,可能会出现扩大,缩小,重组,甚至变形的现象。对此,教师要有求新求异的观念,支持学生的奇异思维,赞成他们的“不标准”答案。可设定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同学们进行论证和反驳。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我们就投他一票,支持他。这样,在有知不觉中,学生的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得以展,对音乐的理解了进一步加深了。

4、主体参与,激励创新。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积参与探究与创造,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点,以学生生活为基点,切实从学生的要求和发展的可能性出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方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他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观念,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去开创音乐教育事业更加灿烂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音乐教育经验论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14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