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初中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习题

时间:2016-09-30 07:30:0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初三化学-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测试题

(100分,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27分)

1.(河南)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 D. PM2.5浓度 2.(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新 课 标 第 一 网 A. 2O

B. 2O2

C. O2

D. 2O2-

3.(湖北荆门)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铝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5.(福州)根据图2-1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2-1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当

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6.(福州)用“的是(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图2-2中的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

图2-2

7.(山东莱芜)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 8.图2-3中的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X K b1.C om

图2-3

9.(天原杯复赛,信息给予题)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和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为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为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为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二、填空题(42分)

10.(安徽蚌埠三中期中,8分)现有①冰水混合物 ②铁 ③氯化铵 ④自来水 ⑤盐汽水⑥水银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1.(湖南湘潭,10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国家提倡使用的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加碘食盐里的“碘”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已知碘酸钾受热不稳定,因此,你认为炒菜时 (填“早”或“迟”)加入加碘盐更有利。新-课 -标- 第-一-网 (2)仔细观察图2-4后回答:

图2-4

①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②针对上述环境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3,湖北孝感,12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请你对表2-1进行分析并按要求填空:

表 2-1

13.(福建泉州,1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图2-5(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图2-5

(1)请从图2-5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其阳离子是(填符号)。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 C和Neb. Be和Mgc. Al和Si d. F和Cl 三、实验探究题(21分)xKb 1.Com

14.(天津河西区期中,节选,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2-6所示的A、B两套装置。

(1)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第一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气瓶中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当温度达到40 ℃时白磷就能在空气中燃烧。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影响健康。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如图B),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新|课 | 标| 第 |一| 网 (1)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本实验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0分)

15. 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求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篇二:初三化学第二章空气知识点和习题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 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

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

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

不活泼,熔点-209.9℃,沸点-195.8℃。

2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习题

1、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2、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氮气、氩气

3、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用天然气作燃料

C.汽车排放的尾气B.焚烧垃圾 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5、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氢气的燃烧 C.矿物燃料的燃烧

6、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频发,它在空气中增加的有害成分是( )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物D.氮气

7、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应填充()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D.二氧化硫气体

氧 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降温后,-183℃时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218℃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2、硫粉(淡黄色)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硫(S) + 氧气(O2)二氧化硫(SO2)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

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

(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

*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2 氧化镁(MgO)

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 四氧化三铁(Fe3O4)

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三、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B+?? → E (简称“多合一”)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B→A+B+??。(简称:“一变多”)

③: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习 题

1、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D.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旺

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农家肥料腐熟

4、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

5、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6、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D.硫在空气中燃烧

7、工业上用的大量氧气,主要使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A.化学性质不同 B.溶解性不同 C.气体沸点不同 D.密度不同

8、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 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篇三: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

2.1空气的成分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最早发现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法国的 ,他得出空气是由和 组成的。

2.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a、原理(化学方程式):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氮气:惰性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三、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2.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3.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四、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1、空气污染源:工业、交通、生活污染源

2、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PM2.5、臭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

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废气除尘处理,煤炭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原料,开发新能源,植树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2.2与2.3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概述

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及少数非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B、多数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二、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观特性(基本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三、原子: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

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某原子的质量

×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单位为1)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五、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分子、原子)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20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原子核 上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4)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5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的化合价 8、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

3+


初中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习题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016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