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年级汉语亡羊补牢
年级:3年级1,2 班 科目:汉语
授课教师:米日尼沙。阿布力米提
授课时间:2015年9月7日
课题: 第二课 亡羊补牢
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词语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使学生熟练掌
握词语中生字的字形和读音,让学生
树立能正确读,写,说的能力。让他
们理解词语的标准使用方法,范围。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讲解法,指导法进行教学,朗读,
自读,分组读,抄写,同桌合作学习,
掌握正确的读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词语,培养学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跟邻居和睦相
处,互相帮助。
重点:记住本课词语中生字的字形,读音,并且理解
词语的意思。
难点:能理解词语的使用方法和范围,能用词语组词
造句,日常生活中能进行交流。
教法:领读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学法:自读,同桌合作,多写,多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动物?给大家数一数。
哪些属于野物,哪些属于家畜?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 让学生自己掌握读音,指名认读词语。
2. 请学生上黑板扮演“小老师”。
3. 老师领读词语,初步学习读音。
4. 学生一起学习词语读音。老师纠正错误。
5. 全班齐读,开火车读,点名单读等。
6. 老师讲解词语,让学生分词语的结构,偏旁,量
词,组成词组,说一句话。
1)狼 láng (一只狼/灰太狼) 动物
狼来了。狼吃了小羊。
2)羊圈 yángjuàn 我们没有羊圈。
羊圈里有五只羊。
3)那个 nàge (那个人是谁?那个是什么东西)
4)邻居 línjū好邻居。他是我的邻居。 我的邻居是汉族。我和邻居是好朋友。
5)进去 jìnqù (出来) 快进去,他们等着你呢。
6)晚wǎn(早) 早上
晚饭/晚上/快晚了。妈妈做了晚饭。
7)死 sǐ (活) 去世
小鱼死了。我养的小鸡死了。妈妈去世了。
8)从此 c?ngcǐ (从现在开始)
妈妈得了重病,从此我来做饭。
7.同桌配合读词语,错音纠正。
8.指导在练习本上写词组。
9.抽几位学生任选一个说一句话。
三,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一共学了多少个反义词?今天的词语中有几对反义词?
板书设计
第二课 亡羊补牢
学习词语一
进去 jìnqù (出来) 快进去,他们等着你呢。 晚wǎn(早) 早上
晚饭/晚上/快晚了。妈妈做了晚饭。
教学工具:动物图片
作业:词语抄写5遍。
课后反思:
年级:3年级1,2 班 科目:汉语
授课教师:米日尼沙。阿布力米提
授课时间:2015年9月8日
课题: 第二课 亡羊补牢
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词语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使学生熟练掌
握词语中生字的字形和读音,让学生
树立能正确读,写,说的能力。让他
们理解词语的标准使用方法,范围。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讲解法,指导法进行教学,朗读,
自读,分组读,抄写,同桌合作学习,
掌握正确的读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词语,让学生感
受到妈妈养了我们长大,老师养育了
我们,所以尊重他们。
重点:记住本课词语中生字的字形,读音,并且理解
词语的意思。
难点:能理解词语的使用方法和范围,能用词语组词
造句,日常生活中能进行交流。
教法:领读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学法:自读,同桌合作,多写,多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写反义词
好(坏)朋友(敌人) 高(矮)轻(重) 死(活)晚上(早上) 旧(新)黑(白)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自己掌握读音,指名认读词语。
2.请学生上黑板扮演“小老师”。
3.老师领读词语,初步学习读音。
4.学生一起学习词语读音。老师纠正错误。
5.全班齐读,开火车读,点名单读等。
6.老师讲解词语,让学生分词语的结构,偏旁,量词,组成词组,说一句话。
1)养 yǎng (养育) 养牛/养鸡/养花
我养了五只羊。 我养的小鸡长大了。
2)劝 quàn 劝别人劝朋友
我劝他赶快回家。 我们劝他不要伤心。
3)赶快 gǎnkuài赶快走赶快说
快晚了,赶快走吧! 上课了,赶快进教室。
4)修 xiū 修桌子修门修电视 爸爸修好了我的自行车。 门已经修好了
5)堵 dǔ 堵水堵车堵洞
路上堵车了。 我用手把堵住了耳朵。
6)不然bùrán我们快走吧,不然就迟到了。
7)后悔h?uhuǐ 非常后悔 不后悔
艾山很后悔没有听父母的话。
篇二:双语三年级汉语课第二课亡羊补牢
第二课 亡羊补牢
课文一 亡羊补牢
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有感情地朗读病背诵这则寓言。 学会本课会用的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学习本课的成语故事,认真体会其中的含义逐步学会运用成语。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课型:新授。
教法:示范,讲解,引导。
学法:合作探究法 动学操作
教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2)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3)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4)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1)指名读第4节,评议。(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3)齐读第4节。(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再没丢
第二课时 词语深入学习课文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背会课文。
过程与态度:
1、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课文进行实际交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日。能看懂日历。
重点:练习朗读 , 认识六个词语
难点:通过课文进行实际交际。
教法:指导、讲解 、领读
学法:
课型:课文教学
教具:卡片 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
学词语
看图片或事物认识词语
动物:狼
二、通过汉字的意思和组合方式认识词语
羊圈 yang juan邻居 lin ju
那个na ge
我会用
一、根据已学过的词语掌握相关词语的用法
进去 jin qu出来 chu lia 死 si活huo 晚wan早 zao
二、根据解释学习词语
从此cong ci 从现在开始cong xian zai kai
(1)领读词语
(2)学生伸出手指头数数字。
(3)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学习生字:分写知道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怎么记住汉字
三、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作业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第三课时 学习重点词语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会用的词语 下班、回来 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背会课文。
过程与态度:
1、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课文进行实际交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三:亡羊补牢
9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设计理念
寓言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两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要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要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深入思考、一步步加深对寓言里形象的认识,体会蕴含的道理。
按以下两个步骤学:(1)先让学生弄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教学时要注重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不同意思读出来。(2)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在学生弄懂了寓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 学习目标:
1、
2、
3、 有感情地朗读寓言《亡羊补牢》。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二,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三, 教学时间:1课时
四, 教学准备:投影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理解题意: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精读课文,体会寓意)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1. 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2. 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 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
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认真看老师写课题,齐
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的圈。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2,、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养圈?)
3、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设计意图:教材在“亡羊补牢”课题的旁边,编排了学习伙伴的一句
话:“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也是落实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引导学生平时读书能运用这样的方法,弄懂课文中其他这样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
音,读通课文,圈出生字。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学生一起讨论。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
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
节,也就是要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记忆生字字形,并说说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常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
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窟窿”就是——(洞)。怎么记住这两个字?“洞穴“的穴做
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五、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 1~4自然段
2、自由读1-4节,思考:画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原来羊圈破
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集体交流:
(一) 羊圈破了个窟窿。
(1) 提示“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 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3) 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
句。(课文开篇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事件)
(二)街坊劝他把窟窿堵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街坊为什么说要赶快? 因为事情紧急,所以要抓紧时间堵窟
窿。
(三):可养羊人呢?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
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么想: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 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他只想到丢的羊已经回不来了,却没想到羊还会再丢。 同学们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答案。
(1)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
分角色朗读。
(2)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四)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这次丢羊的
过程和第一次一模一样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
(亡羊)
指名表演这个片段
〔设计意图: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即兴表演,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
来表现。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五)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
出有关句子。
(1)养羊人很后悔,说明什么? 说明他醒悟了,感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从课文哪句话可以说明不晚?现在修羊圈不晚,课文中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7)“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再也一次说明什么? 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
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互相讨论,解答。〕
六、体会寓意 总结全文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的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
了什么?
错:不听别人劝告,考虑问题不全面。对:吸取自己不听劝告的教训,
既是改至错误,修补羊圈。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
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3、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错误,只要(),就()
4、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
法。
〔设计意图:学生读文悟出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大胆表
达,说说生活中与这个寓言故事相类似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七、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想法 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亡羊补牢的生字图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91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广州大学松田正方
- 下一篇:岳阳楼记优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