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时间:2016-10-14 13:06:2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高小 张艳梅

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他们不存在,甚至以为他们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和我们老师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会困扰着多数教师。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这是因为我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以前从未知晓的教师的书中,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

雷夫所教的小学坐落在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该区街道路灯不亮的、房子灯光昏黄,屋内脏乱。而学生们多半是身处弱势、贫穷、非英语为母语的移民、及问题家庭的孩子,他们几乎没有以英语为母语者),是他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不必“害怕”的净土,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让学生的缺点得以改正。面对一间又小又破烂的教室,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他毫不气馁,孜孜不倦。雷夫用自己的教育的热忱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

他的开头非常有趣,是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这件事雷人在帮学生点燃酒精灯时不小心点燃了自己的头发却没有发现,其他的学生都来拍打教师的头。这一故事,看似简单,却发人深省:第一:什么时候我能这么投入教学?第二:什么时候可以让学生这样“打”教师?也正因为有上面的一把教室里的火让雷夫从一个普通的教师向一个伟大的教师转变,“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雷夫老师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

他用这么一个故事来说明问题。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继承了一颗无价的签名球。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理所当然地,他警告儿子绝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1967年红袜队的成就对儿子来说毫无意义。于是他没有花时间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可以拿满写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表示他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他把所有的字都涂掉了。理所当

然,老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心念一转,便明白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自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论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反思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雷夫笔下那一个教室中的“老大”,每每在教室里发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害怕,来扶持我们的管理使教室有秩序。

二、以信任取代恐惧。

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明确的,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事情都可以补救。 “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学生要信任老师,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但信任应该是相互的,很多时候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而比如一个总是不爱写作业的同学,如果他说忘带作业本,老师自然而然的就认为他没写,他说写了也是在说慌。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象那位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篇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严 红

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他们不存在,甚至以为他们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和我们老师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会困扰着多数教师。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这是因为我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以前从未知晓的教师的书中,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

雷夫所教的小学坐落在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该区街道路灯不亮的、房子灯光昏黄,屋内脏乱。而学生们多半是身处弱势、贫穷、非英语为母语的移民、及问题家庭的孩子,他们几乎没有以英语为母语者),是他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不必“害怕”的净土,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让学生的缺点得以改正。面对一间又小又破烂的教室,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他毫不气馁,孜孜不倦。雷夫用自己的教育的热忱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

他的开头非常有趣,是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这件事雷人在帮学生点燃酒精灯时不小心点燃了自己的头发却没有发现,其他的学生都来拍打教师的头。这一故事,看似简单,却发人深省:第一:什么时候我能这么投入教学?第二:什么时候可以让学生这样“打”教师?也正因为有上面的一把教室里的火让雷夫从一个普通的教师向一个伟大的教师转变,“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雷夫老师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

他用这么一个故事来说明问题。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继承了一颗无价的签名球。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理所当然地,他警告儿子绝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1967年红袜队的成就对儿子来说毫无意义。于是他没有花时间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可以拿满写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表示他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他把所有的字都涂掉了。理所当

然,老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心念一转,便明白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自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论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反思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雷夫笔下那一个教室中的“老大”,每每在教室里发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害怕,来扶持我们的管理使教室有秩序。

二、以信任取代恐惧。

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明确的,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事情都可以补救。 “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学生要信任老师,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但信任应该是相互的,很多时候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而比如一个总是不爱写作业的同学,如果他说忘带作业本,老师自然而然的就认为他没写,他说写了也是在说慌。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象那位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三、道德成长路线图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到了小学变成红领巾,到了大学变成奖学金,到了职场,变成了红包或奖金。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上。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六档。那么,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档,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四、失败是好事

书中记载了一件引人深思的事。几年前,一群其他学校的教师到第56号教室进行一日访问。那个星期第56号教室刚好在做火箭。有一组学生虽然做得很认真,却弄错了飞弹部分的配置。来访问的老师当中有几个人频频朝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组装方法。有好几次雷夫老师都必须以有礼但坚定的口吻要求访客让孩子们自己摸索。雷夫老师认为开始火箭会飞不起来,但接下来孩子没回仔细思考,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科学家们不是耶总在实践失败研究改进中进行科学探索吗。

雷夫老师注意到很多人,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中暗藏着一个很关键的错误——为了让孩子们有好的感受,从不让学生答出错误答案或出什么差错。

其实,“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

读完这本书,一个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了不起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我们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学习雷夫好榜样!”

篇三:《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道德成长的六个阶段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4)

姜林

雷夫老师这本书,前两章说的都是德育问题,第一章侧重讨论教育环境,第二章则完全是说如何进行品德教育。请看第二章(寻找第六阶段)各节的标题: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动准则并奉行不悖.

显然,这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成长过程,雷夫老师把它细化了,而且用孩子的语言说出来,颇有新意。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这是以恐惧为心理基础的道德水平,层次最低。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这是以欲望为心理基础的道德水平,比第一阶段稍微积极一些。

第三阶段 ,我想取悦某人。这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道德水平,与第二阶段水平相当。以上三个阶段,都属于他律阶段,靠外部压力或“贿赂”或“吸引”来形成道德。

第四阶段 ,我要遵守规则。这已经进入自律阶段了,有了规则意识,自愿遵守规则。当然,规则也是外部的东西,不过它已经抽象化了,我服从的已经不是某个人,而是社会的公共意愿。但这种道德毕竟还有点被动,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阶段的道德看成他律到真正自律的过渡阶段。

第五阶段 ,我能体贴别人。这才是真正的自律。我已经能换位思考了,我已经能把自己投射到他人的心理中去,自我和他人此时达到了统一与和谐。道德不再是我的负担,而成了我的本色。

第六阶段 ,我有自己的行动准则并奉行不悖。这是道德的最高阶段,慎独。如果说在第五阶段,人的道德还可能是感性的有点迷糊的,那么到了这第六阶段,一个人的道德就完全理性了,成熟了,成了坚定的信念,难以动摇了。这时候的道德行为已经完全脱离了他人评价,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认为这是道德的,我会笃行之。到这种程度,人至少已经是君子,离圣徒不远了。

当心表扬奖励变成“精神贿赂”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5)

姜林

孩子们终于开始因为“不惹麻烦”以外的理由做出决定了,但老师往往会犯下我们称之为“第二阶段思维”的错误。我猜,很多人都曾在大学期间读过行为分析大师斯金纳的作品。在那些作品中我们学到,孩子们因为良好行为得到奖赏

之后,就会大大提高重复我们所认可之行为的可能性。这个主张当然有其真实性。无论奖赏是糖果、玩具,还是延长体育活动时间,在眼前晃呀晃呀的奖赏的确是良好行为的有力诱因。

我曾在中学参观过,看到教室里的老师用第二阶段思维鼓励学生完成作业。其中一位历史老师还让授课的各班比赛,看哪各班的作业完成得最好。胜出的班级在学期末将得到奖品。显然这位老师已经忘了“历史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我和作业完成得最好的班级聊过以后发现,尽管他们在完成方面和交作业方面做得最好,却对历史的了解极为有限。

刚开始教书的那几年,我也为了“成效”而患了这种“奖赏症候群”。如果我因故无法上课,又很怕班上学生让代课老师不好过,那么我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我会对孩子们说:“如果代课老师说你们很乖,星期五就可以办匹萨派对。”第二天回到学校的时候,代课老师会留给我一张赞美的纸条,我也骗自己相信自己对学生做的是一件好事。毕竟,这总比吓唬好,孩子们也会比较“喜欢我”。好啦,别对我那么严格,当时我太年轻,欠缺经验。现在我不会再这么做了。

家长在鼓励第二阶段思维时也得提高警觉。小孩做家务就给零用钱固然很好,毕竟我们资本主义就是这么运作的——用工作换取报酬——但用礼物或金钱换取还良好行为的做法就很危险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贿赂行为”常见于全国各地的教室。身为每天站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很清楚要让小孩守规矩确实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我们的工时本来就长得过分,要是在家庭作业表上打个星星能让孩子们写作业,对许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我已经无法因此感到满足。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龙沙区“十二五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

为某人而努力,好不好?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6)

姜林

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就开始学会做些事情来取悦人。“妈,你看,这样好吗?”他们也做相同的事情来取悦老师,主要用在有魅力受欢迎的老师身上。他们坐的时候挺直腰板,表现出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但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全都是错的。

年轻老师大多无法抗拒这类现象(这句话出自于我的亲身体验)。孩子们的取悦会让你自我膨胀。看到学生们对你表现出你以为的敬意,当你叫他们跳,他们就应声跳起,这种感觉真好。

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位老师在请假第二天回到学校时,看到代课老师留的纸条,因为得知班上学生表现良好而兴奋不已。其中,罗伯特的表现尤为突出。他帮助老师维持秩序,告诉代课老师各项物品放在哪里,就像个小老师一样。这位老师替罗伯特感到骄傲,并表示要奖赏他,或是帮他加分,或是送他糖果之类。但讽刺的是,罗伯特拒绝了。他这么做不是为了奖赏。他的思维层次更高。他是为了老师而做的,并以此为荣,而老师也很自豪,因为这个小家伙这么崇拜他。两个人都非常骄傲。感觉也相当良好。

罗伯特表现良好,当然是好事情,他以取悦老师为表现动机,也是很温馨的事情。和大多数教室里的情形相比,这已经好太多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得更好。我常常这么取笑或质疑我的学生:你们是为了我才刷牙的吗?你们是为了我才系鞋带的吗?你听得出这有多可笑吗?但仍然有许多孩子整天忙于讨好老师。

为父母努力的念头给孩子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许多小孩迫切希望取

悦父母,甚至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大学和主修专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不过,至少他们曾经为取悦某人而努力过。

我想,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创造“惩罚的新前提”:学生喜爱的课堂活动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3)

姜林

约翰没写数学作业,给他的惩罚是下午不准上美术课,或者下课时间不准离开座位。请问这二者有什么关联?在第56号教室,我尽可能让课堂内容生动有趣,这么一来,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如果有个孩子在做实验时出现不当行为,我会告诉他:“杰森,因为你使用实验器材的方式不恰当,请你站到旁边去。你可以看大家做实验,但不准参加。你明天还有做实验的机会。”如果某个孩子打棒球的时候很没运动精神,我会罚他坐冷板凳。这样的惩罚是合乎逻辑的,当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打球时,我一定会让他重返球场。

(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惩罚还需要新前提?这个前提还需要创造?此种说法可能有点奇怪,我也感到不怎么贴切,不过我想了半天,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了,先这样说吧,只要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就好。

教师对学生的惩罚,通常都是以课堂纪律为红线的,雷夫老师则把这个红线上移了。这很有意思,值得借鉴。他不是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时候再惩罚,而是着意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的课堂活动,当学生违反“游戏规则”的时候,加以惩罚。他的惩罚方式很简单,暂停学生参加活动的权利。这一招很厉害。因为少年儿童天性合群而且爱玩。我们几乎每个人童年都有这样的经验,游戏时小伙伴如果声

称“不带你玩”,那是最痛苦的事情。雷夫老师的这种惩罚方式,最能“打痛”孩子的心,所以我说这办法“很厉害。”但是这一招又很仁慈,因为它离学生的“忍受底线”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不给学生吃饭,不让学生回家,罚学生抄书100遍,罚站一小时,给家长打电话,这些常用的笨拙的惩罚方式之所以危险,有可能激起学生的剧烈反抗,就是因为它们离学生的“忍受底线”太近了。这很可笑。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惩罚的艺术上,因为事实上古今中外从未有过“无惩罚教育”。即使那些主张禁止惩罚学生的老师,也一定做了不少他自己口头上反对的事情,不如实话实说。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10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