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关于现实真理的空间说说

时间:2016-10-08 13:05:2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谈谈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谈谈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说到生态文明,我们首先来说说生态文明的定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生态文明吧!

三百年的工业文化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文明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消费模式。”“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那么,生态文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背景呢?

首先,以联合国的三次世界首脑会议为标志,世界有关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四个模型。了解这些阶段以及思想和政策的演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国际意义。

过去5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2-1972年的环境问题提出阶段,1972-1992年的可持续发展与三个支柱的阶段,1992-2012年的绿色经济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阶段。

贯穿过去50年理论和政策演变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应该与资源环境消耗脱钩。

依次深化的理论和政策模型可以概括为四个。一是环境与发展的二维模型,强调资源环境可以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模型,强调发展需要注意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三是绿色经济的四面体模型,强调绿色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治理;四是发展质量的三个层面模型,强调好的发展应该注意四个方面的资本。

这里有必要提到的是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是一个必然实现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从人类世界历史生态、文化生态和现实生态出发,在生态全球化背景下,以提升人格文明、生态文明、产业文明为发展方向;以发展宪政、优化体制、优化结构、促进公民意识和认知水平;以真诚的民主来反映公民的社会存在,建立社会公众信仰及其相应的伦理精神的法制秩序,让社会各阶层利益公开自由的表达权利以期让社会真理能够真实的公共表达;将人格质量的提升放在国民教育的首位,来提高人在群体公共事物中的智慧能力;将生态文明发展放在战略首位,来提高文明产业化社会的上升能力;将未来优先的战略放在国家建设的首位,来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产业能力;将公众人本信念及其相应的伦理精神的法制秩序

放在推动联合国改革的首位,让国际社会各阶层利益公开自由的表达权利以期让社会真理能够真实的公共表达,来提高联合国维护和尊重人的能力,走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家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的观点早就深入民心,这也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大报告中得到了证明。

在十八大报告的内容中有着这样一段话: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有很多,以下是来自政府课题研究51报告在线中心分析。

在遥远的欧洲,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如此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的概念关系到每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在地球上以一种新方式生活。”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同时也让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实际上,党和政府也意识到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矿业,推广绿色消费模式,推行政

府绿色采购??“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环保、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概念在十八大报告中被纳入“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不仅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并成为五大建设主题,而且在整个报告中被列为第八部分单独进行阐述。这在过去的报告中是从来没有过的。细节上,“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两条首次出现在报告中,凸显出政府对这两部分的重视。

说到研究,便不由得让人们想到“生态文明”有着怎样的含义可以让世上人民如此注重他,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他的含义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在刘惊铎的《生态体验论》中定义为从自然生态、

篇二:主观题训练一

主观题训练一

1 (2014年青岛模拟)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根据当前经济形势,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要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做到讲实话、干实事,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深化对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认识,积极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说明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8分)

2.为了开发月球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 一期工程——绕月飞行: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已由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圆满完成。通过第一期工程,我国已获得了大量的月球空间数据。

二期工程——落月探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2013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完成月面移动和科学探测等任务。据悉,月球上夜晚温度最低时达到零下180多摄氏度,白天温度可以达封150摄氏度。“这对电子元器件是一个巨大考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

三期工程——采样返回:将在2014至2020年之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1)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宇宙探索历程。(14分)

(2)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宇宙探索历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10分)

3、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的一条城际高铁。

4.. 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2)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运用《生活与哲学》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5.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全国累计少生4亿多人。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目前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所生育的婴儿数)已下降到1.5~1.6,而国际公认的维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的妇女总和生育率是2.1。人口结构失衡问题日显突出,如劳动力数量出现下降、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家庭规模持续缩减、失独家庭群体形成等等,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1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单独二孩”政策做出权威解读,称新政不设统一时间表,由各省负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法组织实施。

材料中我国的生育政策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主观训练二

1.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依据材料和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无法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 材料一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党顺应国内国际

市场关系的认识的?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此有同学认为:资源配置不是“独角戏”,政府和市场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2)请运用所学矛盾分析法对该同学观点予以辨析。

(3)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在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请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12分)

4.2012年11月21日,李克强同志在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时说,我国国情复杂,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并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这是一种好做法。深化改革,千头万绪,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找准了突破口,就会事半功倍。东中西部地区的情况不同,突破口也要因地制宜。要坚信改革道路的正确性,又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深化改革。(12分)

主观训练三

1、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2014年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今明两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需逐年下降3.9%以上。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12分)

2、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的探月工程还处于发展阶段,“嫦娥三号”发射获得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嫦娥三号”发射成功的原因。 (12分)

3、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宏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防止过度商业化造成千城一面、审美疲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城镇化如何才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分)

4、某镇政府实施“文化富民工程”,通过宣传、教育、管理,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减少了村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实现了村容整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减少了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促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发展。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该政府实施“文化富民工程”的具体措施的哲学依据。(12

篇三:举例说说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举例说说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张喜桂 米占郡

【内容提要】建模、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广泛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可以化解难以解决的问题,形成理性的思维体系,促使人们在实践中思考、研究数学,用数学思想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思想 举例 现实生活应用意识和技能

美国教育家杜威把教育定义为:“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他强调“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①辩证地指出了教育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作用。诚然,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门学科,都在以它不同的功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就数学而言,我们生活的每一刻、每一处,都离不开数学和数学思想。例如孩子在具备了完整的意识后,就懂得“家里有3口人”、“房子是方的”如此概念;正常人从会算数起到年老,都知道拿用10元钱买8元的东西应该找回2元的道理,即便不读书的人也懂得;木工师傅即使不了解“直线的基本性质”也知道压住线斗的两端弹出一条直线,等等。

广袤的世界、繁杂的社会现象,从事物的外形构造到内部功能、从逻辑思维到世界观的形成,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充斥着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主要有: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统计思想、比较思想、变换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类比思想、归纳推理思想、隐含条件思想、图形运动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等等。

下面举例说说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一、建模思想的运用

1

2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借助某种函数性质、图象、公式或已知条件等,通过变换,加以转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

化归思想可以将待解决的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A经过某种转化手段,转化为有固定解决模式的或者容易解决的问题B,通过解决问题B达到解决问题A的方法。化归的原则有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降维降次、标准化等。

转化思想在于将未知的、陌生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三角函数、几何变换、因式分解、解析几何、微积分,乃至古代数学的尺规作图等数学理论无不渗透着转化的思想。常见的转化方式有:一般——特殊转化,等价转化,复杂——简单转化,数形转化,构造转化,联想转化,类比转化等。

举例子说明化归和转化思想的运用。

化归:解方程:x-x-6=0

22yyx可以通过化归思想,设= ,则原方程可以化为:-y-6=0解得42

y1=3,y2=-2 当y=3时x2=3,x=±3.当y=-2时x2=-2无实根,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3,x2=-3.

转化:有一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中央有一根芦苇,他该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可以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如图),根据勾

股定理求得水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

这种数学思想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中常常遇见。 四、归纳推理思想的运用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

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

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

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4

如,生活中的农谚“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都是通过归纳推理得出来的。

归纳推理思想,在数学实践中也有广泛的体现。牛羊圈的栅栏,做成三角形就显得坚固,尽管是经验之谈,没有上升为理论,但这种思想依旧体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数学公理。建造大型铁塔,乃至后来的奥运场馆“水立方”等建筑也运用了这一原理。由特殊实例到一般理论,由大自然现象导出科学,强化和提升的数学的生活化意识,让我们觉得“有土、有根”,并且散发“数学就在身边的亲切感”,真正凸显了归纳推理的作用。

另外,统计思想、比较思想、变换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类比思想、隐含条件思想、图形运动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等,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

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不枯竭的源泉。关注数学思想的应用,对数学事理经过概括后产生对数学的本质认识,实现“思想”与“实际”的最佳结合,并巧妙的运用“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人们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技能和生活的本领。

【参考文献】

①选自《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一章“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

(作者)张喜桂:女,40岁,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二中学教师

米占郡:男,44岁,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教师

{该文发表在《中学术数理化》(2013年11期)}

5


关于现实真理的空间说说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39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