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搭石》教学设计

时间:2016-10-06 17:44:4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

感染、熏陶。

3、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手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手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一、 课文导入

1、同学们请看,这是作者刘章爷爷的故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故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故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

(板书:搭石)

2、看到这个题目,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1)什么是搭石?

(2)为什么需要搭石?

(3)怎么搭石?

二、初读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词

间隔 联结 猛涨 相背而行(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谴责 懒惰 俗语 平衡

山洪暴发 脱鞋挽裤 理所当然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图片理解:山洪暴发、清波漾漾

容易写错的生字:“暴”下面不是“水”;“序”里面不是“矛”

三、课文学习

1、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你找的很准确!)

(1)(出示少了搭石特点的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石头,在小溪里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你有没有发现它和文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2)那漏了这些词句行吗?

预设一:平整方正是写搭石的样子——外形特点,不能删

预设二:有二尺左右的间隔写清了搭石间的距离——摆放搭石不是随随便便的,是动了脑筋的,是为乡亲们行走方便而搭的

预设三:横着摆上一排是写它摆的方式——如果我左一块右一块摆可以吗

(3)读一读,读出搭石的特点。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是怎么过小溪的呢?

出示: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1)“挽”是什么意思?(卷起)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走亲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一句话啊,来来去去就必须——

(3)这样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辛苦、麻烦、不便)

(4)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呢?

(5)那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可见搭石是多么重要啊!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四、课文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研读,可以发现,作者考虑到了读者的心理,在第1自然段就基本解答了我们的问题。作者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手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一、复习旧知

二、课文学习

1、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方便、美、)

2、你们说的都不错,和刘章爷爷的心是想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

3、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老师看到很多语句上都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离去。”

①上了点年岁的人,这么急着赶路,肯定有什么急事,大家想想可能会是什么急事呢? ②你们说的这些事都有可能发生,尽管事情紧急,但是,一旦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③原来家乡人心里想的是别人啊!(有感情地朗读)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板书:善良美)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②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③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④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分为两大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搭石上)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速度渐快)前面的——后面

的——(速度再渐快)前面的——后面的——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⑤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是不是有人指挥啊?对,其实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板书:协调有序)

⑥体会的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绰”是生字,它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出示: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呢?(很宽裕,用不完)

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呢?想一想。

(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请读读这两个词语。(板书:画面美)全班齐读

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

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5、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吗?(谦让)(板书: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来感受这份美

6、如果“青年人”和“老年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①生字(伏)齐读三遍

②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伏”:伏是什么意思?(弯)假如你就是那位年轻人,你能来做做“伏”的动作吗?

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像你道谢吗?(不需要)(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多好的年轻人,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听了你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因为—— 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尊老)(板书:尊老)你们的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通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一代又一代人都是这么做的,这已经积淀成了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7、此时此刻,我们眼前的搭石,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搭石了,它搭出了人们的(协调有序),它搭出了人们的(谦让),它还搭出了人们的(尊老),它搭出了人们的心灵美。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8、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其实比这道风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啊!此时此刻,你们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它是什么?(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是善良淳朴的乡亲)让我们饱含深情地一起读读最后一段话。(齐读)

三、课文总结

也许有一天这里的搭石会消失,会通上宽敞的公路,建起一座座桥,但此时此刻,让我们把一道亮丽的风景永远记在心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是一种美,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

四、作业布置

篇二:完美版《搭石》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1、《搭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写本课生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看图片等方式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从乡亲们摆放搭石的情景中体会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品悟词句、朗读感悟,体会搭石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具准备:1、写有词语的搭石卡片,歌曲《花香鸟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每个人都有美好的记忆,丰子恺先生的记忆中有白鹅,老舍先生的记忆中有猫、母鸡,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而牵绊人们最深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对于作者来说也是如此,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是家乡的小山村,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2.生看老师书写课题,并齐读课题。

3.围绕“搭石”,可以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由生板书:什么是、怎么搭、为什么、谁搭、在哪搭)

4.小结:有这么多问题,我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些爱提问题的小问号,很聪明,很了不起,不知道这种聪明劲在解决问题方面是不是也这么突出?那好,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生:读书)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师:这可是个好办法,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翻到书本103页,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测对生字词的理解,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读正确后将卡片贴到黑板上。

(1)、知道“汛期”的意思(借助“汛”的部首来体会意思),指江河水位定时性的上涨时期;你能在课文中找找描写“汛期”时景象的词语吗?(课件出示课文句子,生读。)

(2)知道“俗语”的意思(简单了解俗语是指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的。也叫“俗话”。)课文中俗语指,发散思维想想还知道哪些俗语。

(3)读准“间隔”。师出示口令,第一小组读,间隔一小组读。学生按老师口令执行。

(4)读准“俩人”。读准确后开小火车读。

(5)读准“谴责”,生说和谴责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如批评,责备,指责),和谴责相反的词语有(如表扬)。

(6)读准“懒惰”,说一说和懒惰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7)读准“协调有序”。先让生读,读完后鼓励学生快速在原文中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通过课文理解意思。

(8)读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通过图片让学生猜词,猜出之后课件出示这句话,展示绰的三个意思,学生进行小练笔,得出绰的意思是姿态柔美。学生想象画面美,带着感情再读这句话。

3.小结:带着这份理解再齐读黑板上的词。

三、品读首段,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1.交流: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棒,疏通字词是理解课文的第一步,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问题,请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定位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搭石?请用 ____ 画出来。(生答:“进入秋天,······”)

2.师引导: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生答:“山洪过后,······”)

(1)理解挽的意思(即卷起来的意思),让学生做做这个动作。

(2)也就是说人们出工就必须(生答脱鞋挽裤),人们收工就必须(生答脱鞋挽裤),人们赶集就必须(生答脱鞋挽裤),人们访友就必须(生答脱鞋挽裤),总之,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生答脱鞋挽裤)

(3)师顺势引导: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4)生体会出辛苦、麻烦,做动作的学生还能体会出累。带着这种感情读这句话。

3.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搭石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4.师:这段话告诉我们搭石是怎么搭的,老师在上面也摆了几块搭石,请你思考一下,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也学学家乡的人们,摆摆搭石。你看,上面有9块搭石,我们可以分为三条路,每条路上三块搭石,根据文章的描述,你会如何来摆呢,想一想。

5.学生摆完之后让学生进行修正,并提出修正的理由,说出正确的理由后,请生带着感情读,再上去修正搭石。在交流中体会“平整方正”、“根据水的深浅”、“二尺左右的间隔”等内容。

5.同学们在摆搭石的过程中体会出了家乡的人们怎样的品质?感受到家乡人们的用心和体贴,带着这份乡亲的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四 补充画面,提炼情感

1.师:文字中有搭石,黑板上有搭石,图片中也有搭石。你看——(出示插图)师:远山云雾袅袅,屋舍青瓦白墙,红的叶,青的草,潺潺溪流中一块块石头安静地躺在那儿。不时有一片红叶,一朵山花,飘落在溪中,停栖在搭石上。这是一幅多么宁静、温馨的山村秋景画啊。捧起书来,伴着音乐来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

2.师:同学们读得真美,老师相信你们的字写得肯定更美,现在请你们把这篇课文难写的生字词写在插图空白处,请你工工整整写下来,加深印象。

3.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读通了课文,还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搭石,它有什么作用,作者家乡的搭石给他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回忆,那么在你的记忆深处,你又有怎样美好的回忆呢?(生说自己的美好回忆)是啊,回忆是如此的美好,所以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那具体又是一道怎样的风景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1 搭石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搭)

(在哪搭)

(谁搭)

汛期 俩人 协调有序

篇三:《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 慧子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再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生齐读:搭石

二、自由读文,理解课题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课件出示)。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脱鞋挽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脱鞋挽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脱鞋挽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脱鞋挽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挽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在夏天水还温热,脱鞋挽裤虽然麻烦但起码不受凉的苦,还好啊,但到了秋天,天气变凉,水也变凉了,人们再脱鞋绾裤从水里趟过去就会受凉的苦了,所以家乡的人们就必须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是那句话?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相机板书)

三、研读课文,体会“美”

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一道风景。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师: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1、第一道风景——上了年岁的人摆搭石

师:上了年岁的人是怎样摆搭石的?

生:仔细认真

师:从中你可以看出老人有什么品质?

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2、第二道风景——一行人人走搭石

师:一行人是怎样走搭石的?

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

(生读)

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套用课文里的话语是?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是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是的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图)请再读读这两个词语。

(全班读):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

(指名读)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每当

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3、第三道风景——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

4、第四道风景——年轻人和老人一同走搭石

师:那么“年轻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

师:你的体会很好,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年轻人弯得是那样恭敬,那样心甘情愿,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年轻人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年轻人需要老人向他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敬老

师:他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尊敬老人,十分地淳朴

师:是啊,这里已经积淀成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

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人们会 ;

假如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

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1: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挽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生2:假如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3: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

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搭石真是一条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纽带啊!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但是这里的人们把助人、谦让,尊老敬老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原来小小的搭石上既有那些看得见的摆搭石,清波荡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的画面美美,还有那些看不见的助人、谦让、尊老敬老的心灵之美美,这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赞搭石

师: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你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赞搭石)?

生1:感情读文

生2: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六、总结

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

我想用一首小诗结束今天的课:

搭石

小小搭石寻场景,

细细摆放为他人。

协调有序为他人,

谦让敬老见真情。

在生活中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课件出示)

七、课时作业

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用慧眼观察生活,用慧心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去寻找美。请动手写写你在平凡的事中发现的美。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搭石》教学设计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25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