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作文1000字:写景散文1000字,散文

时间:2016-09-29 23:08:2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关于初二语文抒情散文 [1000字]

关于初二语文抒情性散文阅读及其答题技巧

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这类散文对具体的“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抒发一定的感情的。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三、考点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

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

篇二:写美丽的家乡的作文1000字

写美丽的家乡的作文1000字

写美丽的家乡的作文1000字

板桥故里 梦里水乡

>我的家乡位于江苏中部。盛夏,没有海南那灼人的日光;隆冬,也少见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寒。这里人文荟萃,水乡风情旖旎迷人,是镶嵌在苏中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岛菜花黄

水乡河沟纵横交错,将广袤的田野分割成一块块彼此独立的垛田。这些碧玉一般的垛田星罗棋布,好像成千上万的小岛荡漾在水面之上,形成千岛奇观。

每年清明节前后,艳阳普照,和风轻拂,20万亩油菜进入盛花期,无垠的田野一片金黄。在这金黄色的海洋中,成群的蜜蜂在嗡嗡地闹着,轻盈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这个时节,最热闹的要数那些孩子了。他们在田野里奔跑嬉戏,有如一群快乐的鱼儿在金黄色的波浪中跳跃。此时的河沟好似一条条碧绿的丝带,环绕在“小岛”四周。水面上,船娘一声声质朴的清唱,应和着那古老而悠扬的桨声,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忘却了一切尘俗烦忧。千岛菜花黄,成为水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万亩荷塘绿

当知了爬上树枝,奏响夏天的主旋律时,水乡兴化已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看,那些初绽花蕾、含苞欲放的荷花,如羞涩的少女,欲语犹遮半边脸;那些已经盛开的荷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中,一朵朵荷花摇曳生姿。它们在碧绿的荷叶中间,忽隐忽现,像绿色海洋里一颗颗星星,闪闪烁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莲叶之上,红红的蜻蜓在轻飞曼舞;水面之下,成群的鱼儿在莲叶间捉迷藏。不时跃出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鱼戏莲叶间”。也是此时随处可见的一幅寻常画卷。小桥流水人家

家乡小桥众多,如晶莹的珍珠点缀在城乡各地。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小村上炊烟袅袅。在落日的余晖中,农人荷锄悠然而归,或走在田间小道上,或伫立于小桥旁休憩。桥下,成群的白鹅“红掌拨清波”,像一艘艘洁白的帆船,又如胜利而归的将士一边游弋,一边高唱凯歌。此时,走上小桥看风景,你也会成为画中人,装饰着别人的梦。

我的家乡不仅风景如画,更是人杰地灵。蜚声海内外的郑板桥、被称为“东方黑格尔”的刘熙载,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海光楼,施耐庵陵园等,一直是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的地方。

“晓望海光月,轻叩板桥霜。微风摇曳竹影,我的梦里水乡??”著名歌词作者阎肃老师创作的《梦水乡》是对我们家乡最形象的诠释。

文章标题采用四字短语,虽没有直接说明家乡在何处,却已暗含在题目之中,比较有新意。作者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采用歌词或者古诗词做小标题,既形象生动又有意

境。文章虽以>景色描写为主,但作者并不忘展现它的人文气息。文字语言优美,并多处引用诗词,读来令人感觉身临其境,心旷神怡。(馨源) 《写美丽的家乡的作文1000字》

篇三:散文阅读练习 [1000字]

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英格堡小镇上的猫

陈蔚文

那只猫,那么曼妙,那么憨肥,仪态从容,我想它是只女猫。在瑞士铁力士山的英格堡小镇上,小镇笼着薄薄的寒雾,木屋、草地、鲜花??各种雅致的庭院摆设,女主人从二楼窗口探身打理那些姹紫嫣红的花儿,冲我微笑——她的人也像其中盛放的一朵。

有户院子,木门扉装饰得像童话里的那样,我正举着相机左拍右拍,就见那只白猫悠闲地从马路对门的院子踱了出来,它兴许刚用过早餐,或许还有小片干酪,它的神态表明它对它的早餐以及生活的满意程度。

隔壁出来一家子,夫妻俩和两个漂亮孩子,他们正要去车库,高大的男主人微笑着先向猫走去,兴许,他想向它问声早安?我的第一反应是那只猫当然要跳闪开,像我通常见到的那样,那些猫们,无论是小街巷院的杂种平民猫,还是朋友家中据说是贵族种的蓝眼睛波斯猫,它们无一例外见到人都如人见到鬼,弓背,一蹿老远,像缕风一样不见。它们总是习惯在暗处打量世界,在树丛,灶台下或床底,在它们自以为安全的一切幽暗旮旯,目光警惕,随时准备像道闪电逃避它们感知的人带来的危险。

然而,这只白猫,它从容地立在那儿,接受男人亲热地抚摸,像仁爱的皇上允许子民吻他的鞋。是因为男人和它很熟吗?阳光下,它闲适地穿过马路向这边走来,我走近,做好它逃开的准备,小心翼翼地伸手,手触到它丰满的背脊,温顺皮毛,我抚摸它,它看来似乎很放松、享受,毫无抗拒之意。

一会儿,它又向几步外我的同伴走去,在她白裤子边趴伏下来,把她吓一跳,不敢相信自己对一只猫会有如此的亲和力!倘若它是只男猫,那就是吸引力。总之,这是她在自己的祖国无论如何不可能遇上的猫的礼遇。

在她记忆中的猫,同样紧张恐慌。背脊紧绷,如随时要离弦的箭,它们总是为恐怖片中一桩诡异事件作铺垫:静寂瘆人的黑暗(伴着坏水龙头的滴水声),一只猫的身影猝然闪过,它们碰翻花瓶或一盏瓷器,尔后骇人的事件悄然登场。

这只铁力士山脚小镇上的猫,它看起来和夜晚毫无瓜葛,它那么兴之所至,毫无设防,像邀宠的婴孩要占尽人们的抚爱。它对世界的认识仿佛从来只有爱,良善,它理所当然地以为全世界都该是爱它的!爱它的憨肥,爱它的白色皮毛。

它的主人、邻居,那些路经的游客,它应当从未从他们那里得到过粗暴,凌辱,甚至是要剥它的皮、吃它的肉的恐吓——且还不仅止于恐吓!我外婆曾养的一只肥肥的猫真被人捉去烹了,我一位朋友家养的猫也曾遭遇如此下场。有阵子,她闻见所有厨房窗口飘出的肉味都觉得可疑,都觉得和她那只叫“阿福”的可怜的猫有关。更不幸,不久后她去广东出差,一位热情

的男客户竟执意要请她吃名菜“龙虎斗”(猫蛇烩)!

从德国去往阿姆斯特丹,在途中加油站休息,正赏景吃东西,一群麻雀叽叽喳喳飞来——在欧洲,鸽子不避人原不稀奇,可它们是麻雀啊!和猫一样,也是极警惕、机敏,是随时提防着人的小东西,但加油站的这些麻雀,它们居然向人飞了过来!当有人一伸手,它们便飞啄面包屑,在人的手掌上欢快跳跃。有面包屑落在地上,它们便在人的脚前偏歪着小脑袋啄食,你差不多怀疑它们是不是叫“麻雀”的东西!不然它们怎敢靠人这么近?难道它们不怕人的脑海里立时升起“油炸麻雀”或“清蒸雀肉”的念头?说来,一只

麻雀的肉那真叫“何足挂齿”,但少也是肉吧,且滋味和营养价值在民间的口碑不坏:壮阳益精,暖腰膝。有回逛郊区公园,见远处的一伙麻雀,同行者纷纷议起雀肉的种种好,包括提了各式烹饪法子,话未完,雀儿呼啦一声飞散了,可能听着都心惊,集体暗念“罪过罪过”!

一只持怀疑态度的麻雀,要多久才能洗去被弹珠袭中,被网罩住的家族阴影,积淀出在人掌心雀跃的放松与信任?

英格堡小镇上的猫,以及加油站的麻雀,它们有着与我所熟悉的猫与麻雀全然不同的经验世界。“人”在它们的字典里和“天敌”无关,以弱小动物的一份纯洁与依赖,它们认为并相信,藏在人兜里的绝不会是乌黑汽枪口,而是友爱的面包屑。

1.本文的描述主体是猫,可开篇用不少笔墨描写小镇的环境及木屋女主人,其用意是什么?

答案 为了表明猫之所以曼妙,憨肥,仪态从容,正是因为有这样雅致的环境和创造这 种环境的友爱、和善的人。

2.文章写到有猫影闪过,就会有花瓶翻倒,骇人的事情登场,还写到外婆家的猫及朋友家 的猫都曾被人烹食,这些描述对表达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这是运用对比方法来反衬英格堡小镇上的人们对猫的宠爱,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 国人在对待动物生命时所表现出来的漠视甚至暴虐的态度的痛心和斥责。

3.根据文章有关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一只持怀疑态度的麻雀”是怎样的麻雀。

答案 一只家族成员曾经遭受过人类枪弹袭击或者罗网捕杀而丧命,久久不能解除对人 类的怀疑和不信任感,所以始终警惕并远离人类的麻雀。

4.文章后半部分用了不少文字写加油站的麻雀,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是

否跑题了?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从猫写到麻雀,运用了联想手法。没有跑题。虽然从标题上看,本文的叙述主体 是猫,但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对漠视动物生命者的谴责,呼吁人们爱护动物,珍爱生命, 人类要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存。文章是以中西方对待猫与麻雀不同的感情与态度为例来表 现主题的。因此,从猫写到麻雀,有拓展主题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

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个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50°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30 ℃。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棵枝叶稀疏的梅树。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的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的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炸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的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断,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作文1000字:写景散文1000字,散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00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