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思维导图的精髓
思维导图的精髓
目前在国外教育领域,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学生都在使用思维导图这项思维工具教学;在新加坡,思维导图已经基本成了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用思维导图提升智力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已被越来越多的认可。
但思维导图在中国目前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更多人对思维导图的理解,也只局限于目前网络上流传的几款思维导图软件,以为简单的那几款软件就是思维导图的核心,更多的人对思维导图的态度是“不过如此”,这其实是因为他没有走入思维导图的世界,对思维导图的理解过于片面所致。
因为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思维导图的真正的精髓,所以我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思维导图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对思维导图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
思维导图的精髓在于“自然”:我们要遵循大脑自然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强迫我们违反天性。可以说思维导图本身并不具有魔力,它的优点在于与思维模式的契合。
不在于你是用手绘还是用软件,也不在于你是用哪种思维导图软件进行思维导图进行作品的制作,而它真正的根本在于把自己的大脑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在于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把自己的心门打开,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让自己用一个开放的头脑接受新鲜的事物,使自己的思维模式呈“网络化”。
思维导图的诞生初期,人们在应用它时是不需要计算机软件来制作的,它完全是手绘作品。计算机的作用在于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作品的整理、保存和复制传播,无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它都不能代替人的思考。
而且通过用手绘思维导图作品可以促进大脑左脑和右脑的合理应用,促进大脑的潜能开发,在提高记忆力,促进知识的整理消化和吸收等等诸多方面,效果卓著。
同时,通过不断的手绘作品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不断的锤炼自己的制作技能、技巧和手法。它的价值绝不低于世界上的任何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因为那是你的无穷创造天分的杰作。
简单用一句话概括思维导图的精髓:促进人类大脑左脑和右脑的合理应用,促进大脑的潜能开发,将大脑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改变自己的学习、生活更轻松。
篇二:思维导图新手入门完整攻略
XMind新手入门完整攻略
XMind 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商业思维导图软件,应用全球最先进的Eclipse RCP 软件架构,全力打造易用、高效的可视化思维软件。对于新手来说,如何使用XMind是安装完成后的首要问题,XMind新手入门完整攻略是小编给新手用户的福利,包含创建XMind思维导图基本入门操作,让用户快速上手。
XMind思维导图主要由中心主题、主题、子主题、自由主题、外框、联系等模块构成,通过这些导图模块可以快速创建您需要的思维导图,以下步骤教您如何使用XMind创建思维导图: 第一步 新建导图
打开XMind软件选择空白的模板,或者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个空白的思维导图;
另外,你也可以选择“文件>新的空白图”选项,新建一个空白导图,导图中间会出现中心主题,双击可以输入你想要创建的导图项目的名称。
第二步 添加分支主题。
按Enter键或Insert键可以快速添加分支主题/子主题,也可以点击工具栏上插入主题按钮后面的小黑三角,插入分支主题。双击一样可以输入项目名称。
如果分支主题下还需要添加下一级内容,可以再创建子主题,可按Ctrl + Enter键或Insert键,或点击工具栏上插入主题按钮后面的小黑三角,选择父主题。
备注:如果不需要某个主题,可以选中主题,按Delete键即可。
第三步 添加主题信息。
使用工具栏可快速访问图标、图片、附件、标签、备注、超链接和录音这些主题信息。
您也可以通过插入菜单栏中的这几个工具来添加这些主题信息。
第四步 添加主题信息的可视化关系。
通过工具栏可快速访问外框、概要和联系来为主题添加特殊标记来对主题进行编码和分类、使用箭头展现主题之间的关系和使用外框功能环绕主题组。
您也可以通过插入菜单栏中的这三个工具来添加主题信息的可视化关系。
篇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科教学
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科教学
思维导图(Mind Maps)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人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基于放射性思考的,图文并茂的笔记形式(以下均称之为‘博赞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应用中的发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内地,最初的确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但后来主要被工商界(特别是企业培训领域)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及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科教学方面的应用反而发展缓慢。那么,为什么这种最初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而发明的方法,历经50余年,却还没有被广泛地运用到学校教学中去呢?华东师大刘濯源教授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历经十五年的研究及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博赞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学科教学。因为“博赞思维导图”过于强调“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但却无法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另外“自由发散联想”具有天马行空,对思维不加控制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而不适合用于学科知识教学,因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的,由不得你胡思乱想。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性,学科教学必须强调“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而且随着学段的升高,知识会越来越抽象和复杂,这就更加要强调“理解的深度”而非“记住的速度”。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才把概念图(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提出)、知识树、问题树等图示方法的优势特性嫁接过来,同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融合进来,把“博赞思维导图”转化为“学科思维导图”。因为“博赞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方法,却不是思维可视化教学的方法,而适合运用于学科教学的是“学科思维导图”——强调“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的图示方法。作为一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建构策略”已被全国五百多所课题实验学校引进,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思维导图品质标准
刘濯源教授带领的思维可视
化研究团队在15年的研究与反复
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学科思
维导图品质管理十二条标准》(如右
图)。
? 形的6条标准
“一图一中心,主题要突出”
是指一张学科思维导图只能有
一个中央图,不能多中心;主
题要明确,不能又想说东,又想说西。
“主干不超七,记忆好管理”是指一般学科思维导图的主干最好不超过七个,因为人脑同层级记忆宽度大概是“7±2”,超过7个容易乱,但主干也不宜过少,那样说明思维的广度不够。
“层级三至五,宏观到具体”,层级主要指思维深度,根据15
年的研究发现,三到五层最好,层级过少
知识处理不到位,层级太多容易跑题。
“易读信息大,导线须转平”,学科思维导图的内容比一般思维导图的信息量大,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知识的深加工和理解而不是强调记忆。
“关键词精准,增减都不行”,优质学科思维导图的关键词要精练到增一字多余,少一字不明,绝不能是大句子,因为罗列句子并没有启动思考。
“色域区分明,一眼就看清”指要用不同的颜色将知识模块进行区分,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在“忆图”时也可以根据颜色来进行回忆。
? “神”的6大意识
“目标意识”,画学科思维导图目标要清晰。比如一篇课文,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可用“识读”消灭字词,“理读”理清文章结构,“品读”欣赏里面精美的词句等。
“问题意识”,这是绘图的关键,学科思维导图的展开一定是由问题引导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淘金式发问就是不断追问的递进式思考。
“要素意识”指什么样的体裁就要提什么样的要素,比如说明文,其要素就是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说明顺序和方法。记叙文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层级意识”指同层级及上下级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合理,不鼓励个性化的随机发散。
“对象意识”是指画学科思维导图要分学情、分学段、分对象,不能过于艰深,也不可浅薄,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规律意识”强调一张优秀的学科思维导图,一定要把考试规律(题型意识、考点意识、解题策略)和学科规律融入学科思维导图之中,只有这样,才是对提升学生学科水平有用的。
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非常简单,刘濯源教授编了一个口诀来帮助大家记忆:“一画中央图,主题要突出;二画图主干,大项要列清;三把分支画,细节辨分明;四将图画完,浏览作补充”。学会画图并不难,但刘教授常说“功夫在图外”,学科思维导图的品质不只是由画图的技巧来决定的,而是由绘图者的思维品质和学科功底来决定的,为图而图,忽视图背后的思考方法,是舍本逐末。因此,教师要绘制出高品质的学科思维导图,必须要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逻辑能力(如概括、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等),学习有效的思维方法(如发散、聚合、递进、转化、辩证等),另外对学科内容的深入探究也是重要基础。
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应用中的分型
? 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
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的主体思维方式是由外向内,由具体到抽象的“聚合思维”,在教学中多用于知识归纳,将知识结构化,更利于理解性记忆。(应用实例如图)
? 创作型学科思维导图
创作型学科思维导图的主体思维方式是由内向外,由抽象到具体的“发散思维”,应用于写作或创意,绘图时进行结构化的发散思考,可快速突破思维局限,发现新观点和新途径。(应用实例如图)
? 分析型学科思维导图
分析型学科思维导图的主体思维方式则是“发散+递进”思维,在教学中多用于阅读和解题,梳理文章结构和线索,分析题目,理清解题思路。(应用实例如图)
在学科教学应用中,无论应用何种类型的学科思维导图,都包括提要素,理关系,建结构等重要思维过程。
《谢华老师思维导图解说》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23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活期存款英文
- 下一篇:一站到底黄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