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七七卢沟桥事变

时间:2016-10-03 23:14:0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此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华北大片领土,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内陆腹地。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反抗,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卢沟桥:卢沟桥在北京广安门外,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6.5米,宽

7.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由于各拱相连,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桥面用石板铺砌,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总共501只,是一座闻名世界的

桥梁。卢沟桥还是“七七事变”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七七事变: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多次在北京西南的宛平县附近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晚上,他们借口一个士兵失踪(其实该士兵是因为上厕所暂时离开队伍,不久就归队了),要求进宛平城搜查,要求中国军队驻军撤出宛平。这些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日军就炮轰宛平和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全国抗战从这里正式开始。因为“七七事变”发生在卢沟桥,所

以又称“卢沟桥事变”。卢沟桥成为中国人民永远难忘、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

2、

篇二: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七七事变》观后感

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想不到日本帝国主义不但没有让步,反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这便有了后来的七七事变。在日本对卢沟桥一代进行挑衅的时候,中国战士毅然选择了反抗,拿起手中的武器,向小鬼子开火。第二天晚上,战士们怀着同仇敌忾的心情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中国人从此知道了一味退让是丝毫没有作用的,这只能让敌人更加的嚣张,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日寇依然不死心,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这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只要落后,就会被帝国主义所欺凌,只有被宰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和会,这时候,中国享受的不是胜利者的荣誉,而是莫大的耻辱。国联向作为胜利者的中国提出了21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国家只要落后,他的权益就无法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但

在弱小的国家收到欺凌时,选择逃避,是没有一点作用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哪怕国家再弱小,也要和侵略者进行斗争,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样,才能维护自己以及国家的尊严。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明朝那场保卫北京城的故事。当时,明英宗亲征,却在土木堡被瓦剌打败,明朝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阵亡,瓦剌乘虚而入,一举包围了北京城。这时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投降,逃跑和反抗。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决定要和瓦剌决战与北京城下。在他的带领下,明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把瓦剌赶出了北京城。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虽然是这样,但我们这一代仍然应该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和平之光,永照这块大地!

篇三: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

南苑——29军的兵营军部也!29军,原西北军。军长宋哲元为每个士兵配一大刀。1933年长城喜峰口突袭日军,大刀砍死日500多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931年“九一八”后,至1935日占领了热河(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签《何梅协定》后中央军退出天津,只有29军在平津一带驻防。至1937年步步紧逼的日军已控制了北平以东、北、西三面。29军三面受敌!!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后称一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我守军拒!7月8日凌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我守军发起进攻,29军奋起反击——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爆发了!9日蒋命令孙连仲等部北上石家庄和保定,意味着准备开战。

赵登禹——1898至1937山东菏泽赵楼人,时任29军132师师长。喜峰口之战即为他带兵打的。赵的刀法最好,枪刀并用,杀敌最多,行伍出身,从冯玉祥贴身卫兵一直干到师长。1937年7月28日接军长宋哲元命,从南苑往北平撤退(宋的命令被一汉奸通报日军了),路上副军长佟麟阁及赵先后阵亡。佟在一个叫“时村”的地方被日军堵住阵亡。赵的车已开到永定门外木樨园南,遭日军埋伏中弹(数十弹)阵亡,葬卢沟桥旁大枣山。

7月29日北平沦陷!7月30日天津沦陷!

29军共辖4个师一个独立旅,总兵力10多万人。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今北京西城区有“佟麟阁路”。秦德纯,山东沂水人,副军长兼北平市长。冯自安37师驻守北平。张自忠38师驻守天津(兼天津市长)。赵登禹132师驻守河北。刘汝明143师驻守察哈尔省。

南苑。清代始一直驻军。后冯玉祥驻兵并治理。1924年在此办婚礼。一直是军阀总部所在地。

29军。天津沦陷后,扩为第一集团军,宋为总司令。下辖三个军:张自忠59军,刘汝明68军,冯治安77军。这三支部队番号都暗含“七七”。抗战结束时集团军6万人剩下2万不到。

1937年·八一三淞沪保卫战

8月13日到11月12日,整整三个月,歼敌近10万(大部分是受伤)。中国军队共70个师开赴上海,占全国陆军的三分之一。

淞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市长俞鸿钧,第三战区司令官冯玉祥,副长官顾祝同(后接任)。右翼军总指挥张发奎。左翼军总指挥陈诚。第五军军长宋希濂,辖36、87、88师。88师师长孙元良。川军26师为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张灵甫任74军王耀武师长辖305团团长,驻守苏州望亭,毙敌千余。空军司令周至柔。

因战争规模扩大,接受张群秘书长建议,蒋亲任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为副职。战区司令部由宜兴移到苏州,指挥上海的海陆空作战。20军从贵阳赶来,(杨森)登车时,20万市民热泪相送。15师从长沙,74军从陕南,第8师从西安,第一军从甘肃,21军从广西纷纷增援上海。

宝山“罗店保卫战”最为惨烈。血肉磨坊,遍地尸体,血流成河,张治中、陈诚、罗卓英指挥,无数次争夺。

11月13日开始,几十万大军匆匆撤离战场。88师孙元良部留下一个营,由副团长谢晋元指挥,在四行仓库吸引敌人。坚守四天,殊死搏杀后完成任务过苏州河进入公共租界。

1937年忻口会战

1937年10月13日,日进攻山西忻口。正面战场是阎锡山,孙连仲打的。八路军129师火烧阳明堡机场,配合了国军的正面战场。第九军郝梦龄军长牺牲。师长刘家琪、旅长郑廷珍同亡。郝是河北石家庄藁城人,1898年生。先是奉军的,后归西北军。葬武昌卓刀泉区伏虎山“烈士陵园”。汉口有“郝梦龄路”。刘是武昌人,第九军54师中将师长,不知葬何处。郑为河南柘城县人,葬家乡。追赠中将。

9月24日保定沦陷。9月25日平型关战役。12月8日石家庄沦陷。10月13日忻口战役。11月8日太原失守。11月20日林森宣布迁都重庆。12月13日南京沦陷。

1937年南京保卫战

11月13日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日军30万攻城,守军只11万。 战争最早于12月5日在句容打响。12月7日蒋飞离南京。12月12日接蒋撤退令,唐生智带头渡江北逃。13日凌晨日军轻而易举入城。由于城内到处是扔掉的武器和军装,日认定大量中国军人化装成了平民,于是大屠杀开始。

111军21军防守南线。145师弹尽援绝。1937年11月30日,在广德失守后,师长饶国华饮弹殉国。四川资阳人,归葬资阳甘溪沟。


七七卢沟桥事变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16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
娴犳ǹ鍨傞崥搴″祮閸欘垰顦查崚锟�
闂勬劖妞傞悧閫涚幆: 5閸忥拷/缁★拷閸樼喍鐜�10閸忥拷
閸︺劎鍤庨弨顖欑帛
閼辨梻閮寸€广垺婀�
婢跺秴鍩楅幋鎰閿涳拷
娴犳ǹ鍨傞幋鎰閸氬函绱濋懟銉︽¥濞夋洑濞囬悽銊嚞閼辨梻閮寸€广垺婀� 鐎广垺婀囧顔讳繆閸欙拷 p00852-1 闂€鎸庡瘻瀵邦喕淇婇崣宄板讲婢跺秴鍩� 娓氬じ绨幃銊︽偝缁憋拷 閹垫挸绱戝顔讳繆
閸︺劎鍤庨弮鍫曟?閿涙艾鎳嗘稉鈧懛鍐叉噯娴滐拷 9:00-12:30 14:00-18:30 閸涖劌鍙� 9:00-12:30
瀵邦喕淇婇弨顖欑帛娑擃叏绱濈拠宄板瑏閸忔娊妫寸粣妤€褰�
瀵邦喕淇婇弨顖欑帛娑擃叏绱濈拠宄板瑏閸忔娊妫寸粣妤€褰�
閺€顖欑帛閹存劕濮� 瀹歌尪骞忓妤勵嚉閺傚洨鐝锋径宥呭煑閺夊啴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