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关于区域的读书笔记

时间:2016-10-11 20:14:1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区域规划相关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一、 《城市和区域规划》(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彼得·霍尔 著,邹德慈/李浩/陈熳莎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8)

从头到尾,我认为,彼得·霍尔就一直在在展示自由主义在不稳定环境下的软弱无力,他通过论述规划性安排的必要性和规划制定权对于管理阶层的重要性,以此隐晦地暗示了,集权式管理体制和宏观统筹是当代社会统治阶层必须掌握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既是对其当年统治地位的巩固,也是对其统治得以持久延续的保障。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彼得·霍尔在为独裁统治或者强权政治大唱赞歌,而是他深刻地分析英国发展进程之后的理智选择。

彼得·霍尔赞同这样一种其实难以用文字形容的规划模式“目标——连续的信息——各种有关未来的比较方案的预测和模拟——评价——选择——连续的监督”,而在这种模式下,一个明确而持久的规划目标,其重要性看上去要远大于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在说,就像一台动力强劲的赛车,在直道(平稳环境)中优势明显,但在拉力赛一类复杂环境中,动力的强劲与否并不如各阶段目标的明确和可持续性这般重要,众所周知,复杂环境下取得赛车的胜利,并不是单纯的比拼最快车速,而是比拼领航员的指导和驾驶员对指令的正确执行。因此,我认为,对于高速进步中的国家而言,明确的长期目标更为重要,尤其是对中国而言。

然而订制这类明确而长久的目标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复杂的工作,远见卓识和精明计较缺一不可。对于组成这一目标的规划师而言,应该如胡适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于未来的大胆畅想和对于现实的谨慎分析应该在一个合格的规划师身上得到完美的融合。 读完《城市和区域规划》后,给我留下较深影响的是文中对欧洲城市区域规划的缘起和背景,尤其是区域规划背后所隐藏着的更为深刻和直接的经济、政治因素的论述。我不由得联想到中国当代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政治和经济背景,“马克思主义”这个词第一时间从我脑海中跳了出来,手边恰有到曾经匆匆翻阅过的大卫·哈格的《新帝国主义》,读之。

二、 《新帝国主义》(The New Imperialism,大卫·哈维 著,初立中/沈晓雷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旦提到“帝国主义”,往往想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三座大山。尤其对于今天的老一辈人而言,这一概念更是深入骨髓。就时代的局限性而言,当年马克思、列宁等人的论著确实准确的反映了资本主义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种种特征,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始终以该论调向世人灌输着这样的思想。但正如大卫·哈维所说,这些描述与分析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前瞻性,并也触及了事物的本质,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其中仍有不少偏颇与错误的观点,而正是这些观点的误导,导致了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的由盛而衰,进入瓶颈。作为新时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大卫·哈维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纠正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后阶段的论点,指出了当下全球资本主义正处于转变的新时期,资本主义仍具有充足的活力。《新帝国主义》便是哈维在2003年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前夕所著成出版的一部作品,这本书以美国为中心展开叙述,通过剖析作为全球霸主的美国在当下国际社会中的种种行径向我们阐述了当今资本主义的运作机制以及在这种机制下的全球态势,并以此分析未来一段时间美国面临的形势与格局。

《新帝国主义》从美国发动对伊战争讲起,这究竟是一场反恐战争还是石油战争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然而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再去怀疑这场战争的性质,因为美国从中得到的益处已经众所周知,而哈维也毫不客气的为其第一章取名:石油决定一切。问题随之而来,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美国不惜动用军事力量去夺取中东石油?而这又会为美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一切的答案随着作者在第二章——美国的超级大国之路文字的逐渐展开而变得清晰起来。但即便如此,我们仍不清楚为何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必须以此手段才能继续称霸世界?美国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内忧外患”?而世界的其他国家在今天的国际格局中又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将是如何?在全书的后三章,哈维从国家权力与资本积累开始谈起,逐步阐述了处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两种权力,以及资本的剥夺性积累问题,由此向读者展开了一幅当下资本主义发展运作的画卷,通过这些描述,我们便可以逐渐找寻到前述问题的答案,从而了解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

帝国主义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当时,随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完成,欧美发达国家爆发了第一次资本过度积累危机,诸多国家直接面临了经济崩溃的境况,为了解决问题,政府一方面不得不将大量资本投入到长期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另一方面则向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疯狂的地理扩张,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殖民运动。最早期的“时间——空间修复(将

过度积累的资本通过转移到其他地区,从而缓解国内的过度积累问题)”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各国为了更加有利于扩张,政府大力鼓吹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侵略主义以及种族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主义;对外实行军国主义,以国家为基础进行相互竞争,结果造成了这一疯狂的浪潮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20世纪50年代。而在此过程中一些国家走向极端,最终引发两次世界大战,使整个世界几乎陷入灭顶之灾。

而就在欧洲大陆一片混乱之际,美国国内结束了内战。经济在短时间内就走入了正轨,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霸主。然而与欧洲国家不同,美国国内特殊的人口组成造就了美国人不会将自己领土扩张的意图明显暴露出来。二次大战爆发后,由于英美等国出于战略考虑迟迟不肯开辟第二战场,勃然大怒的斯大林在战后占领了大片欧洲领土不肯退让,这迫使英美不得不重新考虑国际局势,使用其他手段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集团,这其中就包括了支持阿富汗极端伊斯兰原旨主义对抗苏联,以及国内对“谁把中国交给了毛泽东”的激烈争论。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其遏制共产主义的行动之一,美国人的根本目的是要消灭共产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显示其作为世界和平、自由领导者的形象。纵观1945年到1970年前后的美国国家战略,一方面美国极力拉拢资本主义强国,促进了全球资本主义范围内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国内政治环境总体稳定。另一方面,它通过冷战的方式极力孤立共产主义势力,希望能够以此遏制住共产主义的发展,但这一做法随着70年代越南战争的失败而宣布失败。美国终于发现战争只能为其经济提供短期效益,而由战争带来的损失却往往难以估量。同时,国内的种族主义抬头,潜在的通胀压力开始显现、全球反资本主义运动的兴起以及德日等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崛起都开始迫使美国进行新的改革,而这一改革就是新自由主义。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美国面临的内忧外患使得美国开始在新的领域寻求发展。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使其国内的大量企业开始将生产线向劳动力廉价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国内开始向金融服务型经济模式转变。一方面这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并维持了其在经济领域的霸权地位,但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打击了美国的工业结构,大量的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国外的廉价商品疯狂涌入美国,到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已经沦为全球制造业市场的一个综合竞争者。但无论如何,美国在经济领域保住了自身的霸权地位,使其继续有能力掌控世界经济的走向。然而,美国此举仍然不过是应对过度积累的缓兵之计,为了更好的应对过度积累危机,美国不得不继续在全球扩大其金融市场,继拉丁美洲之后,东亚和东南亚成为了美国金融体系扩张的前沿阵地,1997年席卷亚太地区的金融危机便是最佳的明证。这些国家受到了美国华尔街—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复合体这一金融体系

的制约,按照索德伯格的说法:这一体系显然是“美国政府的附属物”,自然这些国家也就成为了美国经济体系的附属物。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美国核心目的的逐渐暴露,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反美体系的行列。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逐渐崛起也让美国感到如坐针毡。为了维护美国的形象,维持其全球霸权的地位,小布什政府上台后选择了以压制而并非认同为核心的“单边主义”。在哈维看来这并非理智与适宜的政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穷兵黩武非但无法长久,反而可能引火烧身,从而使美国的霸权轰然倒塌。

不过,美国的战略却也并非毫无意义,中东石油作为全球战略资源,对于世界格局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同时,美国通过战争也进一步了解了世界各国对待美国的态度,这有利于它进一步分析国际局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当下的形势来看,欧盟固然成立已久,但欧盟内部矛盾仍然深重复杂,短期内实现高度团结很不现实;东亚日韩尽管对美持不满态度,但当局仍然需要通过美国保证自身安全,应当不会对美国构成太大威胁。中国是新时期美国的心腹大患,然而其国内矛盾突出,且与周边近邻间关系不佳,摩擦不断,仍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而俄罗斯则经济刚刚复苏,还不具备与美国彻底抗衡的实力;其余各国便更不必说,综合来看,美国的霸权依然可以维持较长一段时间,而这给予了美国以充足的时间考虑自身的前途与发展。

由此,问题的核心又回到了资本积累上来。在全球化盛行的今天,资本的流动与国家的地域限制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何处于资本主义核心的“帝国”总是选择与霸权主义为伍。这必须从资本积累谈起。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核心的现象。它只有建立在以资本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法律、契约、财产以及货币制度的框架下才能通过以价格垄断为基础的市场交换而繁荣起来。但由于全球各国存在各自的特殊状况,所建立的政权与制度也不尽相同,因而不同国家在资本积累阶段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积累形式。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主义国家通常会尽可能开放自由市场以保证资本积累的最大化;而以北欧国家为主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则会通过相关法规限制过度剥削劳动力以保证公众的权力,这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全球各国的经济出现了各自的差异与特色。但无论如何,即便是对抗由资本积累带来的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国家权力都将是一个最基本的载体,从而为资本积累提供了基础的政治环境。哈维认为在当下的世界中存在有两种关于权力的关系:即权力的领土逻辑与权力的资本逻辑。这两种权力关系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相生相克,交织影响,形成了今天全球化格局下的国际形势。

简单来说,权力的领土逻辑在其内部为权力的资本逻辑提供资本积累所必须的各种适宜

的政治环境以及社会资源,而权力的资本逻辑则尽最大努力进行资本积累,提高该政治单元的经济能力与地位,进而扩展到掌控国际话语权与扩大影响力。但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狭小的地域限制将会阻碍资本的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国内的过度积累问题,这将严重影响政治单元内部的经济发展。然而按照汉娜·阿伦特的观点:“资本的无限积累必须建立在权力的无限积累之上,资本的无限积累进程需要政治结构拥有‘权力的无限积累进程’,以通过持续增长的权力来保护持续增长的财产。”权力的领土逻辑必须寻找到扩张的方式才能解决过度积累问题。而由此,早期的资本主义从原始积累阶段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大致了解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几乎是如何爆发的,当然,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回到当下,今天的世界已经很难再发生那样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但是资本过度积累的问题仍然存在,所以不难理解世界局部战争会仍然存在,也就不难理解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为何会发动对伊战争。

然而,是否可以这么认为,资本主义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剥削而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将这种通过剥削进行资本积累的方式称为原始积累。然而时至今日,原始积累这样的词语似乎已经显得不大妥当,哈维使用了剥夺性积累一词来重新定义这一概念。每一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国家,都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剥夺性积累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剥夺性积累本身则通过掠夺的方式从低收入阶层手中获取财富。而今天的剥夺性积累以私有化作为了它的利刃。从印尼和巴基斯坦的案例来看,私有化一方面富有了富人,而另一方面则把穷人逼上了绝路。正如哈维在书中所说,即便是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这些国家内部的“富人”却仍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因为这一切的受益者正是他们。面对着过度积累问题,剥夺性积累则通过以极低价格的方式释放一系列资产,并让过度积累的资本获取它们,并迅速利用它们进行赢利。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诸多公共资源的私有化过程以及廉价的原材料买卖便是最好的案例。而在原材料贸易中,石油问题便是国家与大资本家们重点考虑的对象。

当然,有剥削就有反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范围内的反全球化运动也不断激烈起来。反对土地侵占、反对大坝建设、反对转基因食品、反私有化斗争等等的形式的斗争凸显着普通大众对于剥夺性积累的强烈不满,在国际范围内,一系列非政府组织的成立也同样是全球范围内多元化对抗剥夺性积累斗争的明证。然而毋庸置疑,所有的一切反抗都被以“秩序和稳定”的名义镇压了下去,而在这一镇压的过程中,那些附庸国在其“主子”的军事支持下扮演了这场镇压运动的带头者。不过正如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虽然残酷、血腥,但终究它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现代民主的国家。并且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社会主义,如果未经历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若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进行相同程度的原始

篇二:区域竞争力读书笔记

粤港澳三地专家学者热议:

广东深化区域合作 促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竞争力

由广东生产力发展研究会主办的广东生产力发展论坛暨粤港澳生产力合作发展高层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以“深化区域合作,促进生产力发展”为主题,围绕区域合作和产业转型升级两大课题和任务,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区域合作,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家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总结城市化经验教训

珠三角“三化”带动“一体化”

深化粤港澳服务业合作

珠三角发展的喜与忧

充分发挥《纲要》的效应

澳珠两地通过合作 互补发展

金融危机新趋势对广东的影响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产业路径

———山东、江苏制造业比较分析

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及大量经济实践都表明,良好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最直接、最有决定作用的条件。产业结构沿着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区域资源以及原有产业资源向高级产业转移,产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越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就越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 2006~200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5~2006 )》的研究结论认为 ,江苏省的区域竞争力优于山东省。

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动,实质上反映了区域产业体系中各产业的竞争力和地位变动,并进而影响了区域整体竞争力。很显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最直接路径。

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决定于产业总量和质量协调统一基础之上的产业集中度、产业专门化、产业技术集成度的较高程度的协调一致。产业结构的每一次创新,都会带来区域竞争力的创新和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通过产业合理化、高加工化的途径,实现合理化和高加工化主要依靠产业创新,产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优良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公共管理和政策引导。

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第三产业比重越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越高,区域竞争力越强。第三产业的提升依靠第二产业的高质高量的带动,第二产业的高度质量统一直接原因于产业高加工度,间接原因于第三产业的推动。

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区域竞争力应该定义为参与竞争的区域 (省、地区) 依据区位特点, 通过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协作而表现出吸引利用资源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根据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可以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种竞争力: 经济综合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金融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政府作用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及居民生活水平竞争力, 其核心在于产业竞争力、经济综合竞争

力。科技竞争力及国民素质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潜力所在。

产业集群、合作竞争与区域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日益融入渐趋一体化的世界大市场,我国的企业也将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必然面临着全球竞争的挑战。在信息时代,这种竞争态势不断加剧且瞬息万变,在市场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宏观竞争态势下,如何发展区域经济,如何使本区域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非常稀缺的外来资本、先进的技术成果以及管理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在,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们认为,在合作竞争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集群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在分析合作竞争的基础上,研究产业集群对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作用。

区域竞争力应该定义为一个特定地区在参与国际或国内竞争中所具有的,相对于其它地区更能优化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能力。它不但能有效地吸纳和配置资源,而且还能把这种资源优化配置从区域内扩大到区域外,与外部资源的互补协调性比较强。

区域竞争力模型。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区域竞争力模型(1990) ,区域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以产业竞争力为基础的产业发展状况上,即该产业在大市场中的竞争表现。

但是,仅包括产业竞争力的区域竞争力模型仍有缺陷,还应当考虑一个区域的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指支持区域竞争力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国民素质水平。环境竞争力也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际化水平、政府的管理水平以及金融体系等要素市场等。

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协调发展产业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产业集群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集群效应和增强生产效率的自我强化机制,从而能够协调发展产业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从而提高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水平。

产业集群的集群效应与区域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机制与区域竞争力

政府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一般通过经济政策等间接方面的作用,必要时,政府还要做相应的机构改革以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对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指导产业集群内企业发展战略及改善竞争环境。

二是促进和扶持产业集群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提高本地区资源优势和基础服务水平。

最后是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建设和建立相关中介机构。

在我国当前经济转轨阶段,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阶段,有的还处于萌芽阶段,政府

应该对这些集群给予强化或提供协助,但不应该盲目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最好从既有的集群中萌芽,应该立足于本身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特殊性,而不是全面“克隆”其它地方的做法。

中国的市场竞争已经演进到合作竞争阶段,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竞争力。因为,产业集群是一个企业与相关中介机构交互关联的集合体,其总和远远大于个体的集合。

在合作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保证。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奠定了美国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霸主地位,硅谷的IT产业集群造就了世界信息产业的中心,印度的班加罗尔IT产业集群则使印度成为世界信息产业新的 “软件之都”,意大利的“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也使该地区的中小企业参与世界市场游刃有余,等等。发展产业集群能够大大提高区域竞争力。

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再培育

区域竞争力的本质是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因此区域竞争力要体现在资源优化配置上,包括内容战略资源有效安排,外部稀缺资源的有效吸纳,内外资源的有效协调配合。区域竞争力分析的战略目标是如何通过对区域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以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达成。这样区域竞争力研究才有了现实意义,才能成为区域经济学的新的理论创新。

(一)产业结构状况

(二)企业

(三)对外开放

(四)经济综合实力、

(五)基础设施

(六)科学技术

(七)劳动力

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鲜明特征就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上,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我国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依据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在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方面,更加注重立足国内需求推动发展,处理好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提升农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方面,强调农业由弱变壮、工业由大变强和服务业发展由慢变快的相互推动;并强调形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17 ]

如浙江省提出,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主题”。

在具体对策层面,理论界还提出了一系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政策建议。例如,提出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25 ] 必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环保的关系,积极推广和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6 ] 实行绿色财税政策,逐步把征税重点转向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加大激励和惩罚力度。[16 ] 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发展的重点从产业能力扩张调整到产业体系程度建设上,要围绕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地区工业化水平。[29 ] ( P2 - 8) 同时,决策层也纷纷表示将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浙江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加快转变浙江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 年4 月26 日,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商业经济与管理》编辑部、《浙江经济》杂志社在浙江新世纪大酒店联合召开了“转变浙江经济发展方式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省的从事浙江经济研究的专家、教授以及校内有关人员济济一堂,围绕“转变浙江经济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及原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张仁寿教授认为,从浙江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比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要大,既有外延的,也

有内涵的,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二是涉及到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包括经济增长从依靠出口到依靠出口与消费拉动、从依靠第二产业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从依靠内源力量向外部与内源互动增长等三块内容;三是经济发展路径,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转型;四是浙江产业布局与空间组织上需要发生转变。

篇三:读书笔记之《城市与区域规划》

读书笔记之《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市与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的经典理论读本,它以对英国城市发展的早期历史及其城市规划的先驱思想家的介绍为楔子,历史性的回顾了20世纪英国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此外,作者还对比了西欧和美国这些发达工业国家的规划经验。在阐述城市和区域规划方案编制的程序以及包含在这个过程各个阶段中的某些重要技术之前,作者尊重了历史,详细介绍了当时必要的历史概貌。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研究生,由于之前精读过中外城建史、城市规划原理等专业性书籍,故而再读起这本书,不会觉得很吃力了。《城市与区域规划》中运用了平实、诙谐的语言,把专业性、历史性的枯燥东西撰写的有了些许趣味性。

本书在处理上很鲜明的做到以下两点:首先,严格的按历史顺序描述产业革命以来至今的有关城市和区域规划、规划哲理、技术和立法等方面问题的演变。其次,全书大部分内容着重介绍英国的经验,但开篇对早期规划思想的论述是国际性的,后半部分对比了其他先进工业国家的经验。

借着神秘园优美、清新的抒情音乐,开始记录《城市与区域规划》的读后收获~~

一、本书的结构

第2、3章节概述了英国城市发展的早期历史,着重介绍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变化,以及1880——1945年有关城市规划的著名早期思想家和作家的贡献。第4章记录了英国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情况,即大萧条时期出现的区域不平衡的新挑战,然后是随着1940年的巴罗报告的发表而建立的战后规划机构。第5、6章分析战后的历史,并对规划体制的执行情况做出评判,首先是相对于经济规划的广大区域的情况。第7、8章介绍了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工业国家的规划经验,第9章概述了城市和区域规划方案编制的顺序,及各个阶段的重要技术。

二、第二章:本章对产业革命之前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情况作了介绍。

产业革命前的规划。古代和中世纪的很多城市是经过规划的,至少它们现在的形式和位置是有某些统治者或商人集团有意识的布置和制定的。古罗马城在公元100年时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修建了第一条引水渠,开创了人工引水入城的先例。14世纪的伦敦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而且由于物质匮乏需要依靠遥远的国家解决更多的特殊供应如染料、调味香料等,在17世纪的伦敦,城市用水同样从56KM以外,依靠输水渠(即今天流经伦敦北部的新河)来供给。当时伦敦的发展主要受制于煤田、河流,直到第一列蒸汽火车轨道开通,工业的布置才有了灵活性,城市发展才不那么依赖河流。产业革命之前,正规的城市规划最兴盛的时期,是欧洲大陆称为巴洛克时代的17——18世纪,如巴黎的杜勒里花园和爱丽舍宫这样的伟大构图设计,这些几乎都是至高王权和教皇权力的表现。与中世纪城墙式城市不同的是,这时的城市街道宽敞、规则以便于机动车能够展开部署。

工业主义的影响。前边已经说过,18世纪中期的伦敦由于工业分布方式特有制约性,在工业化的整个过程中,港口城市与纯工业城市一样,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系所依赖的关键性原料和最终产品的交换。就这样,伦敦城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从1851年的100万到二十世纪初,人口成倍增加,已达到650万。虽然城市能够提供充裕的就业机会,但城市在满足住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如供水、污水处理以及卫生保健等方面都是非常低劣的。这也是造成19世纪中期霍乱席卷英国的基本原因。值得一提的是1870年代以后,英国的大城市的贫民窟周围出现了功能单一的按照最低标准建造起来的联排式二层住宅。在1914年这些最初建造在城市中心的住宅随着有轨电车和通勤火车的发展以及一些社会性变化因素,在二战后逐渐开始郊区化运动。相比我国而言,在20世纪初伦敦就建立了经济、有效地公共交通系统。另外在早期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典型的、触须式的城市发展形式形成了

——每个车站周围发展起来一片新区。而二战后伦敦则开始均匀的向周围各个方向发展。

第三章:那些先驱思想家们

霍华德,是英美派思想家中,占首位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代表作《明日的田园城市》,其内容对于很多当代的城市问题仍然是如此的切题和中肯。在所有空想的规划思想家中,霍华德算是位比较注重实际的空想家,尤其在资金方面。其著名的三种磁力的图解是一个关于规划目标的极为精炼而光辉的阐述。他论证了一种新型的居民点——“城市-农村”或田园城市,它即体现了城市的有利条件在于“近便,又体现了农村的有利条件在于“环境”,而同时却避免了两者的不利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霍华德的思想,有两处常被人们误解:他主张相当高的居住密度和多中心的城镇集聚区,即社会城市。

恩温和帕克,他们是霍华德思想的忠实追随者,在第三代新城威顿肖维中,工业与居住区有机结合,单户住宅,并且试图在社区内部提供广泛的就业岗位,这点与当今的新城市主义思想的用地功能复合化有相通之处。另外,恩温和帕克对霍华德原来的思想提出了一些重大修正:住宅发展应该采取低于当时一般的密度。他建议住宅的净密度为每公顷30户,这个标准随后被政府采用,并且1920到1930年代的大多数公告住宅计划所采用,并且威顿肖维也是按照这个密度建设起来的。

在大西洋的彼岸,佩里根据皇家委员会的重要报告,确认了居民的基本乡土观念,提出了邻里单位的概念;而在雷德朋模式中,斯特恩认为,步行道与汽车道应该分开设置,步行道经过住宅之间的公共绿地,再从地下穿越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则分级布置。

对于交通警察特里普来说,英国的战后重建,应该建立在划区的基础上,把道路进行分级布置,主干路和次干路与城市支路明显的分离开,避免在主次干路沿街建设房屋,这种思想似乎与佩里和斯特恩的思想一致。随后的大伦敦战后重建规划方案中,艾伯克龙比主张运用划区原则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施,而在考文垂的战后重建中——运用这个思想却获得了好的效果。 格迪斯,一位富于幻想的苏格兰生物学家,他跨学科的研究到了人类生态学的领域: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他对规划的贡献就是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这促使了他突破了城市的常规范围,把自然地区做为规划的基本框架。霍华德曾经期望过规划范围的变化,格迪斯为这种地区思想的骨骼增添了血肉。总之,人文地理学提供了规划的基础。另外,格迪斯提出了一种标准的规划研究方法。

格迪斯认为,在城市金花的过程中,成交的发展成了一种趋势,使城镇结合成巨大的城镇集聚区。其追随者芒福德提出城市规划势必将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恩温在接受伦敦规划的咨询时则运用霍华德的思想,将大量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各郡周围的卫星城镇。 在接下来的大伦敦规划中,艾伯克龙比把从霍华德通过格迪斯到恩温的思想融合到一起,勾画了一幅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各方向延伸30英里的广大地区未来发展的蓝图。规划达到的主要目标基本上是霍华德的:有计划地把过度拥挤的大城市疏散到许多规划的能够居住和工作的新城去。规划方法基本上是格迪斯的:进行地区调查,包括历史上的发展趋向,然后是问题的系统分析,最后是方案的制定。总之,大伦敦规划基本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规划发展历程的代表。


关于区域的读书笔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77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