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教案

时间:2016-09-30 07:30:1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满工对唱》

教学对象:9年级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和体验豫剧、黄梅戏音乐的风格特点,喜欢这两种地方戏曲,进而树立喜爱戏曲音乐、关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态度。 

2、聆听豫剧《花木兰》、和黄梅戏《天仙配》选曲,感受这两种地方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能够随着录音演唱这两种地方戏曲选段的一、两句唱腔,能够在若干种戏曲音乐中辨认出这两个剧种。 

3、知道我国地方戏曲和豫剧、黄梅戏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这两种地方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材分析:

《满工对唱》又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内容表现董永与七仙女在傅家做工百日期满,夫妻欣然归家时的喜悦心情。整个唱段的唱词简洁工整,易于上口,行腔舒展,韵味浓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剧中女主人公花木兰乔装男子替父出征,在奔赴战场途中,有位同行的男士口出怨言,认为天下苦事都叫男子做了,女子成天在家享清福。花木兰以男子身分,慷慨陈词,为女子摆功,直说得这位男士无言以辩。

教学过程:

1、简单中国戏曲艺术就是这样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我们欣赏戏曲,就可以从人物的角度,从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的角度进行欣赏。

2、知识点介绍:豫剧简介: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

3、欣赏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播放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4、请同学们讨论作品背景,老师补充说明。《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剧中女主人公花木兰乔装男子替父出征,在奔赴战场途中,有位同行的男士口出怨言,认为天下苦事都叫男子做了,女子成天在家享清福。花木兰以男子身分,慷慨陈词,为女子摆功,直说得这位男士无言以辩。

《花木兰》简介:花木兰的故事在我国久有流传。北朝民歌《木兰诗》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花木兰》剧情: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十三载,累建功勋,辞官回乡。贺元帅亲临,方知花木兰为女子。

5、请同学总结分析这段唱段的特点。花木兰的唱腔,很质朴,很本

色,没有女子的娇羞之感,我觉得很符合花木兰的身份和她的性格特点。豫剧很有地方特色,语言很生活化、平民化。

6、欣赏黄梅戏选段《满工对唱》又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满工对唱

七仙女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 永 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 随手摘下花一朵,

董 永 我与娘子戴发间。

七仙女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 永 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 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 永 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 永 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7、《天仙配》简介 

  《天仙配》剧情:董永家贫父死无钱安葬,卖身葬父,在傅员外家为奴。玉帝的第七个女儿——七仙女向往人间生活,私自下凡,她同情董永的遭遇,便以槐树为媒,与董永结为夫妇。随后,同去傅员外家做工,百日期满,夫妻正欲归家,不意玉帝逼迫七仙女立回天庭,不然则以降灾董永为惩罚。七仙女身怀有孕,最后在槐树下忍痛与董永诀别。 

  扮演七仙女的严凤英,发声自然,音色优美,行腔流畅而韵味隽永,她对于黄梅戏由民间歌舞发展成为有相当影响的戏曲剧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扮演董永的王少舫,演唱时感情真挚,韵味浓厚,对黄梅戏的男声唱腔也有一定创造。

8、课堂拓展: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小组讨论,为戏曲的振兴出谋划策。全班交流。)

篇二:刘大哥讲讲话理太偏

刘大哥讲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

还有衣和衫

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 许多女英雄

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

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

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篇三:戏曲撷英教案

戏曲撷英

一、教学内容 《戏曲撷英》——选自人音版九年级18册第四单元,由歌曲《梨园英秀》、昆曲《林冲夜奔》选段《望家乡,去路遥》、以及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和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四个内容组成。

根据教材内容,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出发,把本单元定为三个课时,并扩充绍兴本土戏曲剧种绍剧、越剧、鹦哥戏等。

第一课时,梨园英秀。学习歌曲《梨园英秀》。

第二课时,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以昆曲、豫剧为重点,结合欣赏介绍我国传统戏曲四种声腔剧种。

第三课时,地方戏曲荟萃。以学生展示、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介绍近现代流传广泛的戏曲剧种,以黄梅戏和绍兴本土戏曲剧种绍剧、鹦哥戏、越剧等为主要内容,并以竞赛的形式小结本单元。 二、教学理念

本单元的设计从近些年来备受人们喜爱的音乐体裁——戏歌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感受体验我国传统戏曲四种声腔剧种和近现代流传广泛的地方戏曲音乐风格特点,以获取相关的戏曲知识,和听辩能力,激发喜欢戏曲音乐的感情,并关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设计遵循新课程标准教会学生学习的原则,同时让学生始终都处于审美享受的过程中,突出“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三课时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聆听、发言、观看、演唱、演奏中,充分培养音乐学习兴趣。并将收集、查阅传统戏曲和近现代流行戏曲资料、了解绍兴本土戏曲演出情况的作业课前布置给学生,课上交流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 1、不利因素

由于年龄与欣赏趣味等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对中国戏曲大多兴味索然,对相关戏曲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收集并占有大量戏曲方面的知识资料和音像资料,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力求让课堂变得趣味盎然。 2、有利条件

由于初三学生曾学过京剧、越剧,有一定戏曲基础,而且绍兴是著名的戏曲之乡,部分学生受兰花艺苑等媒体的影响,对家乡戏绍剧、越剧、鹦哥戏等比较熟悉,有个别学生甚至能唱上那么一、两段。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在第三课时采用学生课前收集,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来学习地方戏曲黄梅戏和绍兴本土戏曲。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梨园英秀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赞颂我国传统戏曲音乐的戏歌,表现广大群众热爱戏曲音乐、学唱戏曲

的生动场景。其显著特点是有说、有唱,有对戏曲的模仿,富有动感和青春活力,带有戏曲音乐韵味和通俗歌曲风格,新鲜活泼,适合青少年演唱。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戏歌《梨园英秀》,体会歌曲中戏曲曲调与通俗音乐节奏相结合的音

乐风格和热烈欢腾的情绪。

2、能够自信地用活泼的歌声来唱这首歌曲,并能够给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编配

简单伴奏和动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东柳西梆 南昆北弋

教材分析:东柳西梆、南昆北弋是歌曲《梨园英秀》中的唱词,是对我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

剧种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东柳”指山东古老剧种之一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以元明清以来民间流传的俗曲小令演变而来的。表演程式粗犷豪放,风格独特,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腔为主。“西梆”指我国北方地区的梆子腔。用木梆子打击节拍,如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南昆”指产生于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一带的昆曲,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以行腔优美、缠绵婉转、一唱三叹著称。在中国戏曲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百戏之母”的美誉。“北弋”指元代起源于江西弋阳的古老剧种弋阳腔。声腔高昂、挺拔,多为一人唱多人伴唱的形式,由于是假嗓子翻高八度帮腔,所以传到北方又称为“高腔”。“西梆”:指我国北方地区的梆子腔,用木梆子打击节拍。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林冲夜奔》选段,豫剧《花木兰》选段,了解这这两种戏曲剧种

的音乐风格,能随录音唱一、两句。

2、通过聆听戏曲片段,能听辩昆曲、豫剧、柳子戏、弋阳腔,感受这四种传统戏

曲声腔剧种的风格。

3、通过以上学习活动,激发对中国戏曲的喜爱之情,关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教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01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