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更深月色半人家

时间:2016-10-07 09:59:4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题目79a9291ca300a6c30c229fc4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更深月色半人家——夜读《胡同九章》有感

更深月色半人家

——夜读《胡同九章》有感

■刘宏伟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了,不完全是因为高节奏的都市生活,把我们变成了一架架成天忙碌不息的机器,浮躁而浅薄地过着每一天,更多的原因是,当下的图书,能让人提高心性或有所收获的好书实在不多,在那些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五花八门的纸张里,隐藏得更多的不是知识,而是书商们一张张急功近利的脸庞和复制加粘贴的凌乱组合。

难得今夜,有点空闲,更难得案头有本好书。自从上约贷款买房后,香茗是享受不起了,那就泡上一杯咖啡吧,朋友特意从新加坡带回来的,细细地品味起王彬先生新近所著的《胡同九章》来,怀着满腔忐忑走进了古都厚重本土文化的大门。

胡同,是一个可以给任何一位国人产生关联的词,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它是首都的代言,比天安门多一份厚重,比长城多一份独特。而对于2001年前的我而言,胡同,仅仅只是停留在教科书和新华字典上的一个名词,夹杂在首都皇城根儿下一排排四合院中间的巷道,带着几分想象和遥不可及的神秘。而在2001年,胡同成了与我朝夕相伴的事物,因为就在这一年,我从青藏高原来到了京城,住进了东四一胡同里的四合院里。

说起胡同的文化,不得不说起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因为他曾在《永崇里观居》一诗中,这样描述他少年时期来到长安所居住的环境: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诗中尽是豁达之词,意境更多的似乎却是少年不得志的郁闷,但诗里描绘的盈巷环境和满地的槐花却是美丽极了。二十年以后,白居易在长乐里购得东亭。后又迁居到昭国里,由于官俸微薄,只能购买支巷(曲)边上的住宅。对此,白居易宽慰自己是“务嫌坊曲远,近则多牵役”。巷这种充满幽静的生活情态的道路形式,元以后,在北京以胡同的姿态出现。与唐朝建中年间来到长安谒见名士顾况的少年白居易不同的是,我到京城没有拜访名士的打算,对我而言,名士都是远在高堂之上的人物,我一介布衣,哪有被名士谒见的资本?何况真要遇到一位像顾况那样对我出言“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恐怕我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也是承受不了的。更何况我根本不具备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古名句的旷世才华,也就无法得到名士们“有此句,长安居亦容易,老夫前言戏之尔”的改口称赞聊以自慰了。

而我所租住的四合院门前的胡同,丝毫也找不到白居易笔下的诗情画意,不是诗人虚妄的夸张令人失望,而是四周林立的高楼和建筑工地彻夜轰鸣的机器声取代了“里巷静”,“轩车不到处”变成了只剩半边墙壁的胡同里穿梭不断的人流、车流,诗人所见的美妙意境到了这里,也就彻底地荡然无存了,同时破坏了我对胡同的一切美好想象,失去了了解的兴趣,认为京城古老的胡同,原来不过尔尔!夹杂在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间的几堵土墙破砖,与我故乡的乡镇小巷子也没什么两样。

直到两年后无意间读到王彬先生所著的《北京老宅门》、《北京街巷图志》两本关于北京古城文化研究的书后,才让我对古都厚重的文化底蕴产生了一种深沉的震撼,敬畏在于知深,而这一切,都掩映在京城毫不起眼的一座座四合院和一条条被现代文明挤占得破败不堪的胡同中,这些可都是京城古老文明的根啊。从此,我这位彻头彻尾的外地人,才对胡同多了一份关注,但大都局限于文物保护专家的提案报道,对胡同本身所知十分有限。直到读到王彬

新近出版的《胡同九章》,才对京城的胡同以及蕴藏其间的古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开始营建大都,九年以后竣工。大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最美丽的城市,辟有十一座城门。开辟了九条南北干道与九条东西干道。

干道或者次干道,其时称街。街有大街与小街之分。街以下的道路,一称火巷,一称胡同。胡同是蒙古语在汉语中的借词,原指水井。胡同一词虽然产生于元代,但是,以其为词尾的道路,并不很多,根据元人熊梦祥的记载,在大都,只有二十九条胡同,有名称流传到今天的只有西四路南的砖塔胡同,是北京的胡同之根。我于日前特意去缸瓦寺附近,打算好好体味一番这条北京的胡同之根,结果却大失所望,转塔倒是还在,只是四周被几块杂乱的铁板围住、里面更是凌乱不堪,胡同本身虽然还存在,但已经被杂乱的小餐馆、小旅店、小门市占据了,惟有胡同里的几棵参天古木,让人对其间蕴藏的古老岁月心生几丝感念。洪武元年(1368),明朝的军队攻入大都,出于防御的考虑,把大都进行了适当改造。但是,大都的干道基本保留下来,并且成为胡同布局的经纬。

与大都相比,明代的北京,出现了大量胡同,围绕干道整齐排列。为了日照关系和抵御隆冬时节凛冽的北风,胡同大多采取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的胡同只占次要位置。相对于南北干道,胡同大多是垂直的;相对于东西干道,胡同则大多是平行的。今天被专家认可的大都胡同遗存,主要集中在东四、西四一带,都是东西走向的胡同。嘉靖三十九年(1560),一个叫张爵的人把北京的道路名称搜集起来,以《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书名出版。根据张爵的统计,在他的时代,北京共有1170条街巷,其中有459条胡同,约占总数的40﹪,几乎是大都胡同的十六倍。从此,胡同成规模、成建制地走进北京百姓的生活。胡同,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

明代的胡同,不少保存下来。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进入北京,但是,在清人的打击下,很快退出北京。九月,年幼的顺治皇帝进入北京,十月宣布“定鼎燕京”。对于北京,清人采取了全盘继承的原则,北京的城市格局没有变化,只是街巷的数量增加了不少。据统计,清代末年,在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中,总计有2211条街巷,其中有1121条胡同,约占总数的50﹪。1949年前后,北京城内的街巷达于高峰,其时约有3216条街巷,1039条胡同,约占总数的32﹪。

北京对道路的称呼是有原则的。元人熊梦祥在其所著的《析津志》中,曾经指出,“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认定大街与小街的根据是道路的幅宽。惟独火巷与胡同没有记载。但胡同狭窄于街,则是毫无疑义的。这个原则被后世继承下来。比如,鲜鱼口地区的道路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巷、胡同、街、大街。其中,巷的宽度一般在3米以下,长度在200至300米左右,比如得丰东巷、得丰西巷。胡同的宽度在3至5米之间,长度在300至500米左右,比如晓顺胡同。街的宽度在6米以上,长度在500米左右,比如西兴隆街、打磨厂街。大街的宽度在20米以上,长度在1600米,比如前门大街。

而近年随着北京危改的提速和城市建设的加快,旧城区的胡同正在快速消亡中,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忧虑,王彬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认为,胡同是北京旧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同的大量消亡,严重地影响了北京的古都风貌,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同时保留古都风貌,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里,尽管关于保护古都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究竟该如何保护的合理化建议却很少,我对王彬先生提出的微观地理学说深表赞同,微观地理学说的核心是注重新旧景观的谐调,把新与旧的景观统一起来,消除视觉障碍。我们不应该只是消极地去保护胡同,而应该从积极的微观地理学的角度进行开发性保护、研究与构想,从而做到既不影响城市建设,又能增强城市美感和文化底蕴。

同时关于胡同本身的研究,一般都是从元代开始的,研究的也仅仅局限作为城市辅助功能,而王彬先生在他的《胡同九章》中,不但通过对胡同起源、布局、要素、功能、景观、色彩、名称、人物、文化九个方面,对北京的胡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还第一次将

胡同的研究时间从元代延伸到了西周,第一次从经济形态的角度对胡同进行了研究,经过科学的论证,将胡同的文化起源延伸到了西周的井田制。

《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诗经》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便是那个时代的经济制度在诗歌中的曲折表现。这样的土地制度被表述为井田制。与井田制相对应的是用于居住的“里”。里,也是正方形的,也是九百亩,也规划为九等份,八份是居民住地,一分是公共用地,是祭祖、酬神和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里,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城市。根据成书于西周末年《考工记》的记载,周天子居住的王城,城里面设置九里,如同井字,中间的里,是皇城,皇城居于王城的中心位置;其余的里,作为百姓的居住的之地,围绕在皇城的四周。城门之下是道路。其中,南北之间有三条道路,称经;东西之间亦有三条道路,称纬。在城门之间,城门与城垣之间、城垣内侧,构筑六条与干道相平行的次要道路。这样,无论是南北,还是东西,各有九条干道,时称九经九纬。

干道与次干道,在西周的时候称涂,后世称街。《周礼》说“五家为比”,又说“五比为闾”,二十五家为一闾。四闾为一族。每一族的住宅连为一排。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郑州商城发掘出里的遗址,半地下的房屋有组织地南北相向而建,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里中的道路,在古籍中表述为巷。巷之外,还有支巷,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曲。这种在里中辟巷,住宅构于巷侧的格局,被后世保留下来,成为很有情趣的生活空间。巷这种充满幽静的生活情态的道路形式,元以后,在北京,以胡同的姿态出现。

读完手头的《胡同九章》,才发现天际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天快亮了。用了整整一夜的工夫,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我近年来少有的事情。准确地讲,这样的情形只有在大学里读武侠小说的时候经常出现。经过一夜的阅读,却丝毫困倦也没有,望着晨曦中的京城,多出了几份发自肺腑的喜爱和崇尚。曾经有一位久居京城的演义圈朋友这样告诉我:“你有一千个理由,不喜欢北京;你总会有一千零一个理由,爱上北京。”我想,直到今天,我才发现那多出的一个喜欢北京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我想,那就是京城的古都文化!

可惜当下的人们在无所不用其极地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已经集体迷失了自我,就在我们迷失自我的过程中,一座座城市的古老文明和灵魂,正在被我们用千篇一律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淹没、撕毁。这样的现象,无论是偏远的乡村、还是繁华的都市,无论是新兴的城镇,还是古老的都市,每天都在发生。所不同的是乡村的大兴土木,破坏的是自然生态,而城市破坏的是文化古韵,两者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

掩卷闭目之际,我在想,如果首都的市民和官员,多知道一些胡同的历史、胡同的文化,学会品味胡同、鉴赏胡同、享受胡同,不但能给我们的生活添加历史与审美趣味,而且还能为我们的城市功能设计提供更多科学宜居的元素。有朝一日能为后人建设成一座具有唐代诗人刘方平笔下的居住环境的城市,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啊: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意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光照亮了半边墙壁,另一半则笼罩在暗影里。小巷的一半是明艳的,另一半则是幽暗的。这样的居住环境和意境,恐怕只能偶尔在脑海中想象一番罢了。

2007年2月11日星期日于东八里庄

原文作者所属博客:刘宏伟(尘 客)BLOG——内幕调查

篇三:课外古诗词背诵详解——月夜·更深月色

月夜·更深月色 《月夜》(更深月色),唐诗,作者刘方平 。刘方平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存诗不多。但他的几首小诗却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六麻;可"九佳(半)六麻"通押。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这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如果诗人的笔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诗的意境、手法便不见得有多少新鲜感。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来了”为题,人们总是选择在艳阳之下呈现出活力的事物来加以表现,而诗人却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习见的春的标志,独独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而且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是谁“偏知”呢?看来应该是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则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感觉到春天的来临。前者实写,后者则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语加以绾结,使读者简直分不清什么是生命的欢乐,什么是发现生命的欢乐之欢乐。“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这些地方,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7评析

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实际上,他的这点诗意体验,刘方平几百年前就在《月夜》诗中成功地表现过了。刘诗不及苏诗流传,可能和刘诗无句可摘、没有有意识地表现某种“理趣”有关。但宋人习惯于将自己的发现、认识明白告诉读者,而唐人则往往只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诗意感受,不习惯于言理,这之间是本无轩轾之分的。

作品原文

月色

(唐)刘方平

更深②月色半人家③,

北斗④阑干⑤南斗④斜。

今夜偏知⑦春气暖,

虫声新透⑧绿窗纱。[1]

2注释

①选自《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②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③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④北斗:星宿名。

⑤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⑥南斗: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

⑦偏知:指才知。

⑧新透:第一次透过。 新:初

3译文

夜深了,月光只照亮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子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4作者简介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

月夜

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代为人传诵的名作。 5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6点评

《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

7赏析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


更深月色半人家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30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