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规律题的公式怎么找?

时间:2016-09-26 22:47:3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1002?1 ,第n个数是 n2?1。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81),(121),的第n项为( (2n?1)2 ),

1,2,3,4,5.。。。。。。,从中可以看出n=2时,正好是2×2-1的平方,n=3时,正好是2×3-1的平方,以此类推。

(三)看例题:

A: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是n的3次幂,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从顺序号中可以看出当n=1时,得1*1-1得0,当

2n=2时,2*2-1得3,3*3-1=8,以此类推,得到第n个数为n?1。再看原数列

2是同时减2得到的新数列,则在n?1的基础上加2,得到原数列第n项n2?1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例 :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得到新数列第n项即n2,原数列是同除以4得到的新数列,所以求出新数列n的公式后再乘以4即,4 n2,则求出第一百个数为4*1002=40000

(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三、基本步骤

1、 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

2、 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

3、 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

(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

4、 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

四、练习题

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

0,3,8,15,24,······ 2,5,10,17,26,····· 0,6,16,30,48······

(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

答: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位置数的平方减一。

(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

答:第一组是位置数平方减一,那么第二组每项对应减去第一组每项,从中可以看出都等于2,说明第二组的每项都比第一组的每项多2,则第二组第n项是:位置数平方减1加2,得位置数平方加1即n2?1。

第三组可以看出正好是第一组每项数的2倍,则第三组第n项是:2??n2?1?

(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

答:用上述三组数的第n项公式可以求出,第一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减一得48,第二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加一得50,第三组第七个数是2乘以括号7的平方减一得96,48+50+96=194

2、观察下面两行数

2,4,8,16,32,64, ...(1)

5,7,11,19,35,67...(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解:第一组可以看出是2n,第二组可以看出是第一组的每项都加3,即2n+3, 则第一组第十个数是210=1024,第二组第十个数是210+3得1027,两项相加得2051。

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 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

解:从数列中可以看出规律即:1,1,1,2,1,3,1,4,1,5…….,每二项中后项减前项为0,1,2,3,4,5……,正好是等差数列,并且数列中偶项位置全部为黑色珠子,因此得出2002除以2得1001,即前2002个中有1001个是黑色的。

4、32?12=852?32=16 7?52=24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 解:被减数是不包含1的奇数的平方,减数是包括1的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奇数项第n个项为2n-1,而被减数正是比减数多2,则被减数为2n-1+2,得2n+1,则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为:?2n?1???2n?1?=8n。 22

写出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

解:通过上述代数式得出,平方差为888即8n=8X111,得出n=111,代入公式:

(222+1)2-(222-1)2=888

五、对于数表

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

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

六、数字推理基本类型

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和差关系。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等差关系。

12,20,30,42,( 56 )

127,112,97,82,( 67 )

3,4,7,12,( 19 ),28

(2)移动求和或差。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

1,2,3,5,( 8 ),13

A.9B.11C.8D.7

选C。1 +2=3,2+ 3=5,3+ 5=8,5+ 8=13

0,1,1,2,4,7,13,( 24)

A.22 B.23 C.24 D.25

选C。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动求和或差中最难的。

5,3,2,1,1,(0 )

A.-3 B.-2 C.0 D.2

选C。前两项相减得到第三项。

2.乘除关系。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

(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

2.5,3

(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2,5,10,50,(500)

100,50,2,25,(2/25)

3,4,6,12,36,(216) 从第三项起,第三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2

篇二: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一)数列的找规律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

A: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 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

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n2-1)+2=n2+1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例 :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

(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三、基本步骤

1、

2、

3、

4、 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 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 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 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

四、【典型例题】

例1 观察下列算式:

31?3,32?9,33?27,34?81,

3?243,3?729,3?2187,3?6561,5678

??

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32004的末位数字是__________。

例2 观察下列式子:

1?4?2?6?2?3;2?5?2?12?3?4;3?6?2?20?4?5;4?7?2?30?5?6??

请你将猜想得到的式子用含正整数n的式子表示来__________。

五、图形找规律

小时侯我们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今天我们不妨重拾童年趣事,利用手中的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见的图形,探索规律。

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活动一: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填写下表:

?照这样的规律搭建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注意引导学生概括“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

①寻找数量关系;

②用代数式表示规律

③验证规律。

★练习:四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五棱柱呢?十棱柱呢?n棱柱呢?

活动二:探索具体情景下事物的规律

问题1.若有两张长方形的桌子,把它们拼成一张大的长方形桌子,有几种拼法?

问题2.若按图2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

?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 人。

?按照上图方式继续排列桌子,完成下表:

问题3.如果按图3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呢?n张呢?

?教室有40张这样的桌子,按上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 人。

?在?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人。

活动三:探索图表的规律

下面是2000年八月份的日历:

?日历中的绿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这个关系对其它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

?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

?你还能发现这样的方框中9个数之间的其他关系吗?用代数式表示。

篇三:初中数学数字找规律题技巧汇总

初中数学数字找规律题技巧汇总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1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

a1+(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比值相等(等比数列):

例:2、4、8、16、?。第n项为:an=2n

(三)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即二级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四)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

如:2、3、5、9、17、?.

分析:数列2、3、5、9,17?。的增幅为1、2、4、8?. 即增幅为等比数列,比为:2。

那么,增幅数列(等比数列)1、2、4、8?.的和为多少求出来加上第一位数就是第n位数,即增幅数列(等比数列)1、2、4、8?. 的和为:设:s=1+2+4+8+?+2n-2, 2s=2+4+8+16?+2n-1 2s-s=2n-1-1,

所以: 第n位数为:a1+s=2+2n-1-1=2n-1+1

(五)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2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100 ,第n个数是 n 。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此题也是二级等差数列,可以用上面的第三的种方法)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

序列号: 1, 2, 3, 4, 5,??。

给出的数:0, 3, 8, 15, 24,??。

1×0 1×31×8 1×15 1×24??。

2×4 3×5 4×6??。

??。

可得 (n-1)(n+1)= n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81),(121),的第n项为(2n-1)2,

分析:序列号:1,2,3,4,5........,从中可以看出n=2时,正好是(2×2-1)2,n=3时,正好是(2×3-1)2,以此类推。

(三)看例题:

1.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答案与3有关且是n的3次幂,

即: n3 +1

2. 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从顺序号中可以看出当n=1时,得1*1-1得0,当n=2时,2*2-1得3,3*3-1=8,以此类推,得到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再看原数列是同时减2得到的新数列,则在 的基础上加2,得到原数列第n项为:(n2-1)+2=n2+1 。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例 :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得到新数列第n项即n2,原数列是同除以4

22得到的新数列,所以求出新数列n的公式后再乘以4即,4n,则求出第一百个数为4*(100)=40000

(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三、基本步骤

1、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

2、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

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

4、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基本方法(二)解题

四、练习题

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均为二级等差数列,所以均可用二级等差数列解)

(1)、0,3,8,15,24,??.

(2)、2,5,10,17,26,??.

(3)、0,6,16,30,48,??.

解:(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 答: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位置数的平方减一。即:n-1

(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

答:第一组是位置数平方减一,那么第二组每项对应减去第一组每项,从中可以看出都等于2,说明第二组的每项都比第一组的每项多2,则第二组第n项是:位置数平方减1加2,得位置数平方加1即:n+1

第三组可以看出正好是第一组每项数的2倍,则第三组第n项是:第一组第n项数的2倍,即:2(n2-1)

(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

答:用上述三组数的第n项公式可以求出,第一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减一得48,第二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加一得50,第三组第七个数是2乘以括号7的平方减一得96,48+50+96=194。

也可以用:n2-1+ n2+1+2(n2-1)化简后,取n=7得

例2、观察下面两行数

①、2,4,8,16,32,64,??.

②、5,7,11,19,35,67,??.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解:第一组可以看出是2n,第二组可以看出是第一组的每项都加3,即2n +3,

分析:数列5,7,11,19,35,67,??。的增幅为2、4、8、16?. 即增幅为等比数列,比为:2。

那么,增幅数列(等比数列) 2、4、8、16?.的和为多少求出来加上第一位数就是第n位数,即增幅数列(等比数列) 2、4、8、16?. 的和为:设:s=2+4+8+16+?+2n-1, 2s=4+8+16+32?+2n 2s-s=2n-2, 22

所以: 第n位数为:a1+s=5+2-2=2+3

则第一组第十个数是210=1024,第二组第十个数是210+3得1027,两项相加得2051。

例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 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

解:从数列中可以看出规律即:1,1,1,2,1,3,1,4,1,5 ,??,把白色和黑色分开来看,即黑色为:1、2、3、4、??。白色为:1、1、1、1、??。前n项的和为:(n+1)n/2+n=2002,解得n=61.8,即n=62(只能为整数),当n=62时,总的珠子数为:(n+1)n/2+n=(62+1)×62/2+62=2015,最后一个为黑色,所以前2002个中有62个白色的珠子,即黑色的珠子为:2002-62=1940个。

例4、32-12=8,52-32=16,72-52=24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

解:被减数是不包含1的奇数的平方,减数是包括1的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奇数项第n个项为2n-1,而被减数正是比减数多2,则被减数为2n-1+2,得2n+1,则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为:(2n+1)2 -(2n-1)2=8n。 写出两个连续自然奇数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

解:通过上述代数式得出,平方差为888即8n=8×111,得出n=111,代入公式:(222+1)-(222-1)=888

五、对于数表

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

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

六、数字推理基本类型: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和差关系。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等差关系。

①.12,20,30,42,( 56 )、 ②.127,112,97,82,( 67 )③.3,4,7,12,( 19 ),28

(2).移动求和或差。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

①. 1,2,3,5,( 8 ),13

②. 0,1,1,2,4,7,13,( 24)

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动求和或差中最难的。

③. 5,3,2,1,1,(0 )前两项相减得到第三项。

2、乘除关系。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

(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①. 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②. 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2.5,3

(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

①. 2,5,10,50,(500) ②. 100,50,2,25,(2/25)

③. 3,4,6,12,36,(216) 从第三项起,第三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2 nn

④. 1,7,8,57,(457)第三项为前两项之积加 1

3、平方关系

①. 1,4,9,16,25,(36),49 为位置数的平方n2。

②. 66,83,102,123,(146) ,看数很大,其实是不难的,66可以看作64+2,83可以看作81+2,102可以看作100+2,123可以看作121+2,以此类推,可以看出是8,9,10,11,12的平方加2

4、立方关系

①. 1,8,27,(81),125 位置数的立方n。

②. 3,10,29,(83),127 位置数的立方加 2

③. 0,1,2,9,(730) 后项为前项的立方加1

5、分数数列。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

分子为等比即位置数的平方,分母为等差数列,则第n项代数式为:

①. 2/3 ,1/2,2/5,1/3,2/7, (1/4)??, 将1/2化为2/4,1/3化为2/6,可得到如下数列:2/3, 2/4, 2/5, 2/6, 2/7, 2/8 ??.可知下一个为2/9,如果求第n项代数式即:2/(n+2)。

6、质数数列

①. 2,3,5,(7),11 质数数列 (注意:1不是质数,即:质数要除1以外)

②. 4,6,10,14,22,(26) 每项除以2得到质数数列

③. 20,22,25,30,37,(48) 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

7、双重数列。 又分为三种:

(1)、每两项为一组,如:

①. 1,3,3,9,5,15,7,(21) 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

②. 2,5,7,10,9,12,10,(13)每两项中后项减前项之差为3

③. 1/7,14,1/21,42,1/36,72,1/52,(104 ) 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积为2)

(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①. 22,39,25,38,31,37,40,36,(52) 由两个数列,22,25,31,40,( )和39,38,37,36组成,相互隔开,一个为等差,另一个为后项与前项之差是3的倍数。

①. 34,36,35,35,(36),34,37,(33) 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

(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①. 2.01, 4.03, 8.04, 16.07,(32.11)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能看出是双重数列,题目一般已经解出。特别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过7个时,为双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

8.、组合数列。

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需要熟悉前面的几种关系后,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3


规律题的公式怎么找?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5594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