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质量兴县自评报告

时间:2016-09-29 08:05:4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2沙洋质量兴县自查报告2

沙洋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工作绩效自查报告

沙洋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1月

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沙洋夯实基础、攻坚突破的一年,我县质量兴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决定》精神,立足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沙洋崛起,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不断推动全县整体质量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新的贡献。

根据市质兴办《关于做好2012年度全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县2012年质量兴县工作绩效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综合情况

根据《荆门市质量兴市绩效评价指南》要求,县质兴办围绕质量提升、品牌创建、质量兴企、质量宣传、检测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认真的归纳、整理和资料搜集工作。总体来看,我县2012年的质量兴县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责任落实、措施到位、成效明显。

2012年,我县质量兴县工作自评总评分为99分。扣分的原因是:“条款 2.4.2”,对开展质量兴县(市、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目前奖金暂时还未落实到位。扣1分。

二、基本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牢固树立质量兴县观念,质量兴县机制不断完善

1、领导重视,实施质量兴县战略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质量兴县工作纳入县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县政府多次召开政府办公会议,讨论和研究全县的质量兴县工作。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大质量观念,坚持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大力创建精品名牌、驰名商标,打响有机食品之乡品牌,玻璃建材之城品牌,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及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富裕沙洋、和谐沙洋、幸福沙洋的宏伟目标”。

2、强化管理,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各项机制日益完善。 为加强我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质量兴县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今年我们不断完善了质量兴县各项制度,通过并实施了《沙洋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及议事规则》、《沙洋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工作信息管理办法》、《沙洋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制度》。这些措施,从机制上为质量兴县战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3、部门配合,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更加统筹协调。

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是一项大战略、大工程、大系统,需要各部门的有力配合和协调。近年来,我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部门、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了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重要意义,把各项工作纳入质量兴县这个大框架内,统筹协调,做到质量资源共享、质量信息互通、质量措施联动。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在各部门的充分协调配合下,全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全面开展质量兴县活动,质量兴县措施更加有效

1、质量兴县目标更加明确。

我们确定的目标和宗旨,就是通过质量兴县战略的大力实施,在以下四个方面总体提升。一是全民质量意识提升,做到“人人关注质量,人人享受质量”;二是企业质量管理

水平提升。通过质量兴县,不断提高企业自身质量管理能力,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幅提高,形成竞争优势;三是全县质量综合水平提升。通过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确保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四是促进沙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质量兴县举措更加深入。

一是有效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活动。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组织质监、粮食、农业等部门把“纪山龙米”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开展了扎实、有效地培植工作。2012年,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评审。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录,成为沙洋县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的产品,在荆门市属于第二个地理标志产品。这将为做大做强沙洋"纪山龙米"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为沙洋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深入推进名牌培育工作。

2012年,县质兴办根据省质兴办下发的《湖北名牌2012发展目录》,认真制定名牌产品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在加大名牌创建、名牌培育和名牌储备力度,不断推动企业将创名牌工作与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扶持企业大力争创精品名牌,取得显著成效。湖北龙池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龙池桥”牌大米、沙洋县彭岭棉花有

限公司生产的“彭岭”牌锯齿细绒棉、荆门环星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荆星”牌食用植物油;荆门市洪森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洪森”牌系列大米、湖北凤池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凤池”牌大米、湖北荆玻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荆玻”牌玻璃瓶、荆门荆华铝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荆华”牌铝合金建筑型材、湖北洪森天利油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月花”食用植物油等8家企业的产品入选湖北名牌,占全市2012年获得湖北名牌总数的30%。

三是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市长质量奖。

荆门市市长质量奖自2010年设立以来,我县认真贯彻实施卓越绩效经营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2年,我县湖北洪森天利油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授予“第二届荆门市市长质量奖提名奖”。湖北龙池米业有限公司作为第三届荆门市市长质量奖评选对象,已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评审。

四是开展卓越绩效经营管理模式培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

为使企业导入新的经营理念,推介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我县组织了12家具有竞争力的规模企业举办了企业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班,为帮助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促进企业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引导企业积极申报长江质质量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二:质量兴市自查报告

焦作市质量兴市工作自查报告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焦作以工业起家,历来十分重视质量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焦作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质量工作地位,拓宽工作思路,坚持把质量工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率先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重要抓手,作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强力措施,不断提升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质量兴市工作,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分析问题,我们按照《关于下发2010年度年质量兴省责任目标考核方案的通知》(豫质兴办“2010”1号)的要求,对各项任务和工作目标,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为贯彻落实全省质量兴省工作会议精神,2009年9月18日,焦作市及时召开了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工作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海燕主持、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建军宣读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决定》(焦政[2009]15号),会议印发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质量兴市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政办[2009]97号)、《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焦政文[2009]136号),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的质量兴市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质量工作的战略地位,并在全市迅速营造了以?擦亮焦作招牌,叫响焦作制造,打造焦作品牌?为主要内容的良好社会氛围,质量兴市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组织健全

为保证质量兴市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对质量兴市工作的领导,我市成立了由

1

赵建军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环保、质监、工信、卫生、工商、药监、农业、畜牧、旅游等41个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局质量科承担办公室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六个工作组,分别负责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城市环境质量、食品药品质量和质量兴市综合协调。六县(市)五城区也相继成立了质量兴县(市)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安排质量兴县(市)区各项工作。

三、机制完善

一是建立了联络机制。下发了《焦作市质量兴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焦质兴办“2010”22号),建立了质量兴市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沟通质量工作情况,组织联合行动,一是与商务局联合开展了家电下乡行动;二是与科协、共青团联合开展了QC小组优秀成果发布会;三是与农业局联合开展了农资专项打假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定期检查各部门各行业的质量工作情况、及时分析解决质量兴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质量兴市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运行机制保障。

二是细化了实施方案。我们以焦政办[2009]97号文的形式,印发了《焦作市质量兴市战略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把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12个方面量化为37项具体工作,分解到县(市)区政府和部门,把质量兴市的目标任务从第一层面上推向第二层面,从认识上和机制上把质量兴市工作转变为政府部门的工作,转变成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的一项工作,转变成社会人人关注的一项工作。

三是建立了完善的考核体系。首先把?实施市长质量奖评选,完善‘政府为

2

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质量工作体系?纳入《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 焦政“2010”1号),把质量工作纳入了市政府2010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其次又下发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度质量兴市责任目标考核细则的通知 》(焦政办“2010”149号),把质量兴市工作纳入到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之中,明确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成员单位的目标、任务、责任,形成了?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质量兴市目标考核体系。

四是建立了经费持续增长机制。每年3000万元工业结构调整资金、10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和1200万元科技三项费用向名优产品生产企业倾斜,每年500多万元农业标准化专项扶持资金。为保障质量兴市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市长质量奖的顺利实施,今年市财政又拨付了工作经费15万元,拨付食品监督抽查经费22万元,30万元质量兴市工作经费及300万元的质量奖奖励资金已列入2011年市财政预算。

五是完善了奖励机制。从2005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对名优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奖励,河南省名牌企业奖励13万元,优质产品生产企业6万元,中国名牌产品奖励20万元,其他县市区也设立了专门的名优产品奖励政策。今年,市、县两级又设立了市长、县长质量奖,焦作市每年评选出不超过3个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市政府给予每家100万元奖励;各县(市)每年评选1-3个获奖单位,分别给予30至50万元的奖励,为质量兴市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除此之外,市政府还每年列专项资金奖励标准化战略贡献奖,2010年11月份,市政府已对我市20家企业的36项标准化项目成果进行表彰并奖励230万元。

四、措施得力

3

1、强化宣传,提升观念。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宣传。路国贤书记在河南日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赵建军市长参加大河网访谈(后由于7月份以后省局办公室未再安排未能实现),孟州市市长魏超杰接受了河南日报记者专访,温县县长李英杰在河南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温县局开展了质量兴县知识进党校讲座,在质量兴市宣传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二是多途径宣传。开展质量知识进企业、进商场、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机关、进医院等?七进活动?,通过安全生产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20计量日、6.9世界认证认可日等宣传日、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电视台的?零距离?、焦作日报的?打假邀你行?等专题栏目,宣传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等知识,普及大众的质量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多媒体宣传。上半年开通了焦作质量信息网?质量兴市?宣传专栏,利用网络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质量兴市方面的知识、宣传质量兴省、质量兴市、质量兴县、质量兴企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先进经验,宣传了各级政府质量奖的相关政策,发挥了积极的引领意义。编发质量兴市工作简报15期,向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质量兴市成员单位寄送简报800多份,向质量兴省办公室报送信息25篇,向省政府及市政府报送信息百余篇,省政府刊发专期1篇,广泛宣传了我市质量兴市战略的措施和成效。

2、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首先由市政府督查办对2010年政府工作重点任务进行督导,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提档升级的督查;市人大、政协定期组织重点项目视察;市纪检监察部门不定期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进行暗访,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质量兴市督查工作,督促各职能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其次,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上半年依照《焦作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考核细则》(豫焦兴办“2010”2号),对质量兴市成员单位和各县市的质量兴市的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12月上旬,又对六县市区城区人民政府的质

4

量兴市工作进行了考核。这些对质量兴省责任目标的完成和质量兴市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增强企业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制定质量兴企、名牌兴业活动方案,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各类组织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完善计量保障体系,提升标准水平,积极推动企业贯彻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推广先进的过程管理经验,引导名优产品生产企业、重点企业积极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今年共组织四批300多人参加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培训,提高了准则的普及率和导入率,引导企业实现卓越经营绩效和追求长期成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多家企业导入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403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2家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2家企业通过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全市 18 家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了标准化组织;10家企业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23项; 2家企业成立了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4、强化宏观质量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一是会同市发改委、住建局、环保局、农业局等部门,认真总结实施《质量振兴纲要》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市做好辖区内质量事业发展的规划,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建立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市质监局从2005年开始撰写《焦作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每半年要向省质监局和市政府报送一次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县(市)局每季度要向政府报送一次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每半年要向市局和政府报送一次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5、大力开展质量兴县(市)区活动。在2009年以前,所辖六县先后已先期

5

篇三:质量兴县工作总结

质量兴县工作总结

一、抓全程管理,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建设线长、面广、投入大。在公路建设中,我局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抓紧抓实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把从业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关。我局提出,公路建设任务再重、时间再紧,都不能容许牺牲工程质量换取施工进度的现象发生。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们在工程质量把关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1、高度重视,明确责任。我局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中项目业主、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和监管部门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监管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施工规范。在工程建设中,要求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履行合同责任,充实技术力量,确保监理人员现场全过程监督;施工、监理单位加强面层、基层强度控制,及时做好自检实验控制,并及时进行监理组和业主抽检工作;在建道路工程必须保证平整度、压实度、高程和横坡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及时自检、抽检,同时加强料场管理,禁止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建设过程中,每道工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管理水平差、技术力量弱的企业的项目经理,坚决予以更换,确保工程质量100%合格。

2、建立健全“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社会监督”五级质量综合保证体系,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各项措施。为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管,我局组织开展全县农村公路完工工程、在建工程质量的全面检测工作。由路桥专业检测公司逐路抽芯取样检测,经检测合格的公路,检测费用由县交通部门承担;经检测不合格的公路,检测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不合格路段予以返工。同时,邀请县监察局进行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专项执法监察工作。重点监察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程进度、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廉政建设等情况,对质量监管工作不力、进度迟缓、责任单位和个人失职的,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应责任。为确保“村村通”工程质量,我局在农村

公路建设工程中做到公开建设单位、建设责任人、建设标准、建设工期、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举报电话的“七公开”,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参与质量监督的积极性和针对性。

3、为严格“村村通”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我局督促工程业主、施工、监理三方签订责任书,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质量责任登记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建立了“村村通”工程领导责任制度,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片负责,责任到人。各乡镇政府落实主体责任,确定了“村村通”工程各项目的乡镇政府、乡镇交通管理站、行政村责任人,以及现场监督员(群众监督员)。同时,我局也派出各项目的责任人及现场负责人。

二、抓规范化建设,提升交通服务质量

我局大力开展以“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为宗旨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积极改善服务设施,加强行业监管,全面提高交通行业服务质量。

各执法单位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进行业管理,文明执法,优质服务。客运行业服务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局通过严把源头关、监督关、投诉关,为社会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一是对客运班线经营权实行招投标制度。招投标中,我局将服务质量作为重要依据,每年对客运企业进行服务质量考核,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公司以后参加班线经营权的竞标。二是在公交车、出租车上喷涂监督举报电话,热心答复群众投诉,维护乘客、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遭到投诉的驾校教练员、出租车驾驶员作出严肃处理。同时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监督措施,公开服务承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各服务窗口单位全面推行服务质量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等规范化服务制度,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窗口、文明班车、人民满意基层站所等创建活动。各运输企业以服务、创新为核心,大力弘扬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思想素质、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窗口的便民服务设施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质量兴县自评报告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5914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